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强子结构理论的研究
提出了时间无依赖可用格点QCD计算的 quasi-PDFs,并发现,当动量非常大的时候quasi-PDFs可以近似为PDFs。近期,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把季向东教授的方法进行推广,提出了最一般的方法“格点散射截面”。在该方法中,保留了时间无依赖这一要求,但是与PDFs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证明因子化定理来保证。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构造出了一系列便于格点QCD计算的“格点散射截面”,并量子场论框架下严格证明了它们与PDFs之间联系的因子化定理,从而能够利用格点QCD计算得到PDFs。
北京大学 2021-04-11
26009分子间隔实验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
空气耦合超声成像系统是一种非接触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避免常规超声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测检件的污染和破坏。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多种先进复合材料的非接触式评价需求,实验室现已建立了大型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 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多种先进复合材料的非接触式无损评价,检测对象包括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GFRP、GLARE)、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泡沫夹芯复合材料)、耐高温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C/SiC复合材料)等。 该系统已用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天800所、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等对新型复合材料的检测中。 主要性能指标:1. 增益:最大增益可达104.5dB以上;2. 扫查区域: 182cm x 91cm;3. 扫查速度:最高250mm/s;4. 扫描精度:最小0.2mm;5. 检测频率:500kHz,1.5MHz。 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是北航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声表面波传感器及其应用
声表面波(SAW)器件由压电材料、叉指换能器(IDT)和振荡 电路构成。SAW 器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广播 电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中。 由 SAW 器件可以构成的多种传感器,其原理是器件周围物理量、 化学量和生物量的变化引起 SAW 器件振荡频率的偏移,通过检测频率的变化来监测加速度、温度、湿度、压力、剪切、弯曲等参量。 SAW 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点。与常用的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相比, 它不受温度影响,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设计结构灵活,对电、热、 力、声、光、化学及生物等多种因素敏感;采用 SAW 技术其输出信 号为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无需经过 A/D 转换,易于与计算机接口;抗 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检测范围线性度好,测量重复性好,适合远 距离传输和实现遥测遥控。其采用集成电路中的平面工艺制作,可实 现集成化、智能化,使得 SAW 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更重要的是,SAW 传感器件的成本低,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更符 合产业化要求。 SAW 化学传感器是继半导体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之后的新秀。 SAW 化学传感器依据不同的基底材料、不同化学薄膜可以检测 SO2、 H2、NH3、H2S、NO2、丙酮、甲醇、水蒸气、等多种化学成分。因此 可广泛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化工过程控制、汽车排放尾气控制、毒品 检测、临床分析等领域。这种传感器还可以检测破坏人体神经、血液 的毒气,包括 Sarin(沙林)、Soman(梭曼)、VX、Mustard(芥子气)、 Nitrogen Mustard(氮芥)、Hydrogen Cyanide(氰化氢)、Cyanogen Chloride (氯化氰)、Lewisite(刘易士毒气)、有机磷、有机硫等化学战 剂。化学战剂检测问题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化学战剂的检测设备种类 繁多,声表面波化学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点,更符合实战要求。
南开大学 2021-04-11
多通路环绕声和虚拟听觉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声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1958年)开展空间声重放的研究单位。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声学、电声学、声信号处理、室内声学、音乐声学等,特别侧重于双耳听觉与心理声学、声场空间信息重放方面的基础研究。 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系统地开展了立体声、环绕声及其重放声场方面的研究工作。从 2000 年代开始,对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重放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已设计和建立了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快速测量系统。2005年建立了首个中国人受试者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数据库,2009年和2010年分别建立了KEMAR人工头的近场和超高空间分辨率的HRTF数据库,2010年完成了虚拟听觉环境实时绘制系统的研究工作,2015年已建立了中国人受试者样本的近场HRTF数据库(国际上第一个真人受试者的近场HRTF数据库)。成果“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重放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与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如华为、国光电器公司、TCL等)合作开展虚拟听觉与多通路环绕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已实现产品产业化生产。 快速HRTF测量系统 多通路环绕声重放系统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5-11
