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中型泵站电机提速排渍工业技术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当在双馈电机转子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或二相对称)低频励磁电流时(角频率为ω2),它与定子侧由固定工频(50Hz)三相交流电网供电产生的同步旋转磁场(角频率为ω1)相互作用,只要按需对交流励磁进行调频、调压,调相位和调相序,则电机转速为ωr=ω1-ω2("低同步"工作状态);或ωr=ω1+ω2或ωr=ω1("同步"工作状态)。所需励磁电源容量小,电机功率因数高,既可工作于电动状态,也可工作于发电状态。该成果的先进性在于:(1)排灌站的交流电机上采用"双馈"调速,并使泵机实现"超-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3D打印混凝土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成果介绍3D打印混凝土技术是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增材制造原理进行分层打印混凝土建筑物的新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成型工艺相比其具有无模化、快速化、自动化、灵活化的优势。本项目涉及高性能3D打印装备、3D打印混凝土的材料、3D打印产品及其应用。涵盖从效果图设计开始,到建筑图设计、施工图深化、建模、打印、养护、安装、主体装修等工序,可实现个性化、多样化3D打印混凝土制品的设计、制备及工程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适用于不同工程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打印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根据不同工程3D打印构件实际需求,深度优化原材料(外加剂、纤维等)配比,调节其凝结时间、黏度、流变特性等,并优化打印速度、打印路径等打印参数,使其可泵送性、可挤出性、可建造性等满足打印需求,其力学强度、耐久性等满足后期使用要求。(2)较大尺寸及复杂结构建筑物的实现方式-装配式。就目前3D打印技术而言,尤其是对于较大尺寸及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或构件,其不仅仅对材料性能有较高要求,同时对整体结构稳定性、安全性等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结构优化,分割合理的打印单元模块,设计合理的打印路径及打印参数,并辅以配筋、构造柱、圈梁、“卡扣”等,同时考虑构件的起吊、运输、安装,实现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3)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增强技术由于特殊的打印工艺,打印界面属于受力的薄弱位置。通过界面增强技术,保证打印的接触界面有足够高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满足结构负荷的要求。(4)含粗骨料的3D打印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及工艺优化技术3D打印工艺对骨料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原材料配比及打印工艺参数改进,优化粗骨料掺量、粒形、最大骨料粒径、粒径级配等,实现粗骨料混凝土连续、稳定打印,提高打印成品的抗裂性能。(5)大型混凝土3D打印设备及核心器件的研发与制造大型混凝土3D打印设备具有整体刚度高、承载能力强、控制简单、稳定性高等优点,同时,响应速度快、挤出速度可调,打印过程中可保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可实现高精度打印控制。另外,3D打印轻骨料混凝土、3D打印泡沫混凝土、3D打印混凝土钢筋连接技术等也取得一定成果。市场前景该项目创新技术已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另外,形式多样的3D打印景观小品艺术围栏、景观长廊、花箱、树池、湿地等也在多地推广应用。不仅有良好的实用性、公共性,同时在审美上给予人民群众以愉悦、独特的视觉体验。3D打印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方式,在景观提升方面蕴含着较大的潜力与发展空间。应用结果表明,建筑3D打印技术具有施工方便、缩短工期、节约劳动力等优点。此外,建筑3D打印技术可以使建筑结构在造型设计方面更美观新颖、在造价控制方面更低廉、在功能使用方面更灵活,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东南大学 2021-04-13
近阈值到宽电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1.本成果突破了1项关键技术(近阈值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体系)、2项关键指标领先(工作电压最低、处理能效最高)、实现了3类应用(近阈值单元库、低功耗芯片、定制流程),解决了我国物联网芯片,低功耗近阈值设计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2.近阈值技术已经应用于国内多家集成电路企业,新增产值6.3亿元,新增利润1.7亿元。标准单元库电源电压从1.1V降低到0.6V,读写能耗降低了80%。大幅度提成了国产工艺在物联网芯片方面的竞争力。 3.该成果在保证良率的前提下,降低电源电压至阈值电压附近。在国内首次系统性研究低电压(近阈值)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突破了低电压片上静态存储器、同步电路的弹性设计方法、模拟/射频低功耗主从结构等三项关键技术,研制的40nm 0.6V低电压标准单元和存储器获得中芯国际的任何,研制的0.6V 6mW低电压导航芯片获得国内领先移动互联芯片设计企业-珠海全志的认可。 4.本成果应用效果显著:1)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应用本项目技术,以低功耗核心技术提升物联网终端产品竞争力,研制并规模量产65nm低功耗系统芯片,开发工业级物联网终端产品竞争力,研制并且规模量产65nm低功耗系统芯片,开发工业级物联网移动终端7系列共474580台,近两年新增销售额45976万元,新增利润13793元,在国内物流快递领域应用于顺丰等行业领军企业,取代国外竞争对手优势地位。2)深圳市国微电子采用本项目技术,研发国内最大容量低功耗军用存储芯片,近两年新增销售额5000万元。
东南大学 2021-04-13
冷库用热泵型溶液除湿抑霜技术及装备
结霜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冷库中,霜层的存在会降低冷库运行效率并增加其能耗。逆循环融霜、电加热融霜等传统融霜手段被应用在冷库除霜中,这些手段一方面会增加冷库能耗,另一方面会导致库温的波动从而影响冷库内产品质量。 本技术将热泵系统与溶液循环耦合,采用低温低浓度溶液为除湿工质,利用热泵冷凝热驱动溶液再生,实现一种在冷库工况下无需额外能耗的深度除湿干燥技术,降低冷库运行能耗。 本技术可将冷库中空气露点降低到-10oC以下,单位能耗除湿量可高达6 (kg/(kW·h))。相比传统融霜手段,无库温波动。
东南大学 2021-04-13
铁磁性关键零部件质量检测技术
