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现代装备制造
在风电设备制造与研发领域,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拥有40多年的经验,具备国内最先进的风电机组控制技术,主营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生产、销售和风电场的运维服务等业务,为全球市场提供风电整体解决方案。现已基本形成以杭州总部为技术研发中心,临平钱江经济开发区、河北张北、宁夏吴忠为生产基地的“一个中心、三大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多个项目获得省部级技术奖项。开发完成了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1.5兆瓦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被认定为首批“浙江制造精品”。 在民爆器材生产领域,浙江新联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品种最全、凭照产能最大的民爆企业,拥有生产、销售、爆破服务一体化的民爆全产业链,业务涵盖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塑料导爆管、导爆管雷管等民爆器材的生产、销售、配送和爆破技术服务,泛民爆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各类生产资料经营等领域。拥有工业炸药10.9万吨、塑料导爆管1.9亿米、导爆管雷管4300万发生产许可能力。 在军品制造及研发领域,集团重组所属的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红旗机械有限公司、浙江解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三家军工企业,成立浙江省军工集团,开展枪械、枪弹、工程兵武器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为国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集团组建浙江华瑞航空制造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飞机金属及复合材料零件制造、飞机结构部件组装、飞机技术服务、售后服务和飞机零配件维修服务。 在零部件制造及研发领域,拥有绞盘、液压油缸、风机主轴、多路阀等主导产品。
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2021-02-01
冶金装备制造板块
350吨鱼雷型混铁车 推焦车 拦焦车 装煤车 电机车 熄焦车 导烟车 260吨转炉 高炉设备 连铸设备 板坯连铸设备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 2021-02-01
金属微铸锻铣复合增材超短流程制造技术与装备
本项技术融合3D打印、半固态快锻、柔性机器人3项重大技术,将金属增材-等材-减材合三为一,实现3D打印锻态等轴细晶化、高均匀致密度、高强韧、形状复杂的金属锻件,全面提高金属制件强度、韧性、疲劳寿命及可靠性,解决锻件增材制造世界性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直属贵州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贵阳市清镇职教城风景如画的红枫湖畔,毗邻国家4A级景区时光贵州古镇,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学院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同时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并举办各类成人本专科教育,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设有国家第七十五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中专部)以及成人教育部等七个教学单位,开设有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设计、会计等十四个专业,其中有四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拥有数控、汽车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目前,有各类在校学生8500余人。 学院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共有专兼任教师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63人,“双师型”教师14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97人,其中有全国机械中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12名,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裁判员27名。在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现代制造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多人次荣获一、二、三等奖。 学院是贵州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中心授予贵州省的唯一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是贵州省职业院校装备制造项目技能大赛的主要承办单位。学院秉承“崇德尚能,砺学敦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浸润技术,素质托起技能”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校校、校企、校政深度融合,引进了几十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学院办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与省内多家本科院校组成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联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基础和人才出口通道,为省内外航空航天、机械、电子、汽车、医药、食品等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2021-02-01
一种金属零件的增减材复合制造装备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零件的增减材复合制造装备及方法。该装备包含增材制造组件、减材制造组件、气氛调控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增材制造组件用于对待加工零件实施激光选区熔化;减材制造组·826·件用于对已熔化成形的金属零件切片层实施机械加工;气氛调控组件用于在零件制造过程中为激光辐照区域提供保护气体和清除激光辐照区域产生的金属烟尘;控制系统用于处理待成形金属零件 CAD 模型,生成增材制造组件与减材制造组件的加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泡沫铝生产和特种装备制造
