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互动录播服务器
1.嵌入式操作系统、SIP协议、电信级机架式、强大的抗病毒攻击能力,视频编解码采用H.264和H.265协议,满足超大用户即时会议需求; 2.配置多路8M IP会议接入能力,本机可扩容到500路8M IP会议并发接入能力; 3.支持5.3Kbps~32Kbps宽频语音、回声消除、自动增益、噪声抑制、 静音检测、智能均衡等多个领先功能; 4.支持多终端以不同网络速率参会,支持9种(32K/64K/128K/256K/512K/1024K/2048K/4096K/8192K)不同速率的分点参加同场会议。 5.支持MCU两级级联功能,可在主服务器和多台子服务器中同步运行,可提供检测报告; 6.强大的多画面显示功能,支持多分屏、不同大小、多窗口布局,最大可达33分屏,并可在会议中进行自由切换; 7.支持高清标清混合、软硬件混合、手机平板、PC端等多种客户端登录模式,有强大的跨平台多功能会议接入能力; 8.当IP网络丢包率在30%的情况下,仍然保证视音频质量不降低。智能包络修复技术可在网络条件非常差时保证视频图像不花屏; 9.可在WEB管理后台修改用户登录名、会议室显示名、登录密码、参会权限等并可管理会议室密码及各个会议室信息及日常日志; 10.同时支持H.323协议,与H.323协议视频会议终端和服务器可实现无缝对接双向互通; 11.高清会议中可录制到服务器上,后期可自主下载观看学习,服务器最长可录制250小时视频会议文件
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山大鲁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引入知识管理、个性化教育等新理念和“资源有偿共享”的市场规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和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极度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产品特点:   (1)空间应用。依托公共服务平台空间提供的功能,重点推进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空间,实现师生教学互动,兼顾家校进行沟通。   (2)资源应用。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使用,帮助教师、学生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改革。采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网络教学模式,重点推进不同形式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活动,实现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推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   (4)网络协作教研培训。开展区域内或不同区域间教师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本地或跨区协作的教研培训活动,利用平台提供的社区教研等相关功能,开展本地常规教研活动或组织不同区域教师开展协作教研活动,帮助提高教研效率和效果,实现交流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华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跟踪定位服务器
产品详细介绍  一、概述 跟踪定位服务器是一款为教育录播系统量身定制的自动跟踪和导播切换一体化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内置多重智能策略,实现多区域、多目标、多策略的全自动跟踪和导播切换应用。产品汇集了传统的移动侦测、人脸识别和特征分析等技术的优秀理念,采用独创的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全三维定位,准确识别跟踪对象,锁定目标进行智能化的精细控制跟踪,让跟踪效果平滑细腻。与超然多媒体录播一体机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教室现场的全自动跟踪拍摄与智能导播。 二、产品优势 Ø  完全芯片嵌入式架构 硬件集成、嵌入式操作系统,保证长时间工作稳定,有效防止病毒和网络攻击。 Ø  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 采用全图像跟踪,汇集多种识别技术优势的智能图像分析处理技术,通过双镜头交叉实现全三维定位,识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安全高效。 Ø  内置多种跟踪策略 自动跟踪和导播切换一体化系统,支持多重区域、多个目标、多级策略的综合模式。 Ø  抗干扰能力强 不受强光、电磁、声音等因素影响,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可正常工作。 Ø  模块化设计 统一软硬件平台的教师、学生、板书模块化结构,模块可独立工作,也可组合工作,并在组合中激活模块联合策略,进行模块联动控制,实现更加丰富完善的自动跟踪和导播切换效果。 Ø  宽动态+微控制 宽动态+微控制,保证画面流畅稳定,不抖动,不晃眼。 基于对摄像机的综合精细控制,实现根据目标移动速度和动作幅度的智能景深调整,最大程度避免垃圾镜头,提升视觉感受。 产品功能 图像采集 采集定位摄像头的视频图像,根据现场的配备情况,最多同时支持采集8路定位摄像头的图像。 