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石油地质井身结构展教墙
石油地质井身结构展教墙是通过利用微缩仿真模拟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涉及钻井、采油、修井、酸化压裂、注水、集输及井下井身、地质构造等油气井开发工程多学科直观展示、讲解的平台。通过安装动态的油气井工程设备模型、井柱及LED彩色集成灯模块,配合不同的地质模型,可实现石油地质地下作业全国过程的学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5-11
县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系统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县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县级地方政府对辖区地质灾害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预警预报等防灾减灾工作。该项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社会发展)、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经陕西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软件著作权证书。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陕西省宁强县等县区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精度地质雷达探测系统
本项成果将有限孔径Kirchhoff型偏移成像方法、高频电磁波绕射波分离方法以及基于高频电磁波偏移成像结果的属性分析方法融合与地质雷达探测系统中,以此来减少偏移成像噪声的影响以及不同构造相应特征的相互影响,同时增强有效信号的显示效果。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精度地质雷达探测系统主要针对地质雷达在探测精度上的提高展开研究。针对复杂的地质构造,地质雷达获取的探测图像往往也比较复杂,包含各种类型地质体的响应特征,这些响应混合在一起会对处理解释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本项成果将有限孔径Kirchhoff型偏移成像方法、高频电磁波绕射波分离方法以及基于高频电磁波偏移成像结果的属性分析方法融合与地质雷达探测系统中,以此来减少偏移成像噪声的影响以及不同构造相应特征的相互影响,同时增强有效信号的显示效果。相对常规的地质雷达探测系统,本团队提出的“高精度地质雷达探测系统”拥有更高的偏移成像精度 有效信号显示能力以及对各类噪声的抗干扰能力,同时针对最常见的双曲线绕射特征,本系统给出了专门的分离方法,以此进一步减少各类信号的相互干扰并提高整套系统对目标体的识别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实验实践创新教学平台竞争性磋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实验实践创新教学平台竞争性磋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2-05-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竞争性磋商公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竞争性磋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2-06-23
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评估体系及其生态地质环境建设
该项目是甘肃省科技攻关课题,通过野外调查与勘探、室内试验、数学建模与实地验证与示范等方法与手段,对甘肃省 61 个试点农村小城镇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类型、规模、影响因素等及形成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 ,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进行研究。建立了农村小城镇的地质灾害预测体系与评估模型,提出了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地质环境建设的概念、方法,并建立了示范方案。获得 2008 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0 余篇,出版专著 2 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2019年“双百计划”典型案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煤平朔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中煤平朔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1-12-16
人才需求:矿井需要煤矿地质、水文地质、采矿工程技术人员
矿井需要煤矿地质、水文地质、采矿工程技术人员
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 2021-09-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驱动机器学习重建地球大气氧化历史
大气氧化的过程和机制是宜居星球形成的关键。早期地球大气几乎无氧,经过至少两次主要增氧事件(元古宙早期GOE和元古宙晚期NOE)后,才达到了现今大气O2水平(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2-10-14
地质雷达特征图谱模拟标定试验箱
通过陶土、混凝土、钢质、砂浆、粘土、孔穴、岩石等多种介质组合体模拟隐蔽部位构造组成,构建常见目标体的特征图谱库,增加探地雷达图谱解释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