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杂网络环境下以异构监控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煤炭物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西安科技大学煤炭信息技术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就对煤炭物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着手开始研究,目前此项目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全国开始推广应用。成果咸阳、新疆、内蒙等地中取得良好的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天为DMIS设计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在企业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技术数据、技术资料、工程经验等设计资源。面对这些资源,企业往往因为缺乏基于知识技术的信息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得这些设计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规范组织和重用,从而制约了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   天为 DMIS 设计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统一管理企业中与产品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资源,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相关知识,从而方便快捷地对已有的相关设计案例进行参考和相互比较,使相关文档在特定的时间发送到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人员手中,并可对已有模块进行快速配置和变型设计等;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设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企业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成果简介企业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率 OEE 和完全有效生产率 TEEP,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目标; 以系统的检维修体系设计为载体, 以全员行为规范为过程, 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体系。本系统是一套涵盖了设备全寿命期要素的综合管理平台, 建立了基于 TnPM体系的机加工行业首个信息化生产维护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 符合生产型企业的设备基础数据体系和信息化维护保养体系。系统的目标市场是资产密集型生产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XM-SZY01中医望诊信息采集管理系统
XM-SZY01中医望诊信息采集管理系统(舌诊、面诊、问诊)   XM-SZY01中医望诊信息采集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将舌诊仪、面诊仪及问诊模块三种功能巧妙的融于一体,可进行舌像采集分析与处理、面像采集分析处理以及问诊等辅助诊断教学。   一、舌像采集分析处理: 1、主要功能: ■ 计算机控制内部相机进行自动对焦拍摄,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完全实现舌象采集自动化。 ■ 采用数字化舌象采集平台与标准化方法还原,使舌象真实再现。 ■ 内部摄像采用模拟自然光源并能进行光线调节,使采集环境保持稳定。 ■ 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下,采用摄像头获得舌像信息,对舌体图像的颜色、纹理、轮廓进行特征提取,由计算机将这些特征值与特征数据库中的阈值进行比对判断,给出舌象分析结果。 ■ 可以随时查询病例报告。 ■ 可以分析舌质颜色、舌苔颜色、舌形状、舌态。 ■ 内置消毒灭菌装置,操作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 软件可以根据实际舌象的瘀斑、点刺、齿痕、裂纹等症状用文字显示舌象特征、临床病症以及饮食及用药建议。   2、主要特点: ■ 系统具有自主学习功能,通过不断学习,有效提高系统自主诊断准确性。 ■ 支持自动分析,且允许人工修正,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准确分析舌质、舌苔等,并直观显示结果。 ■ 支持初诊、复诊分离,实现便捷就诊。 ■ 支持多关键字的查询统计。 ■ 支持诊断分析报告打印。 ■ 用户权限管理,提高安全性。 ■ 自动对焦(即自动舌体捕获)。 ■ 灯光控制功能。   3、软件功能: ■ 用户权限管理,提高系统安全性。 ■ 病理、临床库可以持续更新,具备学习能力,且具备自动提取舌体,自动分析舌体、自动分析后手动调整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准确度。 ■ 快捷的初诊、复诊入口,操作方便、快捷。 ■ 图像采集分析能力,既可实时诊断,又可能根据需要进行人工调整。 ■ 灵活多变的查询统计能力,数据分析功能。 ■ 病例学习:单击主界面中的“病例学习”选项,进入学习界面,包括读取、保存、舌体轮廓提取、特征提取、自动提取控制、量化数据显示、舌象特征录入、临床意思录入、饮食指导及用药建议录入等选项,学习与分析过程,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 ■ 自动获取:单击自动获取按钮,如果参数正确,舌体提取成功,若存在不足,可通过自动提取控制中的进度条及取反控制框选择来进行控制。 ■ 特征提取:为了便于分步处理,此处特征提取分步骤完成,分别舌质特征、舌苔特征、齿痕特征、裂纹特征、瘀斑特征以及点刺特征。点击某功能按钮后,相关特征将被量化,以舌质为例加以说明。比如,单击舌质特征、舌苔特征按钮后,数据结果自动分析结果。 ■ 人工绘制:对于某些来自于其他途径的图片,会存在自动获取舌头错误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人工绘制来完成。单击“人工绘制”后,在图像显示区域,单击右键将出现菜单,包括选中舌体、勾画轮廓和撤销。其中选中舌体仅需在舌头四周点选四个点,单击“绘制完成”后再自动识别完成;勾画轮廓则是按住鼠标左键后通过拖动完成绘制,绘制完成后单击“绘制完成”便实现舌体提取。撤销可以对绘制过程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撤销,支持5步撤消。   二、面像采集分析处理: ■ 通过对病人面部图像进行分割、人机病症问诊作答,结合医生专业诊断,给出专业诊断结果并打印成报告,该系统能达到辅助中医临床诊断的作用,从数据库中读取面诊以及问诊信息数据,建立和编辑病例,建立中医诊断报告。中医面诊检测分析系统采用形状模型实现对眼睛、鼻子等器官进行定位,提取出额头、下颏和两颧区等人脸区域。通过采用K-means算法对面部图像的颜色进行提取,计算不同的颜色聚类中心的距离而进行面部颜色的分析;通过采用改进的2DPCA对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抽取,通过计算测试样本特征与训练样本特征之间的余弦距离,实现对面部图像的光泽分析。 ■ 面象采集主要是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下,采用高清晰摄像头 获得患者面部的图像信息,将这些特征值与特征数据库中的阈值进行比对,给出面色分析结果。可分析12种面色: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正常、淡白、淡红、红、 深红、暗红、紫黑。 ■ 测试结果用表格显示,简洁易懂,并可以生成PDF文件保存以便查询,也可以打印报告。   三、问诊分析处理: ■ 问诊采集主要是病人对照数据库中的各种症状进行挑选,通过回答 88 道试题(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最后进行提交并由系统自动判断。 ■ 档案管理功能:可录入被测评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方便准确的查询。 ■ 软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 ■ 测试结果用表格显示,简洁易懂,并可以生成 pdf 文件保存以便查询,也可以打印辩证报告。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9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103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11000多人。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3个校区,总面积2292亩,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事业编制教职工总数1980人,专任教师13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0.9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2.91%。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千人计划引智配套工程”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青年珠江学者”3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任“云山学者”229人。此外,学校还聘有80位客座教授和289位长短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1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1个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6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面向国际语言服务的外国语言文学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需求的经管学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2个学科项目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人才培养 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在中国的三所合作院校之一,是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的首创单位和秘书处永久所在地,是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会员,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项目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2017年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9.54%和99.77%,继续位居全国高校前茅 。