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立泰智能阅卷系统
一.智能组卷制卷 兼容国内各类题库系统,并接入了学科网、菁优网与一起作业网题库资源,支持人工组卷与智能组卷,支持按章节、按知识点、按双向细目表等多种出题方式。 二.多种批改方式 提供区域统考、多校联考、单校月考、周测、作业等多种应用场景,支持批量批改、自改自班、移动阅卷等多种高效批改方式。三.大数据精准化“教与学” 实现错题下载,生成个性化练习卷,针对性训练。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基于薄弱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四.大大减轻考务成本 天立泰网阅、手阅、OMR等产品,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识别能力强。对纸张、印刷、扫描要求低,在最大程度上为学校减轻考务成本。 五.产品兼容性强 兼容性强,PAD、手机等都能直接阅卷(不依赖windows系统),既可以局域网阅卷,也可以互联网阅卷。 六.适用学校日常小考 日常小考可以保留全部批改痕迹,让老师摆脱许多重复性机械劳动,包括客观题的自动识别、全卷计分、客观题批注、试卷总分和其他统计信息。 七.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产品客户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6000多所学校案例,尤其在苏、浙、皖、豫、沪有着相当比例的市场占有率。
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数字音乐创客系统
有效实现特色音乐互动教学 课堂上老师可以分配不同学生进行指定题目或自创题目进行音乐创作,学生创作后,老师可以进行合成、播放,也可以分享给全班同学欣赏;另外还支持原谱的改编与创作,可以修改歌词、手动选择符尾摆放位置,多声部乐谱的编排等,提升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系统设置了演奏跟弹教学,用瀑布流游戏式练习,还可以选择左手右手、双手练习方式,有跟弹和评分两种模式。跟弹模式是基础练习,弹对键瀑布流才会流动;评分模式是考察弹奏的熟悉成度,弹奏完成会显示成绩数据。寓教于乐,快速提升钢琴基础能力。 4.2方便、快捷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 除课堂教学外,系统内还配置了20多万字的音乐知识库,有乐理知识、乐器知识、民族乐器、音乐家及作品欣赏、各地区戏曲介绍、海量音乐名曲欣赏,从而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提升音乐素养。 资源中心平台可在线学习或下载海量学习视频、学习课件、考试课题、钢琴考级课件等多种共享资源,可直接连接互联网,方便查询各种信息,让学生与世界联通,学习无阻碍。 另外软件系统的音乐测评功能中配置了上千套公开题库,包括乐理知识、练耳等试题,可供老师使用或参考,促进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4.3有效呈现日常音乐授课教学 创客教学软件不仅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互动、创作、创编,同时还满足传统教学的需求,软件功能设置易懂、易用、易学,有效地还原音乐老师真实的上课内容,是白板工具与音乐教学全方位结合体。 本系统中配置了八种播放模式:谱曲播放、男声唱名、女声唱名、范唱、伴奏、男生节奏、女声节奏、女生试唱。五线谱、简谱一键切换功能,支持对谱表进行改编,删除等功能。所有播放模式播放过程中音符、歌词同步高亮显示,所有乐符支持触摸发声,支持歌词显隐功能。所有播放模式支持选择任意段落播放,并可以跨小节、跨段落播放。同步选择歌词可进行播放。支持铅笔,荧光笔多种颜色进行勾画,标注,板书,并支持直接文字输入拥有多种字体及颜色,标注、输入内容可同步放大缩小。节拍器一键使用。支持播放过程中更改节奏。辅助老师教学,减轻老师的疲劳度。 硬件设计 创客教室的组成: 创客教室的布局图: 创客教室的主要设置 分类 产品名称 单位 软件 智能音乐创客系统软件 套 硬件 教师用智能钢琴 台 学生用智能钢琴 台 通用设备 一体机 套 功放 台 音响 对 话筒 台 机柜 个 教师多功能操作台 组 网络交换机 台 工程路由器 台 设备线材及安装 项 设备培训 项 环境搭建 声学环境 间 光学环境 间 创客教室的智能钢琴 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功能介绍 八大功能模块:音乐创作、歌唱教学、乐理教学、演奏教学、音乐赏析、资源中心、音乐测评、管理;全能的歌唱教学、完美的简谱创编、神奇的简谱五线谱互转、全方位的知识测评、多种管理功能,应用互联网和云数据平台,引领智能音乐教学的新标杆。 1.歌唱教学:丰富的课件资源,强大的播放模式,多样的演奏设置。 2.音乐创作:全新的打谱模式,打谱更便捷,创作更激情,满足教师全方面备课。 3.乐理教学:让乐音可视化,讲解一目了然,乐理教学从未如此容易。 4.演奏教学:指法可采集,学习更方便 5.音乐赏析:开拓音乐视野,培养音乐素养 6.资源中心:与世界联通,学习无阻碍 7.音乐测评:强大的测评功能,音乐题库、测试练习、测试管理老师轻松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8.管理:解决多班级管理难题,学生再多也从容应对,让管理有条不紊。
北京金三惠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
