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三维激光技术古建筑监测扫描装置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技术古建筑监测扫描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竖直段、水平段、手柄组成,所述水平段将竖直段、手柄连接,竖直段、水平段、手柄一体成形,水平段内设置通道,所述通道内安装风机,通道靠近手柄一端为进风口,激光探头插入通道内靠近竖直段一端,激光探头另一端与激光发生器连接,激光发生器与穿过竖直段末端的电源线连接,激光探头位于所述通道中心轴线位置。通过在外壳内设置一通道,通道中安装风机,使用该装置对古建筑进行监测扫描时,将覆盖的建筑物表面的灰尘除去,提高扫描效果,进一步设置补光灯,对光线较暗处也可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开发了多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构形式,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多项; 在理论方面,提出了状态空间法和反应系数法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开发了相应的热性能分析的程序。 太阳能集热发电装置与建筑围护结构融为一体,具有集热、保温和防水功能,并可实现模块化和装配化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节点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活动铰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二活动铰座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均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空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分别对称固定有用于配合夹紧钢筋的两组第一固定装置与两组第二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避免在装配时由于钢筋存在一定的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主要对电、水、燃气等能源总量以及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用电等四个分项进行计量并将能耗数据远程传输,不仅能够对既有建筑进行能耗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用能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对建筑实际用能状况的定量分析,以及同类建筑的能耗指标比较,评价和诊断建筑的能耗水平,充分挖掘节能潜力,从而提供有效的节能改造依据和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型建筑群多针式垂直接地系统
以高压放电理论为基础,以接地系统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研发高导电 CrNi 基 Cu 合金复合耐腐蚀材料,创新垂直接地体的结构设计,研制新型多针式垂直接地系统。实现节约资源(土地、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四局”)1962年成立于贵州省,2002年局总部搬迁至广东省广州市。全局拥有2万余名员工,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旗下主力公司,中央驻粤大型综合投资、建设集团。业务涵盖房建、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等领域。从 1991 年起,中建四局连续30年被评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获评“首批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 目前,中建四局及下属企业拥有4个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1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个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此外,企业还拥有机电安装、基础设施、装饰、钢结构、建筑幕墙等一级资质,具备勘察设计、投资开发、建筑施工、运营管理“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能力。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2022-02-2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是世界500强排名13位、 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居上海市百强企业第7位,综合实力位居中建集团前列,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 现代化综合投资建设集团。中建八局现有二十四家下属单位、五大分局,拥有“国 内、国外”两大市场,国内经营区域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海外经营区域主要 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等41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高端房建、基础设施、地产 开发、投资运营、新兴业务五大板块,持续深耕城市更新、数字建造、智慧运营、 生态环保等建筑行业前沿领域. 中建八局以承建“髙、大、特、精、尖”工程著称于世,形成了机场航站楼、 会议会展、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文化旅游五大优势领域,是中国获得国家级工程奖项最多的建筑企业,荣获鲁班奖230项、国优工程奖263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 奖28项,且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级工法55项、省部级工法210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10079项、国家科技进步 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中建八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深化工作,着力打造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 与淸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建立了全方位 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与重点高校高层年度会晤机制、校企定期互访机制、 院系常态化交流机制和大学生实习实践机制等多层次互联互动体系,为促进校企双 方深入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2022-02-28
脑科学赋能教育
本项目致力于将当前国际上脑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用于学生多维脑认知功能的精准鉴别和潜力的挖掘。 本项目利用权威技术与先进算法,并通过整合国内外 科研机构闲散脑科学平台和扫描资源,建立全球最大的脑认知功能数据库,为教育机构和其他行业需求提供基础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小学科学资源箱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17年钜献: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箱 五大突出特点: 1科学规范: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8套教育部审定教材为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人员与青华公司研发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保证实验开发和资源选择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特点和规律。 2内容全面:不称实验箱,而称资源箱——既包括物质科学中的实验,更包括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中进行观察的标本、模型、图片。同时,观察实验资源涵盖小学科学一至六年级所有知识点。 3适应性强:以教学主题为单位配置装箱,便于搬移、取用和复原。开发三种类型资源箱,便携式、整合式和演示式。既适合大班教室教学,也适用科学专用教室,也可以适合偏远教学点流动使用。 4服务性强:针对整套资源,出版了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资源应用的学习教材,帮助成熟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每套资源箱均配备实验操作说明书和资源使用教学范例,帮助新教师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对每个实验和每个教学主题下标本模型图片的应用,拍摄了微课和微视频,帮助兼职教师利用微视频、选择学习资源,直接组织学生展开科学学习(此处展示一个微视频。选择“认识昆虫”或“热传导”实验。)。根据需要,专家现场培训。 5产品成熟:产品样品,历经五年时间,在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广西!宁波、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地区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获得大量反馈信息,不断的调整、改进产品质量,使之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由教育部教学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原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进行产品质量监测,经过三次大的产品改进,小学科学资源箱已经进入成熟期。   分三大类: 便携式(手提式)小学科学资源箱 拎箱上课,课后装箱拿走。 适用于在普通教室进行的科学课。也适用于流动教学点科学教学。 属于探究式学习资源,学生分小组学习用。 整套资源箱共分20个主题箱,根据学生人数选择需要的套数。 选用一批资源箱,可以解决全校所有年级科学教学资源。 整合式(叠层式)小学科学资源箱 可存放在储物架上。 适用于小学科学专用教室。 属于探究式学习资源,学生分小组学习用。 整套资源箱共分21个主题箱,但每个主题箱配置相同的六套资源。若每班学生分成六组,则配备一套资源箱即可。班容量大,也可选择两套。 选用一套(或两套)资源箱,可以解决全校所有年级科学教学资源。 演示式小学科学资源箱 共七个箱子。 实验现象设计、标本模型配置,利于全班观察。 适用于学生人数偏多的班级上课(60人以上),也适用人数很少的教学点。 对于很难组织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操作演示,师生共同学习。 选用一套,基本可解决小学科学重点内容的教学需求。   “动其博闻多识,观物察理之慕念。”小学科学教师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介绍完毕!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科学实验室
  中学科学综合实验室的创意是寓教于乐,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学生,科技活动室的建立可以满足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素质教育及学生科技素质活动的开展,科技活动室的建立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身体验科技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力,感悟科学的深奥,培养科学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组成系列:   科技活动室内由声、光、电、力、磁能、水、气、新材料等九个方面的系列仪器组成。这些仪器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将光的反射、声的传播、力的分解、电的产生、水的循环、能的转化、磁场变化等级自然常识和科学原理以最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学生亲自操作,运脑动手,发现其中奥妙,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 教学配套设备:   GPS全球卫星定们器、汽车模拟驾驶系统、七大古天仪器、悬浮地球仪、伽利略温度、计水动仪象台、西汉透光镜、地动仪、磁阻管、陀螺、玩具金字塔、漏刻、全息图、记里鼓车等。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120 1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