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是深圳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启动工程,系统 以先进的多源实时数据采集为基础、以交通仿真技术与模型为核心、以智能交通公用信 息平台为信息交换与共享枢纽、以支持交通规划、决策分析与交通信息服务为导向的跨 平台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系统的核心理念是以自主创新的技术方法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 解决和预防城市交通问题。围绕着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综合整治、决策支持的核心目 标,以及适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要求,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信息与系统集成、智能交 通系统 ITS、交通仿真技术;以标准化、成熟可靠技术集成系统总平台,保证数据兼容 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要求;满足资源共享和对外数据交换要求,预留深、港跨境交通 公共信息平台接口,提供政府相关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
同济大学 2021-04-13
城市大数据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本项目围绕“城市场景的全息表达与复杂事件的临场分析理解”这一关键 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基于人机智能的有机结合、数据和知识的联合驱动以及多 模态数据的关联增强等学术思想,以城市场景的三维时空模型为载体,研究城 市的全息表达理论方法,探索多源感知信息的多层次关联、语义提取与融合分 析的机制和方法,形成城市场景的准全息计算模型,以提高机器对城市对象和 场景语义分析与理解的精准性;研究多源信息的视觉转换机制和自适应交互可 视化方法,探寻信息按需提取或采集的临场分析机制,推进人机智能的深度耦 合,提高对复杂事件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项目预期在城市场景的渐进式三维重 建、跨时空城市感知数据的关联学习和聚合分析、城市事件的交互式临场分析 等方面取得理论与方法的重要突破,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使我国在城市信息化 和智能化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
山东大学 2021-04-13
城市综合防灾与抗震防灾规划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城市电磁环境监测公告点
本项目就是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典型区域设立广谱的电磁环境监测点,对电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显示牌显示给市民。这将十分有利于树立城市的形象,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属世界首创,系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完成。可根据各城市的不同特点和具体要求(如可为市民提供小型电器的电磁辐射自助检测等)进行再设计。监测点可设在城市的闹市区、居民区、电磁污染高疑区等市民关注度比较集中的地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李渡镇历史古镇城市设计
以南昌市李渡镇为研究对象,从建筑院落、街巷广场、生态景观、社会文化、传统产业5个方面构建了乡村性传承评价体系,同时结合专家打分法及矩阵计算等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旨在通过该评价体系为李渡镇的保护与更新奠定基础,避免对其造成过度性开发与建设性破坏。在制定保护与更新策略时,可以参考评价结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城市规划制度创新与技术指引
——城市规划制度创新与技术指引面对我国城市转型发展产生新问题,以适应性城市规划和适度性总体城市设计的理念为技术指引,重点突破了将城市设计成果转译成管理规定的关键环节,形成了可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共同使用的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和简洁明晰的详细城市设计图则,以保证城市建成环境的整体效果。编制了《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数字城市设计的技术与方法
为满足复杂城市系统和环境品质的迫切需求,探索了数字技术在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的深度应用,根据地域特点,重点突破了声光风热环境模拟、地理空间行为分析、虚拟现实风貌设计、用户交互式参与等关键技术,改善了传统城市设计核心依据过度依赖主观判断的现状,增加城市设计的科学性。研究成果已直接应用于深圳市坪地低碳城规划设计、深圳市福田总体城市设计、重庆市唐桂新城城市设计、重庆市黔江区总体城市设计等实际项目中,并取得国家级和省级多项优秀城乡规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城市客运枢纽微观交通仿真技术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客运枢纽建成运营之前,通过微观交通流仿真技术,模拟各类车流人流的运行状况,从而找出客运枢纽内部的交通症结,并通过定量化的参数检验与交通评价,帮助决策者进行最优方案比选,辅助前期规划设计人员修改完善项目方案,并通过可视化的3D仿真视频图像,生动展示城市客运枢纽地区交通流运行全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主管。其主要任务是为滨海新区和全国各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坐落在天津开发区滨海学院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现代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促进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学院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来院视察时,对学院紧贴区域经济办学、坚持产教结合、校企联合携手育人的作法给予充分肯定,评价"办学很有特色,经验值得总结";天津市教委根据中共天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批示精神,向全市各教育单位转发了学院的办学经验。学院与摩托罗拉(中心)电子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携手育人"的办学模式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摩托罗拉总部授予学院"最佳合作奖",并将校企结合携手育人的经验推广到摩托罗拉印度公司。 学院的内部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市政府原顾问方放先生任名誉董事长,时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李勇任董事长,开发区分管教育的副主任任执行董事长,开发区文教卫生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局、经济发展局的局长担任了学院董事。一些教育专家和知名人士也成为董事会成员,他们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具有丰富的办学和管理经验,积极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保证学院的持续发展。 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学院的办学宗旨。为培养滨海新区和开发区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引厂进校,产学结合;冠名培养,半工半读;校企联合,共建共育;跨国合作,跨国实习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突出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毕业生适销对路,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建院以来已向滨海新区和开发区输送毕业生一万多名,受到企业的普遍好评。 学院把专业建设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根据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的普遍需求,开设了航空电子电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检测与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金融保险、应用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文秘、文秘(外企文员方向)、影视动画、展览展示艺术设计、食品检测与管理、科技成果中介服务等22个专业。 产教结合、校企联合是学院办学的突出特色。校企双方根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学院与泰达国际创业中心、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摩托罗拉、一汽丰田、天津康师傅、天保物流、中国移动以及富士康科技集团天津公司等39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起覆盖各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相关专业的后备人才,成为签约企业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供应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0人,副高级职称59人,博士和硕士学历或学位98人,"双师型"教师68人。学院设有电子与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汽车技术、动画艺术、现代办公技术、物流技术、语言等8个实训中心,54个实验实训室,各种设备3300台(套)。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树德树人"作为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将健全人格的塑造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视市场经济对人品与修养提出的新挑战,成为有责任感、善于协作、坚韧敬业、能在挫折和失败中奋起的现代青年。 学院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其中图书馆1.45万平方米,藏书百万册,电子阅览室链接中国学术期刊网、OCLC全文电子期刊和国研网等29个数据库。运动场包含三个国家比赛标准的田径场、多个篮排球场,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学院的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完备,学生公寓配备了空调、电视、电话。 学院紧贴区域经济办学,按照产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塑造学生,毕业生的质量不断提高,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员工,被誉为滨海新区培养新一代员工的摇篮。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热轧生产组织与炉区优化调度
针对板坯热轧生产线计划批量编制和调度难题,建立合理的计划编制模型,在考虑热轧工序订单需求、分组和排序的同时,考虑轧制工序的工艺约束以及与加热和连铸等工序的衔接,通过优化计算,获得板坯库调度计划表、加热炉调度计划表和轧制生产计划表,实现热轧生产线的优化生产组织和坯、材优化调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45 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