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第一批。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1个广东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绿色发展法治研究中心、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并设立了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中心等20多个校级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积极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均获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Asia-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等学术期刊。 国际合作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波兰、葡萄牙、芬兰、冰岛、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韩国、朝鲜、智利、秘鲁、巴西、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以色列、埃及、佛得角及香港、澳门、台湾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374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开办了5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及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课堂。此外,学校还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合作举办葡语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启动五年来,共派出六批共32名干部进行海外高校挂职。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为296.2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759种,2400份,本地镜像中外文电子书376.35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67844种,订购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60种,自建数据库14种,并实现32个外语语种馆藏文献采购、编目、流通和检索的网络化集成管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28.91亿元。 发展愿景 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价值观,营造“多元、灵动、雅致”的校园文化,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和“创新强校”工程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力争实现学生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同时,学校提出要突出“强外语,重实践;多规格,复合型;高品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五种能力”的培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02-01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指出我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其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综合声誉等指标均位列民办本科高校第一。 学校立足海西,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过福外人十余载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之称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纸、电图书资源300万余册,各类实验室100余间,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 学校构建文、经、管、艺、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拥有英语、日语、翻译、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资产评估、物流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资产评估、物流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设计、动画、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2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6300余人。 学校实施“质量立校”发展战略,现有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项,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9门,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9本。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已拥有一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素质优良、德才兼备、不断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共计25人次先后获评或获批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省级学科带头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现有专兼任教师900余人,83%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1%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同时还聘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外籍教师。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5400多平方米的教师发展中心,成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场所。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冰心研究馆、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中特理论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571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7项,获授权专利369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23部,在SCI、SSCI、CSSCI、CSCD、EI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868篇。2016年,学校科研竞争力排名全国民办高校第20名。 学校实施“特色兴校”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教学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专业素质与创业素养兼修并蓄,先后开设了“国际化视野精英班”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全校性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品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发展监测报告》中指出2017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位列福建省本科高校第四,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首位。大部分毕业生已在各自的行业部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把学校作为长期合作的人才培养储备基地。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成1.6万平方米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8个、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福建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仅16所民办高校获此殊荣)”、入选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 学校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着力推动闽台交流融合,是福建省第一所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批获得福州市华文教育基地称号的高校,福建省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学校先后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安哥利亚鲁斯金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法国思图迪高校联盟、比利时列日省高等学院等20多所国外大学开展本硕联合培养,师生互访、讲学进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我国台湾亚洲大学、义守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建立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学校定期举办来华国际夏令营,推广华文教育,推广中华文化;招收了一大批来自越南、泰国、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学生,参与中外人文交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至今,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首届全国青运会“突出贡献奖”、“平安校园”等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台办网站、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作了多角度报道。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动应用型转变建设,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力争“五年申硕”、“十三年升格大学”,朝着“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进。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2021-02-01