电磁检测是以电磁理论为基础的铁磁性材料检测方式,根据检测信号源可以分为交流法和直流法。直流激励方法虽然激励方式简单,但是得到的检测信号简单,仅仅包含信号的幅度信息,在检测完成后可能还需要进行退磁处理。并且该检测方法易于受干扰且检测精度较低。交流激励方式,可以获得检测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能够很好地研究和分析待检测工件的各项参数,比如:表面硬度、表面裂纹、工件形变状态等。因此,本项目通过交流激励方式,分析检测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信息,研究检测数据与热处理后钢铁零部件的表面硬度关系,还可分析工件表面裂纹的情况。
东南大学 2021-04-13
节能与环保科技服务及技术咨询项目
项目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下辖环境工程实验中心、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化学实验中心, 具有大型火力发电厂模化实验装置和脱硫脱硝实验装置,具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深厚的技术 储备。 主要测试仪器 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T)、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x 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IR)、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AA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仪(GC)、紫外分 光光度计(UV)、大型火电厂脱硫脱硝实验装置、火电厂模化实验装置等。 技术服务范围 (1)环境监测、地球化学、化工、食品、医药、土壤修复等相关行业的无机及有机样 品分析、性能测试、产品标定等; (2)火电厂节能与环保技术咨询与技术开发、锅炉燃烧设备技术改造、机械产品表面 处理、催化剂研发的相关技术咨询及开发合作服务; (3)还能提供清洁生产审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并配合企业完成污水处理的提标改 造,为企业提供三废治理咨询服务; (4)火力发电机组技术培训。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压裂液返排液处理与再利用技术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液的性能对油田的增产增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压裂液的配制用水一般为清水配制。由于在某些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水资源匮 乏,并且用水量较大,给配制压裂液带来较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压裂液的返 排液存量较大,如果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将压裂液返排液重复利用是一个较好解决配制用水不足,同时又减轻了污染环 境的办法,有利于节省施工费用、缩短作业周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 要的是减少了系统的总污水量,减轻了产出液后续处理的负担,为当地的可持 续发展,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压裂液返排液中,成分复杂,主要有稠化剂、交联剂、破胶剂、助排剂、 72 破乳剂、杀菌剂、粘土稳定剂以及高矿化度的水等组成。与清水比较具有矿化 度高、离子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含油量高、pH 值变化大、悬浮物含量高、 存在大量的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及腐生菌等特点。这对用返排液配制压裂液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山东大学 2021-04-13
海水液压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水液压传动技术是当前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研究方向,在高层建筑灭火、食品加 工、高压水射流清洗、潜器浮力调节、水下液压机械手及作业工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北京工  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中心经过长期实验和实践积累,在国内水液压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通过国家 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已经掌握海水液压泵的关键技术,并成功研制出多台高可靠海水液 压泵样机, 样机采用全水润滑的盘配流轴向柱塞式结构,其额定工作压力可达 14 MPa,额定转速 1500 r/ min,工作流量在 100 L/min 左右,容积效率约为 85%,也可根据需要进行系列化设计,满足不同工作压力和流量需求。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低温SCR 脱硝催化剂及工程技术
NOx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电力和玻璃等行业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但是,传统的SCR 催化剂需要在 300℃ 运行,难以应用于焦化、冶金化工、酸洗和中小工业锅炉等行业烟气脱硝工程。北京工业大学对低温 SCR 催化剂和低温 SCR 脱硝工艺进行了长达 10 年的研究,成功地开发出反应温度为180—400℃的低温 SCR 催化剂,并将低温 SCR 催化剂应用于草酸、催化剂和金属板材酸洗等行业的脱硝工程,也在焦化和玻璃行业进行了烟气脱硝应用示范工程和工业侧线实验,从而形成了低温 SCR 催化脱硝技术,为我国解决雾霾污染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技术主要创新点是利用离子修饰和掺杂技术提   高了 SCR 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拓展了 SCR 脱硝技术应用范围,使低温烟气(低于 300℃)催化脱硝成为可能,该项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非金属材料激光精细加工技术及设备
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完成厚度范围为百微米至十余毫米的多种高硬脆非金属材料(金属/ 非金属等硬脆性难加工材料)的直线、曲线、角型等自由路径的切割、打孔等。其技术创新点在于:(1)可实现   多种厚度、多种材料的切割,且材料规格不局限于板材,管材与弧面材料亦可进行加工。(2)可以直接   实现材料自由路径切割,而不局限于直线路经。(3)切割质量高,对于厚度较薄的材料可以保证较高的   切面粗糙度,对于较厚的材料可以保证切割后切割路径边缘无裂纹产生。(4)具有提供特殊硬脆性材料   精细加工研发工艺方案和设备系统开发的能力。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64 965 96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