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中低浓度废酸生产硫酸净化原料气工艺
一种中低浓度废酸生产硫酸净化原料气工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低浓度废酸(浓度为 20%~80%)的综合回收方法,其特征是以燃煤或燃气为能源,通过高温气化浓缩的废酸,而浓缩废酸的能源恰来自于高温气化浓缩废酸的降温过程,更进一步说,本发明工艺由高温气化分解、浓缩净化和降温除水工序组成,除水后的气体送硫酸生产的干燥、转化和吸收工序生产硫酸。包括燃烧装置 1、烟道 2、气化室 3、文丘里管 4、浓缩气液分离器 5、文丘里管 6、预热气液分离器 7、稀酸泵 8、浓酸泵 9、稀酸洗塔 10、稀酸循环泵 11、水洗塔 12、洗水循环泵 13、稀酸槽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工艺简单,生产硫酸净化原料气纯净,生产过程能耗低,具有可观经济效益。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二醇、丙二醇绿色生产技术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能与多种醇、酚、胺及氨基醇等反应,从DMC出发可合成聚碳酸酯,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丙二酸酯、丙二尿烷等许多化工产品。因此,它在制取高性能树脂、溶剂、染料中间体、药物、增香剂,食品防腐剂、润滑油填加剂,汽油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DMC已被称为当今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该项目采用了产品耦合、过程耦合的多重耦合过程强化技术、能量系统集成和塔设备单元强化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极其稳定的CO2活性难题,利用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生产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丙)二醇,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真正实现了低碳、环保、绿色、经济。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投资小、见效快、成本低、过程基本无三废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工艺。与国外技术相比投资减少75%、节能90%、生产成本减少50%以上。 经鉴定,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正在正常生产的非光气法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均为华东理工大学提供。该项目组近年来完成新产品开发60余项、已全部实现产业化。该技术已经掌握了放大规律,已有4000吨、1.5万吨/年、4万吨、6万吨的工业化装置,进行了10万吨、30万吨/年的放大设计。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经贸委产学研工程计划。先后荣获:上海第三届科技博览会金奖;1998年香港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银奖;199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移动式地源热泵埋地换热器性能测试车设计
地源热泵系统具有机组性能系数高、节能效果好、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越性,是21世纪以节能和环保为特征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绿色空调技术,地下换热器性能对地源热泵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测试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对地源热泵设计、改性和评价至关重要。目前的现场测试需要很多仪器和设备,每测一个地下换热器,均需重新搭建试验台,且实验场地与实验室有一定距离,搬运如此多设备也非常不方便,浪费时间、浪费人力和财力。为改进这些缺点,本项目将地下换热器测试平台进行集成,并做成移动测试车的形式,对不同的地下换热器只需进行测点布置,即可快速进行测量。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服务三农的安全可靠电子交易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本成果针对我国农村幅员广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难以推广电子交易的现状,积极响应国家“三农”战略,研制适合农村应用环境的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终端和专用芯片,形成了服务三农的整套电子交易解决方案,为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创新电子交易产品,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新型支付渠道。 成果基于多学科交叉和创新集成的技术路线,首创了基于瘦客户端型B-C/S架构的低成本、易维护金融交易平台和交易终端;通过专用芯片降低了终端成本,提高了终端可靠性。项目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16项,其创新点解决了电子交易终端应用于我国农村复杂环境下的成本、维护、安全、可靠性等诸多关键技术问题,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该成果荣获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东南大学 2025-02-06