  2015年,深圳台电(TAIDEN)首次将国际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引入到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全球首创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管理、音质清晰等特点的数字红外无线教学扩声系统,为教学环境传声系统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深圳台电继续创新, 将数字红外音频传输及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与阵列麦克风技术集成, 首创TES-5680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红外技术拾取老师授课声音,声音拾取达到广播级音质。采用阵列麦克风拾取学生声音,经过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拾取的音频进行降噪处理(ANC)、回声消除处理(AEC)和声音反馈抑制处理(AFC), 再经过混音之后输入到录播系统(兼容第三方录播设备),将阵列麦克风检测到的声源定位信息传送到云台摄像机可实现发言学生的自动视频跟踪, 同时将老师的声音单独输出至扩声系统进行现场扩声,形成理想的教学录播及扩声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特色 应优质常态化教学录播而生 老师专用数字红外无线音频采集通道 内置阵列麦克风在5-8米半径范围内360°精准拾取学生声音 高性能DSP处理器对拾取音频进行噪声消除(ANC)、回声消除(AEC)和声音反馈抑制(AFC) 师生声音混音比例可调, 输出到录播系统, 完美实现互动教室音频录制 采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 自动识别声音位置, 配合云台摄像机自动追踪发言学生 高品质还原课堂教学声音 老师专用音频采集通道可达广播级音质水平 信噪比高达85 dBA以上 学生麦克风可进行闪避设置, 确保双方麦克风均有声音输入时突显老师授课声音 杜绝射频辐射, 绿色又健康 数字红外音频传输与控制技术(dirATC), 超强抗干扰 扩声系统无射频辐射, 为师生健康护航 双色麦克风指示灯圈 双色麦克风指示灯圈用于显示阵列麦克风处于待机或使用状态 可分12段显示声音方向 系统高度集成, 外形小巧美观 阵列麦克风与数字红外无线扩声系统融为一体 外形小巧, 连线简单, 确保安装环境整洁美观 兼容第三方录播系统 定单信息 TES-5685MA 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 TES-5685MA……………………互动录播教室音频系统(含数字红外接收器,可配2个无线麦克风,内置阵列麦克风,内置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可实现ANC、AEC和AGC,模拟音频输入/输出,录音输出,内置音频功放,集成扬声器)   TES-5685BX 功能扩展盒 TES-5685BX……………………………………功能扩展盒(用于TES-5685M系列, 模拟音频输入/输出,可接TES-5604CS系列充电底座,1路线路输入及1路线路输出)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历史长河探究互动系统
历史长河探究互动系统系我司自主研发的历史教学辅助系统,其筛选出中国与世界万年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数百件历史事件,并将相关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师生可通过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从而提取其中所蕴含的可视化信息,进而通过活动板墙的形式予以展示。探究系统能够协助教师进行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梳理历史脉络,从而达到并完成简洁高效、活泼明晰的历史教学任务。
无锡羿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地球的演化VR探索系统
      中教启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精心研发的大型沉浸式VR 探究系统《地球的演化》,创设探究情境,打造十大逼真场景,穿越时空,全景再现从远古地球生命起源到现代社会的演化进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穿越”时空。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探究式、游戏式的互动设计,让学生深度体验地球诞生至今的地质变迁和演变演化的震撼图景,在学习地质知识的同时,观察地球变化、认识自然规律、训练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观,学会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了解地球、探索自然环境、学习地质和植被知识的积极性。配套的语音讲解和任务单,能系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启发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和探索,增强海洋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让学生爱上地理学习、珍爱地球环境。 十大场景 系统特点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泌尿系统立体模型
XM-702-1泌尿系统立体模型   XM-702-1泌尿系统立体模型由肾、输尿管、膀胱、动脉和静脉组成,可拆分为3部件,展示了人体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器官和泌尿管路形态,其中膀胱可以拆分为2部件,有数字指示标识。 尺寸:自然大,23×18×3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泌尿系统发生模型
