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 矿山设备监控
紧紧围绕“矿山无线监控系统”、“矿山智能检测装备”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较大研究价值的科研成果,“矿用蓄电池机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光纤传感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方面进行了探索外界信号通过直接改变光纤的传输特征参量对光波实施调制的本征型光纤传感器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同研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煤矿突水、火灾等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35 篇,申报发明专利 11 项,授权发明专利 1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0 余项;面向深井通信的弱链路可靠传输问题,研究矿山井下信道时变机理和统计特性,建立时频码空多维复用无线传输理论框架和多维联合优化设计方法,揭示电磁波在矿山井下传播规律,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基于相长干扰的煤矿井下物联网感知层时间同步机制研究》、《基于通用特征函数法的电大复杂目标宽带电磁散射特性研究》获 2014年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通信与信息系统安全硬件保护技术
信息系统其安全要求也日益提高。软件漏洞、数据代码完整性破坏等,已成为难以防范的威胁。本成果针对通信系统,采用一种新型可编程硬件模块,来增强系统通信硬件加解密及嵌入式处理器运行安全,并优化设计程序恢复机制,确保系统遭到攻击时程序的正常执行。此成果的优势为:硬件模块与处理器间属物理隔离,本身不易被攻击;模块本身几乎不占用处理器的运算消耗;具有低资源开销特点;可适用于其它信息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板材轧制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制
根据目前钢铁企业产品定制化的开发需要,进行工艺与设备的集成开发,以满足企业的产品开发要求,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全线工艺优化,开发紧凑型、集约化生产线,实现主体设备生产能力与生产节奏协调化、设备配置轻量化、工艺模型多样化,使之适合小批量、多规格、多品种高附加值宽厚板材的柔性化生产;针对高品质宽厚板材的柔性化生产要求,进行设计理论创新,开发大吨位、高刚度、高强度、高可靠性的宽厚板材轧机和精整成套装备与技术。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罗红霉素结晶新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罗红霉素不仅保留了红霉素等大环内酯所共 有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口服吸收良好,组织穿透力强,血药半衰期长,血药浓 度高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大环内酯类药物中比较理想的品种。在世界上已有 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国内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目前,国产罗红霉素生产过程中的结晶收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产 品主要为不定形的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相比进口罗红霉素十四个面的规整六边形 晶体,产品主粒度小,粒度分布不均匀,产品流动性差,光泽和外观也不理想,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劣于国外同类产品。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本研究开发出一种先进的罗红霉素重结晶工艺: 先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溶解罗红霉素粗品,过滤后仍在丙酮-水体系下共沸蒸发 重结晶生产出罗红霉素晶体产品。结晶过程收率达 94%以上,产品洁白,主粒度 大,产品流动性好,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在浙江绍兴震元制药公司 2003 年新建年产 200 吨罗红霉素工业生产线上实施见效,使罗红霉素结晶产品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 国外同类产品标准。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采用本中心在“八五”、“九五”攻关过程中开 发的新型结晶工艺与设备以及全套的计算机辅助操作与控制技术,产品质量和收 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开发的新型结晶工艺操作稳定,可靠。目前罗红霉素市 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领域:新型蒸发与溶析耦合结晶工艺,应用于无法单纯通过溶析或蒸发 结晶得到满意晶体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过程改进。 16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5、抗污染超滤膜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超滤技术主要用于含分子量 100~1000,000 的物质的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 的膜分离过程之一。超滤是通过膜的筛分作用,将溶液中粒径大于膜孔径的大分 子溶质截留,使小分子组分透过超滤膜,达到分离目的的膜过程。