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亳州学院
亳州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安徽亳州。这里文脉悠长,人文荟萃,老子、庄子、曹操、华佗、花木兰、陈抟等一批圣哲先贤诞生于此,具有3700多年历史的亳州成为彪炳史册、泽被中华的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学校办学始于1909年创办的蒙城师资讲习所,1952年设置蒙城师范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亳州学院。学校占地面积925亩,总建筑面积32.9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6.0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9683人。设有中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中文与传媒系、外语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教学院系。现有27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2019年,小学教育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5.97万册,本地镜像电子图书84.1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5个。学校现有教职工508人,专任教师439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115人,博士54人,皖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享受安徽省政府津贴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教坛新秀12人。“双能型”教师170人,占比38.7%。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瞄准一流学科专业标准,面向皖北和亳州区域重大需求,以服务、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应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农业产粮大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和主导产业,形成了中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文化旅游管理类、教师教育类等优势特色专业。投资近1亿元建设制药、酿酒、中药苗组培、电子与信息、设计与传媒、物流、经济与金融、旅游、教师教育等实验实训中心,共有实验、实训室185个。学校广泛开展校地、校企、校政、校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协同创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建有中药原料产品研发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地市级重点实验室,拥有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304项,省厅级以上项目115项,横向合作项目16项;发表各类论文856篇,二类以上论文85篇;出版学术专著57部、获批专利17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获安徽省社科奖2项。学校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安徽省亳文化研究基地与“亳文化研究中心”平台,积极打造“亳文化”特色品牌;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四进”工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多次承办多层级文化研讨会,如中国 • 亳州老庄思想与协调发展学术论坛、中国·涡阳老子道文化学术研讨会、安徽省首届地域文化论坛、第九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促进文化交流;推进成立安徽省“亳文化研究会”,拓宽亳文化研究平台,致力于打造“南有徽文化、北有亳文化”遥相响应之势,努力形成“南到徽州看山水、北到亳州看人文”的安徽地域文化景观。学院与菲律宾德拉萨大学、泰国博仁大学、韩国汉拿大学、韩国又松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院校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学院与北京甲骨文公司、京师国际教育集团、上海昌硕集团、广东安东物流等30多家“北上广”、“长三角”、“珠三角”企业合作,开展实质性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古井集团、华佗国药、广印堂药业等本地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73个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与新加坡金日教育产业集团合作,每年选拔优秀毕业生赴新加坡就业。今后,亳州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牢扎根区域办大学,积极构建校地命运共同体,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奋力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亳州学院 2021-02-01
信阳学院
信阳学院的前身为原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创办于2003年,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信阳市,西邻“江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被誉为“河南最美大学校园”;学校名师荟萃、治学严谨、学风浓郁、设施齐全,是莘莘学子学习深造的理想学府。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文、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商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8个学院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信阳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汽车技术研究所、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绘画艺术研究所、信阳民歌研究所、土木建筑工程研究所、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所等13个科研机构;开设了56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分属文、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9大学科门类,生源覆盖全国18省(市、自治区)。其中,英语、汉语言文学、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经济学5个专业获得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化学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全省率先开展双学位教育的5所民办高校之一。汽车技术实训中心获评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学院财务分析教研室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并予以立项建设。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延揽海内外名师任教,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统一培养规格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日益突出。近年来,每年都有500名左右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近200名同学分别被“985”、“211”高校、重点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大学录取,并涌现出一批“考研明星宿舍”;大批学生成功创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河南省农村教师特岗招聘录取率,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率等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生源越来越好,近年来许多新生录取分数超过省定线30多分,多个专业和多位新生的分数高出分数线50分以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推动校企、校地、校际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开放办学和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定步伐。近年来,分别与欧美、澳洲、亚洲及港台地区等1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省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事业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师生成长与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学校先后当选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荣获“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河南高等教育十大名片”“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优质特色学校”“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河南省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先进单位”“ 河南省民办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是“河南省首批大学章程核准高校”“河南省第三批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校理事长高云被评为“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和“信阳市扶残助残爱心大使”,并当选为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面向未来,信阳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面向地方特别是信阳市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已有优势,勇于改革创新,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转型发展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突出特色为抓手,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创办“让党和人民感到满意、让教师和学生感到自豪”的一流民办高校,迎接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明天。
