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合
桩基础非线性设计方法
在基础设计中,经常会碰到下列情况:1)如果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是建筑物沉降量过大无法满足规范要求。2)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均不满足要求,但是地基承载力距设计要求差距不大。上述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弃地基土承载力不用而改用常规桩基来承担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南京工业大学宰金珉教授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复合桩基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在软土地区的桩土共同作用。多项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复合桩基的建筑物基础造价节省30%~6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艺路线:突破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限制,人为令单桩荷载达到或接近其极限承载力,使单桩工作状态由弹性支承进入完全塑性支承,形成“塑性支承桩”。在基础下设置数量较少的塑性支承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力,只使用少量的桩来承担部分上部结构荷载和控制建筑物沉降,而且还可以利用塑性支承桩的自适应性来改变基础的支承刚度,以达到使建筑物的差异沉降最小的目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数控车铣剐
复合
机床
产品复合车铣剐三种功能。通过优化复合制齿刀路轨迹与加工效率和精度映射模型,完善刀路规划算法,提高复合工艺可靠性;按复合功能完善软件构架,加强数字化曲面重构、共轭等核心算法稳定性,提高运行可靠性;优化人机界面、增强数控模拟仿真及容错能力,提高使用可靠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纳米
复合
粉末渗锌防腐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钢铁材料的腐蚀现象普遍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金属材料资源的消耗。据统计,每年钢材腐蚀损失占钢材总产量的 10%,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2%4%。我国 2003 年对腐蚀最新调查表明,每年为腐蚀支付的直接与间接费用的总和估计可达 5000 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5%,2001 年因腐蚀损耗钢材约1500 万吨。腐蚀也是导致设备失效、造成重大灾难性事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石油化工及电力能源领域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和开发先进的防腐蚀技术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镀锌工艺有:电镀锌(电镀、离子镀或离子注入等)、冷镀锌(机械镀、涂刷镀等)、热镀锌(包括热浸镀、热喷涂镀)。纳米复合粉末渗锌工艺是利用热处理中金属原子相互渗透扩散的原理,在钢铁构件表面形成一种锌/铁合金保护层,以防止环境腐蚀的一种新型防腐方法。与其它镀锌工艺如热喷涂锌、电镀、热浸镀锌比较,粉末渗锌工艺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工艺过程简单、不污染环境、耗锌量低及节省能源等。渗锌涂层均匀光滑,属于冶金结合因而其结合强度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特性等。 纳米复合粉末渗锌技术从工艺到设备研制完全采用国产的原料和设备,不需要进口专用的原料和部件,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该项目属于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和见效快的高新科技成果。经过近二年多的工业化生产探索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先进、合理和实用性,工艺过程稳定、技术成熟可靠。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纳米复合粉末渗锌技术属于化学热处理范畴,原理为:将表面清洁的金属构件埋入装有冲击粒子(SiO2)、金属粉末(Zn、Al/Zn)合金粉末、活化剂(NH4Cl)、促进剂稀土硅铁粉末等组成粉末渗剂的密封容器中,放置在炉中加热并进行机械旋转滚动;在活化剂与促进剂、以及机械滚动能和热能的共同作用,将金属原子扩散渗入钢铁构件表面,形成均匀和致密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化合物冶金扩散涂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机械滚动辅助加热方式,以运动粒子和活性高的粉末不断冲击构件表面,加速热传导和扩散速度并提高渗金属效率。与目前常用防腐工艺比较,其突出特点是: (1)涂层均匀性和致密性好、与基体为冶金结合附着强度很高; (2)可实现锌、铝及锌铝复合等热扩散涂层,耐腐蚀能明显高于电镀、热镀与喷涂涂层; (3)将传统化学热处理的热扩散温度由900-1100oC 高温状态降低到低温 400-600oC 范围、并缩短加热保温时间,生产过程耗能明显降低; (4)由于加热温度低对钢铁构件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5)设备投资少、维护简单及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及原材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生产技术。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除油→除锈→水洗→防锈→烘干(凉干)→装加热渗罐→热扩散过程→构件保温冷却至出炉→分离→钝化→冲洗→干燥包装成品。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项目已于 2004 年 6 月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被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纳米复合粉末渗锌防腐技术”是天津市科委鉴定成果、登记号:津 20040241。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该技术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应用前景,其主要原因为:1)热扩散涂层综合性能高。与热镀、热喷涂等比较,涂层具有优异抗高温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损冲击性;与物理及气相沉积、离子化学热处理等比较,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效率高,因而具有很好市场竞争力。2)纳米复合粉末热扩散涂层工艺是自主开发新型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生产工艺先进,能耗低,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价格优势。3)目前我国大力促进清洁生产,为绿色表面热扩散涂层生产技术创造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粉末渗锌涂层与电镀锌和热浸镀锌比较,具有节约原材料、生产过程没有“三废”排放及涂层耐腐蚀性高的特点,在目前国家积极促进改造传统电镀和热浸镀加工行业的形势下,粉末热扩散渗锌涂层工艺将是替代上述传统工艺的最有效防腐技术。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就进行了粉末渗锌技术的产业化生产研究,但目前在国内市场真正实现批量化渗锌涂层产品加工的单位很少。