超滤作为一种 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具有无相变、操作条件温和、无第三组分引入、工艺流 程简单等优点,可代替传统的分离技术,如精馏、蒸发、萃取、结晶等过程,但 是超滤过程中的膜污染严重限制了超滤在分离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协会 IUPAC 将膜污染定义为由于悬浮物或可溶性物 质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或者机械作用,在膜的表面及膜孔内部吸附或沉积,导致膜 孔堵塞或变小、膜通量降低的过程。目前,解决高分子超滤膜污染的根本途径是 开发低污染超滤膜,包括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对现有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前 者制膜成本较高,并在大规模应用上存在困难。而对现有膜进行表面改性则成为 解决高分子超滤膜膜污染的有效途径。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天津大学多年来致力于抗污染膜表面的构建研究。受细胞膜组成、结构和功 能启发,采用表面偏析与相转化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协同效应, 将非溶剂诱导的相分离和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相结合,原位多尺度构建抗污 染膜表面。利用 Pluronic 系列嵌段共聚物的表面改性和致孔双重作用,调控膜 表面结构和孔结构,在膜表面形成稳定水化层, 抑制污染物吸附。利用磺胺、磷 脂共聚物等两性离子型嵌段共聚物同一官能团内含有等量正、负电荷,保证膜表 面电中性的同时,通过离子溶剂化作用形成更致密的水合层,提高膜抗污染性能; 并其刺激响应性(温度、pH 值等),构建智能型超滤膜表面。以含氟、含硅系 列多嵌段共聚物为改性剂对膜表面结构进行调控,可控构建同时具有亲水区和低 表面能微区的非均相膜表面,赋予膜表面抗污染、自清洁的双重特性。 所制备的超滤膜在广泛的 pH 值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污染特性,用于含蛋白 质、油、酵母菌的模拟污水处理,水通量>200L/(m2 h),通量恢复率近 100%,通 量衰减率<3.4%。 17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目前已经完成表面偏析法抗污染膜中试实验,建成了中空纤维膜生产线, 开发了基于聚氯乙烯(PVC)和聚偏氟乙烯(PVDF)等材料的 5 个系列 20 多个 膜品种。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膜技术在分离中的优势: 1、条件温和,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合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2、无相态变化,能耗低 3、分离过程速度快,选择性高 4、分离过程简单,可以连续操作,容易与其他分离过程耦合,易于放大 5、无外加物质,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天津大学制备的抗污染超滤膜用于蛋白质、油水乳化液、微生物等污水处理, 显示了抗污染、自清洁、智能性和高通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领域:电子、化工、环保、生物、食品、医药等领域。 应用包括: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特别是含油污水处理;发酵液澄清,细 胞分离与收集,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浓缩与精制,抗生素的回收及纯化, 氨基酸类制品的浓缩。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需根据实际情况面议。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真空扩散焊设备与工艺技术
内容介绍: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真空扩散焊工艺开发和设备设计制造,形成多项自主 知识产权技术。适用于难焊材料的焊接、异质材料组配、双层或多层网/板 的分层实体制造、封闭复杂型腔结构制造。该技术获发明专利3项。性能指标:1 .最高焊接温度1450°C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罗红霉素结晶新技术与设备
罗红霉素不仅保留了红霉素等大环内酯所共有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口服吸收良好,组织穿透力强,血药半衰期长,血药浓度高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大环内酯类药物中比较理想的品种。在世界上已有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国内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目前,国产罗红霉素生产过程中的结晶收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产品主要为不定形的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相比进口罗红霉素十四个面的规整六边形晶体,产品主粒度小,粒度分布不均匀,产品流动性差,光泽和外观也不理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劣于国外同类产品。本研究开发出一种先进的罗红霉素重结晶工艺:先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溶解罗红霉素粗品,过滤后仍在丙酮-水体系下共沸蒸发重结晶生产出罗红霉素晶体产品。结晶过程收率达94%以上,产品洁白,主粒度大,产品流动性好,完全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