信阳学院 2021-02-01
洋葱学院
洋葱学院推出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全学科课程,全面覆盖小学至高中。
光合新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审核的一所全日制本科体育类独立学院。学院座落在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环岛路1号,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是理想的学习生活园地。截止十二五期末,学院校区占地面积543亩,校舍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近2500万元,拥有馆藏纸质图书30余万册,纸质期刊500多种,。 学院的举办方为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系具有六十余年办学历史和博士授予权的多科性体育大学,优质的办学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我院办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独立办学实体,我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武汉体育学院推荐派出院领导、中层干部参与办学和管理,学院的教育教学接受武汉体育学院的指导和监督,武汉体育学院的师资、图书、教学训练、场馆及教学实验设备等资源与学院实行共享。 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先后增设了英语、舞蹈学、休闲体育、网络与新媒体、运动康复、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编导等9个新专业,形成涵盖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等6个学科门类的13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的多学科专业格局。本科专业中已有5个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体育教育专业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近年来,学院以“质量工程”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考试改革为抓手,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特色班、考研班建设,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教研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等改革措施,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数量和结构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就业率逐年提升。 目前学院本专科在校生共计57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00余人、专科生600余人。学生在校期间按体育科技学院的学籍进行管理,毕业颁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在校学生享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评选资格,同时学院也设有各类奖学金及助学金,奖励和救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学院学费及住宿费等费用按湖北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 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立足体育,面向社会,力争建成以体育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特色鲜明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水平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2021-02-01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是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文理学院举办、教育部首批确认的实施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专项检查评估。学院坐落于常德市青年东路,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4万多平米,在校学生6700多人,专职管理人员60多人。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风雨操场、学生公寓,各类办学设施日臻完善。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办学,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立足之本,实施“素质+能力+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市场需要,着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本科学历层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院以聘用母体学校的优秀教师为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学院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成立了20多个学生社团和协会,建立了一批学生实践、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我院学生参加湖南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95%以上,一直保持了全省领先地位。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专业比赛活动中共获得十四项大奖。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5%。 学生在校期间按规定享受湖南文理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同等待遇,毕业时颁发教育部注册认可的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2012届之前的毕业生,由湖南文理学院授予学士学位,2012届(含2012届)之后的毕业生,由芙蓉学院授予学士学位。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2021-02-01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南新乡市,占地面积2176亩,校舍面积62万平方米。建校79年来,学科专业已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19个教学学院,65个本科专业,合作办有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各类在校生53000余人。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288万册(种),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和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名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3个。有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10个,作物学被评为河南省A类优势特色学科。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有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7个(涵盖28个培养领域)。 学校全面落实“质量立校”战略,着力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以来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三年来,学生先后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1项,全国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奖项5项。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为代表的科技英才,有以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买兴普为代表的基层优秀管理人才,有以河南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为代表的企业精英,还有众多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以及大批省级、厅级、县级政府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7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6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80余人,“双聘院士”6人及中原学者1人,河南省级特聘教授1人、校级特聘教授16人,教授154人,副教授564人,博士40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7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2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3人。