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合肥城市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是教育部2003年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全日制独立学院(批准文号:教发函{2003}541号)。学院新校区位于“大湖名城”——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环巢湖旅游景观大道旁,占地规划面积990亩。校园内典型的徽派建筑与小桥流水融为一体,校园外天高云淡与碧波荡漾交相呼应。学院荣获“合肥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与艺术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以及基础部等四系一部共2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艺三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36.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2.6%,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余人。 学院现有结构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试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数模电实验室、信号系统实验室、金工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工程热力学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暖通空调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智能建筑实验室等30多个教学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745.39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180万册。 学院以“土建”类学科为办学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市场,独立办学,突出特色,注重质量。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名师”、“优师”工程,坚持“以培养学生为根本”,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之中。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大学生金融虚拟仿真投资大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大学生校园文学原创新星大赛等比赛中荣获众多表彰和奖励。 学院对学业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目前,学院紧抓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加快发展,努力将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地址: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 联系电话:0551-88569000(校办) 招生咨询热线:0551-88561222 0551-88569188 传 真:0551-88561222
合肥城市学院 2021-02-01
浙大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为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的一所新型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40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 学院以“依托浙大、立足杭州、服务浙江”为发展方针,以“求是创新”为院训,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工程、医学、外国语、商学、传媒与人文、法学、创意与艺术设计等9个分院,40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文、经、管、法、工、理、医、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课程合作项目8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20余名。 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契机,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为策略,积极推进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育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办学特色,入选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学院注重专业、学科、师资队伍协调发展。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3个,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杭州市重中之重学科2个,市重点学科11个,市重中之重实验室3个,市重点实验室9个,市重点(特色)专业9个,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建有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达50%,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超过88%。 学院充分发挥名城名校合作优势,坚持独立规范办学,实现了高起点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浙江省、杭州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至“十三五”末将建成为办学体制机制逐步转型、富有活力,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专业学科与浙江大学校本部衔接互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人才培养质量稳定优秀,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若干办学指标稳居浙江省地方高校前茅,综合办学实力跻身浙江省地方高校前列,具有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品牌的高水平新型大学。
浙大城市学院 2021-02-01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前身为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普通高校。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本科学校,现有在校本专科生近12000人。学校位于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坐落在浑南核心区由多所大学组成的大学城中,与沈阳科技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相拥为伴,与东北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博物馆为邻,处于沈阳新行政、文化区域的中心位置。这里交通便捷、设施完备,教育、文化氛围浓厚,给人以创新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之感。学校占地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生活设施完备。这里有近50000平方米、全部为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主楼,巍峨壮观;1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临湖而建,现有藏书80多万册,电子书20余万册;28000平方米的第二教学楼和实验楼,宽敞大气;近14000平方米的国际交流中心和8000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遥相呼应;20000多平方米的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学生实践学习需要;国际标准塑胶操场和室内运动场,设施俱全,学生学习生活方便舒适。学校现有教师60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83%,正、副教授占46%,多人在国家、省、市等学术团体和评审机构担任职务,其中有辽宁省教学名师,行业知名专家。学校外聘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工程技术人才到校任教,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面向建筑、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主要产业,以工为主,管理、艺术、文学、经济五个学科协调发展,设置六系四院四部,以建筑类、土木类、机械类、管理类、人文类、艺术类、金融类、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为主,开设建筑学(五年制)、城乡规划(五年制)、风景园林、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建造、网络与新媒体、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金融等31个本科专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工商企业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工程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等10个高职专科专业,积极增设新工科专业,专业设置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行业优势和特色。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积极构建OBE、CDIO、工程认证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100多家企业紧密合作办学,建立实习实践就业基地。已有16届万余名毕业生步入社会,他们以扎实的理论知识,纯熟的实践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名列省内院校前列,连续6年获得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城建学子凭借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企业中享有盛誉,学校已成为未来建筑工程师的摇篮。