近场声全息噪声源测量分析系统
成果简介:近场声全息噪声源测量分析系统是一种先进的 声学测量、分析设备,可广泛用于各类机电设备的噪声源识别 以及声学特性测试与分析过程,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 可实现声源的精确识别与定位,在飞机、潜艇、高速列车、各 类车辆的声学测试、噪声治理、声学故障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主要功能包括:在不同声学环境中对噪声源进行精确识别 与定位;精确重建声源的表面声压和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声表面波传感器及其应用
声表面波(SAW)器件由压电材料、叉指换能器(IDT)和振荡电路构成。SAW器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广播电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中。 由SAW器件可以构成的多种传感器,其原理是器件周围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的变化引起SAW器件振荡频率的偏移,通过检测频率的变化来监测加速度、温度、湿度、压力、剪切、弯曲等参量。 SAW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点。与常用的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相比,它不受温度影响,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设计结构灵活,对电、热、力、声、光、化学及生物等多种因
南开大学 2021-04-14
录播音频处理平台(本地扩声型)
◎无可挑剔的本底噪声 ◎十路麦克风48V幻像供电 ◎不发言通道电平自动衰减,有效降噪 ◎先进声控电路设计,声控开关自动切换 ◎自动话筒开启,有效抑制啸叫 ◎全自动啸叫抑制,极大提高现场扩声效果 ◎无损音效处理,声音原汁原味再现 ◎总输出高、中、低音调调节 ◎特有环境噪声消除功能,嘈杂环境清晰录播 ◎匹配录播系统要求,优化输出端口电平,无需经调音台,直接使用 产品介绍:            本会议、录播音频处理平台主要针对精品课堂录播、多媒体教室录播、班 班通互动课堂录播、法庭录播、审讯室录播、本地和远程会议录播等工程应用 针对音频采集和现场扩声的需要而特别研发的音频处理产品。     本音频处理平台根据录播系统工程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专门研究开发,采用 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选配相应的模块组合,为工程需要提 供最适合的应用方案,节约工程投入。为迎合录播系统应用的多样性需求,开 发人员为本平台设计了丰富全面且可调的各类接口和设置,可以衍生出丰富多 样的搭配使用效果,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也有效避免了 系统平台对其他音频中介调节设备的依赖,如调音台等,节约高效。     本平台具备10路自动混音、针对性的主动环境噪声消除、一流的全自动啸 叫消除、远程主动回声消除等全面卓越的功能,各功能模块灵活配置,您可以 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轻松用组合出高效的配置,有效解决在各种录播工程中遇 到的几乎所有的音频问题。     感谢您选用我们的产品,如使用过程中,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或者还有 没法解决的音频问题,请随时与您的销售商联系,向我们及时反馈您的问题, 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产品。   技术参数: 
恩平市雅克音响器材厂 2021-08-23
小学科学资源箱声现象资源箱
声现象资源箱 型号:QWS1207   实验清单: 声音的产生实验 声音的传播实验 声音的音强与音调实验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强子结构理论的研究进展
研究强子(比如质子、中子)的内部结构,对理解强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我们现实世界的物质构成至关重要。但是对强子结构的理论研究极其困难,在强相互作用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提出约40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未能利用QCD计算得到夸克和胶子在质子内部的动量分布函数(PDFs)。近些年,PDFs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上有了巨大的突破。 在2013年,季向东教授提出了时间无依赖可用格点QCD计算的 quasi-PDFs,并发现,当动量非常大的时候quasi-PDFs可以近似为PDFs。近期,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把季向东教授的方法进行推广,提出了最一般的方法“格点散射截面”。在该方法中,保留了时间无依赖这一要求,但是与PDFs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证明因子化定理来保证。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构造出了一系列便于格点QCD计算的“格点散射截面”,并量子场论框架下严格证明了它们与PDFs之间联系的因子化定理,从而能够利用格点QCD计算得到PDFs。结果已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Rev.Lett. 120 (2018) 022003】,马滟青研究员是第一作者。 此外,在量子场论框架下,quasi-PDFs要想能够用于计算PDFs,它们必须满足紫外发散的可重整性质。马滟青研究员与合作者严格证明了这一性质,这为quasi-PDFs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结果已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Phys.Rev.Lett. 122 (2019) 062002】,物理学院理论所的李正阳博士生是第一作者、马滟青研究员是通讯作者。 相关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2.062002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0.022003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