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纳米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氧化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纳米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氧化镍,首先将NiCl2·6H2O与氯化胆碱基深共熔溶剂混合,得到质量浓度为10~30g/L的溶液Ⅰ;加热至120~150℃,将100~300份的去离子水与1000份溶液Ⅰ混合,反应0.5~2h,经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再经洗涤、干燥、煅烧后,得到所述的纳米氧化镍。本制备方法条件温和、耗时短,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花状纳米NiO的晶粒粒径小于10nm,粒径分布均匀且比表面积大,以其作为电极材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3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仍稳定在460F/g附近。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原位合成Al3Ti颗粒表面增强铝基复合气缸及其制备方法
为提高气缸服役期,延长发动机的寿命,通过压铸和激光熔覆的复合工艺在气缸的工作面,原位合成一层具有耐高温、耐磨损的复合涂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复合气缸显微组织致密,复合涂层硬度可达 HBS>80 、韧性较好,具有较好抗氧化性和抗耐磨性能,质量能减少 1/2~1/3 ,且不降低气缸本体的机械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气缸和发动机的寿命。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过共晶铝硅合金发动机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
1. 成果简介预制缸套然后铸造或装配是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一种主要成形工艺。传统的缸套都是用铸铁制造,铸铁耐磨性好,但热导率较低,铝合金导热率是铸铁的 4 倍,采用铝合金制造缸套的优势是迅速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避免机油焦化,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功率密度)。过共晶 Al-Si 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热导率高、高温性能好等特点,是制造发动机缸套的理想材料。图 1 挤压铸造件              图 2 机加工后零件                 图 3 初生硅和共晶硅分布 采用常规铸造方法成形过共晶铝硅合金,疏松倾向大,强度和韧性低,而且显微组织中初生硅的尺寸难以控制。挤压铸造是液态金属在较高外加压力(百兆帕)作用下凝固成形的一种先进铸造工艺,铸件在低速下充型,高压下凝固,内部致密,组织细小,并能通过热处理强化。 清华大学成功开发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应用前景。2 应用说明采用铝合金制造发动机缸套甚至全铝发动机缸体是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开发高性能发动机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喷射沉积加挤压或锻造工艺已有相关产品,但由于工序多、流程长造成生产率低、成本高。清华大学开发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短流程、近净成形、优质、高效、节能等优点,目前正在与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评价与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3 效益分析缸套作为汽车发动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配件,其用量大,产品和技术相对独立,原材料充足,设备投资小,适于中小企业给发动机厂配套,特别是适合于已经在给发动机厂配套铝合金活塞等部件的企业发展这一技术和产品,易于在现有客户渠道基础上丰富产品种类,同时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避免被简单模仿和恶性竞争。
清华大学 2021-04-13
过共晶铝硅合金发动机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
1. 成果简介预制缸套然后铸造或装配是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一种主要成形工艺。传统的缸套都是用铸铁制造,铸铁耐磨性好,但热导率较低,铝合金导热率是铸铁的 4 倍,采用铝合金制造缸套的优势是迅速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避免机油焦化,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功率密度)。过共晶 Al-Si 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热导率高、高温性能好等特点,是制造发动机缸套的理想材料。2 应用说明采用铝合金制造发动机缸套甚至全铝发动机缸体是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开发高性能发动机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喷射沉积加挤压或锻造工艺已有相关产品,但由于工序多、流程长造成生产率低、成本高。清华大学开发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短流程、近净成形、优质、高效、节能等优点,目前正在与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评价与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3 效益分析缸套作为汽车发动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配件,其用量大,产品和技术相对独立,原材料充足,设备投资小,适于中小企业给发动机厂配套,特别是适合于已经在给发动机厂配套铝合金活塞等部件的企业发展这一技术和产品,易于在现有客户渠道基础上丰富产品种类,同时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避免被简单模仿和恶性竞争。4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镀锌板、铝及铜合金表面处理的无铬钝化液
