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多功能汽车发动机翻转装置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发动机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和控制架,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下支撑架和蜗轮蜗杆机体;翻转架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相连,翻转架由左框架和右框架构成,翻转架开设有压轨滑槽,压轨滑槽通过螺栓安装有翻转架压轨,翻转架压轨连接左框架和右框架;下支撑架由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构成;控制架上设有水平面板、翻转面板和导轨槽,翻转面板背面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下端连接导轨槽;所述控制架通过螺栓连接槽和连接螺栓与左支撑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工作可靠,既保证了发动机拆装的应用,也满足了发动机运行的需要。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工作可靠,既保证了发动机拆装的应用,也满足了发动机运行的需要。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水下航行器(AUV)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 该系列ROV系统可集成丰富多样的检测传感器和工具组件,满足近岸调查、海事安防、科学研究、长距离隧洞检测和海洋工程服务等行业项目应用需要。 水下航行器(AUV) 水下航行器是一种可替代人类在大深度海洋环境进行水下作业的自主式机器人,拥有深水工作能力(0m-1500m)以及完全自主航行能力、能够携带多种传感器高效率完成水下探测、目标搜索、地形地貌勘测、科研考察、搜救打捞、海洋探测等任务,水下多功能AUV多用于水下拍摄、搜索、定位,桥梁检测,船损检测,辅助蛙人整体性能指标已达到世界一流先进水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5-11
一种多功能潜水器水液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潜器水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源、浮力和姿态调节机构以及作业机构,动力源主要包括电机、水压泵和电磁换向阀,所述浮力和姿态调节机构主要包括多个压载水舱和平衡阀;通过对不同水舱注水排水,不仅实现对潜水器的浮力调节,同时实现了纵倾与横倾调节,使浮节调节与纵倾、横倾姿态调节的单一独立系统综合为统一的系统;此外,在各阀的配合作用下,还可驱动作业机构完成水下作业。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同流量和压力的水源,以满足不同类型作业工具对动力源的要求;同时使浮力与纵倾、横倾调节在不同水深时具有不同性能,即满足大深度的适用性及浅深度的快速响应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通用塑料增韧增强及多功能改性母料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项目以废旧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塑料为基材,添加高填充量的表面改性的级配和复配无机硅酸盐粉末(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球形或片状的)、有机增韧高分子材料、热光稳定剂、表面光亮剂、高度分散剂、流变调节剂及内外润滑剂等助剂,借助高剪切混合分散挤出机组,制备成多功能改性母料(粒料),广泛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塑料的管材、薄膜、包装片材和注塑制品,可实现增韧、增强、填充、增亮、分散、吸湿干燥等功能和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仅填充级可添加到60-80%。本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多功能擦手膏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石英矿砂为主骨料而制成的多功 能擦手膏及其制备方法。 该擦手膏以石英砂为主骨料,配以由 C14-16 烯基磺酸钠、乙氧基化十二烷基硫酸 铵、椰油酰胺丙基季铵盐等组成的复合液搅拌混匀而获得。 本发明的擦手膏外观呈半透明膏糊状,带有清香气味,擦手时手感爽、去污快,只 需要极少的水就可冲洗干净,适合于煤矿、机修厂等操作工人手上沾有较重污垢时擦手 去污使用。
同济大学 2021-04-13
多功能淬火机及淬火控冷技术装备
淬火控冷是提高材料性能,实现细晶强化、相变强化,减少有限资源消耗的冶金行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发和推广。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信息学院与太钢合作,针对国外著名淬火机研制商没法解决的太钢淬火机设计难题,提出射流沸腾冷却强化原理,伴之高位水箱储能和跟踪下水控制技术,设计制造出我国首台节能型淬火机,经受生产考验。它以900m3/h的泵站供水,完成国外著名淬火机研制商坚持必须要4000m3/h供水才能完成的任务,板形平直度达世界先进水平,0Cr18Ni9一次性能合格率达99.9%以上,居国内领先,设备造价仅为进口的1/4左右。鉴定为“国内外首创,居国际领先水平”。获2002年冶金科技一等奖,教育科技二等奖,全国发明展览金奖和专利两项。通过多年研发,已建立了冷却强化、板形平直度控制和组织性能预测的系统技术。包括高密集管流强中弱冷控制、强力喷射与吹扫和气雾、水雾强弱冷技术;强适应横向冷却曲线、横向逆阻尼和均匀分布水、柱状流断流控制、流量调控多输入多输出流量均匀控制;大型钢板金相组织转变与变形平直度控制技术以及淬火控冷过程钢板温度场动态模拟、智能目标温度控制和实验、模拟组织性能预测技术;综合的灰色多目标控制技术。