基于智能手机的物联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在安卓手机上开发应用软件,通过蜂窝网将控制信令传送至WEB服务器,由服务器经ZigBee网络智能控制各种电器或者设备。它具有以下技术特性: ZigBee组网:成本低、功耗小、体积小、无线、自组织网络、动态网络拓扑等特点。 智能手机:以安卓智能手机为主,可免费定制开发支持其他智能手机。 节点功能:(1)开关:门、窗、窗帘、灯、空调、电视、音响、热水器等;(2)视频监控;(3)报警:入侵、火、烟雾等;(4)看护:老人、小孩等;(5)烹饪:煮饭、炖汤等。 嵌入式IP服务器:处理器S3C6410,ARM1176JZF-S内核,Android操作系统。
集美大学 2021-04-29
地下工程三维信息化监测管理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西省商务厅,是专门培养外语外贸类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合作培养本科生近400人。建校以来特别是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为江西省开放型经济人才培训中心。2009年4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列为省部共建院校。2009年5月,被列为江西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2010年5月,被商务部定为全国首批四所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之一,承担国家援外培训任务。2010年6月,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江西省高职高专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院校。2014年成为江西省首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2016年11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7年7月,学院荣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办学条件优越。学院占地面积560亩,校舍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图书馆资源共计106万册,校内外实训基地300余个,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达9.2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9857元,综合体育馆、国际标准体育场等设施齐全,校园绿化面积达42%,校园网、监控网、校园一卡通等现代信息化设备一应俱全,固定资产总值近11亿元。 专业特色鲜明。学院设有英语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应用东语学院、应用西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工程学院、电子商务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2个院(部)。专业设置突出“外”字特色,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和自身优势开设了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国际工程等49个三年制大专专业,拥有英语、日语、德语、韩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意大利语、波斯语等11个语种,是省内和行业领域开设语种最多的高等院校。 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教职工7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129人、博士21人、外籍专任教师18人、企业行业外聘兼职教师19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院级教学名师8人。 “双创”深入推进。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搭建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配备了40余名校内教师、企业家等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创业导师队伍,建有3000㎡的校内产学园,460㎡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600㎡的大学生悦创空间,与南昌高新区管委会共建了面积约700㎡的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17年,学院成为全省唯一荣获“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荣誉的高职院校。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进上海明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东阳来鑫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实体企业在校经营,现有600多名学生在入驻企业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培养出了100多个电子商务及跨境贸易方面的创业团队。 教研成果丰硕。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出版教材110余部,主持或参加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或课题近180项,公开发表论文1793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2017年,学院共获得国家级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省级竞赛特等奖10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27项, 国赛获奖情况位居省教育厅统计榜第一名。 服务功能齐全。学院自2010年5月被批准为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以来,到2017年底,成功承办了112期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培训班,累计培训了124个发展中国家(地区或政府组织)的2904名政府官员、商务官员或技术官员,其中包括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家的41名省部级官员和1名赤道几内亚的正国级官员。学院有国际商务单证员、全国外语翻译证书、全国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等24个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先后承担了第二届格鲁吉亚中国(江西)特色商品展暨经贸洽谈会、第四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首届世界赣商大会暨第三届华赣会等众多社会服务项目。 招就量质双优。学院不断改革招生政策,招生录取人数、报到率、录取分数线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明显提升。2017年国际交流开拓了新领域,目前已有23名伊朗学生来校学习汉语言文化。学院积极创新就业工作,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38%,位居全省高职高专第二名。近年来,学院学生海外实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有近500余名学生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西班牙、迪拜、菲律宾等近20个国家参加实习就业。学院先后培养出了罗德志等一大批著名实业家,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省委书记鹿心社视察学院时,对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取得的成绩赞许有加。时任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视察学院后连声称赞说“这所学校办得很有特色,很不错,培养出了适销对路的学生”。时任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朱虹视察学院时,称赞学院:“招生和就业都很不错,我很满意”。2017年12月,省政府副省长李利视察学院时充分肯定了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特色办学等工作,称赞说:“通过援外培训班,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分享中国经验,较好地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窗口,有效地服务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外交,提升了中国形象”。学院先后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授予“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厅、省普法办授予“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连续多次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单位”,被江西省综治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授予为“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614 6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