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中高温自润滑多弧离子镀多元梯度工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38970.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CrTiSiN/AlCrN多元梯度工具涂层,属于材料表面镀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涂层是由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的中高温自润滑多元梯度涂层,为三层梯度结构,分别为CrN层、AlCrN层和AlCrTiSiN层,所述AlCrN梯度过渡层厚度为0.84~1.09μm,AlCrTiSiN工作层厚度为1.61~2.36μm;所述AlCrTiSiN工作层中含有50~70%的(Al,Cr)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超音速热喷涂技术的装备关键零部件表面耐磨耐蚀涂层
 许多工业设备往往因为某个关键零部件表面的损坏,导致整个系统效能大幅度降低甚至报废,造成极大地浪费。综合应用先进的表面涂层技术,不仅可以极大延长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寿命,提高产品质量,甚至可以修复已损坏的关键零部件,实现装备的再制造,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环保之目的。 热喷涂技术可使工件表面获得不同于基体材料的特性,具备更优良的强度、硬度、耐磨、耐蚀、耐热、绝缘、导电、密封、抗氧化、隔热、消毒、防微波辐射以及其它各种特殊物理化学性能。它不仅可以再制造修复关键零部件,使报废的零部件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整合新型仿生抗菌涂层预防植入物相关感染的泌尿系管材
本项目基于前期在合成可降解聚氨酯、聚氨酯药物载体方面已取得的一些阶段性结果,发明了一种在泌尿系导管表面重构类似于人体抗菌肽天然免疫屏障的新型泌尿系管材。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适用于泌尿系疾病需要置入支架管或导管以预防感染、结石形成等多种临床状况。基于上述情况,该装置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泌尿系植入物感染、结石形成等发病率高且上升趋势,因此该装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1.创新性: 1).跳出局部使用抗生素来控制导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思维定势,创新性地借鉴和模拟人体正常组织的天然免疫体系,在泌尿系导管表面利用泌尿系抗菌肽聚氨酯缓释体重构类似于人体的天然免疫屏障。有效避免了抗生素局部使用既无法降低导管相关生物膜的形成,而且会导致耐药菌株产生的严重问题。运用抗菌肽构建泌尿系导管表面天然免疫屏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2).将制备新型水性含Gemini的可控生物降解聚氨酯作为抗菌肽类药物缓释载体,降低了聚氨酯载体材料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材料中残留溶剂产生的生物毒性,克服了现有聚合载体材料必须使用有机溶剂的难题,确保在装载抗菌肽时,其多级结构不因有机溶剂而被破坏,由此获得具有高活性的用于泌尿系统的抗菌涂层。这种新型的水性聚氨酯作为抗菌肽的载体优越性是现已有聚合物药物载体材料所不能媲美的,具有原创性。 2.先进性: 1).抗菌肽对比抗生素抗生物膜形成作用优势明显: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导致膜通透性增大以穿透、杀灭细菌,细菌必须改变膜结构,即改变群组基因才能防御抗菌肽作用,而这几乎不可能;与抗生素相比,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机理独特、无耐药现象发生、适合局部使用等优点。 2).所选用抗菌肽组合均为人源性,且参与泌尿系抗感染天然免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产气肠杆菌及阴沟肠杆菌均有明显抗菌活性,特别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抗菌活性显著,甚至对于耐头孢类抗菌素的临床分离株大肠杆菌也表现出良好抗菌活性,抗菌肽均为人源性,且为小分子肽,在人类为高度保守基因序列,对人体细胞无毒害、均无免疫原性。 3).具备更加优越的全新抗菌肽装载技术:新型聚氨酯作为该类抗菌肽的载体优越性是目前已有聚合物药物载体材料不能媲美,前期研究已成功获得将各种疏水表面转变成亲水表面技术,表面极性提高,与聚氨酯材料粘结力显著提高,确保载有抗菌肽涂层与导管的表面能形成牢固粘结,完全实现新型可降解聚氨酯成功装载、缓释抗菌肽目的。 4).技术原创性强,占据同类产品技术制高点。 5).所涉及相关技术成熟,易于规模化生产,市场前景大。
四川大学 2016-04-20
低温流动层法制备碳氮化物涂层的关键技术在精密模具上应用
为了解决高精度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变形和高温技术在工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本项目提出利用低温流动层法进行碳氮化物涂层制备的方法,应用于高精密模具表面强化处理。通过气流与粉末在600℃左右形成左右的流动层的热辐射特性,在高精密模具表面制备高耐磨高耐蚀的碳氮化物涂层,是由碳化物和氮化物复合而成,兼具碳化物和氮化物的优点,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耐氧化、耐腐蚀等特性,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要求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高硬度高精密模
常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自润滑钝化液及用其涂覆的热镀锌自润滑涂层钢板
(专利号:ZL 201310169088.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润滑钝化液及用其涂覆的热镀锌自润滑涂层钢板,自润滑钝化液是由包含改性固体润滑剂、成膜物质、成膜助剂、促进剂、pH调节剂、有机溶剂和去离子水经过复配而成,复配后的固含量为15~25%,改性固体润滑剂为改性纳米MoS2和改性纳米聚四氟乙烯粒子,总重量按照1000g计,各组分的含量为:改性纳米MoS210~20g/kg,改性纳米聚四氟乙烯粒子10~20g/kg,成膜物质80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上海康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碳复合材料领域技术成果
