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预防和治疗A型魏氏梭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制剂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专利号:ZL201310124826.4 ,发明人系荣昌校区教师,长期从事新中兽药的研发),及中药组 合物,特别涉及防治兔A型魏氏梭菌病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这种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和制备方法,还涉及由 提取物制得的制剂及其应用。目的在于提供预防和治疗防治A型魏氏梭菌病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独特,原料来 源广泛,成本低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治疗A型魏氏梭菌病。A型魏氏梭菌病,是常见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对养殖业的危害极大。祖 国医学认为此病是外邪入里而出现的里热症,其致病机制是热炽盛,犯及气血、致瘀、致热,外窜经络,内 伤脏腑,气阴损伤。饲养管理不良,饲料突然改变、搭配不当、粗纤维不足,使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肠道 正常菌群破坏,使得A型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A型魏氏梭菌外毒素,使感染动物中毒死亡。因此临床上 急需一种中药组合物,能够增强的免疫力,抑制A型魏氏梭菌的生长,中和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夕卜毒素。本专利拟以独占许可方式转让给相关兽药企业,因此,如果本专利能被采用成功上市,将会提高犬细小 病毒病的治疗效果,加之中药残留低,毒副作用小,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西南大学 2021-04-13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600W人民币,是一家以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先后获授“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资质和荣誉,是试验机、环境类仪器、热分析仪设备制造生产商。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四位一体,提供材料检测、结构试验和成品试验是材料检测和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案。   公司自主品牌   HESON/和晟   公司规模   在上海拥有2处研发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嘉定的试验机生产车间和环境类仪器生产车间。公司设计和开发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公司自成立以来,为更好的满足市场及广大用户的需求。     公司理念   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产品   试验机   主要提供中高端应用的全系列电子万能拉力机、液压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试验机 、压力试验机、环刚度试验机、弹簧试验机、卧式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全自动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三点弯曲试验机、高温万能试验机、高低温拉力试验机、高温蠕变试验机等系列产品,适用于寻求材料力与形变关系的实验,可对金属,非金属的原料、加工件、成品进行拉伸、弯曲、剥离、压缩、压陷、附着力、撕裂等多项力学实验及分析。   环境类仪器   主要生产高低温交变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盐雾试验箱、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干燥箱系列、(步入式)药品稳定试验箱、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快速温变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热真空试验舱等用于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    热分析仪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定仪、氧化诱导期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A、同步热分析仪STA、炭黑含量测试仪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06
一种掺杂锌和钴的氢氧化镍/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掺杂锌和钴的氢氧化镍/碳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碳材料粉末基底和负载在碳材料粉末基底上的掺 杂锌和钴的氢氧化镍,所述碳材料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 1wt.%~99wt.%,所述镍、锌和钴的摩尔比为 80-98:1-10:1-10。其制法为:将碳材料粉末与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超声波振动处理,得到充分润湿 的碳材料;将镍盐、钴盐及锌盐加入到超纯水中,配制成混合反应溶液;将混合反应溶液加入到充分润 湿的碳材料中,以喷雾的方式加入强碱水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超双亲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超双亲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如下:(1)室温下,先将碳纳米管粉体和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水中,形成均一混合溶液;(2)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混匀制得所需反应液;(3)将上述反应液刷涂或喷涂在干净的多孔基材上,80~120℃干燥固化10~30min,即可制得超双亲油水分离用多孔膜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多孔膜材料既保持了原有泡沫铜基底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超双亲性,即可截留水让油通过,也可截留油让水通过,从而具有双重分离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席夫碱类多功能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席夫碱类多功能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如下:所述荧光探针在体积比为50:1~60:1的二甲基亚砜?水溶剂体系中,利用荧光光谱去分别检测识别Fe3+与Hg2+,其优点是:对Fe3+和Hg2+的识别都有良好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传感性质,检测限低,检测灵敏度高;该探针分子在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加入Fe3+之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无色;加入Hg2+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淡黄色;同时加入Fe3+和Hg2+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黄色;可达到裸眼识别的效果;所述荧光探针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污染或生物体内铁离子及汞离子的检测。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先合成了含有四苯基乙烯单元的二元叠氮化合物;然后以三元醇和丙炔酸为原料合成了含炔基的三元酯类化合物;最后利用叠氮化合物与含炔基的酯类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加热条件下进行无金属催化的“点击”聚合反应高产率地得到目标聚合物。本发明制备的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具有较高的1,4-立构规整性,良好的可加工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可降解性,可光照图案化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超支化聚三唑甲酸酯在多硝基芳烃类爆炸物的检测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几种新型填料在低界面张力体系萃取塔中的研究和应用
本项目根据润滑油精制萃取塔改造的迫切需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金属Intalox等国外引进的新型填料用于低界面张力体系时的两项流动,轴向返混,传质特性和设计方法:/line针对高孔隙率新型填料用于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特点,提出了新的填料萃取塔液泛速度的计算方法,可用于润滑油精制生产装置的核算和设计;/line用光导纤维探针式比色计和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系统,可靠地测定单项和两项流动情况下的轴向扩散系数,并用随机模型成功地进行了关联;/line通过拟合实测的两项浓度剖面,求得了文献中罕见的“真实”体积传质系数,为在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比较准确地模拟填料萃取塔的传质性能提供了依据;/line突破了长期沿用气-液传质设备液体分布器的设计方法的局限,研究了对工业填料萃取塔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的液液分配器的性能和设计方法,编制了优化设计的计算机程序;首次建立了复合型填料萃取塔诊断专家体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清华大学 2021-04-1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外泌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原始卵泡体外激活中的用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人脐带组织,并提取得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得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离心处理,以提取得到外泌体。本发明HucMSC外泌体可以激活原始卵泡并促进新生小鼠卵泡发育,卵泡发育成熟后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其质量未受到影响。HucMSC外泌体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生育功能,老年鼠卵巢包囊内注射外泌体后,与公鼠交配后,实验组小鼠产仔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南开大学 2021-04-10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和LTB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鸭坦布苏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即筛选获得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具有优势抗原表位的DomainIII结构域,并通过Lingker与肠毒素LTB组成新型融合蛋白LTB-Es,并以该融合蛋白作为抗原来制备鸭坦布苏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本发明中鸭坦布苏病毒新型融合蛋白LTB-Es,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其中一种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本发明利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能表达鸭坦布苏病毒新型融合蛋白LTB-Es的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将重组表达的蛋白纯化后制备成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使免疫后鸭群获得免疫保护。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纳米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研发阶段/n该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可用于污水处理,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包括有以下步骤:将磷酸氢二铵水溶液迅速倒入硝酸钙的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离心得到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冲洗后重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所得悬浮液中加入稳定剂,超声分散处理,得到稳定的羟基磷灰石悬浮液;控制羟基磷灰石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将海藻酸钠加入到羟基磷灰石悬浮液中,不断加热搅拌,控制反应时间,蒸发水分,经冷冻干燥,得到产物。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394 3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