本项目旨在建设中国泡沫铝生产和特种装备制造基地,利用金属铝锭或废铝为主要原料生产高性能泡沫铝材料,再用泡沫铝材料制造高性能特种装备,为发展高性能国防装备、高铁装备、高性能汽车、船舶以及工程服务。泡沫铝是一种具有多种特殊性能,多用途的新型材料,是当今世界材料科学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的新材料之一。泡沫铝材料除了密度小、孔隙率高之外,还具有吸声、隔声、抗弹侵彻、阻尼爆炸冲击波、阻尼振动、屏蔽电磁波、夹芯板轻质高强等特殊性能。利用泡沫铝材料可以制造高铁列车防撞、降噪结构;制造汽车防撞、降噪、轻质结构;制造军工装备的轻质结构、防爆、防弹结构;制造电梯防坠落缓冲器、建筑大理石复合板、防火降噪与隔声结构等。 独家拥有泡沫铝生产技术发明专利及其他装备和结构制造专利,国内外首创。 制造电梯用泡沫铝缓冲器,保护人员生命安全,潜在市场450亿元以上。 还可以制造大理石/泡沫铝建筑板。制造建筑防火吸声装饰、隔声墙等。制造泡沫铝复合防撞保险杠,当汽车正面以时速100km碰撞时,可以吸收全部动能,保护汽车和乘员的安全,特别适用安全校车,能够保护孩子生命安全,泡沫铝充填汽车车身型材,潜在市场100亿元以上。 制造高铁列车头部防撞结构、车厢间防撞结构、列车吸声内饰、地板、高铁线路声屏障,潜在市场100亿元以上。 制造军工装备,制造军车防地雷、防弹结构,重型装备空降缓冲台,大跨度速装大桥,航母缓冲飞行甲板,导弹发射井盖等,潜在市场可达数百亿元。生产每吨泡沫铝材料成本为3万元,每吨可获利税3万元。一个年产20万吨的泡沫铝生产厂,如果其中一半(10万吨)直接销售,将获利税30亿元;如果其中一半(10万吨)制成特种装备产品出售,将获利税170亿元,总共可获利说200亿元以上。
东北大学 2021-04-11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于2006年建立的一所公立普通高职院校,由省教育厅主管,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学院为“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学院全面落实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项目、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示范校建设项目、职教质量提升项目,牵头组建辽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与沈阳机床集团合作开展 I5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中兴通讯等联办二级学院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学院紧紧围绕辽宁省支柱产业开设专业,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基本形成了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相对应的专业布局。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合署)等7个学院、1个实训中心及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辽宁技师学院)。学院现有44个专科专业,围绕装备制造业形成五个专业群,其中:智能制造技术、自动化应用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等3个专业群是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9个省级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流管理、商务英语)。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4个省级教学团队(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材料加工专业群教学团队、模具制造课程教学团队)。学院积极引进优秀技能人才,建设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双师型”名师工作室,3人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1人获得辽宁省职业教学名师称号,十余人获得省市级技能大王或技术能手等奖项,百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被聘为兼职教师。 学院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综合数控实训、柔性制造、工业机器人、现代焊接等多个现代化实训室,建成了机械加工、控制技术、材料及焊接、信息技术、汽车技术、物流及商务等9大实训基地,其中,电工电子、数控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3个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配备了高端智能化实训设备,包括用于公共实训的GDH1630五轴龙门加工中心、CIOTA301510三坐标测量机以及14台三轴数控加工中心等,用于数控技术等专业实训的工业级柔性制造系统、高精度3D打印机、精密加工中心等。学校与行业内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与60余家生产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学院近几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贫困生就业率100%,建校以来累计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培养输送了近2万余名毕业生。近三年来,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四十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十项。 学院始终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教育有效对接,延长人才培养产业链条。与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省扶贫办等部门合作开展干部培训、职工技能、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农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才2.5万人次。搭建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一体化立交桥,培养数控、焊接等专业自考人才4万余人。 学院已发展成为全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领域一所知名品牌院校。近年来,被评为“国家发改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学校”“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学校”“省首批心理健康示范校”和“省直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到学院视察并对学院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9年,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职学院。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共4个系,以及基础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学部。涵盖机械设计、机电设备、自动化、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商务和海上乘务等7个专业类别。并在校生近5000人,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 海滨城市 风光旖旎。 学院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学院位于大连的金普新区,这里东临迅速崛起的装备制造业园区,西靠风光秀丽的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市”外桃源,独有静谧,是莘莘学子实现梦想的第一高地。 设施先进 条件优越。 