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通过原位沉积磷酸钙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改进的方法
一种通过原位沉积磷酸钙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改性的方法,其步骤为:a、接枝反应将聚乙二醇、淀粉、聚乙烯醇或马来酸酐溶于二氯甲烷中,并加入偶联剂构成接枝反应液;再将经酸化预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粉末和催化量的酯化催化剂加入到接枝反应液中,进行酯化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已接枝小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后的碳纳米管;b、矿化反应 再将a步接枝后的碳纳米管置入成分与模拟体液相同,但离子浓度为模拟体液2-10倍的快速矿化液中,超声分散后置于温度为37℃的环境中,静置1-7天。该种方法改性后的碳纳米管的亲水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作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或者药物载体材料。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功能研究
1.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鸡 ESCs 的分离纯化、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及转染外源基因等方法 2. 明确 CRISPR/Cas9 系统可对家禽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 3. 解析了分化过程中特异piRNA 与 miRN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扬州大学 2021-04-14
核苷酸合成酶 CAD 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苷酸合成酶 CAD 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和应用,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 领域。本发明以 ApoE-/-小鼠及 CAD-/-ApoE-/-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高脂饮食诱导获得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结果表明与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中国北方金露梅灌丛(Potentilla fruticosa)植物功能属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刘一瑶 地理科学学部/资源环境科学 2018.09/2022.07 索旌尧 地理科学学部/资源环境科学 2018.09/2022.07 卢冬燕 地理科学学部/资源环境科学 2018.09/2022.07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黄永梅 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教授 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 四、项目简介 金露梅灌丛是青藏高原高寒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2020年7-8月,在青海省祁连山区和青藏高原腹地共计1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构成2550-5100m的海拔梯度。对金露梅的形态属性(冠幅、株高、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化学计量属性(叶、茎、花的碳、氮、磷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从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中提取气象数据。通过统计均值和变异系数,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青藏高原金露梅植物功能属性随海拔的变化规律及对气候的响应特征,为认识亚高山灌丛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规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金露梅的形态属性对海拔响应明显,随海拔升高,株高和冠幅都趋于矮小,叶片干物质含量同样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金露梅的化学计量属性随海拔变化的规律在不同器官中有明显差异。株高、冠幅的可塑性较大,为响应海拔的敏感属性;化学计量属性为惰性属性。不同属性间的变异程度存在差异,敏感属性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化学计量属性比形态属性更稳定。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金露梅外形趋于矮小。叶片N、P元素含量与温度的显著负相关符合温度-植物生理假说。据此推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金露梅分布范围可能进一步向高海拔、更干旱的生境扩张。
北京师范大学 2022-07-25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高安全功能隔膜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提高聚烯烃隔膜的耐热性,增大聚烯烃隔膜热闭孔温度与破膜温度的温度差是提高聚烯烃隔膜性能的重要途径。功能隔膜是在隔膜表面涂覆一层热稳定性良好的耐热层(陶瓷等)。耐热层可以在隔膜表层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阻止隔膜的进一步收缩,即使隔膜局部熔化,表面的耐热层也可以置于正负极片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绝缘壁垒,切断电流,防止短路的进一步发生。生产线经过半年多的连续生产后,完成相关配方固化,合浆、涂布、分切工艺技术开发,形成生产能力,并进行了陶瓷隔膜电池设计、试制与测试,并于2013年11月通过了中航工业集团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专家组鉴定意见如下:“该项目开发了陶瓷涂层与聚烯烃微孔膜复合技术,研制出具有耐高温性能和热关断作用的PE 和PP 系列的功能隔膜材料,并完成了产业化技术开发,建立了一条年产300万平米的功能隔膜生产线,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12月,采用该功能隔膜的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通过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强制性检测,安全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厦门大学 2021-04-11
以食品大分子为基质的脂溶性功能因子纳米载体制备关键技 术