利用该技术加工的产品价格为 1700-2000 元/吨,消耗原料主要为锌粉 1.4-1.5 万元/吨,投资 80 万元可以建成一条年生产能力为 5000 吨的生产线,可处理工件长度为 4.5m,这样年产值可达 850-1000 万元,利税可达 255-300 万元。 应用领域:纳米复合粉末渗锌技术在钢铁材料的防腐蚀方面具有广泛的工程 应用前景,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 (1)电力输变电设备:电力、电信铁塔构件; (2)邮电通讯工程:线路金具、输线管件及部件防腐处理; (3)船舶制造:各种紧固标准件、管件和锚链等; (4)建筑领域:马钢脚手架、五金及钢钉等; (5)航空航天:火箭发射架和飞机制造紧固件等; (6)海洋工程:搭建海上油田各种构件; (7)石油化工:塔板、浮阀及填料等化工设备塔内各种构件; (8)工程机械:各种五金标准件、钢结构配件、水暖件等; (9)汽车制造:各种螺钉、螺母、垫圈及配件等; (10)铁路和高速公路:紧固件和高速公路上的护栏等。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合作、转让和技术服务,设备销售和产品加工。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丹峰
复合
体育地板
产品详细介绍
吉林省敦化市方圆体育地板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单臂
复合
机器人
睿尔曼单臂复合机器人平台,可实现机器人建图导航、路径规划,机械臂运动学、动力学、轨迹规划、视觉识别等算法和应用,提供丰富的控制案例和开放式的软件框架,支持用户针对使用场景进行应用开发。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22-06-13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
复合
材料
等方面的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 等方法,使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获得了可溶性石墨烯材料及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图 5);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的高稳定性有机光伏电池及复合材料。 图 5、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极材料 所研制的单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已用于数十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和相关产品/样机的研制,包括应用于国家 863 重大汽车电池项目(中科院物理所)和军工卫星电池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已研制出晶体管、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图 6)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范围:南开大学在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开创性成果,该项目技术的推广,将促进我国新材料、微电子、储能、资源保护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为我国在这一新型纳米材料领域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用于葡萄糖色比传感的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
复合
纳米
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共电纺丝方法,沉积得到复合纳米纤维,然后经过适宜的退火工艺制得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ZnFe2O4纳米颗粒均匀稳定的附着在ZnO纳米纤维上。另外,本发明首次将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葡萄糖色比传感测试,测试方法简单且灵敏度高。ZnFe2O4-ZnO形成II型异质节半导体,交叉的能级结构有利于减小载流子的复合,提高其催化性能、传感性能。另外,将ZnFe2O4纳米颗粒复合到ZnO纳米纤维上解决了颗粒团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其催化性能与传感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1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
复合
材料
等方面的应用
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 等方法,使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获得了可溶性石墨烯材料及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图 5);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的高稳定性有机光伏电池及复合材料。 图 5、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极材料 所研制的单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已用于数十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和相关产品/样机的研制,包括应用于国家 863 重大汽车电池项目(中科院物理所)和军工卫星电池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已研制出晶体管、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图 6)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2-01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
复合
材料
等方面的应用
1991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2004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SWNTs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1),纯度达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200公斤/年以上)。 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等方法,使SWNTs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0.2 S/cm、导
南开大学
2021-04-14
氧化石墨烯/酞菁纳米棒
复合
杂化
材料
用于可见光催化剂还原六价铬
六价铬对人体具有慢性毒害,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主要积聚在人体内的肝、肾和内分泌腺中。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通过光催化可实现六价铬还原为无毒害的三价铬。现有光催化剂多数只能利用紫外光区域,催化性能较低。酞菁在可见光区域具有良好吸收效果,通过利用八甲基取代的酞菁铜纳米棒与氧化石墨烯制备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光催化剂的光谱吸收范围,实现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同时加快电荷传输,实现在水溶液中高效还原六价铬,在日常太阳光照下两小时内降解97%的水中的六价铬。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81
82
83
...
287
2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