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功能化多孔硫化锌纳米微球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
【发 明 人】朱栋;文红梅;池玉梅;邓海山;康安;韩疏影【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多孔硫化锌纳米微球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固相萃取柱的基质为功能化的多孔硫化锌纳米微球,是由原始多孔硫化锌纳米微球经胺基化、羧基化共价化学修饰所得。该功能化多孔硫化锌纳米微球的填装高度为(0.6~1.2)cm。主要适于植物提取液、中药复方及生物样品中生物碱的富集和分离。本发明固相萃取柱具有对目标物质回收率高(92%-105%),制备成本低,材料易得,功能化过程简单,适应性强,易于批量生产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三维分级多孔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分级多孔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产 品,属于石墨烯制备领域,其选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生物质材料为原 材料,将其同时作为固体碳源和氮源以及合成模板,首先经过梯度脱 水处理,再经过碳化和预膨胀处理,与 K2CO3 溶液混合,高温活化处 理后冷冻干燥得到三维分级多孔氮掺杂石墨烯。所得的石墨烯具有大 孔、介孔和微孔的分级孔结构,氮掺杂含量为 2.5~7.5at.%,比表面积 高达 1300m<su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超细晶多孔铁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在多年新型多孔铁合金材料研究的基础上,以自制的纳米铁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粉末技术实验室合作,成功的制备了具有微纳米多孔结构的块体铁合金材料,该合金不但具有高的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还表现出了优异的力学和减震性能,通过对对工艺的控制可以实现10%~50%孔隙率的超细晶多孔铁合金的制备,当孔隙率在50%左右时,压缩强度依然可以达到600 MPa以上,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致密普通粉末冶金制品的强度高200 MPa左右。在轴承、齿轮、减震垫板、能量吸收装置等关键零部件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市场空间非常巨大。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著名粉末冶金专家Randall M. German教授的高度评价。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直接浸泡反应式的泡沫镍-石墨烯三维多孔电极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浸泡反应式的泡沫镍-石墨烯三维多孔电 极制备方法,包括:将泡沫镍依次采用冰醋酸、丙酮和乙醇进行清洗, 然后将其通过去离子水清洗后晾干放置;制备质量浓度为 0.5mg/mL~ 5mg/mL 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然后将泡沫镍直接浸泡到其中静置反 应,并且在此浸泡过程中反应温度被控制为 30℃~80℃,浸泡时间为 2 小时~6 小时,由此形成三维多孔结构的泡沫镍-石墨烯产物。通过 本发明,可以仅通过简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含纳米银多孔硅橡胶/聚氨酯双层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纳米银多孔硅橡胶/聚氨酯双层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人工皮肤含有真皮和表皮双层结构;真皮由疏松多孔聚氨酯制作;表皮由含有抗菌药物的硅橡胶制作,真皮层的制备是将聚氨酯溶解后加入致孔剂,脱泡后流延成膜,挥发溶剂,浸泡沥滤出致孔剂,烘干成多孔聚氨酯膜;表皮层的制备是将硅橡胶前驱体溶解,超声分散纳米银溶液,加入致孔剂,脱泡后刮涂或流延涂膜,挥发溶剂,固化成胚膜,浸泡洗出致孔剂,烘干成硅橡胶微孔膜。然后,将聚乙烯醇、酸液及交联剂涂覆于聚氨酯膜上,再覆盖硅橡胶膜,挥发溶剂,热处理成双层人工皮肤。它具有防水、透气、抑菌、杀毒,并有效吸收积液的作用。
四川大学 2017-12-28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先在碱改性的乙醇溶液中加入盐酸多巴胺,磁力搅拌后滴加丙酮静置沉降;然后离心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后冷冻干燥得到PDA;接着将PDA与氢氧化钾颗粒混合研磨成粉末状在惰性气体下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后酸洗;最后使用去离子水将产物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固体吸附剂(PDACK)。本发明的吸附剂可高效吸附废水中的环丙沙星(CIP),且吸附容量大、速率快、稳定性强,方便回收,可重复利用率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面向高温高压过滤体系的多孔陶瓷膜管安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温高压过滤体系的多孔陶瓷膜管安装方法,属于多孔陶瓷膜制备及应用领域。该方法主要采用直管式多孔膜管替代传统的法兰式多孔陶瓷膜管构型,改变传统的挂烛式和压板密封方式,大大降低了高温高压过滤体系下的多孔陶瓷膜管断裂风险。