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精
细化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控制的机械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细化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控制的机械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脑电采集装置、计算机和多维度机械手;脑电采集装置包括电极帽、信号发送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电极帽为非侵入式电极帽,直接佩戴在操作者头顶,采集操作者运动感觉区域的脑电信号,通过信号发送装置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受装置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处理脑电信号,并将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多维度机械手,控制机械手的两个手爪电机、手腕电机、手肘电机和肩关节电机运动。操作者无需进行肢体运动,只要想象就能使机械手按照操作者的意愿实现抓取物体、搬运物体等功能,可以使瘫痪、丧失运动机能的残疾人重新实现一些基本的生活动作。
浙江大学
2021-04-11
面向生物医药和精
细化
工绿色高效制造的微流控技术
1. 痛点问题 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集中于生产基础和大宗化工原料,而面向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其比重不足10%。化工产业正受到国外技术壁垒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的多重压力,需要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和绿色化。 针对传统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革新的研究方向,微反应器和微流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微反应器和微流控技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就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微反应连续化生产技术是一项在新世纪中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是生物、化学、化工等交叉前沿的方向;2009年,25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和研究机构将微化工技术列入化工产业发展新方向,联合启动了构建所谓灵活、快速、未来化工厂的“F3计划”。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由于产量小,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反应釜等设备,单批次生产,存在原料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生产过程安全性较差,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解决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生产的环保、安全、效率等问题,是目前广大中小型生产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2. 解决方案 微反应器/微流控技术:以微结构元件为核心,在微米或亚毫米受限空间内进行的流动、传递和反应过程,它通过减小体系的分散尺度强化混合、分散与传递,提高过程可控性和效率,以“数量放大”为基本准则,将实验室成果可靠地运用于工业过程,实现大规模生产。 目前,微反应器/微流控技术已经从研究阶段向工业化生产阶段发展,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在生物医药、化妆品、环保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采用微反应器成套技术,在实现化学品生产的连续化同时,具有低能耗,高效率,低排放,高安全性等一系列优势。 1) 本项成果基于微化工技术,结合先进的生产装备自动化技术,提供面向生物医药制造领域的绿色高效的微流控技术生产方案。 2) 同时,结合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构建全自动的集成化工艺平台,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整体应用。
清华大学
2021-09-08
一种带水合反应器的
复合
吸收
剂
循环捕捉CO2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水合反应器的复合吸收剂循环捕捉CO2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煅烧?还原反应器(1)、冷凝器(2)、水合反应器(3)、空气反应器(4)、碳酸化反应器(5)、换热器(6)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管道;该循环捕捉CO2的方法为:钙铜基复合吸收剂中的Ca(OH)2和CaO与进入碳酸化反应器的烟气反应,捕捉CO2;固体产物在煅烧?还原反应器中与通入其中的CH4反应,产生高浓度CO2;部分反应后的固体进入水合反应器改善孔隙结构,增强反应活性;活化后的复合吸收剂进入空气反应器完成铜基载氧体的再生。本发明使用钙循环耦合化学链工艺实现了低能耗捕捉烟气中的CO2,同时借助水合反应抑制吸收剂碳酸化性能衰退。
东南大学
2021-04-11
金属
复合
物催化
剂
、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D,L-薄荷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D,L-薄荷醇中的应用,该金属复合物催化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镍70-85%、铝8-10%、钒5-10%、钴2-10%。该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应用于百里酚加氢制备D,L-薄荷醇时,具有反应活性高,手性化合物消旋化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异构化中加入的某种碱是减少轻组分副产物的关键。整个工艺反应选择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合成路线对环境友好。
浙江大学
2021-04-13
可磁性分离回收的石墨烯
复合
二氧化钛光催化
剂
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磁性分离回收的石墨烯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首先将石墨烯与磁性颗粒复合制备成磁性石墨烯,再与水热法合成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制备出三元复合光催化剂,该催化剂由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磁性颗粒三部分组成,磁性纳米颗粒负载于石墨烯片层上形成磁性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具有磁性;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具有三维有序纳米结构,负载于磁性石墨烯片层上,形成磁性分离的石墨烯复合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纳米颗粒具有磁性,可分离回收,具有高效催化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3
温控缓释抗寒型种衣
剂
及抗寒
剂
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控缓释抗寒型种衣剂,由温控缓释抗寒剂和包衣辅料组成,所述的温控缓释抗寒剂由温控缓释材料和水杨酸组成,所述的温控缓释材料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无规共聚物,所述的抗寒剂与包衣辅料的质量比为0.0015~0.03:1。本发明还提供了温控缓释抗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温控缓释抗寒型种衣剂能够发挥温控缓释材料的温控作用,使其控制抗寒剂在特定的温度下释放,以保证抗寒剂的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同时也可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靶向降解NETs的SHp-DNase1
复合
物
化疗作为最重要的抗肿瘤方法之一,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CIPN一旦出现极难恢复,患者因疼痛不得不降低化疗剂量甚至停药,极大降低肿瘤治疗效果。然而,目前尚未有任何药物可以有效防治CIPN。本专利围绕CIPN的核心诱发因素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通过缺血归巢肽(shp)引导的DNase1靶向降解NETs,弥补了传统治疗的不足。并且作为一种双功能纳米药物,既可以作为一种分子探针用于活体缺氧部位成像也可以靶向递送药物到缺血性组织,有效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和四肢微循环障碍,在治疗NETs引起的疾病如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京医科大学
2024-07-05
涂层
复合
沉积系统
目前,我国工模具等工业化高端涂层设备主要掌握在瑞士、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手中。本技术是建立在我国的全方位离子注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涂层复合沉积系统由矩形弧源、磁控溅射元、弯曲电弧磁过滤电弧源、全方位离子注入工件架等部分组成,主要应用在薄膜制备、超硬涂层、润滑涂层、光学涂层等方面,对比试验表明,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沉积超硬涂层可以但不限于沉积TiN、TiAlN、TiSiN、TiAlSiN等涂层,也可以用于沉积类金刚石涂层。在高速钢上面沉积的TiN涂层结合力超过100N,真空度优于8x10-4P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金属/陶瓷
复合
基板
利用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制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金属/氧化铝陶瓷结合基板和金属/氮化铝陶瓷结合基板,为电力电子器件和半导体制冷片提供高性能的陶瓷封装材料;研究开发高性能氮化铝陶瓷基板、新型半导体材料和新型电子元器件。铜、铝、镍、银、铁等金属和氧化铝、氮化铝等陶瓷基片直接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导热、低膨胀、大电流、冷热负载循环、温度范围宽等特性,在电子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混合电路、电控电路、半导体功率模块、电源模块、固态继电器、高频开关供电系统、电加热装置、半导体制冷器、微波及航空航天技术及其它相关领域。金属/陶瓷层状复合结构材料在轻装甲防护、新能源及新型发动机领域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陶瓷基高温复合材料是新一代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研究的重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混凝土
复合
空心砌
混凝土空心砌块在我国已成为继实心粘土空心钻后的第二大墙体材料,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保温隔热性能差,抗渗、抗裂性能差等诸多问题,给这种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本项目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特别是针对保温隔热的问题,采用复合的方式,解决了保温隔热抗渗的问题。混凝土复合空心砌块隔热与 240mm 砖墙相近,保温优于240mm 砖墙,由于具有致密的面层,可有效地防止渗漏,并且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12
13
14
...
196
1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