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400 系列不锈钢催化酸洗工艺
成果简介传统 400 系列不锈钢氧化铁皮去除主要采用高温盐浴+混合酸洗工艺, 氧化铁皮去除效果极好。 但所采用的还原盐多为捷克艾克默公司的专利产品, 不仅价格高, 而且使用温度也高(400oC)。 所开发的新型单酸催化酸洗工艺, 可在 80~90oC 下于 30-60min 内完成线材、 管材的酸洗工作, 表面光洁, 无过/欠酸现象。整个酸洗过程无任何污染物排放, 废酸处理也更为简便。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已完成实验室研究阶段, 并在上海某大型特殊钢公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PVC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中国是聚氯乙烯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产能25%左右,2016年我国PVC产能约2250万吨。生产中大多采用汞催化剂,但由于汞毒性大及国内资源枯竭等问题使该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南开大学与新疆中泰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实现对含汞有毒催化剂的彻底替代。经过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及三年时间的中试侧线评价试验验证,该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基础。与现用的汞催化剂相比具有无毒、环保、工艺先进等优点、与国、内外其它新型无汞催化剂相比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势。
南开大学 2022-07-29
石墨烯复合光催化自清洁涂层
船舶在长期在干燥高盐、高腐蚀的还是环境中航行,油漆容易剥落,为了保养船舶延长船舶使用寿命。船舶上经常需要补刷油漆。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但是光触媒在发挥作用时需要较强光照来催化,这导致它在长年见不到阳光,只能依靠普通照明灯光的船舶内部船舱失去用武之地。 团队巧妙地应利用石墨烯和金颗粒的特点,在提升了光触媒的催化能力的同时,又降低了光触媒对光线强度的要求,有效解决了光触媒在船舱内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 技术成熟度 针对光触媒在光线较弱的地方效果不佳的问题,团队与海军某部共建实验室,面向海军舰艇特种涂层方面需求,开发了石墨烯-二氧化钛-金颗粒-纳米光催化剂的自清洁涂层材料,并拓展其在民用环保涂层应用。目前,本产品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和验证。 投产条件和预期经济效益 本产品以光触媒、石墨烯和少量金颗粒为原料,产品绿色环保,效果显著。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不断规范,再加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对健康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国光触媒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规模增速保持在4%左右,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8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本产品在光强较弱且受到装修污染的场景里能有很好的应用,有望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厦门大学 2021-01-12
间苯二酚定位催化加氢技术
间苯二酚主要用于橡胶粘合剂、合成树脂、防腐剂等主面。间苯二酚可通过加氢烷基化,不同的条件下催化烷基化可得到不同的化合物,通过定位加氢烷基化可以生成1,3-环己二酮(1,3-Cyclohexanedione; ?,?-Dioxocyclohexane),防止环己二醇的生成。 1,3一环己二酮在医药、农药及化工合成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和农药合成中间体。可以制备抗心律不齐药物、抗血栓药物、抗肿瘤药物、镇痛药、杀病毒剂、5一HT拮抗药等多种医药。也可用于合成农药,如农用杀虫剂、驱避剂、各种除草剂如除草剂甲基磺草酮、杀菌及植物生长性调节活性化合物等的原料。由于环己二酮类化合物具有其良好的亲水亲油特点,弱酸性,便于植物吸收等原因,被广泛应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而且这类化合物的环境相容性很好,在新农药的研发中有着良好发展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本项目针对目前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日益增加的问题,成功解决了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应用难题,将其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开发出多种终端产品,包括用于家庭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用于交通工具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以及用于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该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已具备年产2万台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的生产能力。 经权威部门检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对细菌杀灭率高达99.90%,对TVOC的脱除率为90%,对可吸入颗粒物的净化效率达国标的1.6倍,其综合技术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在细菌杀灭率和脱除TVOC的功能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目前中央空调用净化装置已在浦东星河湾酒店、兴业银行、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多家单位获得应用,其净化效果远优于普通的吸附、静电除尘等技术手段,获得用户的高度认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PVC 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
中国是聚氯乙烯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产能 25%左右,2016 年我国 PVC 产能约 2250 万吨。生产中大多采用汞催化剂,但由于汞毒性大及国内资源枯竭等问题使该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依靠科技的发展,创造出高效环保的无汞催化剂取代传统的氯化汞催化剂,以及创造出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且能源消耗最少的现金工艺是聚氯乙烯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此背景下,南开大学与新疆中泰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实现对含汞有毒催化剂的彻底替代。经过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及三年时间的中试侧线评价试验验证,该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基础。与现用的汞催化剂相比具有无毒、环保、工艺先进等优点、与国、内外其它新型无汞催化剂相比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势。 项目特色: 本项目开发的绿色无汞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均达到 99%以上,单程使用寿命超过 8000 小时,并具备可再生潜力。在新疆中泰化学的 PVC 中试侧线评价装置中完成了三年三期中试评价试验,使用效果良好。 市场应用前景: 未来几年间,中国 PVC 产能将保持快速增长,电石法生产 PVC催化剂需求量也将增加,实行 50%无汞催化剂替换,约有 43-68 亿市场空间。 
