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 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等方法,使 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南开大学 2021-04-13
Fe-MOF/Fe3S4复合材料及其作为纳米酶在检测马拉硫磷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Fe‑MOF/Fe<subgt;3</subgt;S<subgt;4</subgt;复合材料及其作为纳米酶在检测马拉硫磷中的应用。将六水合三氯化铁溶液和富马酸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A,然后进行回流反应,得到Fe‑MOF前驱体;将硫源加入到Fe‑MOF前驱体的乙醇分散液中,超声处理后,密封并进行水热反应,制得Fe‑MOF/Fe<subgt;3</subgt;S<subgt;4</subgt;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流程简便、原材料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合成成本低,且产品性能稳定,适合大批量合成。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可实现对马拉硫磷的可视化检测,具有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宽线性响应范围和较好的选择性及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考古遗址研究及新型保护材料
土遗址是指人类活动遗留下的由土和以土为主的遗迹和遗物。我国土遗址很多,遍布全国各地,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许多土遗址的状况较差急待保护。 国内外对于土遗址的保护,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改善环境、防止地下水的影响、防止生物的破坏,以及本体的化学加固等手段。其中土体的化学加固是解决土遗迹本身强度低,不耐水,容易崩散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对于土体的化学加固,国内外经常使用的材料有:有机硅材料、无机的硅酸钾材料(PS材料),非水分散体材料等。 其中有机硅材料在西亚和南美的一些土遗址的保护中得到应用,但是由于毒性和固化容易受环境影响,在国内没有得到应用。 硅酸钾材料(PS) 是敦煌研究院开发的加固材料,在西部地区的土遗址加固中效果良好,可增加土体的抗雨水冲蚀和风沙磨蚀能力。使用的案例有吐鲁番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酒泉的破城子古城,宁夏的西夏王陵等遗址。 对于中国东部的土遗址加固和保护,需要开发新有效的保护材料,满足目前大量遗址需要原地展示的需求。因此自1998年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课题组,以此为研究任务,开发了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材料,成功的用于东部地区的土遗址保护工程,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这种材料处理的土样在重量增加很少的情况下就有较好的加固效果。加固后颜色变化不大,孔隙率变化小;透气性降低小,土样的抗压强度提高。经过处理的土样在耐水能力上表现优异,1%以上浓度加固剂的土样可在水中长期浸泡,非常稳定。应用案例 近年来,课题组负责的项目多以遗址类的本体保护为主,自2003年的湖南里耶遗址保护开始,分别应用到了很多的考古遗址保护。主要有晋侯墓地车马坑本体保护工程(2013)、哈民忙哈遗址本体保护(2013)、临淄战国车马坑遗址本体保护(2014)、内丘邢窑遗址本体保护工程(2018)等,均采用非水分散体材料对遗址进行加固。 晋侯墓地1992年发现,K1车马坑清理后发现殉车总数48辆,这是目前国内已发掘的商周时期车马坑殉葬车子最多者。晋侯墓地车马坑遗址状况基本完好,但是仍有很多的病害,最严重的病害是开裂和附属文物的错位和无依托。因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敦煌研究院合作进行了车马坑遗址本体保护方案的编写,并与河北文物保护中心实施了晋侯墓地车马坑本体保护工程。哈民忙哈遗址,迄今为止在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写了哈民忙哈遗址本体保护方案,并与河北文物保护中心实施了哈民忙哈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本次保护的对象包括13个房基遗址,合计面积500平方米。遗址保护土体和人骨部分,使用SD-528乳液制作的非水分散材料,环己酮作溶剂对土体进行整体加固,加固深度10厘米,提高强度和耐水能力;对于人骨的保护,采用SD528溶液混合土作为人骨的修补材料,人骨及周围土体均采用从低到高浓度的PVB溶液进行加固。合作方式 非水分散体加固材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证明是合适有效的土遗址加固材料,可以进行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并可以参与遗址本体保护项目。
北京大学 2021-04-11
纳米材料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考虑到血液循环中的表达PD-1的T细胞(PD-1+T细胞)可以靶向结合aPD-1抗体,然后通过趋化因子的作用主动向炎症或者肿瘤部位聚集,他们设计了一种新的纳米药物递送策略(如上图),不仅可以利用纳米载体递送aPD-1抗体用于免疫检查点的阻断,而且还可以利用T细胞来递送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用于抗肿瘤T淋巴细胞的募集。由于纳米载体pH的敏感性,肿瘤浸润的PD-1+ T细胞结合的纳米药物在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释放,留下aPD-1封闭抗肿瘤T细胞上的PD-1/PD-L1免疫检查点,新产生的负载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纳米药物被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摄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加抗肿瘤T淋巴细胞的募集,这些募集来的T细胞又可以再次作为纳米药物输送的工具输送纳米药物,这种良性的药物递送循环可以显著提升肿瘤内药物的聚集,改善肿瘤中T细胞的浸润,协同提升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为一些不响应免疫检查点治疗的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聚合物热电材料的研究
聚合物热电材料因其低毒性、质轻、柔性和可大面积加工等优势在可穿戴自供电器件方面具备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个高性能的热电器件同时需要 p 型与 n 型两种材料。聚合物在掺杂之后的电导率 对 聚合物材料的热电性能起到了关键 的 决定 作用。 目前 , P 型聚合物的电导率已经超过 1000 S cm -1 ,相比之下,仅有几例 n 型聚合物的电导率超过 1 S cm -1 。
北京大学 2021-04-11
纳米材料电催化性能研究
开发了多种结构的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用于高性能的电解水制氢电极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可食用自修复水果复合保鲜涂层材料
东南大学 2021-04-11
锡酸锑纳米线复合电子封装材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酸锑纳米线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属于结构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锡酸锑纳米线复合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锡酸锑纳米线65‑80%、聚乙烯醇3‑5%、聚苯乙烯3‑5%、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盐共聚物0.05‑0.5%、异丙醇铝3‑6%、聚偏氟乙烯7‑14%、水3‑5%,锡酸锑纳米线的直径为50nm、长度为20‑30μm。本发明提供的锡酸锑纳米线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具有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绝缘性好、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高及制备温度低等特点,在电子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TPEE/TPU/PTFE复合电缆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TPEE/TPU/PTFE复合电缆材料及制备方法。复合电缆材料组成及配比,以质量百分比wt%计为: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20%~60%;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0%~40%;PTFE5%~25%;阻燃剂20%~45%,阻燃协效剂1%~10%,润滑剂1%~5%,抗氧剂0.2%~1.0%,光稳定剂0.05%~0.3%,紫外光吸收剂1%~3%;所述的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为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所述的PTFE为低密度微孔聚四氟乙烯。本发明的复合电缆材料在达到UL94V-0等级的同时具有比较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路桥用复合彩液基快速修复材料
本产品以复合乳液作为改性剂结合交联剂对常温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通过优化的乳化工艺,制备了高性能、具有稳定化学网络的常温沥青复合乳液基,改变市政路面的施工方式和环境、通过提高柔性路,结构形式和强度控制手段,用于人口密集区要求严格的路桥施工,对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的市政路面具有明显优势。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427 4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