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化技术及设备
本项目以发展完整的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处理技术体系为总体目标,主要 研究 内容:①渗滤液好氧生物预处理回灌对加速垃圾稳定化和净化渗滤液污染的机理;②渗 滤液表面回灌覆盖层的减量化过程及植被耐受度;③预处理回灌与表面回灌的实施技术 与环境影响控制;④内层回灌加速填埋气体产生的模式与气体收集利用技术;⑤渗滤液 回灌排出液净化达标技术;⑥填埋场封场与生态化恢复技术;⑦填埋场强化导渗与防渗 结构优化技术。课题研究以集成化生态填埋技术工程示范为主要验收依据。工艺指标为: 渗滤液内层回灌后有机污染削减 70%;表灌减量率约 50%;垃圾有机质降解与填埋沉降 稳定率提高 30%;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填埋气体具有发电利用条件。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水的净化处理方法
渗滤液处理仍然是目前尚未彻底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本项目创新性地以矿化垃圾为 生物填料开发出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并极其成功地用于渗滤液和畜禽废水的高效处 理。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畜禽废水时,COD 及 NH3-N、TP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2%、95%、 99%以上,处理出水达到了现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 处理以生物降解为主要机制,磷在矿化垃圾介质中不积累,而是以极易沉降的污泥形式 排出。废水中氨氮通过硝化过程去除,总氮去除率在 40-50%。研究成果在 5 个养殖场 大规模应用后,多年来一直非常稳定运行。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应用于渗滤液的处理时,能够适应 COD 浓度和 NH3-N 浓度大幅 度的波动,抗冲击性能强。当进水 COD 4000-11000 mg/L、NH3-N 800-1600 mg/L 的条件 下,三级出水的 NH3-N、TSS、BOD5、TP、色度、嗅味、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全部达到 渗滤液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三个重要指标 COD、BOD5和 NH3-N 的总去除率达到 90%、99% 和 99%以上。机理研究表明,渗滤液中的污染物主要以生物降解过程为主,其中硝化菌 占优势。研究成果在 11 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大规模应用,多年来一直非常稳定运行。与 传统工艺相比,本工艺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分别降低 40%和 70%以上。研究成果已经 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明显的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熔盐热处理方法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熔盐热处理方法,属于灰渣处理方法,解决 现有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方法处理温度较高、能耗大且难以规避有毒痕 量元素引发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制备混合熔盐、熔融热处理、 重金属含量检验及重金属提取回收步骤。本发明利用熔盐优良的熔融、 蓄热和反应特性,实现飞灰中氯化物、硫酸盐及部分重金属的溶出, 工序相对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可有效控制飞灰中重金属在 环境中的浸出,处置过的熔盐可以循环利用,溶出的重金属可进行深 度富集和回收,处理后的残渣危害程度大幅降低,便于建材化利用和 安全填埋,有效降低了二次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同步实 现垃圾焚烧飞灰的减重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大象机器人—mycobot Pro机械臂—空气平行夹爪和空气压缩机
联系我们: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淘宝官方旗舰店: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PY8UhV电话:+86 (0755) 8696 8565/+86 181 2384 1923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 D504 D505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9
一种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振动能量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能量收集器、机床主轴、以及主轴箱壳体,所述机床主轴设有固定轴承,所述主轴箱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固定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能量收集器,所述能量收集器通过磁致伸缩材料收集所述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将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进而可以实现对机床的其他元件供电,节省了部分外部电源的供给,同时不影响机床主轴的正常运行,并有利于振动的传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5-06
