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仿生多孔羟基磷灰石/钛酸钡压电陶瓷骨支架
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骨支架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是一种有前途的骨修复材料。目前大部分骨支架生物活性差,骨传导效率低。电信号是调控机体生物活动的主要信号之一,针对骨骼的电活性特点,我们设计研发了一种仿生多孔羟基磷灰石(HA)/钛酸钡(BT)压电陶瓷骨支架。该支架具有中央大孔和周围放射层板状孔隙结构,骨传导性强;可在体内持续提供电刺激,进一步提高骨传导效率,扩大骨支架修复范围,生物相容性好,生物活性强。
中南大学 2022-11-22
可切削加工的纳米复相陶瓷材料
项目简介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电绝缘等一系列优点。但是,其质地脆硬,难以机械切削加工。利用纳米复合技术,在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等陶瓷基体中,原位添加形成纳米可切削相,制备出纳米复相可加工陶瓷,能够用普通刀具车削、铣削、钻孔,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密的陶瓷部件。近年来,在国家 863 项目支持下,本课题组致力于高性能可加工陶瓷材料的研发工作,采用湿化学方法,结合热压或常压烧结,制备出多种可加工陶瓷材料及部件,保持了陶瓷材材的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和电绝缘性能,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新型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所述包括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和纳米改性层,所述纳米改性层为纳米晶磷酸钙。所述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表面通过改性处理自组装形成一层纳米磷酸钙,从而使材料表面/界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利于吸附成骨相关蛋白和细胞,材料植入体内后能快速释放钙、磷离子,促进新骨形成,进而使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骨诱导性,同时该陶瓷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四川大学 2016-10-20
一种陶瓷刀具沟槽磨损预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刀具沟槽磨损预测的新方法,属于金属 高速切削领域。该模型预测方法步骤包括:检测难加工材料被加工表 面硬化层深度;进行难加工材料陶瓷刀具高速加工实验,获得并定量 测量对应刀具沟槽磨损边界;通过测量分析,获得沟槽磨损宽度和深 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取沟槽磨损宽度和硬化深度的关系; 建立沟槽磨损宽度和深度之间的微分关系;最后建立沟槽磨损深度和 硬化层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本发明中在预测陶瓷刀具沟槽磨损 时考虑了被加工表面的硬化层深度,从而更加接近真实的加工状况, 提高了沟槽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陶瓷器生产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分类传输部、卸料部、检测部和分类部所述检测传送支架之间安装有检测传送辊,所述检测传送支架侧部安装有检测传送电机,所述色彩采集支架上部安装有相机,所述相机用于收集产品的色彩信息,装卸料缺口两侧设置有装卸料支架护板,所述装卸料支架护板之间安装有装卸料辊,所述装卸料支架护板侧部安装有装卸料电机,所述装卸料电机与装卸料辊连接,所述打码器支架上安装有打码器,所述打码器用于给产品做打码标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该系统对瓷砖进行色彩和裂纹检测,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挑出,将色彩相近的产品归类,提高产品色彩的差异,检测效率高,同时可以对每个瓷砖进行标识。
浙江大学 2021-04-13
气升式陶瓷膜过滤成套装备
本项目基于过程强化的设计思想,采用气液两相流过滤技术替代传统的液流过滤,其节能的主要机理是:一是通过气液两相流的形成,可在极低的液流速度下形成湍流,因而可在膜表面形成较大的剪切力,抑制膜污染和浓差极化的作用,进而提高膜过滤通量,二是由于气体密度远低于液体密度,因此相同流速下,对气体做功所需能量远低于对液体做功的能耗。基于此机理,开发的膜过滤成套装备较传统的液流过滤设备可节约能耗50%以上。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聚合物-无机胶体复合粒子和超分子复合材料
1、基于超分子作用的聚合物-SiO2复合粒子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2、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3、在Chem.Rev.,Polym.Chem.,Langmuir,J.Phys.Chem.C,J.Polym.Chem.Part A,Appl.Surf.Sci.等发表论文多篇。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低熔点复合粉末制备
铁粉作为工业的主要原材料,广泛地应用在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材料领域。铁基金属粉末作为粉末冶金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它的产量、品质决定着粉末冶金工业的发展。但铁粉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易腐蚀,耐氧化稳定性差,表面容易形成氧化层。用镍磷包覆铁粉可以取代镍、铁的混合粉末,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均质性(没有组成偏析)、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本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的制备镍磷包覆铁粉的化学镀方法,制得的铁粉表面镍磷镀层均匀。该项目具有操作方便,包覆均匀,成本低廉等优势,发明的这种工艺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金属粉末,如银粉、铜粉。铁粉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后,耐蚀、抗氧化性能大大提高。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复合型人工湿地
本项目折流湿地滤池+侧向潜流湿地床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了全新的厌氧竖向 折流湿地和兼(好)氧侧向潜流湿地组合。其解决的关键技术体现在:湿地系统 中合理设置了自然复氧区、湿地床深度和内回流系统(在高浓度进水和低温时启 动),突破了现有人工湿地技术氧传递能力低的局限,达到系统内溶解氧的科学 分布,供氧效率是现有人工湿地的约4倍,显著提升了侧向潜流湿地床的溶解氧 水平;在无能耗下大幅提升了湿地系统内的微生物作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氮及 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优化了湿地流态,提高了水力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池容利 用率低的缺陷。
重庆大学 2021-04-11
稀土复合电热膜
电热膜是一种涂复在绝缘基体上,通电后能发热的薄层面状功能材料,是电热膜状功能材料的简称,按其成分一般分为有机膜,无机膜和金属膜,膜层厚度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电热膜具有热效率高、传热面积大、使用寿命长、发热温度低、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南京工业大学稀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俄罗斯有关科研机构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对电热膜的合成及应用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就稀土复合电热膜在石油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得到国家、江苏省以及中石化华东石油分公司的大力支持,“膜状加热元件的合成”、“薄膜电加热输油管道的制造技术”分别被列入第六、第八届中俄总理会晤科技合作项目,2004年“稀土复合电热膜在输油管道中的技术研究”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稀土复合电热膜输油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稀土复合电热膜输油管道在油田试用成功后,现已应用到新井的投产和老井输油管道的更新改造中,经实际测算,比原有管线节能20~30%,并且具有安装使用方便快速、投资省、运行安全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此外,稀土复合电热膜还可用于石油储罐、仪器仪表等的加热与保温,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建筑保温、家用电器等。本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139 1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