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生活垃圾全资源无害化综合处理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城市生活垃圾全资源无害化综合处理技术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概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构成主要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塑料增多,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种类的多样化,主要构成为:有机物 : 塑料、厨余、果皮、草木、动物尸体等;无机物: 灰土、砖陶 等不可回收物;废铁、纸类、金属、织物及玻璃等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废物:电池、废旧电子元件等。生活垃圾主要特点: 成分复杂、各种垃圾混合、袋中套袋,难于分类;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概述,填埋、堆肥、焚烧(发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垃圾处理问题。尤其是针对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处理白色污染(塑料袋),以上三种处理方式,都没有有效地给予解决。填埋会造成土地无法修复的污染,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同时塑料制品又不可能去发酵堆肥。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波浪能驱动的海上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波浪能驱动的海上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浮式水上垃圾桶以及与浮式水上垃圾桶相连接的一对浮式栅栏,浮式水上垃圾桶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抽水管与波浪能水泵相连,波浪能水泵设置在波浪能捕获装置上并通过出水管与油污分离池相连。其中一对浮式栅栏,漂浮垃圾和溢油在向港岸靠近的时候被浮式栅栏拦截进入浮式水上垃圾桶,由波浪能捕获装置带动波浪能水泵持续将浮式水上垃圾桶的水抽入油污分离池进行分离。该装置高效清洁无污染,可应用于内港和近海,且可同时完成对近岸漂浮式垃圾和內港海面油污的回收处理。
浙江大学 2021-04-13
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的固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的固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固体燃料包括有机垃圾:25%~55%,污泥:20%~50%,煤粉:20%~50%,助燃剂:0.15%~0.25%,脱硫脱氯剂:0.5%~2%。其制备过程包含原料制备、成型、固结3个阶段。本发明经固体燃料机械强度、燃烧特性、污染控制等测试。本发明制造方法得到的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的固体燃料是一种较理想的洁净燃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满足远距离运输,落下强度达99%以上,是一种具有机械性能强、耐水性好、燃烧特性优、热稳定性强的无污染固体燃料,可以推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垃圾填埋气净化提纯制备车用天然气技术
我国现有规模化的垃圾填埋场一千座以上,可利用的垃圾填埋气资源巨大,已现有的垃圾填埋气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并网,适用于在规模较大的填埋场中应用,随着天然气价格的逐步升高,将填埋气净化制备车用天然气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南京大学的垃圾填埋气净化提纯制备车用天然气技术将抽采出的填埋气:CH4、CO2、 O2、N2、H2O、H2S、NH3进行脱硫、脱碳、脱氧、脱水净化处理,获得天然气和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南京大学此技术已开展了中试研究,基本具备了产品转化与推广应用条件。研发技术还可在沼气、煤层气净化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垃圾中转站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468216.0)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中转站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除臭剂制备技术领域。该除臭剂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酸亚铁16~20、稳态二氧化氯1~2、纳米二氧化钛0.5~1.5以及余量水。该制备方法首先将水与稳态二氧化氯搅拌制得二氧化氯原液,然后在二氧化氯原液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液A;在另一部分水中其加入硫酸亚铁后鼓入气泡制得混合液B;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最终得到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大字符手持喷码机垃圾筒塑料纸板手持喷码机
产品详细介绍喷头:16点阵喷印高度:25-60MM软件功能:实时日期时钟打印批次,记数 班次 字体左右翻转,喷印行数:1-2行重量:1.6KG(墨水+机身+电池)喷印点阵:16X10 14X10 12X8 7X5喷印图形:可喷印商标图形,符号等状态显示:打印时预览信息触发方式:光电感应器墨水颜色:黑 红 兰 黄  白可选充电时间:不大于5小时使用油墨:水性或油性
上海康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嘉宾观点抢先看 | 李春明:让职业院校成为人才“蓄水池”和产业“助推器”
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即将举办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建设教育强国”系列访谈栏目,重点邀请东北地区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围绕活动主题: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畅谈思考体会、凝聚发展共识。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5-05-16
一种变截面喷雾塔强化气液吸收过程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吸收紫外线和近红外线的超隔热玻璃
超吸热玻璃的光学性能: 近白玻和天空兰色、绿色的玻璃配方工艺技术,既可以用现有的传统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生产,也可以用现有的平板压延法(平拉法或垂直引上法)生产工艺生产,其各项基本技术质量指标都优于现有的浮法平板玻璃和压延平板玻璃,其光学性能如下:能强烈吸收200-380nm 的紫外线,其吸收率≥99.9%;能吸收800—2500nm的近红外线,其吸收率≥99.9%;对400—750nm可见光透过率在75%-85%之间,辐射值E≤0.05,(注:LOW-E玻璃E=0.2,镀金属反射膜玻璃E=0.6,普通浮法白玻璃E=0.84),成本在原浮法玻璃或压延平板玻璃的基础上增加10%-15%;在原浮法玻璃和压延平板玻璃的配方基础上稍加调整,添加一定量的UV-IR吸收剂采用本体着色法,不需改动原浮法玻璃或压延平板玻璃生产工艺即可生产,其光学性能大大优于在线或离线镀膜LOW-E玻璃,以及目前市面上任何超吸热玻璃的技术质量指标,具体见国防科技大学物质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和湘潭大学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几乎可全部吸收阳光中的VU及IR,阻止它们透过玻璃进入室内,因此大大减低室内制冷的能源需要,达到减排节能的目的。本产品可广泛用于建筑玻璃和汽车玻璃。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332 3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