聘请7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积极贯彻“科技兴校”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是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设有院士工作站2个,建有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拥有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4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有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现代蜜蜂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河南省现代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转基因生物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3629项,获科技成果奖154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1985年学校主持培育的小麦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黄淮地区小麦生产水平的跨越式提升;2013年学校主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粮食生产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嘉奖,成为全省高校的骄傲。 学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突出科技引领,注重产教融合,主动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独创共建新模式,较好实现了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五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达5577.1万元,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显示我校技术转让收入在全国高校排名58位。 学校着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克兰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建有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美国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共建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实验室;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共建自动化实验室;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农牧业科技示范中心。常年聘有美、英、加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最佳暑期实践大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50余项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以“立德树人,做推动高等教育进步的先行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现自我;让教师倾情教育,醉心研究,成就自我”为使命,以“严慈相济、教学相长,思想碰撞、灵魂唤醒,国家需求、社会尊重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大学”为愿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知识创造为己任”为价值追求。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为早日把学校建成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2021-02-01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罗玉梅:匠心育人 护航蓝天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6-07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是北京电影学院唯一的一所独立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一所本科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 学院秉承“以人为本、传承创新、教授治校、学术治学” 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理念,以“艺术、创意、科学、真理”为校训,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把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影视文化产业的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学院设有文学系、导演系、表演系、摄影艺术与技术系、视觉艺术系、录音艺术与技术系、动漫艺术系、传媒管理系等8个教学系和1个基础教学部。办学六年多来,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鼓励交叉”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和“控制规模,适度发展,注重内涵,狠抓质量”的专业发展思路,已经形成了以艺术学为主,涵盖艺术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4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的局面。学院现有19个本科专业,共有在校生近2000人,其中戏剧与影视文学被青岛市列为重点培育学科,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动画六个专业上报山东省教育厅为学院优势特色本科专业。 学院处于美丽的金沙滩畔,占地509.43亩,规划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8.84万平方米。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聘请北京电影学院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担任各学科专业带头人,聘请北京电影学院的资深教授和学历高、观念新、技能强的中青年教师亲临主讲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 学院秉承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设置奖学金7项,包括特等奖学金(38400元)、一等奖学金(20000元)、二等奖学金(10000元)、三等奖学金(5000元)、单项奖学金(2000元)、优秀学生干部奖(1000元)、优秀学生奖(800元)。学院各类奖学金奖额高(每学年总额达200万元以上)、覆盖面大(每学年有15%以上的同学获得学院奖学金)。奖学金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工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11至2017学年,六年来,共有1454名学生获得学院级的奖学金,累计发出的奖学金达954.93万元,其中最高年度颁发出奖学金达204万元。 学院在2018校友会山东省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名列首位,在 2018中国艺术类独立学院排行榜名列第二,综合实力排名在2017年艾瑞校友会排名中上升至全国第80位。 学院已建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研发培训楼、图书馆、学生食堂、体育场、综合楼共计10万平米。学院根据艺术类独立学院的特点,确定了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技术性影视高等艺术院校的办学定位,学院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教学仪器设备总额达1.82亿元,生均近10万元。坚持采取小班上课(很多课程不超过20人)、实践教学比例高(多数专业达45%以上)、教学实际操作拍摄影片投入大(仅每年毕业联合作业拍摄投入多达500多万元以上、生均万元左右)。学院积极探索适合艺术类独立学院办学的特色之路,现已初见成效。 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建成了一系列校内实训基地,例如:电影放映厅、影视实训中心、教学实训基地等。 学院图书馆面积近4900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近16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报刊300余种,全馆阅览座位300席。 学院努力践行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立暑假集中实践教学周,用于学生创作、采风、写生、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在青岛美术馆举办毕业生摄影作品展,在青岛大剧院、青岛保利剧院、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地公演学生毕业大戏;每逢元旦各系举办联欢晚会,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 为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利用行业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学院目前已与青岛万达国际电影城有限公司、象山影视集团等一批行业内优秀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确定的加强国际间合作、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办学理念已经成果初现。派遣学生出国短期学习;参加校际间合作创作项目;学生在毕业联合作业中创作的作品在国内、国外相关电影节(短片)上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我院还将借鉴国内外名校的办学经验,与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相关名校建立长期友好关系,签定建立师资共享、学生交流等项目,为学生走向世界搭建梦想的桥梁,创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还将向各类影视单位、影视剧组、动画游戏制作企业、各大电视台、电台、文艺团体等积极推荐我院各专业优秀毕业生。 学院已经向社会输送四届毕业生1900余人,就业率均在90%以上。大多数毕业生活跃在影视或与影视相关的领域,如:各省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制作公司、各类文艺团体等等,从事影视创作、影视表演、影视策划、艺术交流等相关工作,有些毕业生已在业界崭露头角,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用。