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微生物群落功能调控的酿造食品品质优化技术
本团队长期从事传统酿造食品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实践,与国内的众多大型酿造企业,如镇江恒顺、泸州老窖、山西老陈醋、张家界大德酿造、安徽胡玉美等保持着长期的产学研合作。近十多年来,针对白酒、黄酒、酱油(酱)、泡菜等传统酿造食品,在系统研究酿造微生物功能的基础上,理性设计功能调控手段,达到传承工艺特色,稳定发酵生产,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
江南大学 2021-05-11
基于微生物群落功能调控的酿造食品品质优化技术
传统发酵通常采用固态多菌种酿造,其功能微生物组成复杂,其形成的微生态在酿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动态的平衡,这种微生态结构与功能的揭示对提升传统酿造食品的营养价值、风味保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代的微生态技术,认识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并加以理性应用,既是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又是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实验室长期从事传统酿造食品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实践,与国内的众多 大型酿造企业,如镇江恒顺、泸州老窖、山西老陈醋、张家界大德酿造、安徽胡玉美等保持着长期的产学研合作。近十多年来,针对白酒、黄酒、酱油(酱)、泡菜等传统酿造食品,在系统研究酿造微生物功能的基础上,理性设计功能调控手段,达到传承工艺特色,稳定发酵生产,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 创新要点 (1)系统建立了复杂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和微量代谢产物精确分析的技术体系,解决了妨碍定量研究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精确其复杂组份的技术难题。 (2)创新了传统酿造功能微生物高效筛选技术,从传统食醋等酿造过程中分离获得近百株背景明确、安全可靠、发酵性能优良的微生物,形成了完备的酿造用菌种库,包括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米曲霉等。 (3)首次提出了传统酿造菌群生物强化策略,构建了酿造微生物群落功能强化技术体系并实现了产业应用,促进了传统酿造生产的三个可控(酿造微生物群落功能可控、酿造过程可控、产品品质可控)。
江南大学 2021-04-13
传统固态酿造食醋微生物功能优化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系统建立了传统发酵食醋酿造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组分分析技术;创新了食醋酿造微生物功能分析及高效筛选技术;构建了基于酿造微生物功能优化的制醋新技术体系,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提升提供了基础。项目创新点 ①集成应用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首次解析镇江香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演变与发酵进程的规律; ②系统建立食醋有机酸及风味物质分析及其与酿醋微生物功能关联分析技术,首次明确了镇江香醋特征有机酸及功能物质川芎嗪的来源; ③构建了基于酿造微生物功能优化的制醋新技术体系,显著缩短了镇江香醋发酵周期,提高了原料转化率及综合产能,产品批次稳定性得到提高。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微生物调控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
氮、磷过度排放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成为全球水环境面临的挑战之一,特别是由此引发的蓝藻爆发、水体生态功能丧失及饮用水资源危机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实现氮磷营养盐的合理分配和调控,成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构建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微生物活化设备照片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柴晓利教授团队研发的水体微生物活化技术,突破了传统旁通水处理工艺、水生动植物修复技术的不足,通过激活土著优势菌种,使之快速增殖,打破原有水体微生态平衡,用水体本身容积代替传统的有限生物反应器,大大增加微生物的增殖空间,充分发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削减能力,改善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透明度、营养盐等不利条件,重组、完善水体微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最终脱离人工干预回归自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基于微生物调控的水体原位修复技术解决了地表水环境轻度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技术瓶颈,引领了低污染负荷饮用水水源地氮素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效益。目前该技术已经获得相关授权专利11项,在全国十几个省市30多个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累积项目合同额超过3亿元。
同济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
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与大量石油资源未能有效开发利用的突出问题,目前平均石油采收率 不及35%,约有2/3的石油资源留在地下有待开发。微生物采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提高原油采 收率技术,该技术具有成本低、不伤害储层、环境友好等特点,符合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方向。近10年来,针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难题进行攻关,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在位繁 殖效应与驱油机制和微生物驱油传递与界面反应过程,提出并建立了驱油过程中微生物在位繁 殖效应模型;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了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动态监测 与评价技术;开拓性地建立了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
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与大量石油资源未能有效开发利用的突出问题,目前平均石油采收率不及35%,约有2/3的石油资源留在地下有待开发。微生物采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该技术具有成本低、不伤害储层、环境友好等特点,符合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近10年来,针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难题进行攻关,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在位繁殖效应与驱油机制和微生物驱油传递与界面反应过程,提出并建立了驱油过程中微生物在位繁殖效应模型;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了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开拓性地建立了微生物采油调控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已形成知识产权技术1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国际PCT专利3项。获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北京大学工学院吴晓磊、聂勇课题组揭示代谢分工微生物群落的组装机制
该论文构建了可用于精确预测代谢分工微生物群落组装的理论框架,为利用代谢分工策略设计和调控人工微生物群落奠定了理论基础。
北京大学 2022-11-08
食品中微生物风险分析及监控技术
一、成果简介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目前是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风险。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可快速、准确、廉价的检测病原微生物,但传统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只能做到靶向检测和事后检 测,即在例行检查中只检测种类有限的常规病原微生物,而不在常规检测范围内的病原微生物在爆发食品安全事件后才进行检测,这种靶向性和后验性导致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遗漏和滞后。另 外,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次实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预警平台
建立了我国首个针对食源性致病菌建立的可视化预测建模与定量风险评估预警平台,实现了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信息的荟萃分析、实验观测数据的建模评价、种群大小的模拟预测,及目标食品-致病菌组合的模块化定量风险评估。所建平台作为通用型工具,减轻了微生物风险评估相关科研人员、生产者、监管者等的学习负担和时间成本,提高了预测微生物模型的实用性,推动了我国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发展和普及。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北京蓝晶微生物基于微生物的分子和材料创新平台
蓝晶微生物致力于打造基于微生物的分子和材料创新平台。团队由清华、北大青年科学家组成,顾问团队包括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业微生物研究室主任等。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提供生物活性分子。业务包括合同付费业务(iGEM科学教育,Holog平台),大客户定制开发(PHA业务线等)及自产经营(CBD开发)。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清华大学 2021-04-10
1 2 3 4 5 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