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我国学者在水稻生殖隔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88102、31991224、31971909、31701402、31921004和U2002202)等资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历时13年系统鉴定了引起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遗传调控位点,并对其中的一个主效位点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分子机制的深入解析,解开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同时揭示了目标基因的演化规律以及其在不同水稻种质资源中的分布。该研究为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高产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生命科学部 2023-08-03
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胆酸结合蛋白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传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因修饰的小鼠疾病模型,对有限的几个胆酸相关蛋白进行研究,进展缓慢。迄今为止还从未有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全面发掘可以和胆酸分子相互作用的靶标蛋白的研究,而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首次以天然胆酸分子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可以模拟其生物学功能的光交联胆酸分子探针,然后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活细胞水平上全面探寻了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和胆酸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潜在蛋白靶点,并从生化水平上进行了验证。
北京大学 2021-04-11
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监测及运营管理技术研究
(1) 课题组应用研发的便携式空气甲醛现场检测仪、VOCs快速自动检测仪 等在内的样机及相应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方法开展了典型功能房间的建筑室内 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及现场检测校准技术研究,以及工程现场建筑室内空气质量 监测检测关键技术的实验室测试比对研究;结合完成的现场仪器测试实验平台, 进行了成果样机的基础技术参数的测试;(2) 建设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公众平台,平台覆盖全国气候带、经济 带的十个典型城市的测试数据及统计分析,获得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最新现状 及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同时公众平台面向普通大众用户,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为以后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的丰富及相应调控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3)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结合在环境测试舱开展的建筑材料TVOC实验拟 合,得到TVOC释放衰减曲线,分析了办公建筑室内的TVOC浓度累积情况及预 通风后其浓度的衰减情况,得到不同工况下办公建筑最佳预通风时间,构建了室 内空气质量调控策略,开发软件一套;(4) 针对公共建筑能源监管的需求,研发完成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和 可再生能源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应用,建设完成了两个市级监测平台的研发建 设一一重庆市公共建筑能源监管平台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管,出版专著一 部;(5) 集成能源监管平台的内容和特点,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数据库和监测 系统主要设备性能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研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立了室内空 气质量与运行能耗综合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平台,研发产品一项,编写应用手册 —套;(6) 基于系统运营和空气质量监测平台的研发与建立,开展了关于公共建 筑室内空气质量运行控制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新风预警调控技术、建筑 预通风调控策略、污染物扩散与防控策略、通风与节能舒适相关性调控等,形 成了针对降低污染物浓度、降低能耗和满足人体舒适度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 管理策略,申请专利2项,立项编写技术规程一部;(7) 开展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运营管理系统构建研究,包括单 一典型功能房间的室内多参数和建筑能耗综合监测和控制体系,构建建筑室内 空气质量和建筑能耗在线监测数据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和共享系统, 并进行片区示范工程与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总面积达11.05万平方米。.
重庆大学 2021-04-11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成果简介:  益生芽孢杆菌因其独特的优势可用来制成新型、高效、低残留的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科学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益生芽孢杆菌产业化关键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活菌数低、出芽率低、货架期短、生产工艺研究不够深入、产品稳定性差等。 项目组在完成系列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核反应堆进出口接管锻造工艺的模拟研究
用数值模拟对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锻造各工序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和金属塑形变形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工艺参数对锻造过程的影响,优化确定锻造工艺规范。通过多次模拟试验,确定了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和质量满足要求的试制方案,产品经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其各项性能指标测试完全达到合同要求;首创“斜十字镦粗法”,使钢锭中心始终保持较大的三向压应力,在拔长时采用合理的砧宽比和接砧角,改善锻件应力状态并提高拔长效率。项目获得专利2项,发表文章2篇。
东南大学 2021-04-13
地区电力负荷预测系统及气象与电力负荷关联性规律研究
根据地区电力部门SCADA系统的电力负荷监测数据与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基本要素的日监测数据,采用关联分析理论,对电力负荷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的一些时段,进行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规律的研究,并建立起科学实用的关联模型,为电力负荷的准确预测,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随着电力公司模拟交易市场,由试运行阶段到实用阶段,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就是准确地做好电力负荷预测。众所周知,电力负荷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每年的某些时段,负荷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掌握这些时段的负荷与其相关联性规律,对系统调度及负荷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水热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与开发