学校树立“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学生工作理念,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好三支队伍、构建“教育、指导、管理、服务”学生工作模式,实施德育修身工程、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健康体质促进工程、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劳动精神培养工程等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工程,分年级开展适应性教育、成长性教育、实践性教育和就业创新创业性教育,实现学生工作的全程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建设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设有人居环境设计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结构与工程材料研究所、室内环境质量研究所、智能建筑设备控制技术研究所、建筑信息技术研究所、工程机械应用技术研究所、工程造价研究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科研工作生机勃勃,成效不断显现。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每年学校学生都能够荣获国家、省、市以上各类奖项达200余项次。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包装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苏博特杯”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程能力训练大赛、大学生物流仿真运营设计大赛、辽宁省TI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意创业竞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环境保护科技大赛等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拓宽视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签订合作项目。还积极与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的高校建立联系,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交流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化学习环境。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除了对其开展汉语、中国文化、专业课程学习外,还建立了中外学生合作学习模式,促进中外学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创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学习氛围。2017年,校党委被命名为沈阳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2018年,校党委分别获得“沈阳市先进党组织”称号和沈阳市委教科工委先进党委称号。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辽宁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沈阳市先进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获得沈阳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多名教师先后获得沈阳高校“优秀教师”、沈阳市委教科工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沈阳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业精弘德,学勤出新”的校训精神,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发展战略,以“奉献国家,服务社会,发展学生,造福教师”为教育使命,坚持办大众教育,育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立足辽沈,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具有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建筑产业服务,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和沈阳主导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本简介中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4月)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2021-02-01
SCV智慧城市可视化
SCV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慧城市数字空间,以炫酷视觉效果、全面数据集成、场景化业务展示为支撑,有效提升城市IOC管理人员对城市运营、治安、交通、政务等业务监控管理效率,支撑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辅助决策。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4
一种强夯机夯头高度自动提醒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夯机夯头高度自动提醒报警装置,包括强夯机和连接件,所述强夯机的吊臂顶部设有钢丝绳,所述连接件顶部设有的滑轮与钢丝绳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安装有挂钩,挂钩上挂设有夯锤,挂钩的左侧销接有脱钩器,所述连接件的左侧焊接有安装板。该强夯机夯头高度自动提醒报警装置,油泵控制开关、中央处理器、对比模块、微处理器和油泵的配合,能够对油缸的活塞杆伸出距离进行锁死,防止驾驶员在夯锤未到达合格高度而利用油泵控制开关来控制夯锤落下,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当夯锤未到达合格高度而驾驶员按下油泵控制开关时,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城市中心区通达度的评价及应用方法
成果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中心区通达度的评价及应用方法,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步骤是:首先确定中心区通达度的评价指标,构筑中心区通达度评价模型;接着获取矢量地形图资料,并在现状实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校核及调整;然后利用AUTOCAD软件计算获取各指标数据,将指标数据输入评价模型,得到中心区通达度指数;最后以此为依据,以AUTOCAD软件为工作平台,通过不断的优化-评价提升中心区通达效率。本发明以客观的理性数据为基础,简化了通达度评价方式,且数据更易获得,精确度更高,并能通过直接的可视化方式进行调整,提升城市中心区通达度。技术创新点及参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针对城市中心区较为拥堵的 现实条件,认为城市中心区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交通通达度更应更多的考虑通 过中心区的交通通达性,以提高中心区的交通通达效率,降低中心区的交通通过 时间,并能形成良好的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通过效率的评价—反馈方法。市场前景本发明提供的城市中心区通达度的评价及应用方法,一方面针对城市交通最为拥堵的中心区,提出交通通达效率的评价及提升方法,更具现实意 义及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简化了通达度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了较为简捷直观的模 型,数据更易获得,也更为准确,且数据客观性较强,并能直接用于指导中心区 道路系统优化。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纸质平面数据的城市三维空间矢量建模方法
成果介绍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纸质平面数据的城市三维空间矢量建模方法,针对现有普通二三线和中西部城镇、乡村的大量测绘资料仍旧依托纸质图纸,存在难以管理、难以使用、难以分享的困难,该方法以扫描设备为平台,以OCR、ArcGIS软件为基础,首先通过将纸质图纸矢量化识别,其次对整个矢量图纸进行分层处理,最后将矢量图纸输入空间数据库进行空间建模,形成具有三维形态的可视化模型,成为城乡规划管理者可管控,城乡规划师可利用,以及普通市民可认知的城市空间形态数据。本发明采用简便可行、自动化的步骤,具有快捷、准确的优点,将纸质图纸转化为数字化形态模型,促进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成果的利用及技术手段的提升。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提出一种简便可行、快捷准确地 将纸质图纸转化为三维空间矢量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可以形成具有三维形态的可视化模 型,成为城乡管理者可管控、城乡规划师可利用、普通市民可认知的城市空间形态数据。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物化生化交互式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交互式反应器为生物处理系统的核心所在,由生化单元和物化单元两部分组成,主 要完成城市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氮素的硝化、反硝化脱氮以及生化或物化除 磷等功能。根据进水水质情况,交互式反应器可实现多种工况类型及运行参数的转变。。 该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单一反应器中物化和生物优化集成技术、生物处理单元中各种不 同功能菌群高效运行技术,交互式反应器在针对不同条件下物化与生化协调运行技术以 及系统抗冲击负荷调控技术。
同济大学 2021-04-13
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解决了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分别带来的转矩响应较慢和转矩纹波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电流、磁链、电磁转矩的关系,在离散状态下利用数值积分原理构造了一种状态观测器,同时引入PI调节器消除观测误差,实现了对下一控制周期系统状态的准确预测,基于该观测器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保持转矩响应快的同时减小了转矩纹波,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性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工业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实时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实时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系统模型,包括工业控制系统功能支撑模型、安全相关任务与功能间映射关系模型、安全相关任务评价模型;然后分析获取就绪的功能安全任务与信息安全任务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或矛盾;按照预设的冲突协调规则获取无冲突安全相关任务集;根据系统功能性任务集和无冲突安全相关任务集,确定全局任务集;基于全局任务集构建基于 DAG 的任务图;并将风险作为约束条件、将全局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745 7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