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车件快速成型复合材料用高温韧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制
碳纤维复合材料要真正应用于汽车领域,必须适应高产量汽车生产的成本和生产速度,因此对复合材料的规模化、自动化、快速成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率批量化生产要求新型的快速固化成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预浸料的模压成型工艺:利用固化时间在2~5min的环氧树脂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生产。首先使用2~3分钟即可硬化的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制造预浸料,然后再放入模具加热,在3~10MPa的高压下冲压成型。成型周期仅为约10分钟,在热硬化性CFRP中生产效率上佳。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中心将化学流变学理论应用于碳纤维预浸料专用树脂体系的设计指导通过流变学调控树脂体系的初始粘度,实现树脂对纤维的充分浸润。通过化学反应降低预浸料的树脂流动度,提高预浸料的工艺性能。已申请专利6项。在工艺设备创新方面,采用双行星双动力的搅拌方式,低速运转的行星搅拌锚使物料上下翻动混合,高速运转的行星分散盘使物料产生强烈的碰撞和剪切。课题组充分利用北京化工大学的高分子学科优势,基于国产碳纤维的产能扩张,结合不同级别国产碳纤维(T300、T700、T800) 的表面特性,自主设计了不同耐温等级的环氧树脂体系,开发了系列化(80、90、100、120、180度)的预浸料专用树脂体系,以开拓国产碳纤维的下游加工应用。 在快速固化耐高温韧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制方面,环氧树脂分子设计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含有噁唑烷酮环的环氧树脂固化后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亦高于纯环氧树脂和其他的传统环氧热固性材料。2.具备出色的电气绝缘性能,物理机械性能。3.噁唑烷酮结构极性基团的存在使得环氧树脂与碳纤维的粘结强度增加。4.聚氨酯柔性链的存在,使得树脂的柔韧性提高。固化体系设计包括:固化剂的液化改性;储存稳定性;吸水性;分散性。MHT150-PN预浸料树脂是中高温固化快速成型的阻燃环氧树脂体系,具有高耐热、环保阻燃和高韧性等特点,主要用于汽车件等快速固化预浸料领域,具有优异的操作性及贴合性。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长直注塑件注塑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模流分析
对不同注塑工艺参数下长直注塑件翘曲变形进行模流分析,结果表明,浇注 远端处的翘曲变形量较大,浇注入口处的翘曲变形量较小。保压时间的增加,可 以降低塑件的翘曲变形。保压压力增加,塑件整体翘曲变形减小,尤其在浇注入 口处比较明显。熔体温度从 230°C提高到 270°C,塑件整体翘曲明显减小,特别 在浇注远端处比较明显。降低模具温度,对降低注塑件的翘曲变形有显著地效果。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板面控形的大型板金件电磁渐进成形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磁渐进成形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板面控 形的大型板金件电磁渐进成形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的方式成形大型 板金件,其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采用平面螺旋线圈按照等高线轨迹移 动放电成形待成形工件的首层;然后采用曲面线圈按照螺旋线轨迹移 动放电成形待成形工件的除首层和底层之外的其他层;最后采用平面 螺旋线圈按照等高线轨迹移动或固定位置多次放电成形待成形工件的 底层,以此实现大型板金件的电磁渐进成形。本发明可通过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薄壁件铣削振动的多机械手臂随动抑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件铣削振动的多机械手臂随动抑制装置,包括刚性底盘、机械手臂系统、音圈电机、薄板、立柱、主轴、支架、激光位移传感器、转换器、控制器、驱动器;机械手臂系统控制四个机械手臂跟随机床主轴的进给运动;控制器对振动位移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对音圈电机进行控制;刚性底盘为八边形的钢质材料,安置于机床加工槽内,其上配置有用以安装立柱和四个机械手臂的结构;音圈电机用以对薄板提供辅助支撑以及抑制其振动;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以检测薄板的振动位移。本发明使得抑振装置实时跟随铣削刀具的进给移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面向移动云计算的节能传输方法及中间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云计算的节能传输方法及相应的中 间件系统,利用云端托管请求管理模块接收并处理移动端的镜像托管 请求,云端应用镜像数据管理模块管理移动应用镜像的数据更新与删 除,云端-移动端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云平台和移动端之间的节能数据传 输,移动端数据存储与分发模块保存云端传输的数据并且分发给不同 移动应用,移动端应用请求分析模块分析移动应用的数据请求,并且 从存储模块返回相应的数据。本发明能很好地降低无线网络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薄壁件铣削振动的多机械手臂随动抑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件铣削振动的多机械手臂随动抑制装置, 包括刚性底盘、机械手臂系统、音圈电机、薄板、立柱、主轴、支架、 激光位移传感器、转换器、控制器、驱动器;机械手臂系统控制四个 机械手臂跟随机床主轴的进给运动;控制器对振动位移信号进行采集、 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对音圈电机进行控制;刚性底盘为八边形 的钢质材料,安置于机床加工槽内,其上配置有用以安装立柱和四个 机械手臂的结构;音圈电机用以对薄板提供辅助支撑以及抑制其振动; 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以检测薄板的振动位移。本发明使得抑振装置实时 跟随铣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纵向不抗剪螺杆式抗拔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01.  成果简介 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其中采用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均由钢梁和混凝土板组成,两者通常采用栓钉连接件相连。