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气道试验台变压差稳流测试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内燃机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动力装置,消耗我国石油总量的 60%,并且是城市 大气主要污染源,内燃机节能减排是国家的重大需要。燃烧技术是内燃机的核心 技术,包含“油”和“气”两大要素,气道作为内燃机的“咽喉”,是控制“气”的关键, 良好的气道性能是实现内燃机节能减排的前提。 长期以来,气道开发和生产质量在线控制始终是世界难题。由于气道性能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其他特性,气道的测试十分重要。欧美 传统气道测试采用定压差方法,测试中需反复调节气道压差至定值,单次测试超 过 15 分钟,而内燃机生产节拍约为 5 分钟/台,因此仅能用于实验室研发,根本 无法满足生产线在线检测的效率要求。本发明使气道测试效率提高5倍以上,攻 克了气道生产质量在线控制的世界难题,应用于玉柴、潍柴等企业多条生产线, 高排放标准内燃机合格率大幅提升。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内燃机气道及缸内流动属于复杂壁面条件下的剪切湍流,同时伴随有活塞、 气门等周期性运动边界,整体流动特性直接受近壁流动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外 流场雷诺数的增大,达到充分发展湍流,近壁雷诺应力增大,动量交换加剧,粘 性底层厚度明显变薄,壁面阻力系数趋于恒定,流量系数、涡流/滚流强度等无 量纲参数不再随雷诺数发生变化。 研究进一步发现,进气过程中若对应最低气门升程的雷诺数达到其临界值, 则在相同条件下随着气门升程的增大,气流将始终保持充分发展湍流状态,即后 续气门升程下雷诺数将始终高于相应气门升程的临界值。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 48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变压差气道测试方法:测试过程以气流达到充分发展湍流状态为控制条件,即保 证雷诺数始终高于临界值,仅需设定最低气门升程的气道压差,从而免去了后续 过程中压差的反复调节。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2012 年,气道试验台变压差稳流测试技术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 专家鉴定,以郭孔辉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重大的理 论突破和技术创新,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 水平,具有重大的综合效益,应用前景广泛”。 专利情况:目前发明专利授权 7 项,其中核心发明专利 “快速检测内燃机气 道流动性能参数的试验装置”于 2012 年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核心发明专 利“用于气体测量的高灵敏涡流动量计” 2014 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获奖情况:2012 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 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 一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本项目已广泛应用于内燃机企业如潍柴、玉柴,汽车企业如东风、上汽,摩 托车企业如隆鑫、建设,科研院所如中汽研、七一一所等 56 家单位,气道试验 台累计销售 60 余台套(国内仅 4 台套进口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近 95%,从 根本上改变了国内企业长期依赖国外气道技术的局面,十年来协助企业攀登了国 一至国五排放法规的 5 个技术台阶,有力地推进了内燃机节能减排和行业技术进 步,国际同行始终试图打破本项目的垄断地位未果。随着汽车、内燃机工业的飞 速发展以及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企业自主开发气道并在线检测气道将成为必然, 本成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应用领域:内燃机测试及研究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厂房面积 500 平方米,投资规模 3000 万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合作或专利转让,转让费 2000 万元人民币 
天津大学 2021-04-11
旋转轴承载荷测试技术和系统
成果介绍轴承载荷合理分配对于保证汽轮发电机组等大型旋转机械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是机组安装、检修时的重要指标,是机组故障治理的重要手段。本系统应用应变法和无线测试技术,可以实现轴系各轴承载荷分配测试。市场前景该技术已在1000MW、600MW、300MW等机组上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轴承载荷测试技术难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恶劣环境下无线分布式存储测试系统
无线分布式存储测试系统由数据控制中心和若干个测试节点(无线存储测试系统)组成。无线存储测试系统将 ICP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存储电路、时间统一电路、控制系统电路、无线数据通讯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池组等集成封装成一体,构成一个可植入爆炸现场独立工作的微小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数据控制中心通过发送测试命令来控制、管理以及协调测试节点去完成测试任务,而测试节点主要是负责采集爆炸冲击波场信号,并回传给数据控制中心,进行后续分析处理。由于无线存储测试系统防护等级达到 10万 g,较好地解决了“引线电测法”的各种问题,可靠获取冲击波超压曲线,并通过计算得到正压持续时间和冲量。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粒子束激发磁光谱-测试服务及设备
可以量产/n该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对俄合作专项、一带一路专项。目前测试服务用户40 多个,来自国内20 个省市、国外个别单位。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0-800 万元,净利润150-200 万元。主要技术指标:(1)紫外磁光谱:提供紫外偏振光谱、磁圆二向色性、磁圆偏振荧光谱测试服务,磁场1.5T,温度12-300K,波长380-980nm。设备为自研,可生产紫外磁光谱仪。(2)深紫外磁光谱:研发100-300nm