XM-707泌尿系统发生模型   XM-707泌尿系统发生模型由3部件组成,显示泌尿系统发生过程中的三个典型的外形特征及结构形态。 尺寸:放大 材质:玻璃钢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荧光非损伤微测系统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源于美国MBL实验室(5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由神经学家Lionel F. Jaffe(美国扬格公司创始人之一)于1974年发明,2001年,美国扬格公司正式推出现代NMT。NMT是一种研究活体材料的底层核心技术,研究人员基于NMT能够建立自己独有的Me-Only 研究平台,从而获得极具创新的研究成果。   NMT可在不接触、不损伤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分子/离子进出生物活体的流速(流动速率和方向),可测样品种类繁多,小到菌、单细胞、液泡,大到组织、器官、整体都可检测。基于NMT商业化的设备统称为非损伤微测系统。   扬格/旭月的非损伤微测系统包含BIO系列、CONFLUX系列(共聚焦/荧光NMT)、NMT100系列、NMT200系列、NMT100S系列、NMT200S系列、NMT150系列、NMT活体工作站系列、NMT Physiolyzer®系列等,已发展至第七代自动化智能产品。扬格/旭月的NMT系统全部采用从美国扬格(旭月北京)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imFluxes智能操作软件,将十余年的NMT应用大数据与设备实现完美结合,并且在产品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扩展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扬格/旭月已取得基于NMT的数十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扬格/旭月所销售的NMT专用耗材,已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所有耗材是扬格/旭月研发中心结合十余年的经验、摸索并自主研发生产的。NMT专用耗材较传统的通用型耗材保质期更长,性能更稳定、可靠,所有对外销售的耗材全部经过严格的生产、检验流程。   扬格/旭月的NMT研究平台已经帮助国内外科研单位取得近百项各类专利,以及包含Nature、Cell在内的500多篇论文。同时,已销往欧洲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拥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1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农业部下属的众多科研院所与高校,以及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   美国扬格公司推出新产品荧光非损伤微测系统,该系统非损伤性地同时获取活体样品内外离子分子种类、浓度、流速和运动方向的信息,是生理功能鉴定的直接手段。 测量方式和特点:活体、动态、实时、内外兼测、长时间多维扫描与测量。 所测离子和分子:IAA、O2、H2O2、Ca2+、H+、K+、Na+、Cu2+、Pb2+、Cd2+、Cl-、NH4+、NO3-、Mg2+。 测量材料: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层、单细胞、(富集)细胞器。 拥有荧光功能。 产品型号:非损伤微测系统NMT-IE系列(美国原装整机进口或进口原件,国内组装) 参数请来电咨询:82622628 按1 营销中心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血液循环系统模型
XM-401A血液循环系统模型   XM-401A血液循环系统模型显示全身血液循环的主要动脉和静脉等结构。 尺寸:自然大,80×33×7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淋巴系统模型XM-409
XM-409淋巴系统模型   XM-409淋巴系统模型显示全身深、浅层淋巴循环的形态及结构: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浅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锁骨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尖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纵隔后淋巴结、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上腔静脉前淋巴结、主动脉前淋巴结、上腔静脉后淋巴结、肺动脉后淋巴结、主动脉后淋巴结、隔上前群淋巴结、隔上中群淋巴结、隔上后群淋巴结、肝淋巴、胆囊淋巴结、胃右淋巴结、贲门淋巴环、胃左淋巴结、胰淋巴结、脾淋巴结、胃网膜左淋巴结、胃网膜右淋巴结、结肠上淋巴结、中结肠淋巴结、右结肠淋巴结、回结肠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左结肠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乙状结肠淋巴结、直肠上淋巴结、髂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骶淋巴、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左结肠淋巴结、乙状肠淋巴结、腰淋巴结、淋巴输出管、髂总淋巴结、髂外淋巴结、肋间淋巴结、毛细淋巴结、闭孔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主动脉弓淋巴结、肺动脉前淋巴结、直肠淋巴结肋间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膈上淋巴结、子宫旁淋巴结、膀胱淋巴结等。 尺寸:1/2自然大,49×76×8.5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5 86 87
  • ...
  • 535 5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