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属于地埋管设备。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包括竖直管和横向管;所述竖直管内层设置有聚乙烯管道;所述竖直管外侧设置有金属管;所述左侧竖直管正上方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下方中心位置设置有水泵;所述竖直管正下方固接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块;所述上固定块正下方,横向管上端固接有下固定块。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有效降低内部聚乙烯管道厚度的同时保证聚乙烯管道的热能传递效率;水泵将储液箱内部循环液体送入左侧竖直管中;第一密封圈防止循环液体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在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性质全面表征的基础上,针对其污染特点,对 飞灰稳定化处理药剂和工艺进行了比选与实验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灰稳 定化组合处理技术。该技术组合应用基于化学机理的稳定过程和物理机理的固化过程, 使飞灰中的重金属转化为具有地质化学稳定性的极低水溶性化合物,处理后飞灰污染物 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规定的进入卫生填埋场处置的 限值,满足在卫生填埋场中处置的长期环境安全性要求。 基于上述发明专利工艺,通过关键设备的比选改进、设计和操作参数优化,本成果 实现了我国生活垃圾组成背景下的焚烧飞灰化学稳定化处理工程的长期运行,成为 GB16889-2008 标准颁布后国内首次工程应用实例,达到了飞灰无害化处理的领先水平。 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本成果稳定化处理后的飞灰产物具有长期环境安全性、填埋 操作方便、增容比小的优势,重金属稳定化指标更优。工程实践表明,飞灰稳定化处理 及后续卫生填埋处置综合成本合计为 540 元/吨,与目前主流的飞灰固化或稳定化处理 后去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处置综合成本比较,节支达 400 元/吨以上;填埋容积亦减少 20%。本成果以卫生填埋替代成本昂贵且容量十分有限的安全填埋处置,具有明显的经 济和环境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3
便携式封闭半封闭空间“垃圾空气”收集技术装置
封闭半封闭空间是新冠肺炎气溶胶传播的重要场所。这些地方一般通风较差,新冠患者排出的新冠病毒长时间停留累积,吸入感染风险大。本技术是提供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技术与装置,通过红外线探测,自动识别人的存在,瞬时启动除菌装置,以每分钟几百升的空气采集速度快速富集回收人体呼出的“垃圾空气”中的病原体,及时捕获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该技术富集筒为旋风分离结构,多矩形进气孔旋风稳定性更好,捕获效率高,紫外灯及杀菌液可即时消除有害病原体,捕获液随时倒掉,不存在二次悬浮释放,且能够智能化定时运行,捕获污染部件也易于清洗更换,防止耗材二次污染。同时,该技术装置配有颗粒物计数器,可以实时看到空气中颗粒物的去除效率。该技术装置携带方便,体积小,流量大,价格低廉,采集液随时倒掉,使用维护非常方便。
北京大学 2023-02-27
生态无人农场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兰玉彬教授提出国内首个生态无人农场理念,在农圣贾思勰曾任太守的朱台镇(高阳)建设生态无人农场。 生态无人农场是现代农艺和农机装备、绿色植保技术、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S等高技术集成的成果,将依托各种传感器节点和无限工薪网络,通过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系统获取农情信息,采用地空一体化智能农业机器人和农业装备等协同作业,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预警、专家在线指导,达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绿色生态、高效环保的循环无人农场新模式。 创新与特色: 1、生态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通过开展土壤、水体、大气监测网络及农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禽畜粪便有机化处理与施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综合治理、航空植保变量施药、精准灌溉等各种生态技术措施,构建绿色、环保、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2、农艺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农艺与智能农机的融合水平,创新农作物全程无人华化生产解决方案,探 索物联网技术与农艺、农机的融合方案,逐步实现耕、种、管、收、贮等生产环节作业无人化,促进农艺与智能农机的深度统合。 3、农情与数据信息深度融合 构建特色的农作物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信息采集技 术全面获取不同生长阶段数据,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农情分析中的深度应用,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便于无人农场实施的生产规划标准。 4、农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针对大田农机装备可靠、高效、精准作业的需求,借助多元异构传感技术、自动驾驶技 术、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农机装备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机群调度与协调等关键技术,研制支撑农田作业环节的智能农机装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云平台的农机装备协同作业管控系统,实现农机装备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山东理工大学 2021-04-22
生态沟渠砌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沟渠砌块,包括方块状的砌块本体、两块相互交叉连接呈“十”字形结构的砌块分隔板、及砌块底板;所述的砌块本体中间镂空,砌块分隔板置于其镂空内;在砌块底板上均匀分布有透水通孔,底面上设有底部凸起,在砌块本体的上开设有通水引流槽和侧通水孔。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能用于生态沟渠的建设,减少砌块内泥沙的流失,使植物更好的生长,起到锁水的作用,平衡生态环境,降低河流倒灌甚至洪涝灾害的发生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河湖水系水质保障与生态修复技术
针对河湖水系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现状及需求,通过水资源调配增强水力流动性、水环境修复改善水质、水生态修复促进促进河湖水系生态系统构建,形成稳定健康河湖水系生态系统,保障河湖水质。
同济大学 2021-04-10
大口黑鲈生态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西南大学 2021-04-13
稻田克氏原鳌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可以量产/n针对稻田-克氏原螯虾(通称小龙虾)综合种养中施肥与养殖、施药与养殖、晒田与养殖的矛盾关系,以及夏季水质环境差、养殖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研发了小龙虾稻田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以前(2012年)技术相比,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本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稻虾种养系统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季节变化特征;2)稻虾种养系统水肥高效管理技术;3)稻虾种养系统水生植物快速种植技术;4)稻虾种养系统小龙虾适宜放养参数、饲料补充投喂技术、高效捕捞技术;5)虾稻综合种养的高效模式,基于三年的试验结果,小龙虾单产变化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净化技术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人工湿地(生态)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水解酸化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将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去除部分有机物,降低人工湿地的处理负荷;降低进水中的悬浮物含量,防止人工湿地中基质的堵塞。人工湿地通过基质的吸附、生物降解、挥发、光降解以及植物的吸收等途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无机污染物。 具有建造成本较低;能耗省,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对脱氮除磷具有较好的效果;美化环境,改善农村生态景观;达到高效、经济、低耗的
扬州大学 2021-04-14
淹没式组合生态浮床水质改善技术装置
针对生态浮床种植装置简单、植物难以越冬、管理麻烦、难以持久、影响技术推广的问题,开发了装配式、淹没式、耐久的生态浮床种植技术,用于湖泊河道水质改善。其装置由网格种植架、仿生浮子、种植蓝及种植填料、耐寒植物组成,形成装配式种植装置。种植网格淹没于水中,浮子浮于水面。种植装置均采用抗老化塑料制成,种植可靠耐久,引种耐寒植物能在 0℃以下自然越冬,管理方便。浮床载体不遮蔽水面,不影响水面自然复氧,不产生白色污染,景观效果好。耐寒植物生长期长,对氮磷吸收能力强。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682 6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