武汉大学 2021-01-12
单抗糖基化快速检测试剂盒
可以量产/n单抗药物是最重要的生物药,糖基化是单抗药物最重要的质控标准。糖基化检测通常需要由质谱检测,我们构建了一种对末端GlAc 糖基化修饰高特异结合的分子,可以用于单抗药物的糖基化快速检测。单抗是最重要的生物药,占生物药的近半成左右,年销售额近千亿美元。单抗的糖基化修饰对单抗的生物活性及半衰期等有重要影响,是重要的质控标准。糖基化的检测通常需要质谱检测,我们发展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使单抗的质控更为快速,便捷,更便
武汉大学 2021-01-12
外周血游离DNA表观修饰检测试剂盒
当前肿瘤的检查手段1:发现---影像学(X光片,B超,CT,PET-CT,核磁)      优点:直观,定位      缺点:早期没有形成占位或占位很小则不能发现,大多数检测都有辐射  2:辅助---传统肿瘤标志物(NSE,CEA,SCC,CA199,CA125,C53,AFP,PSA等)      优点:基本无创,采样方便      缺点:敏感性较差(仅为50-60%)    3:确认---病理70-80%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从发生到发现可达10年以上,而北京交通大学“外周血游离DNA表观修饰检测试剂盒”的发明,通过对外周血游离DNA表修修饰检测,可以提前发现肿瘤的发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塞拉门控制器综合测试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C-V2X车联网规模测试平台
由重庆车检院与重庆大学共同研发设计的C-V2X规模测试平台在位于重庆高新区的国家质检基地正式亮相。该平台可模拟复杂交通场景中的通信环境,来检验相关产品的工作情况,这在国内尚属首创。该平台的投用将缩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流程,降低测试成本,助推重庆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及车联网部署进程。据介绍,C-V2X是指基于3G/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方向的关键环节,C-V2X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测试方法却比较传统,仍在广泛使用实车进行外场测试。重庆车检院智能汽车及主动安全测试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对搭载C-V2X终端的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外场测试时,为了搭建复杂环境,业界普遍尝试在实际场地中利用多个真车配合测试,不仅耗时耗力耗资,测试效率不高,而且测试环境的一致性难以保证。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规模测试需求,重庆车检院与重庆大学携手攻关,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可模拟复杂环境的C-V2X规模测试平台。该平台由一组测试床、节点控制器、场景模拟器以及自动化测试工具组成。其中,最核心部分是测试床和节点控制器。单个测试床最多可模拟60个C-V2X直连通信节点,多个测试床可部署成高密度的测试环境。节点控制器则可根据测试场景的不同需要,实时调整节点底层通信参数和V2X业务信息,以模拟复杂交通场景中的通信环境,为被测C-V2X直连通信节点、搭载C-V2X直连通信节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智能路侧系统提供一个易部署、可复现、经济高效的规模化测试环境,全面验证其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各项表现。“C-V2X规模测试平台投用,是校企合作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的成果,也是重庆车检院利用交通部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重庆)筹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重庆) 的过程中,在自主创新技术及构建先进测试平台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该负责人说,在规模测试平台的支撑下,智能网联汽车将加快研发测试进程,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及车联网大规模示范应用。
重庆大学 2021-04-11
JD-1型绝缘综合测试仪
高压电气设备每年必须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针对试验用仪器、仪表多,接线复杂、受强电磁干扰和测量误差大等问题,研究开发的JD-1型绝缘综合测试仪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①能够测试设备绝缘的交流泄漏电流。由于高压电气设备实际上都是工作在交流电压下,测试其交流泄漏电流,能弥补直流泄漏试验的许多不足,便于直接对设备绝缘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和管理。 ②能够直接测试设备绝缘的等值电容。增加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测试项目,更容易发现试品受潮、进水等缺陷,有利对设备绝缘进行监督和管理。 ③能够快速、准确地测试电气设备的介损tgδ。 ④能够对设备绝缘进行耐压试验。 装置特点: ①多功能测试。能同时进行交流泄漏电流、等值电容、介损、耐压等试验,还可记录试验中的绝缘早期击穿电流。 ②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采用自动跟踪、补偿和软件技术抑制外界干扰,全屏蔽保护电路可消除杂散电容的影响,保证在任何形式的剧烈电磁干扰下,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出试验结果。 ③仪器结构“一箱二线”。该仪器将高压变压器、调压器、标准电容器、高压电桥等多种设备融为一体,只有一个测试箱和两根测试线,不带其它附件。对不同的试验项目、不同的被试设备,在试验中不需变换试验接线,有关试验方式、测试数据由内嵌式计算机处理,测试精度高。 ④测试线具有耐高压能力和屏蔽电磁干扰的能力。不需在试验中将测试线悬空处理。 ⑤试验过程全自动化。试验时只需按一下“测量”键,就能自动测出试验结果。试验人员操作时不需反复调节仪器,不需培训。 ⑥集成度高,体积轻小,搬运方便、灵活。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岩土微细结构变形跟踪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315 3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