图像处理分析 将采集到的定位摄像头的图像进行智能处理与分析,汇集了传统的移动侦测、人脸识别和特征分析等技术的优秀理念,采用独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全三维定位,准确识别跟踪对象,锁定目标。 智能跟踪拍摄 根据图像处理分析的结果,对拍摄目标进行进行智能化的精细控制跟踪,让跟踪效果平滑细腻。采用独创的宽动态智能防抖+微控制技术,对目标动作和移动作出分析和判断,使目标在小范围移动或很缓慢移动的时候,摄像机可以进行以目标为中心的画面锁定拍摄或肉眼不易察觉的“微控制”跟踪拍摄,从而保证画面始终流畅稳定,不抖动,不晃眼,符合视觉需要。 教师跟踪模块 可以对教师的动作幅度、移动速度等作出分析判断,结合内置策略,对摄像机同时进行转动、推拉、俯仰的综合精细控制,从而使教师动作幅度由小到大,移动速度由慢到快的过程中实现特写、近景、中景和全景的平滑变化。弱化了由于目标移动,摄像机动作带来的画面大幅变化、抖动,晃眼、眩晕的视觉效果,解决了自动跟踪拍摄的一个业内难题。 教师模块支持对教室环境的区域划分,支持不同区域的自定义策略。比如教师在讲台区给予更多精细跟踪策略,在学生区的时候给予更多中远景策略,在各个区域都启用多目标策略,对于门口等区域启用忽略和回避策略等等。 学生跟踪模块 可以识别起立的目标,也可以识别移动的目标。对于起立目标,系统执行先动后切的联合策略,摄像机动作到位再切换画面,避免或减少垃圾镜头。对于移动目标,将主要采用类似教师跟踪的策略,保证拍摄平滑稳定,并与教师模块进行联动控制。 学生模块可以准确识别多目标并配合景深策略拍摄,当单一目标时,给予特写拍摄,当两个以上目标时,自动调整景深,使所有目标进入拍摄画面,直到全景。 板书跟踪模块 主要识别教师或学生的板书动作,自动给予特写拍摄,并根据板书者的肢体动作进行摄像机的“微控制”,清晰再现板书细节。 板书模块可与教师模块联动控制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和切换,也可独立控制一台摄像机进行板书的特写拍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南京超然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慧校园融合服务门户
网上服务大厅是智慧校园整体框架中最主要的用户服务窗口,将校内各类资讯、服务、系统入口、消息待办、高频应用等与师生日常科研教学密不可分的信息资源统一聚合,并按照师生身份和功能业务域做合理划分,让师生用户能够以良好的用户体验获得对校内各类信息资源的一站式访问。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中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展现端,实现数据、用户、权限、应用、服务、流程、内容等各个方面的集成,用户通过浏览器(融合服务门户)、移动端(超级APP)实现多场景、多端多入口、随时随地享受各类服务和应用。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门户、办事大厅和各系统提供的业务服务等诸多入口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一网通办的入口,让用户能够一站式完成发起服务、接收消息、处理待办、查看资讯等各类高频操作,大幅提高师生使用的便捷程度。 以服务建设为重点 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以服务建设为重点,将原有的业务系统按照用户的需求、使用习惯等因素重新进行封装,为学生、教师、校领导等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功能服务。 采用先进微服务结构 为简化服务流程、便于敏捷开发、减少开发成本,融合服务门户采用先进的微服务构架,若干可以独立完成功能的微服务组合成为能够满足单一场景使用需求的微应用并被容器化部署,提高学校信息建设的灵敏度和迭代速度。 自定义配置 平台提供多种报表配置工具、业务重构工具,通过可视化工具对业务流程与报表格式字段进行自定义配置。支持可动态执行的工作流及数据操作脚本,无需编译就能够通过动态脚本在工作流中直接处理表单数据。 快速获取数据 基于场景和业务流程,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满足业务人员对于数据需求的及时性,极大缩短数据搜寻和获取时间。 服务媒介多元化 支持多样化的身份识别,基于二维码和人脸等,结合智能终端设备完成智慧校园认证场景全覆盖,包括消费、考勤、签到、门禁等服务“一码/脸通行”。可通过PC、随身智能终端、人脸识别设备、自助终端等进行应用获取。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30
智能服务机器人
产品介绍: 智能服务机器人服务于广大机器人行业、企业、院校及研究机构,广泛用于企业前期开发验证、院校教学研究,一体高度集成硬件驱动模块,提供各种类型的驱动模块,简单明了的软件设计框架,完善的服务支持,让每一个客户能够快速上手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及高效的进行二次开发,可实现地图构建、自主导航、语音交互、深度视觉、机器学习等功能,是一套学习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最优平台。 功能概述: 1、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软件平台,开放源代码,提供完整教学与实验教材。 2、支持激光雷达与深度摄像头地图构建、自主导航、物体跟随等功能。 3、适配物联网网关,支持Zigbee、Lora、WIFI常见协议,机器人管家式管理。
