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稻米品质形成机理与栽培调控技术
该成果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建立了以稀播控水旱育壮秧与宽行栽插技术、实时实地精确施肥技术、精确定量节水灌溉技术等为关键技术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
扬州大学 2021-04-14
聚谷氨酸的微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微生物合成的γ-聚谷氨酸为均聚氨基酸化合物,分子量在100-1000kDa之间,相当于500-5000个左右的谷氨酸单体,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成纤维性、阻氧性、可塑性、粘结性和极其强的吸水性,从而在高分子材料工程中具有增稠、乳化、凝胶、成膜、保温、缓释、助溶、粘结和强吸水等功能。作为一种生物材料,γ-PGA又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好、可食、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等优点,因而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农业和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南开大学专利技术:一种提高水溶性高聚物发酵产率的方法(公开号: CN1
南开大学 2021-04-14
具有抗白血病、抗肿瘤作用的雄黄微生物转化液技术
雄黄本身是一种水不溶性硫化砷矿,具有剂型单一、生物利用率低、临床用量大等缺点。基于此,我们以甘肃优质道地矿物药雄黄为主要原料,成功的借助特定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催化作用,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针对雄黄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将雄黄中的砷溶解出来,得到一种新型砷剂。通过药理药效实验证实,该新型砷剂可以有效的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在体内外诱导小鼠腹水瘤 S180 和肝癌细胞 H22 发生凋亡。同时,对荷瘤小鼠的毒副作用较小,对肿瘤组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尤其对多种(多药耐药)白血病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目前实验证实,与雄黄相
兰州大学 2021-04-14
利用微生物合成抗菌肽及其发酵生产
项目成果/简介: 抗菌肽( Antibacterial peptides) 是由动植物细胞内特定基因编码,经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具有杀伤作用的多肽。抗菌肽不同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菌肽对细菌、真菌、病毒和肿瘤等均有作用,尤其对耐药性细菌有杀灭作用,具有广谱性。 本项目主要涉及4种不同来源抗菌肽工程菌株以及生产工艺。具体为:美洲拟鲽抗菌肽Pleurocidin、果蝇抗菌肽Metchnikowin、假黑盘菌抗菌肽-菌丝霉素Plectasin以及梭鱼娃2-RPLX等4种抗菌肽发酵生产工程菌株及菌株高效发酵生产工艺。 技术指标(创新要点等): 1. 抗菌肽工程菌株的构建 2.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以及活性鉴定; 3. 抗菌肽发酵生产工艺参数及流程。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主要有抑制或杀灭细菌作用、抗真菌作用、抗病毒活性、抗寄生虫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作为抗生物替代品用于医药产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知识产权类型:生物医药新品种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安徽大学 2021-04-11
利用微生物合成抗菌肽及其发酵生产
抗菌肽( Antibacterial peptides) 是由动植物细胞内特定基因编码,经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具有杀伤作用的多肽。抗菌肽不同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菌肽对细菌、真菌、病毒和肿瘤等均有作用,尤其对耐药性细菌有杀灭作用,具有广谱性。 本项目主要涉及4种不同来源抗菌肽工程菌株以及生产工艺。具体为:美洲拟鲽抗菌肽Pleurocidin、果蝇抗菌肽Metchnikowin、假黑盘菌抗菌肽-菌丝霉素Plectasin以及梭鱼娃2-RPLX等4种抗菌肽发酵生产工程菌株及菌株高效发酵生产工艺。 技术指标(创新要点等): 1. 抗菌肽工程菌株的构建 2.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以及活性鉴定; 3. 抗菌肽发酵生产工艺参数及流程。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主要有抑制或杀灭细菌作用、抗真菌作用、抗病毒活性、抗寄生虫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作为抗生物替代品用于医药产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
安徽大学 2021-05-09
一种海洋微生物原位富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微生物原位富集装置,包括:开式培养舱、闭式培养舱、环境监测传感器。开式培养舱包括开式舱体和上盖,上盖能够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垂直向上开启,以打开开式舱体;闭式培养舱包括闭式舱体,所述闭式舱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闭式舱体内设置有蠕动泵,实现闭式舱体内与外部海水交换;环境监测传感器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所述开式培养舱内、闭式培养舱内以及外部环境中,用于检测环境的PH值、溶解氧、浊度、甲烷等环境参数。本发明实现了在海洋原位对微生物进行富集,使微生物富集过程中的环境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相同,提高了微生物的生存适应性,避免因环境的改变造成微生物的死亡或活性降低。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及智能预警平台开发
系统开展了单增李斯特菌、肠炎沙门氏菌、蜡样芽胞杆菌、气单胞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定量风险评估,完善了肉类中致病菌的定量暴露评估研究体系,开展了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暴露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比较,明确了阴性样品中致病菌分布对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影响,完善了致病菌不同剂量效应模型的构建及优化,完善了食源性致病菌之一的单增李斯特菌的竞争建模、定量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等。基于以上开发整合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软件,开发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软件”,进一步以微软 Excel 的加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微生物单细胞监测平台搭建及建模应用
通过建立单细胞生长流动成像系统,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单细胞生长规律,同时,采用多次模拟探究不同初始接菌量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细胞生长迟滞期的影响,进行单细胞水平建模(IbM),实现不同初始接菌量下铜绿假单胞菌群体细胞的随机生长模拟,采用单细胞生长流动成像系统探究不同温度骤变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规律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健康纳豆”微生态系列药品食品生物创制
成果简介: 纳豆是以大豆等为原料,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微生态功能性健康食品,其含有丰富的优质小分子蛋白质、纳豆激酶、异黄酮、生物多糖、维生素K2等生理活性成分,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作用,可对人体心脑血管、胃肠道及免疫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善,以独特的功效全面提升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因而纳豆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常食用纳豆除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微生物转化生产维生素 C 磷酸酯的关键技术
维生素 C 磷酸酯钠(SAP)作为维生素 C(AsA)多种衍生物中性能最好的一种,克服了 AsA 本身存在的缺陷(如受热、见光易分解和易氧化),在体内磷酸酶作用下迅速转化成 AsA。SAP 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保鲜剂、饲料添加剂等诸多领域。目前,工业化生产 SAP 主要途径为化学合成法,此法反应步聚复杂,条件不易控制,副产物较多,成本也很高。本技术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了高产维生素 C 磷酸化酶突变菌株。目前该项目正在酶工程改造,以进一步提高底物的转化率。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