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地下工程三维信息化监测管理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获取围岩-支护全过程特征曲线的模型试验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取围岩-支护全过程特征曲线的模型试验方法,通过类似于“发条”的支护结构:即由铝合金薄板卷合于中心圆筒体,逐渐调整松紧状态即连续多次改变支护变形,分别测读相应的变形值、围岩压力值,从而在一次模型试验即一次性获取围岩-支护全过程特征曲线,尤其是峰后效应段。相比以往通过制作多组不同尺寸的石膏支护结构,进行多工况的模型试验,本发明省工、省时、省钱,大大降低了此类试验成本,提高了此类试验效率;而且克服了以往试验方法不能模拟峰后效应段的弊端。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获取围岩-支护全过程特征曲线的模型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取围岩-支护全过程特征曲线的模型试验方法,通过类似于“发条”的支护结构:即由铝合金薄板卷合于中心圆筒体,逐渐调整松紧状态即连续多次改变支护变形,分别测读相应的变形值、围岩压力值,从而在一次模型试验即一次性获取围岩-支护全过程特征曲线,尤其是峰后效应段。相比以往通过制作多组不同尺寸的石膏支护结构,进行多工况的模型试验,本发明省工、省时、省钱,大大降低了此类试验成本,提高了此类试验效率;而且克服了以往试验方法不能模拟峰后效应段的弊端。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预制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结构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结构。其中预制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和预制墙体,框架结构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梁柱内部提前预埋高强螺栓,预制墙体的四周预埋有固定件,预制墙体与框架结构的连接通过安装螺母带减震垫片将预埋的固定件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梁、柱固定连接,预制墙体的四周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缝隙处用泡沫胶进行密封。本新型通过安装螺母辅以减震垫片固定为主,缝隙处用密封胶密封的弹性连接的方式,相比湿式连接,本新型的连接方式具有更低的刚度、一定的柔性以及更好的防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钢结构
山东蓝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4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软件(TRM1.0)
针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开发一套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工程施工期间的 风险辨识与评估,定量进行分析计算,制定系统的风险决策和跟踪方案,可实现对工程 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保障盾构隧道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同济大学 2021-04-13
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及散体动力学应用技术
该课题是针对地下金属矿因回采间柱而造成大量资源损失这一问题而形成的阶段回采工作面连续推进的实用技术,并围绕连续开采工艺中出矿效率低这一技术难题深入研究了散体动力学基础理论。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变传统的二步骤开采为一步骤,可实现井下采矿作业的合理集中,提高回采强度和井下工人劳动生产率。在采矿新工艺方面,试验成功了侧向挤压斜面连续推进振动出矿崩落法以及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进行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研究,创新了充填料浆贮存、制备与输送等相关的设施与设备,在深井充填水力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缓解了深井充填管道磨损程度;长期从事金属矿地压综合治理研究,在微震监测与岩爆预报、回采地压控制、大面积空区失稳安全分析等方面有所建树;在新型硬岩支护方式进行过有益的探索,研制了水压支柱并应用于缓倾斜薄矿脉分条连续开采中;大力推广连续出矿技术,成功研制了复合型金属橡胶弹性系统的新型振动出矿、运矿设备。该课题在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在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设备,拥有 2 项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整体技术具国际先进水平,于 200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出版了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专著《散体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及散体动力学应用技术
该课题是针对地下金属矿因回采间柱而造成大量资源损失这一问题而形成的阶段回采工作面连续推进的实用技术,并围绕连续开采工艺中出矿效率低这一技术难题深入研究了散体动力学基础理论。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变传统的二步骤开采为一步骤,可实现井下采矿作业的合理集中,提高回采强度和井下工人劳动生产率。 在采矿新工艺方面,试验成功了侧向挤压斜面连续推进振动出矿崩落法以及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进行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研究,创新了充填料浆贮存、制备与输送等相关的设施与设备,在深井充填水力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缓解了深井充填管道磨损程度;长期从事金属矿地压综合治理研究,在微震监测与岩爆预报、回采地压控制、大面积空区失稳安全分析等方面有所建树;在新型硬岩支护方式进行过有益的探索,研制了水压支柱并应用于缓倾斜薄矿脉分条连续开采中;大力推广连续出矿技术,成功研制了复合型金属橡胶弹性系统的新型振动出矿、运矿设备。 该课题在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在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设备,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整体技术具国际先进水平,于200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出版了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专著《散体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应用范围:该技术成果被原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已在国内6个省14个矿山推广。本研究成果的技术覆盖面广,可应用于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电磁波方法浅层地下勘探中目标精确定位和识别
本项目将在目前硬件条件下,通过信号处理手段充分发挥硬件能力提高探地雷达的探测性能,使探地雷达能够高精度确定分层媒质中的层位、层厚及参数,对非层状目标能高精度地确定目标位置、几何形状和尺寸及其电性质,并给出根据目标特征辨识目标。本项目跨电磁学、地学、信号及图像处理等学科,涉及强相干干扰抑制、时域逆散射、图象处理、成象技术及目标识别等,是一项有理论意义并能使探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我校在地下水污染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地下水,全世界普遍的淡水资源,是农业灌溉、民生用水、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水源。2019年9月河海大学水文院黄璟胜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9年影响因子达7.650,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排序前5%)发表题为“Analysis of radially convergent tracer test in a two-zone confined aquifer with vertical dispersion effect: Asymmetrical and symmetrical transports”高水平论文,在地下水修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迈出重要步伐。随着地下水污染的急剧增加,示踪试验对地下水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径向示踪试验解析模型存在因子参数物理意义不完整的问题,非径向数值模型虽然避免了因子参数,但存在网格建构困难与计算耗时两个问题。本篇论文完善了径向示踪试验模型,定义模型的因子参数、示踪剂初始浓度、稳态浓度三者的本构关系,赋予因子参数完整的物理意义,阐明了径向与非径向两种模型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相同的浓度穿透曲线。通过含水层厚度、弥散度、特性长度三者组成的无量刚参数设置观测井,实际的三维污染传输可简化为二维、甚至一维传输,不仅揭示了弥散现象与稀释机理,更能有效排除不敏感参数,大幅提高参数估计反问题的计算性能,提升获得全局最佳解的概率。研究成果开启了地下水溶质运移的新思维、新见解,对推动示踪试验的高效应用以及实现地下水修复、解决实际的水资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河海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