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22
云服务器ECS
云服务器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安全可靠、弹性可伸缩的云计算服务,助您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使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  一、产品优势 弹性计算10年深厚技术积淀,技术领先、性能优异、 稳如磐石 稳定:单实例可用性达 99.975%,多可用区多实例可用性达 99.995%,云盘可靠性达9个9,可实现宕机自动迁移、快照备份。 弹性:支持分钟级别创建千台实例,多种弹性付费选择更贴合业务现状,同时带来弹性的扩容能力,实例与带宽均可随时升降配,云盘可扩容。 安全:提供DDoS防护、木马查杀等服务,提供支持可信计算、硬件加密、虚拟化加密计算的实例,通过多方国际安全认证,ECS云盘支持数据加密功能。 高性能: 单实例最高可选256vCPU ,内存6TB,主频3.8GHz,性能最高可达2400万PPS,80Gbps,100万IOPS,1600万session,网络时延20us+。 易用性: 丰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通过镜像可一键简单部署,同一镜像可在多台 ECS 中快速复制环境,轻松扩展。 可拓展性: ECS 可与阿里云各种丰富的云产品无缝衔接,可持续为业务发展提供完整的计算、存储、安全等解决方案。 二、产品功能 1、丰富的实例类型和多种存储选择 面向各类企业应用场景,云服务器ECS将提供超过100款高性能规格族供您选择。按您的实际业务场景可选择不同配置实例搭配1到65块不同容量的存储磁盘。 2、VPC专有网络 基于阿里云构建的一个隔离的网络环境,专有网络之间逻辑上彻底隔离,只能通过对外映射的IP(弹性公网IP和NAT IP)互联。由于使用隧道封装技术对云服务器的IP报文进行封装,所以云服务器的数据链路层(二层MAC地址)信息不会进入物理网络,实现了不同云服务器间二层网络隔离,因此也实现了不同专有网络间二层网络隔离。专有网络内的ECS使用安全组防火墙进行三层网络访问控制。 3、快照与多种镜像类型 快照与多种镜像类型,支持您的业务快速部署。 4、多种付费和存储选择 通过包年包月、按量付费、节省计划、预留实例券和抢占式5种付费模式分别满足长周期低成本以及周期高弹性的计算要求。  四、应用场景 1、通用Web应用:大部分Web应用使用的架构,阿里云推荐C/G/R系列服务器,兼顾高效搭建使用及高性能处理能力。 2、在线游戏:高并发、瞬时计算量大的场景,阿里云推荐高主频及GPU服务器实现高计算性能与高图像渲染性能的需求。 3、大数据分析:对于频繁对存储读取的大数据应用场景,阿里云推荐大数据实例及本地盘实例,主从节点皆有性能优异表现。 4、深度学习:对于持续且大量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的深度学习场景,阿里云推荐GPU实例及AMD实例,不但性能表现卓越,同时大量节省成本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2022-08-31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1月8日下午,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1-13
基于故障多元信息的新型保护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立项背景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自上世纪80年代微机保护应用以来,历经多次更新换代,我国继电保护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保障电网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超/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大通道的建设、区域电网的广泛互联和波动性新能源的规模化接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电网。电网的快速发展给继电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 1、后备保护方面,由于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造成后备保护定值更难整定,保护选择性和灵敏性的矛盾更加突出,保护拒动误动风险并存。国内已发生多起类似“6.18”西安南郊站,因后备保护灵敏性不足拒动,造成变压器烧毁的重大事故;国际上屡屡发生的因潮流转移过负荷,后备保护误动引发的如美加“8.14”、印度“7.30”等大停电事故,也不断地对我国电网敲响警钟。 2、主保护方面,超/特高压电气设备结构复杂、线路距离长,短路电流变化大,造成主保护对变压器匝间短路、线路高阻接地等轻微故障的反应灵敏性下降。“11.22”济南特高压泉城站变压器爆炸正是由于保护对起始发生的轻微故障未能灵敏切除,引起事故扩大,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保护仅利用设备自身的电气量信息,在复杂电网环境下,保护反应的电气量在故障和非故障间差异变小甚至混叠,依靠定值配合无法保证保护可靠正确动作。不改变传统保护工作模式,仅对保护判据进行修正或调整定值,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单方面地解决保护拒动或误动的问题。 