项目针对国内外脂溶性功能因子微胶囊化产品储藏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 配料安全性问题等诸多品质不足,提出以构建乳化和成膜特性俱佳的食品大分子乳化体系为基础,进行包载脂溶性功能因子的高生物利用率、高稳态化、可控型纳米颗粒及固态粉末产品的绿色制备。产品结构多样,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缩小了我国食品配料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针对脂溶性营养素微胶囊化产品载量低、生物利用率差等问题,利用天然蛋白质的分子柔顺性和复杂大分子结构,采用增溶、乳化-溶剂挥发高效制备技术,提高营养素载量,同时收缩载体分子体积、减小粒径,制备获得高载量、安全、无油型包载营养素的蛋白质纳米颗粒。该产品粒径范围在 60-100nm,β-胡萝卜素载量较普通含油型载体提高了 100 倍,具有抗胃蛋白酶消化和完全的小肠吸收特性,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是未包埋时的 25 倍,抗氧化活性提高了 2-8 倍。针对蛋白质易在等电点 pH、高盐、高温等极端环境下因变性而失稳,采用Maillard 糖基化反应对其进行接枝,通过控制反应进程及糖基供体,获得等电点不沉淀、乳化稳定性提高 5-7 倍,变性温度提高 10℃以上的高稳定蛋白。以 其为载体制备的抗环境因子干扰型纳米颗粒在pH2.0-10.0 范围内粒径均稳定在 100nm 以下,4 °C 下储藏 6 个月,营养素保留率达 92%以上。 针对液态乳化产品在储藏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利用淀粉的结构可塑性,在确低黏度且兼具乳化和成膜双重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淀粉的改性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同步改性-乳化-干燥技术,构建了脂溶性营养素的粉末化制品。通过分析 OSA 淀粉分子分散密度和取代度与功能因子储藏稳定性及生物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获得了生物利用率提高 10 倍以上的乳化粉末产品。复水后乳液 保持纳米级粒径,室温下储藏半年保留率达 95%以上。 针对不易使用热处理手段的热敏性风味油脂,提出纳米乳液包埋-多孔淀粉 吸附的两步非热固化技术。创新性的采用“热液处理”原淀粉结合生物酶法打孔,制备得到吸油率为 135%的高吸附型多孔淀粉。强挥发性薄荷油纳米乳液多孔淀粉吸附产品,在室温敞口放置 40 天,保留率可达 98%以上,且产物在 160-200℃ 高温条件下具有缓释特性。
江南大学 2021-04-11
关于发布团簇构造、功能及多级演化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团簇构造、功能及多级演化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07-31
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 明 人】陆兔林;毛春芹;季德;李林;殷放宙;张莹;许金国;吕高虹;单鑫【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人参100-480份,五味子100-480份,葛根200-960份,枸杞子300-1200份,甘草100-480份,经药理实验证实,本发明确实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较好的辅助保护功能,且服用安全,适用于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基于绿色功能介质的天然海洋多糖高分子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清洁新技术
本成果基于廉价易得的功能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可从海洋废弃生物质(比如虾蟹壳,海藻,海带等)中高选择性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化合物,进而实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提升(如抗菌等)或者转化为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如医药用品或者药物载体等)。该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酸碱制备方法中水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具备水耗低、污染少、能耗低、流程少等潜在优点。此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可从虾蟹壳直接制备甲壳素敷料、绷带等医疗用品。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虾蟹壳,海带/海藻等,无需特别分级处理。 (2)所得甲壳素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聚合度可调,介于400——4000。 (3)所得壳聚糖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脱乙酰度值大于85%,符合国家标准GB 29941-2013。 (4)所得海藻酸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 (5)可制备得海藻酸基功能材料(膜、纤维、水凝胶、气凝胶等),具备自愈合、阻燃等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基于绿色功能介质的天然海洋多糖高分子分离及高值化利用清洁新技术
本成果基于廉价易得的功能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可从海洋废弃生物质(比如虾蟹壳,海藻,海带等)中高选择性制备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化合物,进而实现相应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提升(如抗菌等)或者转化为高附加值衍生产品(如医药用品或者药物载体等)。该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酸碱制备方法中水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具备水耗低、污染少、能耗低、流程少等潜在优点。此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灵活性,可从虾蟹壳直接制备甲壳素敷料、绷带等医疗用品。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处理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虾蟹壳,海带/海藻等,无需特别分级处理。 (2)所得甲壳素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聚合度可调,介于400~4000。 (3)所得壳聚糖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脱乙酰度值大于85%,符合国家标准GB 29941-2013。 (4)所得海藻酸收率大于90%,纯度大于95%。 (5)可制备得海藻酸基功能材料(膜、纤维、水凝胶、气凝胶等),具备自愈合、阻燃等特点。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4-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0 91 92
  • ...
  • 95 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