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
系统以“学、教、练、考、管、评”的设计理念为依托,基于多学科、高质量、成体系的资源优势,满足全时段数字化教学、自主学习和标本考试需求,形成全场景应用的形态学数字化教学体系,满足师生全流程教学应用。
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6
数字化实验教学解决方案
职站是一款辅助院校教开展专业实训教学的云智能平台,可满足实训教学的教、学、练、考、赛的全场景需求,为院校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智能云上实训室。平台设计遵循着极简、高效、灵活的理念,可帮助院校老师0门槛开展实训课程,每个实训都有配套的学习资源和实训项目,支持自定义发布考核和练习,内置AI智能判分和大数据追踪统计分析,可多维度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并且通过可视化的图表和实验报告直观展示师生的教、学成果,可帮助院校高效,便捷地开展实训教学工作,实现实训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特色亮点   金融+科技+大数据 平台集成有30+款产品,可满足计算机、大数据、金融,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等相关专业开设实训课程。院校可自主选择:3D银行综合、担保,Python程序设计 、经济金融建模实验、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 、量化投资策略建模 、大数据分析、金融随机过程、Python数据采集、区块链交易所等等。可满足计算机、大数据、金融,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等相关专业开设实验课程。 沉浸式岗位模拟与案例实操 平台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经典案例和仿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的职业实操能力。 大数据统计分析 大数据追踪每个老师、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可视化的图表,还支持依据不同维度进行展示,轻松实现实训教学可视化和可量化。 云上实训室 随时随地,无需安装部署,只需登录网站即可使用实验课程资源,可满跨专业跨校区,不同教学场景下的教学需求。 资源融通共享 学校可自主打造自己的精品课程中心,老师可以在这里创建优质的课程,支持视频,课件,教案等不同格式的教学资源上传,让全校甚至全国师生共同学习一起分享。 跨专业交叉实训 平台可支持定制化的跨专业交叉实训课程,依据院校新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多学科实训项目融合,帮助学生实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  
深圳或然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03
3D医学数字化教学平台
知行医苑在线3D医学教学平台,主要用于查看医知苑虚拟三维数字资源,所有3D模型结构均可任意角度旋转、缩放和移动;隐藏、透明、菜单等功能,医知苑平台包含:3D人体解剖虚拟模型、3D人体解剖实物标本、3D人体小微结构解剖,中医穴位3D数字人、病理学3D虚拟模型、病理学3D大体标本、组织学3D虚拟模型、生理学3D模型、细胞生物学3D模型、病原生物学3D模型、动物解剖3D模型,各学科数字全景切片、动画/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包含上万个数字资源。 《人体解剖学》 包含系统解剖、局部解剖、3D断层解剖、3D模型断面解剖、小微结构解剖、CT/影像、标本图片、3D动画/视频、3D实物标本模型九大部分。 3D人体解剖截图 3D人体实物标本截图 小微结构3D解剖 《运动康复学》: 包含:肌肉起止点、肌肉扳机点高清图、关节曲、骨性标志、运动系统动作分析、运动系统病理分析、3D动画部分。 肌肉起止点 关节曲   运动系统动作分析 《中医针灸学》: 1、中医针灸学系统包含男女两套中医穴位模型,包括十四经络和经外奇穴 中医穴位模型 《病理学》 包含病理学数字切片、病理学3D虚拟模型、病理学3D大体标本模型、病理学高清标本图、病理学切片微视频、病理学3D动画六大部分 数字切片 病理学3D虚拟模型 病理学3D大体标本 《组织学》 包含组织学数字切片、组织学电子显微切片、组织学3D模型、组织学微视频四大部分 组织学数字切片 电子显微切片 组织学3D模型 《胚胎学》 包含虚拟人类3D胚胎解剖、胚胎学3D虚拟模型、胚胎学3D正常标本模型、胚胎学3D畸形标本模型、胚胎学3D动画、胚胎学数字切片六大部分 3D胚胎解剖 3D虚拟模型 3D正常标本模型 《寄生虫学》 包含寄生虫数字切片、寄生虫3D模型、寄生虫3D动画三大部分   寄生虫数字切片 寄生虫3D模型 《微生物学》 包细菌学3D模型、病毒学3D模型、细菌学动画、病毒学动画、细菌病毒电子显微高清图五大部分 细菌学3D模型 病毒学3D模型 电子显微高清图 《细胞生物学》 包含细胞生物学3D模型、细胞生物学3D动画模拟机制、细胞生物学镜下视频三大部分 细胞生物学3D模型 医知苑-3D医学数字化教学平台网址:http://3d.xd-zxyy.com
上海萧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3-02-08
碳纤维复合材料轴流风机叶轮成型固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轴流风机叶轮成形固化装置。其下盖底面开有复合材料叶片固化腔体,上、下盖的相配合的一侧装有回转机构,位于回转机构的上、下盖相配合的另一侧安装有锁紧装置;位于各自复合材料叶片固化腔体中间的上盖孔内插入加压或抽真空接管;沿叶片固化腔体外的上、下盖结合面四周设有密封圈;将由上、下盖锁紧后的叶片固化腔体置入四周具有加热装置的腔体内,加热装置外设有保温层,加热装置的腔体一侧开有供叶片固化腔体进出的固化装置门。本发明釆用快速开启和快速连接密封的结构,实现对叶轮固化的快速进出的目的;可开设多个叶片固化装置腔体,实现批量生产;设有加压或抽真空接管,提高叶片的复合强度和刚度。
浙江大学 2021-04-11