南开大学 2021-04-13
凹凸棒石基催化载体材料
光催化剂的实用化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探索新型光催化材料,将凹凸棒土的高吸附特性和光催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活性光催化剂负载在凹凸棒土表面,可以解决光催化剂的固定化问题,明显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同时,由于凹凸棒土的特殊棒晶状结构,使光催化剂易于沉降、分离,重复利用,解决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问题,具有突出的优点和特点。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一种CO2转化为环碳酸酯的高效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天然凹凸棒矿石粉碎筛选,去除杂质,得到凹凸棒粉末后分散到第一溶剂中,加入改性剂,搅拌反应,接着离心、洗涤、干燥处理,即得高效纳米催化剂。这种CO2转化为环碳酸酯的高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高效纳米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催化CO2合成环碳酸酯的催化剂,具有催化剂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还具有选择性好、结构稳定的特点;制备得到的高效纳米催化剂在进行催化反应时,具有不使用溶剂,催化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有潜在的工业化利用价值。
兰州大学 2021-01-12
腈基化合物生物催化技术
腈水解酶、腈水合酶在高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绿色合成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应用代谢工程育种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选育高效生产菌种,提高酶的发酵产量及催化效率;解决腈水解酶的催化效率、稳定性与实用性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改造或构建高效的工程菌株;研究腈水解酶规模化生产的发酵与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腈水解酶的固定化等应用工程技术,实现该酶在化工、医药、饲料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移动开闭式光电复合水下湿插拔连接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开闭式光电复合水下湿插拔连接器,包括插头部分和与之配合使用的插座部分;插头部分的主体为插头内腔,插头内腔的后部设置后端腹板并形成插头尾腔;插头内腔和插头尾腔中间贯穿设置插头光电插芯;插头内腔内充满绝缘油;插头内腔内部设置楔形的第一推杆,插头内腔前部设置前端腹板和中间支撑板,前端腹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形成的空间设置第一上下移动件,中间开有通孔,通过移动件的运动来开启和闭合插芯连接的通路;插座部分与插头部分采用类似的结构形成接插通路;同时,插头部分和插座部分均设置压力平衡装置;本发明集成了光信号和电力传输,充分考虑了内外压力平衡,能够保证深水环境的可靠连接。
东南大学 2021-04-11
类皮肤光电器件及连续血压监测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清华大学航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冯雪教授课题组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题为“可抑制运动噪声的类皮肤可穿戴连续血压监测系统”(Wearable skin-like optoelectronic systems with suppression of motion artifact for cuff-less continuous blood pressure monitor)的论文,描述了课题组制备的一种柔性超薄光电传感器件与电路系统,能够自然贴附在人体皮肤上实现医学意义上的连续血压和血氧测量,并实时无线传输数据到智能设备终端。该系统利用类皮肤可延展传感技术建立了新型连续血压测量方案,为解决血压和血氧长期动态监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此类柔性可穿戴设备是远程医疗的重要突破,能够为远程监测提供医疗级硬件,解决精准医疗数据远程获取难题。类皮肤连续血压监测系统示意图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隐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大约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目前,最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案为袖带加压法。该方法需要袖带捆绑在人体手腕或手臂处,测量过程不方便,也无法实现连续血压监测,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监测长期依从性,在便利性及连续测量等关键问题上仍未突破。类皮肤血压监测器件实物图针对上述问题,冯雪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基于光学原理的血压监测方案,利用生物兼容性材料制备了可以与人体自然共形贴附的光电系统。通过测量血液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情况,判断血液的容积和流速变化,从而测量出血氧和血压值。冯雪课题组结合多年的力学研究基础和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设计经验,通过虚功原理建立了专门应用于柔性光电子系统的血压测量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多波长测量的光路差分方法,用来抑制由人体活动等带来的噪声干扰,从而精确测量脉搏波播速,实现连续血压的精确监测并动态实时传输到智能终端。临床试验表明,与有创连续血压测量相比,该类皮肤血压监测系统测量的血压值绝对误差小于10 mmHg,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清华大学冯雪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研究可延展/超柔性等超常规微器件与大规模集成技术,所发展的柔性电子技术应用于健康医疗、智能感知及重大装备,近年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力学和固体物理学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等期刊发表一系列高水平论文。航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李海成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冯雪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有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许媛主任团队。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