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型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能量传输的枢纽和核心,其安全运行是保障电网安全 的第一道防御系统。本项目针对电力变压器运行安全持续开展变压器智能化关 键技术反应用研究: (1) 深入研究并揭示了电力变压器运行故障机理及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 新的电力变压器故障智能检测及诊断方法,形成了电力变压器智能化系统架构, 发明了变压器智能化系统核心的一体化智能监测技术及分布式诊断方法,研 发出感知运行状态信息的变压器传感网络,解决了变压器信息感知、数据传输、 信号处理、故障诊断等硬件的一体化设计技术难题。 (2) 提出了变压器多种信息智能感知新方法,研制了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 油中溶解气体、绕组暂态电压与套管绝缘参数等多种状态参数的无线智能传感 器。发明了变压器冷却与滤油系统的在线智能控制技术。 (3) 提出了提高变压器状态信息可信度的方法,开发了融合状态信息、统 计数据和老化程度等多源信息的电力变压器健康指数综合评估系统,如电气设 备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分析系统、电气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电 力设备智能综合处理装置等,解决了多源信息无法进行关联分析和融合评估的 技术难题,提高了运行变压器状态准确评估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实用性。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研发的智能变压器监测参量全面,同时具有冷却系统、在线滤油 系统智能控制和负荷调度辅助决策功能,系统维护工作量小。同类技术对比 结果如表4所示。相关统计表明:中国境内已安装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 压器近5万台套,市场需求巨大。团队介绍: 自2003年至2017年,重庆大学采用“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攻关"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变压器智能化面临的监测传感器不具智能化处理能 力和一体化水平低、缺乏融合多源信息的状态评估统一建模方法、变压器状 态评估无法支撑变压器运行控制等三方面复杂科学技术难题、尚不存在稳定 可靠的智能化变压器的现状,经过13年的研究,实现了变压器智能化4项 关键技术的突破,研制了智能化变压器及其状态监测装置与故障诊断系统。 团队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讲师等构成,年龄结构合理,具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成果转换能力,发展潜力较大。
重庆大学 2021-04-11
智能化油膜轴承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油膜轴承研究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中试-推广应用”的完成产品研发链条,为我国各类油膜轴承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效的试验保障和技术支持,为发展智能化油膜轴承产品、多层合金新型结合技术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该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实施研究成果在企业中验证和应用,推进了核心基础件的高端化进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智能化可演进网络关键技术
由以人工预设为主的人治模式逐步转向数据与知识驱动的智能模式是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如何设计面向服务质量的智能化网络管控机制,是提升大规模网络效率和性能的关键。本项目从未来网络管控系统的高灵活配置、高动态适应、多元化可定制、多维度可扩展以及高性能高可用等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智能化可演进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旨在解决传统网络资源管控所面临的网络体系结构限制、网络行为认知匮乏以及服务质量保障乏力等核心难题。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在面向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的资源管控机制中的创新应用与实际部署为技术突破点重点,围绕软硬件协同网络管控原型系统开发、网络流量数据实时获取、网络状态轻量可测、管控决策按需可控等方面展开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6-21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系统及其应用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通过跨学科合作,开展在化学领域应用电子学新技术的 研究。 大多数化学实验室采用传统的加热方法,即利用传导的方式加热。 微波/超声波相结合的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大大降低加热时间,省溶剂(可较常规方法少 50%~90%)、节约能源、 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回收率和提取物的纯度。另一方面利 于环境保护,无污染,属于绿色工程,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 新技术。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系统可应用于合成化学、药物有效成分 的提取及分析样品预处理领域,设计并研制出新型微波和超声波相结 合的复合多功能智能化仪器装置,研究其对化学反应、药物提取及环 境污染物萃取的促进作用,为合成化学、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样品预处理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本项目成果可为加大环境污染物的监测的力度,使其样品分析摆 脱耗费大量的有毒的有机试剂,程序繁琐,工作量大的现况,为其分 析样品预处理,拓展一种高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如对加标土壤样品 (土壤样品中的多溴代联苯醚)进行复合萃取,分别采用微波辅助萃 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超声波复合萃取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 是:在相同萃取 20 分钟时间内,使用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波辅助萃 取,其萃取效率分别为 42-75%、45-86%而采用微波-超声波复合 萃取体系时萃取效率则可提高到 92-114%。和常规的索氏提取相比, 微波-超声波复合萃取使用的溶剂量降至原来的 10%左右,萃取时 间降低至原来的 5%左右。可见复合萃取对萃取效率有较大的增强效 果。这一实验结果预示着:本项目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可为 分析样品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高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另外,对兔疫 球蛋白 lgG 生物制品等的灭菌也开始进行有益的应用探讨,受到相关 企业的关注。 技术指标及特色: 1. 样机技术性能:◆微波功率从 0~1000W 连续可调,微波频率 f=2450MHz; ◆温度范围:室温~300 度; ◆研制出 38KHz 超声波发射系统,功率从 0 至满负荷连续可调, 在控温系统中超声波功率也随之改变; ◆消解/萃取瓶体积:50~1000 毫升。 2.专利申请七项。 3. 三项技术创新为产业化与拓展应用领城打下基础: (1)将微波场与超声波场两种不同性质的场施加于同一反应物 体,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同作用,为在化学、生物以及医学领域 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在课题中解决了超声波高效 耦合问题; (2)实现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下反应物的控温算法,采用可 扩展标记语言 XML 来存储和表示模糊控制算法,并用面向对象的设 计思想结合 C++对该算法进行了实现,利用 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 言)可视化技术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 (3)具有在线实时检测和显示微波泄漏量,当超过国家标准时, 自动切断系统的电源,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管道流动式反应装置已完成小试,正在 进行中试研究。