(专利号:ZL 201410008509.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镀锌板、铝及铜合金表面处理的无铬钝化液,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无铬钝化液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0.5-15%、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0.5-15%、三乙醇胺0.1-2%、醋酸铵0.1-5%、纳米氧化硅0.01-2%、氟钛酸0.1-5%、偏钒酸铵0.01-5%、余量水。本发明无铬钝化液的组分简单、产品环保及使用前无需预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蒙脱土/氯化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新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氯化聚 乙烯 (CPE) ,是由聚乙烯 (PE) 与氯气进行取代反应,经化学改性而得到的一种新型材料。其 结构饱和,无双键,分子稳定,具有良好的耐油、耐臭氧、耐热氧老化、耐腐蚀、耐燃、耐细 菌和微生物作用、耐候性等性能。为了扩大氯化聚乙烯在橡胶与弹性体两个方面的应用,研制 氯化聚乙烯橡胶CM/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本项目通过蒙脱土在氯化聚乙烯中的复合应用,提高其使用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创新 点在于通过熔融插层的方法来制备一种综合性能优良,加工条件容易的氯化聚乙烯CM橡胶/蒙 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形态的表征,在准确地表征聚合物/蒙脱土纳米 复合材料的各种精细的结构基础上,实现对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有效控制,从 而可按性能要求来设计和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根据氯化聚乙烯特定的分子结构,选择合适的处 理剂和合适的工艺条件,筛选出合适的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负载纳米TIO2-ACF新型口罩的研发
采用廉价易得、无毒无害、具有光催化活性二氧化钛为负载原料,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研发出适合危险化学品中苯及苯系物等有毒有害气体泄露事故现场外围警戒区的防护口罩,该口罩具有高效吸附、催化降解苯及苯系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能,过滤效率最高>97%,呼气阻力<50%。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高性能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导电聚合物不仅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而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导电聚合物具有防静电的特性,可以用于电磁屏蔽。导电聚合物具有掺杂和脱掺杂特性,可以做可充放电的电池、电极材料;它对电信号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做传感器;能够吸收微波,因此可以做隐身飞机的涂料;利用导电聚合物可以由绝缘体变为半导体再变为导体的特性,可以使巡航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隐形,然后在接近目标后绝缘起爆;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导电聚合物可以制成分子导线材料,制作分子器件和其它电子元件。 利用介孔硅为模板,在其孔道里封装导电高分子聚吡咯,形成了新的核-壳型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聚吡咯的分解温度分别比纯样(240度分解)高出50-80度,其热稳定性提高了约20%-30%。在加电场诱导下,聚吡咯分子链上的自由电子或空穴载流子迁移而产生界面极化引起高的电流变效应。 采用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定向剂,分别在碳纳米管(CNT)及纳米Fe3O4存在下,以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良好导电、磁性能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当碳纳米管的含量超过20%时,其导电率已经达到7.0 S/cm。随Fe3O4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磁化强度可达24.6emu/g。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机械磨损自修复纳米添加剂的开发
机械设备和零件的磨损和润滑问题一直是各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它直接影响到汽车、轧钢、机床、纺机等各类机器的运转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使用优质的润滑剂对磨损零件进行有效的润滑是解决该类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工业对机械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中、高档的润滑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档润滑油的优良性能则完全取决于润滑添加剂的特性,不同用途的各类添加剂产品应运而生,对于复杂的磨擦学系统而言,传统的润滑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磨损,且对于某些特殊的磨擦学系统,则无能为力。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出现纳米润滑添加剂。纳米技术是解决适用于钢/钢副的自修复润滑添加剂的一个新的高科技手段和实现机械零件自修复技术的有效途径。我校有自主产权的“机械磨损自修复纳米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是武汉市科技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纳米催化二氧化钛的研制
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主要用于催化剂载体材料。针对脱硝催化剂用纳米二氧化钛,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主要应用在处理氮氧化物,电厂、汽车尾气等催化剂领域。同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活性,对治理雾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特点是比表面积可控、催化活性高、使用寿命长。开发了纳米二氧化钛的研制方法。采用硫酸法水解得到的偏钛酸,通过加入控制剂、同时控制浓度、温度、pH 等工艺参数,可以制备比表面积从 10~350m2/g,颗粒大小尺度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钛。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2 133 134
  • ...
  • 240 2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