开发完成我国首套强化的高密集管流轧后直接淬火和控冷机械系统,首套常化炉后快冷和淬火装备系统和首套气水冷却与高密集管流组合的炉后强弱冷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动车多功能调节座椅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多功能调节座椅及其方法,包括通过转轴相互连接的底座和靠背,靠背沿底座前后转动;靠背的背面设置有后置调控单元控制所述靠背的转动角度,后置调控单元包括锁死机构和与之通过拉索连接的后置开关作为复位按钮,锁死机构与转轴上的齿轮配合卡扣连接;通过后置开关调节靠背的转动角度。本发明在这种能够调整的座位后面加上一个复位按钮,方便后排的乘客在前排乘客离开后将前排的座位复位。为人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保证了旅途的舒适性。
东南大学 2021-04-14
多功能多用途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电致变色器件是一种纳米多层膜功能器件。它是一种通过低电压(1-5V)、无电流、零能耗驱动的多功能变色器件。它可以根据需求智能化地调节可见光透射率和反射率以及红外光的发射率,从而在在智能化高效节能窗、航天器表面热控、武器装备隐身、汽车无眩光后视镜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项目组自主研究开发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种新一代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全无机薄膜型和无机/有机组合型电致变色器件。 研究了电致变色器件在三个方面的应用特性:作为智能化高效节能窗对于太阳光透过率的调节作用;作为卫星表面智能热控器件其表面红外发射率的调控特性和太阳能光谱波段的反射率调控特性;作为多频谱隐身器件在可见光和红外迷彩以及红外特征抑制方面的色彩和红外发射率调制。 自主开发了高性能的无机固态离子导体薄膜和有机离子导电胶两种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中的核心技术。研发了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专用镀膜制备技术和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性研究论文30多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多功能瓷柱式绝缘子在线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瓷柱式绝缘子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泄漏电流采集装置,用来实时监 测瓷柱式绝缘子的泄露电流数据;Sensor-应力监测装置,用来实时监测瓷柱式绝缘子的应力数据;污秽 检测装置,用来实时监测瓷柱式绝缘子的污秽数据;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泄漏电流采集装置、Sensor-应 力监测装置和污秽检测装置均相连;控制器用来收集数据,并将收集的数据通过发射天线发送出去,信 号接收器通过接收天线接收数据,信号接收器和终端机信号连接;太阳能电池用来供电。本实用新型设 计精简,成本低廉,可很大程度保证瓷柱式绝缘子的正常运行,从而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输电线路的安 全和稳定运行。 
武汉大学 2021-04-13
医用多功能脊柱后路钉板棒系列产品
椎板切除术是脊柱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脊柱后路手术80%-90%需行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后的创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过量瘢痕组织可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出现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国外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5%-74.6%,二次手术率为13.4%-35%。 目前临床上预防椎板切除后瘢痕粘连的主要方法是在硬膜外覆盖一层明胶海绵,但其不能有效隔离纤维细胞与血肿,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人工椎板的出现有望解决此问题,但国外关于人工椎板的应用无相关文献报道,国内基础研究多,临床应用少,存在问题多,如材料费用昂贵、固定不牢、操作困难、容易移位压迫神经、再次翻修时取出困难、无法与脊柱内固定系统配合使用、功能单一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成果在设计理念和工艺上创新,研发了医用多功能脊柱后路钉板棒系列产品,共5个系列,85种型号。上述系列产品材质为钛合金,表面设计有孔洞结构,具有以下功能:1.桥梁作用:横梁作用连接钉棒内固定系统;2.保护作用:即刻填补椎板缺损保护脊髓;3.屏障作用:防止术后瘢痕粘连;4.支撑作用:增强脊柱稳定性;5.载体作用:作为药物载体,如止血药、抗生素等。 该系列产品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在于: 1.钛合金:已广泛用于临床的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体内无排斥反应;2.操作方便,可以和现有的钉棒内固定系统配合使用,固定牢靠;3.良好的机械性能,维持脊柱后柱完整性和稳定性;4.具有多种功能;5.表面设计的孔洞结构,可使疤痕纤维附着在孔洞处,提高人工椎板的把持力和脊柱稳定性;6.唯一性: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无类似产品。
中南大学 2023-02-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