上海康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碳/碳复合材料领域的优秀技术企业。公司从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从事复合材料的技术检测,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新材料科技推广服务,从事碳/碳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机电设备、复合材料的销售,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0
一种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流延温等静压复合成型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流延温等静压复合成型制备方法。1)将钝化剂和溶剂混合起来得到钝化液,将钝化液和磁性金属粉末混合,搅拌,烘干,得到钝化粉;2)将钝化粉和有机溶剂,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并经过筛网过滤,除泡,制备得均匀弥散的浆料;3)流延成型;4)素坯温等静压压制。利用流延温等静压复合成型方法制备的金属软磁复合薄膜将固化和等静压工序简化为一道工序,电阻率高,机械强度好,密度和饱和磁通密度有很大提高。结合较成熟的流延工艺和温等静压工艺,使金属软磁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简单化,成本降低,性能优异,在薄膜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制备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抗蛋白吸附毛细管电泳共价键合涂层柱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蛋白吸附毛细管电泳共价键合涂层柱的制备方法。利用聚苯乙烯磺酸钠和感光聚合物重氮树脂的静电自组装和光固化交联反应在石英毛细管柱的内壁上构筑共价键合抗蛋白吸附涂层。所制备的毛细管电泳涂层柱具有良好的抗蛋白吸附性能,与未涂层的石英毛细管裸柱相比,对蛋白质的分离性能提高1倍以上。本方法所用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重复性好,无毒环保,易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共价键合毛细管电泳涂层柱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蛋白吸附性能,适用于对蛋白质、糖蛋白、肽链、激素、酶等生物的样品的电泳分离检测和纯化。毛细管电泳涂层柱、产品附加值高。
青岛大学 2021-04-13
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
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缩写SHS),也称为燃烧合成,是利用化学反应放热合成材料的新技术,具有省时、节能、产品纯度高等特点。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利用Al和Fe2O3之间的自蔓燃反应2Al+Fe2O3®2Fe+Al2O3+836kJ,反应放热使Fe和Al2O3均熔化,在离心力作用下Fe和Al2O3两相由于比重差异产生分离,Al2O3浮在表面,凝固后在钢管内形成陶瓷衬层。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在863计划“八五”和“九五”的支持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开发了陶瓷复合钢管的工业化技术和装备,获国家发明专利ZL901077443。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成熟技术,生产工艺主要由钢管加工、粉料的准备和复合管的合成等过程组成。目前已能生产出各种规格(f20~f820mm)的陶瓷复合钢管、弯头、三通及四通等。成果已通过部级鉴定,产品性能达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被列为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重点产业化项目,以北京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的“陶瓷内衬钢管”项目,被列为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的206个工业项目之一(编号98040102A)。 陶瓷复合钢管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蚀、耐热、抗热冲击和抗机械冲击综合性能,陶瓷硬度Hv1300,压溃强度300MPa,结合强度15MPa,耐蚀性(在HCl中)0.05g/m2h。陶瓷复合钢管广泛应用于电力、矿山、冶金、煤炭、化工、建筑等行业,可用于煤粉、灰渣、矿粉、尾矿、回填料、焦炭、水泥的输送,以及铝液、腐蚀介质的输送。用作耐磨管寿命是普通钢管的5~20倍,稀土耐磨钢的3~5倍,铸石管的3倍。高炉煤粉喷枪的寿命提高4倍。另外陶瓷复合钢管重量轻,并可采用焊接、法兰或柔性快速接头联接,能降低工程造价。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减振复合板阻尼性能测试设备
减振复合板是指在金属板材 (简称基板) 中间或者两侧添加阻尼层复合而成的板材。即两 边为金属板,中间为阻尼层。减振复合板的外观、加工性能等与金属基板类似,以其优良的减 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发动机、高速铁路机车、飞机等高技术工业领域。 由于减振复合板的金属基板和阻尼材料都需根据使用要求定制,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来开 发各种性能的减振复合板。但目前缺少相应设备来评价减振复合板的阻尼性能,从而影响了产 品的推广应用。本项目针对这一需求,开发了减振复合板阻尼性能测试设备。 设备开发所依据的标准: GB-T 16406: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测试方法; ASTM E756: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Vibration-Damp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基本原理: 测试系统的仪器由激励、检测和采集三部分组成,测试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首先利用信 号发生器驱动激振器对试样施加简谐激励力,由检测传感器测试试样的振动信号,经放大后接 入数采系统分析记录并显示。 保持恒定的激励力,连续改变频率,测出试样的速度弯曲共振曲线。对采集信号进行频响 分析,最后从其频响图得到各阶共振频率以及共振峰宽度,计算出损耗因子等参数。当测试过 程在控温箱中完成时,则可确定温度对材料阻尼特性的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