二、发明思路 突破保护仅利用设备自身信息的限制,综合利用站间保护关联逻辑量、站域故障全过程电气量等信息,对后备保护、主保护、系统构成模式进行全面创新,构建“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新型保护系统。   图1 技术发明总体思路 三、发明方案 技术发明点1: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一致性特征的后备保护技术 传统后备保护既存在对相邻元件故障反应能力不足,保护拒动的问题,又存在受过负荷和系统振荡影响,保护误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项目发明了保护关联关系在线快速跟踪和可靠性校核方法;创造性地将故障的空间分布特征映射为站间的保护关联逻辑量信息,首创了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一致性特征的后备保护技术,攻克了保护不误动和不拒动无法兼顾的难题。 发明点1.1:发明了保护关联关系在线快速跟踪和可靠性校核方法,为保护可靠利用站间信息奠定了基础。 快速跟踪和可靠识别电网拓扑的变化,确定保护的关联关系,是保护利用站间信息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发明了保护关联关系在线快速跟踪和可靠性校核方法,关键技术包括:1)提出了基于虚拟阻抗矩阵的保护关联关系分析方法,创造性地将开关状态虚拟为支路阻抗并构建节点虚拟阻抗矩阵,在线微调矩阵元素即可实现开关状态的快速跟踪,跟踪时间由秒级缩短至毫秒级,为后备保护快速动作提供了可靠保障;2)发明了电气量和开关量信息双重约束的关联关系可靠性校核方法,首次将电气量信息引入保护关联关系识别,通过开关量信息和电气量信息实时匹配校验,实现了保护关联关系的可靠在线校核。 发明点1.2:首创了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一致性特征的后备保护技术,攻克了保护不误动和不拒动无法兼顾的难题。 电流元件、方向元件、阻抗元件等保护逻辑量信息,蕴涵着故障方向、故障范围等故障直接特征,并且信息交互简单、可靠。根据不同位置保护逻辑量反应故障的差异化特征,发明了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一致性特征的后备保护技术。关键技术包括:1)首次将电网故障的空间分布特征映射为保护逻辑量信息,按近后备和远后备灵敏性要求设定保护范围,实现了逻辑量信息与故障分布特征的关联和匹配,解决了保护强依赖定值的问题;2)首创了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一致性特征的后备保护技术(如图2所示)。利用逻辑量对故障反应的交叉重叠特征,根据动作一致性原则,既实现了故障设备的快速准确识别,又从根本上攻克了系统振荡及过负荷造成保护误动的难题。 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的后备保护技术可实现近后备保护全范围速动,远后备保护延时由1.5s以上缩短至0.5s以内;在原理上保证了对相邻元件故障反应的灵敏性,避免了后备保护拒动导致的重大事故发生;不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影响,避免了保护误动引发的连锁跳闸和系统性事故发生。   图2 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一致性特征的后备保护技术 技术发明点2:基于故障模型参数异变特征的主保护技术 现有电气设备主保护仅反应故障外在表现特征,在变压器匝间短路及线路高阻接地等轻微故障情况下,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特征差异不明显,易造成保护拒动。为解决上述问题,该项目基于故障的物理本质特征,揭示了故障导致电气设备模型参数变化的机理,利用故障全过程电气量信息,构建了可灵敏反应设备参数变化的故障模型,发明了基于故障模型参数异变特征的主保护技术,显著提升了对轻微故障的反应能力。 发明点2.1:首创了可反应变电站电气设备参数变化的故障模型,从物理本质上消除了非故障因素对主保护灵敏性的影响。 突破主保护仅反应故障外在表现特征的局限,利用设备故障全过程全相电气量信息,建立了对故障高灵敏而对非故障不敏感的模型。关键技术包括:1)发明了基于线路压降-阻抗联合分布的故障网络模型,建立了线路阻抗、过渡电阻及分布电容压降之间的幅值、相位关联关系,创建了仅保留线路阻抗压降分布情况的故障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2)发明了基于电压磁链方程的变压器故障模型,建立了变压器高、中、低压各侧绕组电压与主磁链、漏磁链的等值平衡关系,消除主磁链的非线性成分,建立了仅反应漏磁链变化的变压器故障模型(如图4所示),从原理上摆脱了分布电容电流、负荷电流、励磁涌流等非故障因素的影响。 发明点2.2:发明了基于故障模型参数异变特征的主保护技术,实现了保护对轻微故障反应能力的大幅提升。 利用站域故障全过程电气量信息,反应故障前后模型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三相不一致程度,发明了基于故障模型参数异变特征的主保护技术。关键技术包括:1) 发明了基于阻抗压降变化特征的线路主保护技术,构建了线路压降-阻抗参数关联矩阵,通过实时追踪矩阵中各元素的变化量以及元素间的差异,准确识别故障线路及故障位置(如图5所示);2) 计及CT误差、变压器有载调压对保护的影响,实时计算各相等效漏感参数的突变量及不一致程度,发明了基于等效漏感参数变化特征的变压器主保护技术(如图6所示),显著提升了保护对变压器轻微匝间短路识别的灵敏性。 