栓钉连接件的主要作用包括:(1)抗剪:承担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纵向剪力,限制两者之间的界面纵向自由滑动,从而保证钢梁与混凝土板协同变形、共同工作,充分发挥组合作用,提高截面刚度和承载能力;(2)抗拔:抵抗混凝土板因整体纵向弯曲以及局部横向弯曲导致的竖向分离和掀起。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目前尚缺少一种用于负弯矩区只抗拔但纵向不抗剪的新型连接件,从而制约了这两种结构形式的推广和应用。 本成果提出的纵向不抗剪螺杆式抗拔连接件(简称“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于2012年提出,通过改进普通栓钉连接件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中的构造方式,释放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组合作用,使得在负弯矩作用下,混凝土板不随钢梁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板拉应力水平,防止了混凝土板的开裂,提升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能。 该连接件用于连接钢梁和混凝土板,连接件包括螺杆和螺帽,螺杆与螺帽通过螺纹机械连接,螺杆周围外包弹性材料管,并焊接于钢梁的上翼缘板上,若钢梁和混凝土相对滑移量需求较大,可进一步在螺帽周围外包弹性材料管。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负弯矩区采用该连接件,能有效减小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板的纵向预应力导入度,改善混凝土板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同时该连接件具有可靠的抗拔能力,能抵抗混凝土板相对于钢梁的掀起作用。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属于一种桥梁结构建设领域的混凝土防开裂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防开裂技术(例如预应力技术、强配筋技术、非张拉预应力技术等),该技术无复杂的工艺流程,施工速度快,构造简单,材料成本更低,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目前在国内部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中得到了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该连接件的桥梁结构的混凝土板未发生开裂现象,运营良好,且建造成本更低。目前,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在全国的应用不断增加,这种防开裂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02.  应用前景 可用于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特别是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负弯矩区的连接件。   03. 知识产权 成果涉及1项授权专利。   04.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研发了一系列组合结构新形式和新技术,发展了组合结构设计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解决了建筑、桥梁、特殊结构和加固改造等领域的诸多难题,拓宽了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领域。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钢结构杰出人才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06. 联系方式 电话:18811351491 邮箱:zhuangld12@126.com, zhysh@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马鞍形管件电熔焊接时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带状夹具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道焊接技术,旨在提供马鞍形管件电熔焊接时的连接固定方法及其带状夹具。该马鞍形管件电熔焊接时的连接固定方法包括步骤:将马鞍形管件放置在主管道上,取至少两个带状夹具,分别安装在马鞍形管件的支管两侧,焊接结束后拆除带状夹具;该带状夹具的主体的一端接头处设置有条形凹槽,另一端接头处设置卡紧机构和弹簧,卡紧机构处安装有相互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小型电子显示器。本发明通过增加额外的夹具进行进一步的夹紧,充分保证了马鞍形管件在焊接过程中熔融区压力的稳定维持,解决了现有焊接条件下熔融区压力不足导致的焊接质量问题,降低了马鞍形管件焊接产品的报废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五相开绕组FTFSCW-IPM电机驱动系统的零序电流抑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五相开绕组FTFSCW?IPM电机驱动系统的零序电流抑制方法,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将电机零序电流经过一个PI调节器得到共模电压的参考值,然后根据得到的共模电压的参考值将两个逆变器的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控制,使两个逆变器的开关序列错开时间工作,合成相对应的参考共模电压矢量,从而抑制零序电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比较简单,对控制器要求不高,可以方便的移植到其它共直流母线;同时,不仅能抑制由共模电压引起的零序电流,而且可以很好的抑制逆变器死区引起的零序电流,减少电流的谐波分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零中频全双工收发机的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中频全双工收发机的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数字自干扰消除器内,根据接收端采样后得到的数字信号,以及发射端已知的数字波形,对收发机信号传输链路中的自干扰进行估计。该方法可消除理想元器件下发射机产生的自干扰,由发射链上变频调制器和接收链下变频解调器的IQ不平衡产生的镜像自干扰,由发射链功放失真产生的非线性自干扰,以及IQ不平衡和功放失真联合导致的镜像非线性自干扰。该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增广复数LMS算法,可以在发射信号功率较大时仍获得理想的自干扰消除效果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