功能可控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成果介绍本项目将静电纺丝、电化学修饰电极两种方法有机结合,从外表面、内容物及整掺杂等方面对基础纳米纤维修饰电极进行功能化,实现功能可控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功能可控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从调控“结构”-“效应”角度,构建新型功能可控活性分子固载界面,结合光电传感技术,建立模型。市场前景建立多种癌症、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的系列标志物,环境污染物,食品污染物的分析跟踪与评估新模型,一些典型应用案例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
东南大学 2021-04-11
TiC/金属复合涂层反应热喷涂粉末及其制备技术
项目的简单概述 本项目根据反应热喷涂的原理,研究开发了反应热喷涂粉末的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了TiC/金属系列陶瓷-金属复合涂层反应热喷涂粉末。该产品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所制备的粉末具有包覆结构,结合强度高,流动性好,可以保证喷涂过程中反应组元充分反应、获得优质的TiC/金属反应热喷涂复合涂层;(2)涂层中TiC颗粒细小(普通火焰喷涂≤300nm;等离子喷涂≤500nm),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3)对喷涂条件要求低,既可用于普通火焰喷涂,也可用于等离子喷涂;(4)生产和应用(喷涂)成本低。 项目的最新进展、所达到的水平 已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可产业化。 项目的关键数据,如性能指标等 ①喷涂方式:普通火焰喷涂或等离子喷涂 ②孔隙率:≤3%(普通火焰喷涂) ③涂层表面硬度:HRA≥90(普通火焰喷涂) ④耐磨性能:普通Ni60涂层的12~18倍(普通火焰喷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型高炉陶瓷杯材料——塑性相结合刚玉复合砖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巩义市中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采用最新科技自主研制开发的塑性相结合刚玉复合砖是一种最新型的高技术的高炉炉缸用陶瓷杯耐火材料,它是采用金属与非金属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材料,优于广泛使用的Sialon-Al2O3制品。在原刚玉碳化硅复合砖中添加金属塑性相研制而成,砖中塑性相与陶瓷基质复合,提高了材料的韧性;活泼的金属相在高炉气氛中可以原位生成氮化物、氧氮化物及其复合物,大大提高了耐火材料的强度与抗渣、铁侵蚀性能。金属塑性相结合刚玉复合材料的具体特点如下:1)具有优良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和很高的抗铁水渗透和冲刷的能力;2)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应力的能力;3)制品具有很高的抗渣、铁及碱的能力,材料的抗铁水侵蚀指数为0%,抗炉渣侵蚀指数为8.44%,抗碱侵蚀评价达"优Ⅱ";4)具有自修复、自生成抗渣铁侵蚀层的材料。具体指标为,体积密度:3.15g/cm3,常温耐压强度: 132MPa,高温抗折强度:17.8MPa(1400℃×30min),抗渣侵指数:8.44%,抗铁侵指数:0%,抗碱侵评价:优(U)。经权威机构查询,该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生产的产品达到国外相似产品的领先水平。该产品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线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线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金属盐溶解在乙醇胺的水溶液中制备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线;将肝素溶液加入到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线溶液中,制备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线溶液;将聚合物多孔膜固定在过滤容器中,膜面朝上,过滤容器中加入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线溶液,减压过滤;干燥。本发明将荷负电的肝素通过静电作用固定在荷正电的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线表面,形成以纳米线为核,以肝素为壳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线,再通过动态制膜法,将复合纳米线沉积在聚合物多孔膜表面,形成具有抗菌性和血液相容性双重功效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线滤膜。纳米线直径小,负载时形成的孔径小,孔密度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浙江大学 2021-04-11
氧化亚铜-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工艺将不稳定的氧化亚铜纳米颗粒包裹到MOFs晶体里面,得到一例Cu2O@ZIF‑8复合材料,相对于氧化亚铜纳米颗粒,该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可用于催化等领域。该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条件温和,环境友好,能源消耗极少,成本低,适应工业生产。
南开大学 2021-04-10
金属微铸锻铣复合增材超短流程制造技术与装备
本项技术融合3D打印、半固态快锻、柔性机器人3项重大技术,将金属增材-等材-减材合三为一,实现3D打印锻态等轴细晶化、高均匀致密度、高强韧、形状复杂的金属锻件,全面提高金属制件强度、韧性、疲劳寿命及可靠性,解决锻件增材制造世界性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5 226 227
  • ...
  • 905 9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