基于故障全过程电气量信息的主保护技术可以做到变压器匝间短路识别死区由5%降至2%,500kV线路接地故障过渡电阻反应能力由300Ω提升至1000Ω,故障定位误差由5%下降至1.3%。实现了对电气设备轻微故障的灵敏切除,可有效避免事故扩大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技术发明点3: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新型保护系统 构建基于故障全过程逻辑量、电气量信息的新型保护系统是对百年历史继电保护模式的重大变革,除满足复杂电网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工程实现的可行性、应用场景的适用性和运行维护的便利性等重大工程应用问题。该项目首创了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的新型保护系统构成模式,实现了与传统保护的有机衔接,可灵活组态适用各种电网应用场景;发明了基于时间序列特征和电气量物理约束的数据校核技术、基于保护关联关系的数据自适应替代技术,为新型保护系统信息交互提供了可靠保障。 发明点3.1:首创了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的新型保护系统构成模式,奠定了新型保护系统在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推广应用的基础。 该项目创建了“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的新型保护系统(如图7所示),实现了发明点1和2技术的工程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包括:1)发明了以间隔为基本单元的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保护构成模式。间隔单元做到“即插即用”,扩展性强,可灵活组态适用各种电网应用场景;站域主机实现对站内信息的融合与优化利用;相邻站域主机虚拟为变电站间隔单元,实现站间分布对等交互信息。该模式通信链路清晰简捷,易于工程实现;2)发明了新型保护系统与传统保护的集成与自适应转化技术。新型保护系统在传统保护基础上集成故障全过程信息进化形成,在故障信息缺失的极端情况下仍具备传统保护功能。新型保护系统可充分传承传统保护成熟的运维经验,实现了与传统保护之间的有机衔接。   发明点3.2:发明了基于时间序列特征和电气量物理约束的数据校核技术、基于保护关联关系的数据自适应替代技术,保证了新型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新型保护系统构成模式,发明了站域、站间信息交互可靠性保障技术,实现了异常数据的实时校核与缺失数据的自适应替代。关键技术包括:1)发明了基于时间序列特征和电气量物理约束的数据校核技术,在线修正异常采样数据,解决了电气量在采样或传输中出现畸变而影响保护动作性能的难题;2)发明了基于保护关联关系的数据自适应替代技术,在间隔单元CT断线、PT断线等信息源丢失情况下,通过数据互补重构实现缺失数据的自适应替代,保证了保护功能的完整性,有效提升了保护的可靠 四、创新性成果 该项目攻克了传统保护不误动、不拒动无法兼顾的难题,取得了以下关键技术突破: 1、基于站间逻辑量信息一致性特征的后备保护技术,保护最长动作时间缩短至500ms以内,彻底解决了远后备保护拒动,以及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影响误动的问题; 2、基于故障模型参数异变特征的主保护技术,显著提升了保护对轻微故障的反应能力; 3、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新型保护系统,实现了保护技术在不同电网场景下的广泛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一种多元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该多元钙钛矿材料为多元全无机金属非铅卤盐,并且具有钙钛矿结构;所述 多 元 钙 钛 矿 材 料 的 化 学 式 满 足 : <imgfile=""DDA0001316404480000011.GIF"" wi=""496"" he=""88""/>其中,0≤ x ≤ 1 , 0 ≤ y ≤ 1 , A 为 Cs<sup>+</sup> , B<su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预测多元拼合靶材制备的薄膜成分的预测方法
一种用于预测多元拼合靶材制备的薄膜成分的预测方法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现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制备多元薄膜材料采用合金靶材作为靶源,生产过程中,薄膜成分的调控范围受安装的合金靶材的成分比例的限制。如果预期获得纳微复杂结构的复合薄膜,按照常规技术路线需要上百块成分连续变化的合金靶材,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同时,采用合金靶材制备某些多元薄膜时,需要特高纯度的或极端成分比例的靶材作为靶源,这类特殊靶材以现有技术难以制造。 为此,本发明研发出一种用于预测多元拼合靶材制备的薄膜成分的预测方法,利用本发明技术有助于新材料的研发和促进半导体器件、切削刀具涂层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 2022-08-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46 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