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已应用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规划研究院,且作为生产系统在苏州、哈尔滨地铁运营中采用。该系统主要由列车运行图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列车运行图及车底交路图编制调整子系统、列车运行图及车底交路图绘制子系统组成,实现铺画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方案设计,能有效提高编图的质量和效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中试阶段/n该成果涉及一种面源污染治理及屋面径流分流收集利用装置。它包括滤网,管线和集水装置。特征是:所述的凸形滤网连接雨落管,雨落管的末端连接软管,软管的末端连接分流管,分流管位于储水器的中央,溢流管设置在储水器上部外壁上,第一分流阀位于储水器的一侧下方,凸形滤网位于屋檐天沟的落水口,储水器位于凸形滤网的下方,其安装位置与凸形滤网1形成位差。凹形滤网设置在竖管的上端,分流口位于竖管的上部外侧壁上,卡座位于分流口的下方,设置在竖管的内壁上,卡座下方至横管连接处的竖管内设有浮方,其外形为圆柱形,直径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城市节约用水(节水规划、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咨询
成果简介:  近年来,围绕城市节约用水技术咨询,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方面开展了较多工作。先后编制完成《南京市中长期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南京市节约用水十二五规划》、《宿迁市宿豫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7-2030)等节约用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江苏省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宿迁市地方标准《宿迁市工业用水定额》等用水定额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城市地下工程自动化安全监控平台
成果简介: 伴随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工程规模日益扩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对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安全监测提出了较高要求。本项目利用多传感器集成、自动控制、网络通信、GIS等技术,实现了地下工程一体化监测与信息化监管。主要内容包括: 1.移动式地下工程安全监测系统。针对在建地下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单目视觉城市建筑物参数化三维建模
本书结合作者对图像处理,分析和三维重建等进行的研究和工作,对从数码相机拍摄的建筑物图像中以参数化建模的方法恢复建筑物的三维几何结构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一种面向城市分区规划的空间分区方法
成果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城市分区规划的空间分区方法,根据城市平面地形数据绘制仅有主城区数据信息的评价底图,确定影响城市空间分区的要素和划分方式,然后进行城市的划分和二次划分;最后根据弹性要素进行调整。本发明采用完全量化的调查、统计、计算方法,具有客观、严谨、唯一的特点,利用本发明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了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覆盖,为城市分区规划、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相关建设的依据,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效果,以更高效合理的利用宝贵的城市建设资源。技术创新点及参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城市分 区规划的空间分区方法,本发明以城市建设用地为基础,综合自然边界要素、人 工边界要素、行政区划要素、规划调控要素、服务人群元素和既有基础要素,确 定各个空间分区的方法。该方法面向城市分区规划,为空间分区提供了明确的范 围界线,提高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城市生活垃圾全资源无害化综合处理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城市交通信号自组织控制装备开发授权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同济大学 2021-04-10
城市生活垃圾全资源无害化综合处理技术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概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构成主要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塑料增多,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种类的多样化,主要构成为:有机物 : 塑料、厨余、果皮、草木、动物尸体等;无机物: 灰土、砖陶 等不可回收物;废铁、纸类、金属、织物及玻璃等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废物:电池、废旧电子元件等。生活垃圾主要特点: 成分复杂、各种垃圾混合、袋中套袋,难于分类;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概述,填埋、堆肥、焚烧(发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垃圾处理问题。尤其是针对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处理白色污染(塑料袋),以上三种处理方式,都没有有效地给予解决。填埋会造成土地无法修复的污染,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同时塑料制品又不可能去发酵堆肥。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发表全球未来城市用地扩张预测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首次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对2015~2100年全球城市用地扩张进行了1km分辨率的情景预测,并分析了其对粮食生产和自然植被带来的影响。       城市用地虽然仅占陆地面积很小的一部分,但现有研究表明,城市用地及其扩张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对城市用地空间格局进行预测需要建立能够代表未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情景。目前已有的全球城市用地预测产品,或在情景方面选用的是单一的、自定义的情景,导致产品间无法进行统一的、可比较的研究;或在空间分辨率上较为粗糙,多为10~50km分辨率,导致城市用地空间细节丢失,无法有效反映城市用地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因此,该研究采用IPCC最新提出SSPs情景,利用刘小平教授提出的FLUS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未来全球城市用地扩张进行了1km分辨率的情景预测(如下图)。结果表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对情景的响应不尽相同,甚至相反,一些有利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情景(如SSP5),反而不利于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发展。另外,该研究对一些地区在未来的一些情景中出现的因人口减少而导致出现城市收缩压力的情况也进行了分析。 该研究还分析了由于未来城市用地扩张导致的粮食产量损失的情况。预计新扩张的城市用地中约50~63%将来自农田。在不考虑由于农业管理方法的改变而可能补偿预期产量损失的情况下,全球粮食产量将因此下降约1~4%。这些产量损失在不用其他粮食的产量进行弥补的情况下,将影响相当于每年1.22~13.89亿人的粮食需求。结果还显示,农田损失与粮食产量损失之间不成比例,揭示了保护肥沃和优质农田的重要性。管理和合理规划城市开发地点和流程是减少未来粮食生产损失的关键措施。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