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复杂场景交通视频分析与车牌识别
一、 项目简介本项目所研究的交通视频分析与车牌识别属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以高清视频流为基础,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时进行车辆跟踪、车流量监测、车牌信息检测等功能。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项目是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开发的系统可以准确的进行交通流量检测,车牌识别以及车辆违章行为识别。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项目于2012年完成验收以及鉴定,鉴定成果为国际先进水平,申请软件注册权两项。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主要用于交通部门的道路监控。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系统需要在指定道路监控地点架设高清摄像机,除场地设备每套设备投资约为6万元。场地设备安装以及采购以当地情况为标准。六、 生产设备系统需高清摄像机一部,工控机一台,以及用于安装监控摄像机的道路支架一部。七、 效益分析  使用该系统可以降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交通监管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八、 合作方式软件使用权转让,包括软件的安装和培训。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于明,e-mail: yuming@hebut.edu.cn十、高清成果图片3-4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合成复杂虎皮楠生物碱Dapholdhamine B
徐晶课题组的研究起始于双环二酮化合物。团队经由一个经典的有机人名反应——曼尼希反应,引入了关键的氮甲基。几步化学修饰之后,再通过一个具有相当挑战性的氮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图2.5。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厦门大学黄培强教授发展的酰胺活化增环反应,快捷高效地得到四环中间体图2.7,并通过一个分子内的SN2反应构建了关键的碳氮键得到化合物图2.9。利用一个较少见的成烯化试剂,团队将该化合物方便快捷地延碳,并一锅水解为羧酸,从而完成了Dapholdham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近零排放垃圾发电系统
近零排放垃圾发电锅炉及系统新技术联合了热解、燃烧和熔融等手段对垃圾 进行彻底无害化减容处理,利用热解产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发电,对尾气进行化学、 物理等方法处理,实现近零排放。技术过程:对垃圾中可燃成分在裂解炉中进行 热解,产生 CH4、CO、H2 等燃气,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水交换热量产生高 温水蒸汽,推动涡轮机发电。不可燃成分和热解残余固体被传送至高温熔融池进 行降解和高温消毒,热解产生的焦碳在熔池里进一步燃烧,最后在熔融池中形成 多孔状结构,可用作吸附剂利用。技术特点包括:(1)将垃圾热解、燃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Gleason制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和加工软件包
 该软件包是以王小椿教授提出的齿面三阶啮合理论为基础开发的融齿轮设计、加工、测量、误差修正等为一体的集成软件系统。它是设计加工Gleason制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通用软件包。本软件包是服务于齿轮设计机加工全过程的全闭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系统。系统能自动生成国产、进口以及全CNC Free-form型等数十种机床的调整卡,是一个面向用户的软件系统。目前,系统已全面升级,升级版中基于Free-form型机床开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了这种新型机床的加工潜能,使齿轮的加工和啮合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本软件功能相当完备,主要为:                  设计部分                   齿坯设计                  承载校核                   干涉检验                  大轮加工                   大轮粗加工调整卡                  大轮精加工调整卡           小轮粗加工                  小轮粗加工优化             小轮粗加工根深检验                  小轮粗加工调整卡           小轮精加工                  小轮精加工优化             小轮精加工根深检验                  小轮精加工根切检验         小轮精加工调整卡                  TCA分析                    齿面接触区预控修正                  全齿面干涉检验             修正部分                  滚检修正                   接触区位置修正                  小轮修正调整卡             三坐标测量修正                  生成测量网格               误差比较                  含误差的TCA分析           仅修正小轮                  小轮修正调整卡             同时修正大小轮                  大小轮修正调整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曲面打印激光实时烧结固化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柔性电子制造、激光加工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曲面 打印激光实时烧结固化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打印模块,观测模块 和激光输出模块;所述打印模块包括高精度微纳图案打印系统、喷印 头和曲面基板,所述观测模块包括观测相机和相机移动装置,所述激 光输出模块包括一台激光器和激光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曲 面打印激光实时烧结固化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激光实时烧结工艺可以 完成打印结构的瞬间烧结、固化,同时可以通过激光能量密度等工艺 参数调节固化程度,得到可控的截面形状,从而在曲面上得到理想的 微纳结构图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大功率复杂波形激光脉冲种子源