学院占地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图书馆以及体育场等教学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93.12万元;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此购置了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越的仪器设备,学院投资2800万元建设实习实训中心,中心涵盖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电工、焊接技术、钳工技术等六个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实习实训。 群贤荟萃 名师强校。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充分发挥大连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学院制定特殊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并聘请了大连高校的知名教授、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328人,专任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以上职务4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4%;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4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8%; 内涵建设 特色强校。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学院以现代企业升级转型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理实一体化”、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环节模块化等改革策略。学院坚持校企合作,课证融合,开展中级工证、高级工证、CAD证、计算机证等十多个工种的考证工作,学生的获证率为96%。学院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为学院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拓宽渠道 高质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建立了全程指导教育、全程跟踪管理、安置全员就业、重点帮困的“四全一重”的就业管理模式。拓宽了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的对接、订单班直接就业、政、校、企合作就业、学院推荐就业、企业招聘就业等“五种”就业途径。我院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中央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多次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特色报道。 立德树人,服务为本。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宗旨。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突出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助困与扶志”、“助困与自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通过开展“四个文明”、“校园十佳”、“励志模范”、“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励志成才,完善人格,关爱心灵,构建温暖包容的心理健康氛围。 诚信办学 美誉八方。 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办学,施“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经过全院师生努力拼博,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十大诚信单位”、“全国十大最具就业竞争力学校”、“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高校文明食堂”等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人才培养的工作评估;2014年完成了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机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的建设任务,获辽宁省财政厅拨付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2015年1月,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百所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在辽宁省首批试点的4所高职院校中唯一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2015年8月,学院被确定入选大连市公共实训基地。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回转支承新型制造装备及工业应用
本研究针对回转支承(属轴承类基础件)制造中存在的薄形齿圈及滚道的强力切削易颤、通用设备加工效率低、滚道精度不稳定,产品检测技术落后、综合性能实验设备空白等技术难点,开展理论研究,并突破技术难点,发明了用于回转支承制造的4种新型装备,并实现工业应用。项目主要成果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研制用于回转支承成形齿加工的极坐标数控成形铣齿、磨齿机。研究强力成形铣齿断续切削机理,提出了切削转矩计算模型和极坐标系下机床拓朴结构精度模型并应用,突破了回转支承强力成形齿加工效率低、易颤振的难题,取代了滚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复合垃圾衍生燃料制造技术
复合垃圾衍生燃料制造技术是开发低成本、高固硫率和防潮抗水型,适用于工业锅炉燃用的复合垃圾衍生燃料,可以适量加入粘结剂或根据生物质具体性能对其进行生物化学预处理以适当提高其粘结力;可将复合垃圾衍生燃料的灰分、水分、挥发分、发热量、燃料比、粒径大小、焦渣特性、热变形特性等调整到有利于燃烧的最佳值,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使之发展成先进的高效清洁燃料。 该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制备出适合我国现有锅炉燃烧的新型垃圾衍生燃料。RDF制备过程中掺入一定量的煤,不仅有利于提高热值,均匀分配物料,同时还可以起到助粘的作用;同时,压制成型块燃料,使其具有统一形状和规格,易实现成型时添加固硫、脱氯剂及催化剂等,再配套合适的燃烧设备,既有利于高效燃烧又能减少污染。该处理方式,可为国内垃圾提供一条新型资源化解决途径,这样既节省了处理垃圾的处理费和供热燃料费,又减少了固体废弃物。 本研究利用生物质型煤生产工艺来进行了 C-RDF 成型制备研究。复合垃圾衍生燃料炉前成型是指直接使用煤场的动力配煤,在不添加或添加少量粘结剂的条件下,由置于锅炉旁的成型机成型后直接下落到炉排上,供锅炉燃用。 垃圾衍生燃料成型工艺主要分为三个工序,即原料制备、搅拌成型和固结干燥。3个环节中重点在于原料制备环节。 垃圾衍生燃料之所以能在炉内燃烧过程中取得较散煤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由于燃料个体形状规格,使垃圾衍生燃料层具有均匀分布的空隙率,且其单个空隙容积较大,有利于可燃气体的反应。燃料层的空隙率大则通风阻力小,有助于降低风机电耗和结渣程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1 2 3 4 5 6
  • ...
  • 184 1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