部分毕业生考入国内艺术类院校硕士研究生,或通过我院与纽约电影学院以3+1、4+1联合培养的方式进入纽约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院实施产学研发展战略,凤凰岛影视动漫创意城项目,是学院产学研一体化、现代影视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重要的实习实训基地,也是青岛文化产业、服务外包业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主要承担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的3D动漫产业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托北京电影学院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与国际著名的3D电影制作公司合作。凤凰岛影视动漫创意城项目是一个高起点、高水准的服务外包项目,它将为青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打造“文化青岛、创意青岛”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2021-02-01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以我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秉承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积极探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管理之路。学院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为理念;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种意识,两种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规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优良、综合实力较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流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自创办以来,一批批元培人磨砺砥志、艰苦创业、蕴积涵育、革故鼎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日益显著。目前,学院管理队伍精干,师资结构合理;拥有在校生8800多人,设有经济与管理系、信息与电子系、工程与技术系、生命科学系、人文科学系、外语系和基础课部等6系1部;开设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27个本科专业。 学院积极贯彻“以人为本、以德施教”的教育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开放、民主、竞争”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自我成才、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浙江省高校服装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等大型比赛中屡屡折桂,并有多人出版个人专著。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2021-02-01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一、学院概况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是2002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经教育部首批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05年1月,学院在教育部办学条件专项检查评估中获得好评;2007、2008年在湖南省独立学院年度办学情况检查中名列前茅;2010年在全省独立学院专业建设专项检查中获省教育厅领导和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同年,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年峰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2年5月,学院顺利通过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专业审核,独立授予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专业审核,独立授予学士学位。学院现有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在校学生近6000人。 二、组织管理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置了办公室、教务办、学工办、招生就业办、后勤办、团委等管理机构和文学与法学系、外语与商务贸易系、经济与管理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建筑与化学工程系等5个教学系,教学和管理机构较为健全。学院制订和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体制完备,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运行良好。 三、办学理念 学院遵循“面向学生成才、面向社会需要、面向未来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至真、至善、至美”的院训,依托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利用优质的办学资源,实施“基本素质+特长”的基本培养目标和“宽基础、重实践、育专长”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一体化特色,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四、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506亩,校舍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6万平方米,运动场馆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有1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有标准化田径场、现代化体育训练馆、多功能演播厅、美术楼、音乐楼以及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语音室等。校区内基础设施齐备,校园环境优美。 五、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0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131人,博士25人,硕士157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2人,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5 人。近三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率均在96.3%以上。在省教育厅组织的独立学院课堂教学专项检查中,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近五年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0余项。学院教师出版专著30余部,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 六、办学成果 办学16年来,我院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7000余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2012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湖南省独立学院之首。“十二五”期间,学院在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优秀实习教学基地等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成绩斐然,多项教学科研课题获得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立项资助。我院学生在国家级或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知识竞赛或技能比赛中获奖80余项,其中国家二等奖3项、国家铜奖1项,省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20项、团体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2项。 七、办学特色 学院坚持实践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三大平台以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10个模块,设计了“2+N”的人才培养框架,充分发挥了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学院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重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设立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建设基金,强化网络课程建设,开设了“自主学习服务平台”。学院与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长期开展友好合作,近年来有近30名学生赴该校攻读,并取得双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有10多名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后在美国就业。学院与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格拉豪预科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我院学生可赴德攻读硕士专业项目(3+1+2)和学士专业项目(2+0.5+2),毕业后可获得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学位证书。 八、发展目标 立足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形势与要求,全面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活力、办学影响力的有机统一,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38 2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