本发明通过采用管板中间金属拉杆来支撑多孔陶瓷膜管,金属拉杆上下底部采用弹性密封垫作为应力缓冲,多孔陶瓷膜管底部采用弹簧紧固方式增加上下弹性晃动余量,有效解决了孔陶瓷膜管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因应力集中导致的刚性断裂问题,该法能够延长多孔陶瓷膜管在高温高压体系的使用寿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副研究员团队与深圳市华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前期微流控芯片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快速响应,积极申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专项,开展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研究的科研攻关任务,致力于研发并建立一种低消耗、低成本、高通量、自动化操作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确诊时间,减少人力的投入,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开展防控工作;同时,该技术还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通用技术,在未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测和预防。目前,样机的主要模块已搭建完成,后期将完成软硬件联调,准备申请医疗注册证。
清华大学 2021-04-10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多流空移键控调制及解调法
本发明的调制方法为:将待发送数据分为多流进行SSK调制,每一流采用不同的固定调制信号来区分,调制完成的多流数据按顺序依次叠加,通过特定的调制符号选取准则及叠加算法,使得多流信息叠加后不会出现发送信号的碰撞,使每一流数据都能承载log2Ntbits的传输数据,其中Nt为发送天线数。本发明还公开了适用于上述调制方法的解调方法。本发明的调制方法在不改变SSK系统天线配置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多个传输流,极大提高了SSK系统的频谱效率,并在相同频谱效率的情况下,能获得比传统VBLAST系统以及增强型SSK系统更低的误码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制备单分散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微流控方法及装置
成果描述:该成果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度可升级特性的分级式微流体装置用于在多重乳液的内部同一层结构中可控地同时封装多种具有不同组分的液滴,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对多组分多重乳液内部同一层结构上的液滴的数目、比例和尺寸的独立精确控制。基于优良的可控性及可升级性,该微流体装置提供了一种灵活而具有前景的方法用于实现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可控制备,并且可以实现对多重乳液内部同时封装的各组分液滴的数目、比例和大小的独立精确的控制。这些共同封装的不同组分的液滴可以作为分离的腔室用于不相容活性物质/化学物质的协同运输和/或生化/化学反应,以及作为分离的腔室用于构造多腔室材料。而对于内部不同组分液滴数目、比例和大小的高度可控性使得我们可以优化活性物质/化学物质的封装,以及精确地设计多腔室材料的内部结构。该成果为具有新型内部结构的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可控制备和应用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突破,有望应用于高端化妆品、食品、生物医药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市场前景分析:乳液在化妆品、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成果所涉及的可控制备多组分多重乳液的技术,在精确控制乳液组分和结构方面具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并可以实现现阶段多重乳液难以实现的结构复杂而精确可控的新型功能微颗粒的制备。这使得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和优化化妆品、食品、或药品中活性物质的封装,并可以实现新型化妆品、食品、或药品的设计和研发,从而使这些产品发挥更好的功效。因此,该成果在高端化妆品、食品、生物医药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该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微流体装置主要由三种基本单元组件构成,即乳滴产生组件、连接组件以及液体提取组件。其中,乳滴产生组件用于产生液滴,连接组件用于汇集由不同乳滴产生组件产生的液滴,而液体提取组件则用于抽取出不需要的连续相液体。通过对这三种基本单元组件进行不同的组合,便可以对该微流体装置进行很方便的升级从而将其用于制备更高级的多组分多重乳液。主要技术指标请见:汪伟, 褚良银, 谢锐, 巨晓洁, 罗涛, 刘丽. “制备单分散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微流控方法及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110067096.X, 授权时间2013.7.10. 国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44 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