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换热器性能评价与高效化改进研究应用
在石油、化工、冶金、热能动力等工程领域中,管壳式换热器被广泛地用于物料的蒸发、冷凝、加热及冷却等过程。传热效率低、体积大、操作费用高是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普遍存在的缺点。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受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 对扬子公司催化、芳烃、乙烯装置中的1978台换热设备进行性能标定、评定与高效化改进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各类设备中发现90多台换热效果差,能耗大的换热设备。根据工艺条件和传热方式,对部分设备采用改善内部壳程结构和采用强化传热管的方法,进行高效化改造。对换热设备的管外采用杆式支撑等纵向流形式,或采用螺旋折流板支撑的螺旋流形式来替代传统的弓形挡板结构;换热管则根据不同的传热形式采用经多年自主研发或经测试性能优良的多孔表面管、波纹管或螺旋槽管等高效特型换热管,二者结合形成复合强化传热的结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关键技术
技术创新性和领先性 (1)构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的蚀刻模型,并结合浸没蚀刻和喷淋蚀刻 实验,揭示了蚀刻时间、蚀刻液成分及浓度、温度、线宽等因素对印刷电路板换 热器换热板蚀刻速率、侧蚀、表面粗糙度等蚀刻质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机理,建 立了在特定蚀刻液下蚀刻速率随各因素变化的半经验公式,掌握了可控的印刷电 路板换热器换热板蚀刻工艺。 (2)构建了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的扩散焊接模型,并结合宏观扩散焊接和 拉伸实验,揭示了压力、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模块的扩 散层厚度、焊接强度的影响机理,掌握了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换热芯体的扩散焊工 艺。 (3)研究了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内超临界二氧化碳、高温氦气等介质的传热 和阻力特性,掌握了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热力设计和结构设计方法,具备自主 研发新型高效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能力。 图 1 多种结构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换热板 图 2 扩散焊获得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和焊缝金相组织 (2)技术成熟度 相关成果荣获 2016 年舰船热能动力技术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2015 年 第三届节能控排传热进展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和 2015 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型高效高温高紧凑度板式换热器
新型换热器根据流体温度及流量由数目众多的波纹板叠放构成,组成多个通道,每 一通道内流过的介质都与其紧邻的通道内流过的介质不同,如图 1。两种流体分别在相 邻通道内逆流流动并进行换热,而在流道的两端需要进行两种流体的分流。 新型换热器可以采用的波纹通道为椭圆、正弦曲线和抛物线。 新型换热器材料的选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材料的耐温度和强度,一般温度在 500℃ 以上的流体采用不锈钢即可。
同济大学 2021-04-13
换热器管板接头环缝焊接设备
换热器管板接头数量多,管子排列密集,且无法转动,如图1所示。手工焊接方法在换热器管板焊接中效率低、对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且焊缝质量难以保证。
河海大学 2021-04-14
相变换热器及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相变换热器是在多根并联的密闭管排束构件内利用相变工质汽化潜热传递 热量,相变下段的水吸收热量汽化为饱和蒸汽,蒸汽在一定的压差下上升到相变 上段,放出热量,然后凝结成液体,饱和水经汽水分离器回到相变下段,并再次 汽化,往复循环,完成了把热量从高端向低端的单向导热。特点:在保证锅炉不停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28001地球运行仪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54405地球历史图书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28001地球运行仪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BYDP-800地排灯
产品详细介绍功率:800W                               电源:220V-50hz重量:3.7kg显色指数:Ra>=90色温:3200K
汤阴精忠路东段 2021-08-23
耐污垢可清洗组合式栅板换热器
本设备利用污垢形成机理,在永久性污垢形成之前,在线适时清洗,以保证在换热表面上不可形成永久性污垢,使换热器始终处于高效工作状态。该设备是适用于钢铁厂冲渣水余热回收、造纸厂黑液余热回收、 烟气余热回收等余热利用以及其它类似场所的通用换热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