1 成果简介利用我国丰富的镁资源,依托技术创新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粉体材料是镁盐行业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本项目通过制备塑料增强材料-碱式硫酸镁晶须为镁盐的高度利用提供一条有价值的处理途径。此外, 我国是一个塑料生产大国,在塑料产品的深加工及增值方面有很大技术潜力和市场空间,制备晶须-塑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是其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晶须是指以单晶形式生长的形状类似短纤维,而尺寸远小于短纤维的针状单晶体,是一种力学性能十分优异的复合材料补强增韧剂。碱式硫酸镁晶须具有轻质、高韧、耐磨、耐腐蚀等特性,用其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比重小的特点,可用于制备高性能晶须-塑料复合工程材料如高强塑料容器、管材、板材、齿轮、刀具、轴承、滚压设备等,也可用于航空航天及汽车行业,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是 8~10 万吨/年。目前日本类似产品(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售价为 4~6 万元/吨。2 应用说明清华大学已成功开发出水热合成碱式硫酸镁的实验室技术。该项技术的主要原料为硫酸镁( 500~700 元/吨),工艺简单,所需设备大多为常规设备,成本较低(约 8000 元/吨),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 碱式硫酸镁晶须形貌3 效益分析按年产 1000 吨中试规模计,成本: <8000 元/吨, 保守售价:20000 元/吨, 年创产值(万元): 1000´20000¸10000=2000,年创利税(万元): 1000´(20000-8000)¸10000=1200。
清华大学 2021-04-13
基于期权的西部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成果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所取得成果达到了 国际先进水 平,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4 篇,其中期刊论文 21 篇,包括英文期刊论文 5 篇, EI 检索 4 篇, ISTP 检索 5 篇。中文期刊包括《煤炭学报》、《管理学报》等重要期刊,其中 “ 煤炭资源开采权期权价值形成机理研究 ” 一文被引用 18 次, “ 便利收益对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的影响分析 ” 一文被引用 3 次。出版专著 1 部。其研究成果先后在陕西南梁矿业公司、榆林煤炭公司杨伙盘煤矿和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矿业权价值管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由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大连海洋大学、鞍钢集团开发的全尾矿细骨料 C40 人工鱼礁混凝土,采用 1%水泥熟料,胶凝材料 99%由超细矿渣粉、钢渣粉和脱硫石膏代替,骨料 100%采用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的尾矿和废石。这类人工鱼礁混凝土中的固废总比例达到了 99.8%,并且其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低于我国大多数近海海域海底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所制备的人工鱼礁的优良性能在国家海洋局重大公益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805030)”的工程应用中得到充分验证。传统的混凝土人工鱼礁中水泥熟料含量一般在 10%以上,而本成果所制备的混凝土人工鱼礁中水泥熟料含量仅有 0.2%,水泥熟料下降的比例达到了 98%以上,因此在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和减排 CO2 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极低水泥熟料全尾矿废石骨料混凝土人鱼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及评价见表 1,中国长江口近海海域、中国南海南澳岛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见表 2。从表 1、表 2 可以看出,极低水泥熟料全尾矿废石骨料人工鱼礁混凝土每一种重金属潜在海洋生态危害指数 Eir 均小于 40,潜在生态综合危害指数 RI 分别为 34.51、28.32,均小于 150,其潜在生态综合危害指数数值接近我国近海岸、海岛海域沉积物的综合危害指数数值。因此,对于两种钢渣-矿渣基绿色人工鱼礁混凝土,无论单种重金属还是综合所有重金属均具有海洋生态环境的低危害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化工行业废水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太湖流域分布近两万家化工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毒物和有毒重金属的化工废水;预处理技术水平低,抑制了后续生化处理效果,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大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预处理效果不理想,尾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毒物及氮、磷,造成大量的化工污染物进入太湖水体,加剧了太湖水质的恶化;亟需强化化工企业的废水预处理和尾水的深度净化,改善太湖水生态环境,解决我国环境环境敏感区域重大复杂工业污染技术难题。技术成果:1. 复杂化工废水复合催化转化技术针对复杂农药、化工废水中溶解态有机毒物的巨大环境危害性及其处理技术上的难度,研究开发了结构独特、性能优越的高效催化转化技术在催化材料、反应器结构及多技术协同等方面获得重要创新,在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高效预处理上取得突破,实现对溶解态、高浓度、难降解、多组分有机有毒废水快速有效处理。高效催化氧化主要技术指标 反应时间≤10 min 能耗≤4.5元/吨 药剂费用≤1.5元/吨 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率≥80%高效催化氧化装置已应用于多家医药、农药企业排放的高浓度含盐有机毒物废水2. 化工废水强化预处理成套组合工艺化工废水种类多、水质差异大,常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毒物,高浓度的盐分、氮、磷,有害重金属等,一般单一的预处理技术难以达到处理要求,本课题组研发成功以复合催化转化为技术核心的成套组合优化组合工艺,根据废水具体水质情况和处理技术难点,采用先进的单元处理技术柔性优化组合,优化组合工艺能确保废水达到处理要求,实行达标或趋零排放。3. 新型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与中水回用技术 针对现有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创新地开发了新型平板膜材料,研制了结构独特、性能优越的膜生物反应器 在膜原材料、组件结构、生化池结构等方面获得重要创新 长时间稳定运行,清洗操作方便,运行能耗低,膜片可单张更换 为废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通量:450~600 L/m2.d 能耗:≤1.0元/吨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已应用于多家制药、乳化液等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4. 污水深度净化与趋零排放成套工程技术 针对江苏地方标准严格、众多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 研究分析废水提标后的限制因素; 突破强化预处理技术关键 研发了强化改造技术和深度生物、生态处理及集成技术,实现了污水深度净化处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3 324 325
  • ...
  • 432 4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