南开大学 2021-04-11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系统及其应用
一、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本项目是通过跨学科合作,开展在化学领域应用电子学新技术的研究。 大多数化学实验室采用传统的加热方法,即利用传导的方式加热。微波/超声波相结合的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大大降低加热时间,省溶剂(可较常规方法少50%~90%)、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回收率和提取物的纯度。另一方面利于环境保护,无污染,属于绿色工程,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新技术。
南开大学 2021-04-14
智能化居家养老平台
智能化居家养老平台智能化居家养老系统是专为中国特色养老定制的智能化服务体系,以居家为主要养老空间,在家中实现和满足亲情交流和对外沟通可视化、助老需求和家政管理智能化、休闲娱乐便利化、健康管理网络化、医疗资源集约化、资讯服务多元化等全方位居家养老需求。
清华大学 2021-04-13
海参智能化养殖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参智能化养殖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中心、微处理器、浑浊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液晶显示器和物联网通信模块,所述浑浊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和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海参智能化养殖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能够实现海参的智能化养殖。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
随着社会对安全需求的激增以及安防科技的迅速进步,安全防范系统正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能源和工业生产原材料需求的与日俱增,电力、石油、煤炭、矿山、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更为迅猛。与此同时,电力、石油、煤炭、矿山、化工等行业事故频发,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安全生产领域行业属性、作业场所及对象特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加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有必要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安防特性,利用新型技术,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AM6000 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是山东泰开自动化公司通过总结在安防领域长期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当前安防行业先进的高清技术、智能分析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等所研发的一套综合监控系统。系统以“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各种网络技术的集成应用,对视频、火灾消防、安全防范、门禁、环境、采暖通风、照明等所有监控信息进行显示和控制。实现了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为工矿企业及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山东泰开自动化有限公司 2021-06-23
[智能化光盘管理库(柜)]
产品详细介绍 基于‘光盘指纹“识别的[智能光盘管理柜系统]及应用软件 (国家专利!侵权必纠!举报左证有奖!) -------------------------------------------------------------------------------------------------------------------------- ●产品资质认定 [智能化光盘管理库(柜)]专利及软件着作权产品 专利号:zl00201421.1 软件着作权号:[基础版2003SR2767]   [通用精装版2009SRBJ1103] 中关村科技园区新产品证书(黄卡):2006-A0000-4662 -------------------------------------------------------------------------------------------------------------------------- ●简要说明: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智能化光盘管理库(柜)]以及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的功能是: 用于个人和单位日益增多的大量各类光盘的智能管理,快速检索和安全存放。保护珍贵的光盘资。 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使光盘进入了数字化规范化管理。 产品理念:光盘有价。资料无价!要想资料最安全。应当刻成盘!光盘多了如何管? 请您选用[智能化光盘管理库(柜)]产品和解决方案! ●产品的管理软件分类: ▲基础版系统软件:▲图书馆版2.2系统软件 ▲通用精装版3.0系统软件 ▲网络版(光盘信息浏览器) ●核心专利技术: 1,基于“光盘指纹”识别的技术。 2,硬件计算机接口和控制定位技术。 3,软件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 (阳光同步 YGTB1008S型) 1,机械部分 :▲外观:180#90#35(CM)高宽厚▲光盘容量:1008张▲存放方式:立式下拉 ▲电脑接口:RS232 ▲支持软件平台:WIN系列▲平均功率:2瓦▲工作噪声:0分贝▲盘仓位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维护成本:几乎为零▲性/价比:很高 2,各类配套软件基本模块(不同版本有所不同):▲光盘入库模块▲光盘出库模块▲光盘搜索模块▲光盘辩识模块▲ 编辑模块▲硬件驱动模块▲系统设置模块▲电源管理模块。▲ 数据安全备份模块* ●详细说明:(基础版) 产品主要功能特点 1、光盘柜与电脑相连(有线/无线)。 RS232/USB接口设计。 2、应用软件支持WIN98/2000/XP/ME。 3、柜体光碟一张一仓。两层防尘设计。 4、入库扫描电脑光驱完成,读取光盘识别码。 5、在电脑里自动建立资料数据库(光盘基本特征信)。 附加信息功能。可将光盘大量信息自动添加数据库中。 6、查询方式多样(光盘名,关键字,特征图片,书)。 7、光盘借出记录(时间,姓名,何时还回)。 8、光盘还库记录可选删除。 9、还库/入库自动显示定位。 10、软件驱动库体可任意连接,连接100台管理十万张光盘), 硬件扫描定位最快速度10000张/5秒。 11、任意改名删除注册光盘。 12、对光盘数据库加密功能。 13、多媒体功能。 14、节约空间70%,办公室整洁漂亮。 15、外观尺寸:1800900350(mm) 16、电源的智能管理。 17、入库光盘信息打印功能(全库信息打印/注释文件打印/借出信息打印)。 18、工作噪音:0分贝。 19、光盘还回时对光盘好坏/真假的判断功能 (这是和条码确认的最大不同) 20、升级版中加入了数据安全备份功能 21、升级版中加入了用户自定义光盘分类功能 ----------------------------------------------------------------------------------------------------------------------------------------- 公司网站:http://www.ygtb.com 联 系 人: 李先生 电子邮件   ygtb@163.com 联系电话: 010-62397383-18/62323038 北京阳光同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荣誉出品 ------------------------------------------------------------------------------------------------------------------------  
北京阳光同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技术需求:专业领域:化工、设备、机械、仪表、电器等;
专业领域:化工、设备、机械、仪表、电器等;
山东昌邑灶户盐化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