一种新型2,4-二羟基二苯甲酮绿色合成催化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高除湿能力且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水平轴向扩展X型有机连接子的核心部分,确保有机连接子“邻位二苯甲酸”部件保持不变,实现能同时满足含一维孔道、Zr<subgt;6</subgt;簇螯合配位甲酸根同平面且相邻Zr<subgt;6</subgt;簇甲酸氧间距≤5.4Å三个必备条件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同构合成。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可有效限制相邻Zr<subgt;6</subgt;簇之间中心位置引入水分子,从而防止了该位置水分子在脱附过程中引起受力不均衡导致整体网格结构坍塌的情况。通过有意地缩短或延长有机连接子核心在水平轴向上的长度,合成得到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均表现出高的水吸附循环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近地除霾装置
1 成果简介尘霾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而由于其空间广阔、流动性强,又有着远远大于对固定污染源治理的难度。 基于十多年对细微颗粒在电磁流体场中运动行为的研究,对 PM2.5 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凝聚变大及被吸附清除,从机理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已成熟的近地除霾技术/装置,可望对一定区域空气中的尘霾实现有效清除。2 应用说明除霾装置可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固定式可安装也可不安装脚轮,移动式可放置在机动车上。除霾装置可配备也可不配备循环风机,配备循环风机时,控制区域增大。除霾装置主体是利用了细微颗粒凝聚技术和吸附技术的净化设备,经过该装置的空气中的尘霾被高效清除。以类似城市垃圾清扫车的移动式配备风机的除霾装置(除霾车)为例,通常情况下,考虑吹、吸气流的速度场分布特点,为使旁边行人和车辆没有感觉,采取污染空气从下部吸入,净化后从上部吹出,在压差作用下空气循环,使街道空间的尘霾得到有效清除。当用于一个固定区域净化时,为增大净化范围, 装置外部设置可收、可张的通风管道。 该装置( 1)可实现一个场馆,或一个庭院的空气净化,( 2)可像城市垃圾清洁车一样实现一个街道空气的净化,( 3)也可并列放置在隔离带,实现无霾路段或无雾路段。此时,可设计成利用过往机动车对空气的压缩和诱导,实现空气循环,省掉风机。3 效益分析因涉及民生问题,政府应该有很大需求,降低居民呼吸带的 PM2.5 浓度。虽然旁边的颗粒物会因扩散迁移到刚刚净化过的区域,但整体的污染物浓度在降低,足够长时间的工作,空气质量必定达标。 针对个人或一个单位,这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空气净化方式。虽然旁边的颗粒物会因扩散迁移到刚刚净化过的区域,但因有围墙等遮挡,洁净空间还是能维持一个较长时间。如果设计成装饰大树、工艺雕塑等外形,除霾装置可以随时运行,应能长时间保证空气品质。因此,在人们生活水平很高的当今,但凡有条件布置,应该对该装置有一定需求。4 合作方式联合开发、填补国内外空白。5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清华大学 2021-04-13
宽带卫星地检设备
(一)项目背景 卫星互联网、高通量卫星等应用 (二)项目简介 研制的新一代宽带卫星信号产生和分析设备,支持扩频信号、宽带连续信号、宽带突发信号、 多载波信号等多种常用体制的调制解调及实时信号质量分析,基带信号带宽超过 250MHz。 (三)关键技术 大带宽高速卫星信号的并行调制解调技术,包括并行同步、均衡、LDPC 译码等,支持多种典 型信道的实时模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8-09
日、地、月运行仪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供应抠像地胶
产品详细介绍美国rosco进口抠像地板胶,幅宽1.6米,长度40米,正反两面,蓝色一面,绿色一面。抠像地胶表面平整,使用高密度地胶制成,配合美国进口5710#,5711#,5721#等现有抠像漆,适合于任何平整地面铺设。在普通抠像或用于抠像网格追踪,网格定位有较好的抠像效果。避免了以前木质蓝箱和玻璃钢蓝箱地面不能长时间使用、重复刷漆,主持人不能穿高跟鞋等一切不利于脚踏的难题。适合于电视台、气象局、影视抠像类
安阳科诺影视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威盛亚(上海)有限公司
威盛亚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表面饰材生产及销售的跨国公司。她始于195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在美国及全球的市场份额一直遥遥领先。威盛亚是全球领先的供应商,提供产品包括高压工程表面装饰材、石英、固体表面和其他家具、办公室、零售场所、台面、工作台面及其他应用所使用的工程表面。公司目前运营的品牌有Wilsonart®、Resopal®、Polyrey®、Arborite®、durcon®和Ralph Wilson®,通过合并卓越服务、高品质产品与聚焦持续塑造高压工程表面装饰材,实现更卓越的性能和美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她全资投资的威盛亚(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其亚洲总部,以其优质的产品,高效的组织和成功的市场运作,使威盛亚在中国的业务飞速发展。
威盛亚(上海)有限公司 2021-12-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182 1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