适用于西北农村地区的雨水收集与分层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西北农村地区的雨水收集与分层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阶梯式沉淀池和雨水存储池;雨水收集池与地表之间设有地表放坡段;雨水收集池和阶梯式沉淀池通过扩散段连接,扩散段从雨水收集池出口到阶梯式沉淀池入口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雨水存储池顶部铺盖聚乙烯塑料盖板,并连接具有高度差的上层取水管道和下层取水管道。本实用新型系统可收集大量干净雨水,建成之后不需要人为干预;地表放坡段可有效地汇集地表径流的雨水;扩散段能使过渡平顺,减小流速较快的雨水对结构冲击的损坏;聚乙烯塑料盖板对水和水蒸气有很好的阻隔性;雨水存储池后分别接两层取水管道,分层利用,使雨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农业用地初期径流收集灌溉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用地初期径流收集灌溉系统及其方法。农业用地初期径流收集灌溉系统包括排水沟渠、导流渠、排水沟渠挡流堰、初期径流感应器、电动集水阀门、集水池、提升泵、农业灌溉管道、农田灌溉喷头。其中排水沟渠挡流堰高上处开凿方形非降雨期排水口;在导流渠上设置通过初期径流感应器控制的电动集水阀门,收集初期径流并用于日常农事灌溉。本发明从减少高氮磷负荷的农业初期径流对水体污染并利用农业本身吸纳氮磷负荷的角度出发,利用原有的沟渠系统,达到收集初期径流并保障降雨排水通畅的作用,同时,将水资源用于非降雨期农田灌溉,该发明构造简单,容易实施,可根据施用地点的现有条件灵活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守正创新下的文化“出走”:客家文化语料收集及英译研究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朱小茹 外国语学院/英语 2019.9/2023.6 201931131108 张倩 外国语学院/英语 2019.9/2023.6 201931131111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马群英 外国语学院/英语 教师/副教授 语用学 四、项目简介 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分布广泛的社会群体作为载体。随着数字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短视频已逐渐成为客家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为客家文化传播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拓宽了传播途径和形式。基于客家文化短视频传播现状,分析其中不足之处并提出问题,从结合短视频创作技术展现文化特色创新、打造新媒体客家文化品牌、加强新媒体多方合作三个方面,探析通过短视频传播客家文化的策略,以期为客家文化在短视频蓬勃发展时代下的传播提供参考。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18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管网的雨水收集绿化灌溉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管网的雨水收集绿化灌溉系统,包括水源系统、控制系统和灌 溉系统。水源系统用于连接市政地下管网和收集雨水作为系统水源供给;灌溉系统得到水源系统的供水 对绿化带进行负压渗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本系统中各管路阀门的开合,从而控制水源系统的储水量。 整个系统水源供给稳定,通过负压渗灌措施,对绿化植被进行有效灌溉。
武汉大学 2021-04-14
高效空气过滤技术的研制与产品开发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空气净化器逐渐成为新的家庭必备电器。由于净化器采用的滤料多为一次性玻纤材料,更换频繁,维护费用高,并且阻力大,能耗高,制约健康空气净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而静电吸附材料利用静电吸附原理,能够高效吸附PM2.5颗粒,吹风清洗后可以重复使用,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由于该技术必须使污染空气与负离子预先混合充分,负离子发生器与吸附材料之间必须保持充分的缓冲距离,否则静电吸附材料无法工作,从而使得该技术无法在小型净化器得到很好的应用。本项目计划以静电吸附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短流程负离子与空气预混合技术。该技术主要目标是在1~5cm短流程内解决点源颗粒与面源气体混合均匀性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静电吸附材料对混合流程长度的依赖性。通过本项目,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静电材料替代传统玻纤过滤材料,降低空气净化器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该技术也能够在工业气体治理领域得到有效的拓展,例如短距离气体均匀混合能够有效减小工业气体混合设备尺寸,从而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进一步提升本项目研发技术的市场推广价值。 课题组经过几年在空气污染物研究和发展,已经具备在此方面开展研究的物质条件和软件条件。课题组曾搭建空气污染物过滤实验台,对负离子混合与静电吸附过滤材料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如下图1-6所示。同时,课题组已经拥有测试PM2.5、风速等基本仪器,如图7-9所示,能够对空气中粉尘进行精确测量。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能够进行技术研发的研究生队伍。由此可见,以上条件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1、 项目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1) 主要内容 n 在现有的净化器结构基础上,数值模拟分析污染空气流动形式,粉尘颗粒流动路径等等,为负离子与空气混合提供基础数据。 n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新型流道结构,搭建实验台,测试分析流道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n 实验以及数值分析不同流速情况下,气体混合情况,尤其是负离子混合不均匀性以及不同风速下的测试PM2.5的局部过滤效率。 n 对现有净化器提出改进方案,制作负离子混合样机,试验测试净化效率。 n 开发新型净化器,提高单位体积空气净化效率。2) 创新点 n 目前在空气净化器方面关于污染气体与负离子短流程混合研究的还未见报导,本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及技术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 n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结构的过滤器内部气体混合流动进行分析,获得净化器内部气体过滤机理,并以此进行结构优化,在空气净化技术研发方法方面有创新性。3) 技术水平 n 由于技术难度大,目前市场上仍未有负离子加静电吸附的净化产品,本项目是首次在实践中将用于工业的静电吸附材料用于民用净化器; n 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提高PM2.5吸附效率的同时,阻力比传统玻纤过滤材料的更低,噪音更小,寿命更长,项目研制的技术含量相当高; n 本项目开发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技术应用范围广。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