天津大学 2023-05-10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
针对我国大量有机污染场地特别是有机氯污染场地遗留现状和需求,研究开发了超声波-零价铁技术及其相关设备。本技术充分利用了超声波技术的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优点和零价铁的强还原能力,二者协同作用可以形成类芬顿体系,可在短时间内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处理,实现有机污染场地的快速修复,目前该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中试设备(下图)单批处理污染土壤量为100kg,处理时间30-60min,对某农药厂场地土壤(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氯化合物)进行中试处理,土壤中总有机氯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65%,各有机氯污染物在土壤
南京大学 2021-04-14
承压设备应力分析与损伤技术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结构强度是关键。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结合ANSYS有限元技术,可以进行承压设备的应力分析设计、疲劳设计及优化设计,确保装置的经济性及合理性。同时通过静态应变测试及动态应变测试技术,进行实验应力分析,诊断装置的可靠性。结合装置缺陷动态声发射检测技术,进行装置损伤剩余寿命预测,确保装置安全运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人工智能NLP 引擎
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领域的算法和应用实践。涉及语义解析、意图识别、FAQ 问答、多轮对话、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分词、向量表示、分类等文本预处理技术,以及将自然语言处理核心算法应用落实到智能客服、NLP 引擎、航天空管交互等实际场景中,团队研发的 AI 产品已经跟国内企业、研究所开展了长期合作并动态跟踪,获得了广泛的一致好评。 人工智能 NLP 引擎项目是基于多语种分词、多语种情绪识别、词句关系分析、意图识别、文本聚类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海量录音文本的知识挖掘,识别重要信息。为录音服务行业下游业务的分析人员提供分析思路,以便得到多维度、多形式分析结果,将发现转换为可落地的业务决策,这些数据驱动的业务决策,包括客户体验、座席行为、产品改进、风险监测等多个方面,帮助企业改善用户体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升业绩、降低风险等。 1.多语种分词。分词指的是将一个字序列切分成一个一个单独的词,是将连续的字序列按照一定的规范重新组合成词序列的过程。文本在入库时调用接口进行了分词,分词可用于模型的匹配和热词的统计。 2.词句关系分析。根据词句关系接口识别的中心词,然后用中心词进行词频的统计,对于目标样本,统计出高频中心词用来概括目标样本中主要描述的对话内容。 3.意图识别。识别出客户语句的意图,以便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信息推荐等。 4.多语种情绪识别。情绪识别是对包含主观信息的文本进行情感倾向性判断,正向或者负向(如果能提供训练数据集,可以识别更多种类的情绪)。为客户之声下游任务的口碑分析、话题监控、舆情分析等应用提供帮助。目前支持中文、粤语的情绪识别。根据情绪标识,用情绪进行搜索和统计分析。 5.文本聚类。文本聚类将一大段文本中心词和中心词的关联词、近义词生成一个图,用于可视化文本的内容。 6.自定义分词、意图。对分词分词、意图种类进行增删、扩展、微调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10-20
人工智能NLP引擎
(一)项目背景 针对现实场景中,存在需要对服务行业录音文件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但是面对海量录音文件无法仅通过人力资源去逐一分析的弊端,本项目旨 在通过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一个人工智能 NLP 引 擎,用以解决海量录音文件经过 ASR 转文本后,对录音内容进一步按需分 析,最终得到较为完整的分析结果,以便于企业进一步采取商业策略。 (二)项目简介 人工智能 NLP 引擎项目是基于多语种分词、多语种情绪识别、词句关 系分析、意图识别、文本聚类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海量录音文本的 知识挖掘,识别重要信息。为录音服务行业下游业务的分析人员提供分析 思路,以便得到多维度、多形式分析结果,将发现转换为可落地的业务决策,这些数据驱动的业务决策,包括客户体验、座席行为、产品改进、风 险监测等多个方面,帮助企业改善用户体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升 业绩、降低风险等。 (三)关键技术 1.多语种分词。分词指的是将一个字序列切分成一个一个单独的词,是 将连续的字序列按照一定的规范重新组合成词序列的过程。文本在入库时 调用接口进行了分词,分词可用于模型的匹配和热词的统计。 2.词句关系分析。根据词句关系接口识别的中心词,然后用中心词进行 词频的统计,对于目标样本,统计出高频中心词用来概括目标样本中主要 描述的对话内容。 3.意图识别。识别出客户语句的意图,以便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信息 推荐等。 4.多语种情绪识别。情绪识别是对包含主观信息的文本进行情感倾向性 判断,正向或者负向(如果能提供训练数据集,可以识别更多种类的情绪)。为客户之声下游任务的口碑分析、话题监控、舆情分析等应用提供帮助。目前支持中文、粤语的情绪识别。根据情绪标识,用情绪进行搜索和统计 分析。 5.文本聚类。文本聚类将一大段文本中心词和中心词的关联词、近义词 生成一个图,用于可视化文本的内容。 6.自定义分词、意图。对分词分词、意图种类进行增删、扩展、微调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