大功率复杂波形激光脉冲种子源主要用于产生高功率的复杂波形激光脉冲。在MOPA(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系统中的输出光脉冲,会因系统内部的多次光放大而带来波形劣化。克服该技术缺陷的主要手段是对种子光脉冲进行整形,以修正最终的高功率脉冲波形。这要求种子源系统输出的光脉冲能同时满足大功率和复杂波形。 MOPA系统主要应用于需要强激光脉冲的激光标记、材料加工、或其它特殊领域,大功率复杂波形激光脉冲种子源是提升输出激光脉冲质量的核心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铜材复杂器件耐腐蚀耐磨材料的研究
在海洋环境、酸雨污染、高温高湿等的环境条件下,紫铜、黄铜及其合金的加工器件在中间工序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点蚀,进而扩展为大面积腐蚀,而作为连接部件会加剧缝隙腐蚀引发应力腐蚀断裂。该项目成功研制了耐腐蚀耐磨防腐蚀环保涂料,大大延长铜类尤其是紫铜的自然存放期,对铜器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由于耐蚀性优异,也可作为长期防护涂层。该技术获得的涂层在厚度为5μ条件下测试相关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外观    无色透明   可保留铜的金属光泽;可调整任意颜色   粘度    25秒      《涂料粘度测定法》(涂-4杯)(GB/T 1723-1993)    附着力  0级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98)    耐盐雾   200h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的测定》(GB/T1771-1991)   耐冲击  50Kg·cm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2-1993   耐磨擦  0.005千克 《漆膜耐磨性测定法》(GB/T1768-1989)   硬度    4H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6739-1996)   相容性  与弹药相容 《真空安定性试验-压力传感器法》(GJB772A-97 501.2) 该技术适合喷涂、刷涂、辊涂等工艺,不含任何有害稀释剂,为环保产品。该产品用量少、性能和使用工艺优于防锈油;其另一特色在于必要时很容易去除,比防锈油的去除要容易的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复杂光滑表面形变的高精度瞬态测量技术
  拟针对复杂光滑表面加工原位测量、半导体材料生长监控、MEMS膜层材料特性等研究领域应用中,动态检测所带来的基准面形变化大、形变动态范围大、检测速度要求高等难题,提供一种光滑表面形变高精度瞬态测量技术。最大可测形变量可达150微米,精度优于1微米,测量速度优于10帧每秒。   本项目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测试及成像理论和技术科研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深入研究了基于部分补偿法和数字莫尔移相干涉的光学面形测试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光学面形高精度测量的系统理论,并研发了光学面形高精度测量原理样机,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重要科研单位得到应用,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获授权1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2-01
低复杂度广义空间调制迭代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广义空间调制(generalized spatial modulation,GSM)通信系统中的一种信号迭代检测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复杂度广义空间调制迭代检测方法。对于所有的N种可能的激活天线组合,分别通过B‑MMSE检测得到一组候选符号,最终得到一个N元的候选集,然后进行ML检测,取其中欧氏距离最小的组合作为最终结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复杂条件下城市交通综合改善技术
中国城市交通正趋于复杂化,表现在时间的动态性、空间的变化及组合、交通流构 成及组合、管理措施的多样性、快与慢、动与静的组合等,传统的交通系统已难以适应。 本成果是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数十个城市具体实践而形成的面向复杂条件下的交 通综合改善技术。 1.道路网络交通组织优化:优化流程、交通组织措施、特殊区域及重大活动交通组 织。 2.混合交通流优化设计:横断面、交叉口、路段、快速路衔接设计等。 3.公共交通优化设计:专用道设置、专用道路设计、交叉口公交优先设计、停靠站 布置与设计、站点通行能力及其线路容量。 4.交通安全设计:交通流有序化、冲突缓解、速度管理、慢行交通保障、安全设施 等。 5.交通控制设计:控制策略、单点信号及其协调控制、公交优先控制、慢行交通控 制。 6.枢纽交通优化设计: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设计、轨道交通枢纽设计、常规公交枢纽 设计、公共交通与非公共交通方式间衔接设计。 7.城市停车系统设计:停车设施的设置条件、布局、空间渠化模式、车辆进出管理、 驾驶人进出通道。 8. 交通语言系统设计:机动车、慢行交通、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语言。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44 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