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孔金属材料的可控制备技术
所属领域:新材料 成果介绍:多孔金属材料由于具有比重小,刚性、比强度好,吸振、吸音性能、浸透性、通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程、交通运输、建筑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温过滤用多孔材料及制备技术果
高温 TiAl 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解决了普通金属多孔材料高温抗氧化、抗酸碱腐蚀性能差,陶瓷多孔材料难以焊接组件化和强度较差等难点,提高了多孔材料的使用性能、扩展了服役环境。本成果涉及反应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高温TiAl 合金多孔材料的新技术和多孔材料孔隙形成机理。制备的 TiAl 多孔材料可应用于环保、化工、石油、冶金、矿山、食品、医药及生物等领域作为过滤、分离、隔热、生物骨架及催化剂载体等,对于废气废液净化回收、节能环保等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原位组装硅酸盐多孔吸声板
本成果——硅酸盐无机多孔吸声板以水泥、工业或建筑废弃料等无机物为主要原料,以水为分散剂,以原位组装技术制备。利用原位组装技术制备的硅酸盐多孔吸声材料吸声降噪效果优异(平均吸声系数>0.8);力学性能好,耐候性好(原料均为无机材料),质量轻(密度小于600kg/m3且可调),生态环保(生产无排放,且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原材料广泛易得,且可利用工业废弃料作为原料),适应性广。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多孔金属材料的可控制备技术
多孔金属材料由于具有比重小,刚性、比强度好,吸振、吸音性能、浸透性、通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程、交通运输、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化学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本技术是采用电解技术进行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利用外加剂的变化进行多孔金属材料孔的控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利用鸡蛋壳高效环保制备丙酸钙
研发阶段/n禽蛋蛋壳与其它钙源如贝壳、骨骼和天然石灰石等相比,其形成的时间极短,几乎没有受到环境污染,其中含有丰富微量元素锶、硒及一定量的蛋白质,因此,是一种生物活性钙。丙酸钙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防霉剂,使用蛋壳作为生产丙酸钙的钙源,可减少有机酸钙中的重金属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本课题建立了以水为分离介质的壳膜高效分离技术,具有成本低、环保、不影响壳与膜的理化性质等优点。蛋壳得率达到94.47%,膜的残留率为0.27%;蛋壳膜的得率95%以上,蛋壳的残留率为3.34%。建立了利用鸡蛋壳制备丙酸钙的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型光伏技术,需要在“效率-成本-寿命”三个方面与市场化成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或者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获得比较优势,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2009年诞生的新型光伏技术,短短10来年时间,其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十分迅猛,几乎追平了商业化发展多年的多晶硅、CIGS、CdTe等太阳能电池。并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包含稀缺元素,材料和工艺成本低廉,量产后组件成本有望达到晶硅太阳能电池的50%-70%。目前,国内外均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头部企业预期在2年内实现第一代钙钛矿光伏产品的量产。推动廉价、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对于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太阳能电池的用途方向主要包括:消费电子、移动电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地面电站等领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型光伏技术,需要在“效率-成本-寿命”三个方面与市场化成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或者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获得比较优势,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应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目前有很多技术分支,其中,本成果采用基于稳定Bi基金属电极的反式平面结构,在兼顾实现“效率-成本-寿命”产业化三要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金属/陶瓷层状结构复合材料锌液内加热器及陶瓷锌锅
发明了一种新层状结构复合材料,由其制造锌液内加热器的外套管材料解决了耐腐蚀和机械性能一统的材料难题。因此,由此材料制造的新型锌液内加热器可以解决所有尺寸锌锅的内加热问题。配以陶瓷锌锅就可以彻底解决传统铁制锌锅的寿命短,锌渣多,镀锌质量不好的问题。资金需求: 配合生产线的关键设备,投资建厂,兴建年100万千瓦能力的装备,投资2亿元。产值10亿元,利润5亿元。可出让的股份比例:是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磷酸氢锡去除养殖海水中重金属离子研 究
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使其成为全社会持续高度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吸附法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选择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中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但在高盐废水中,吸附过程往往受到共存干扰离子的影响,传统吸附剂的吸附容量较低。针对这一矛盾,本论文开展磷酸氢锡系列无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关于磷酸氢锡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目前开展的很少。关于磷酸氢锡的固定化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未见报道。 本论文以模拟水热合成法和液相沉淀法分别合成得到晶体磷酸氢锡、无定形磷酸氢锡,采用平衡吸附法分别研究了单离子、双离子和三离子体系中对水溶液中Pb(II)、Cu(II)和Zn(I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高盐介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综合运用XRD、SEM、TEM、FT-IR、TG、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测定、电位滴定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两种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化学特征,揭示了磷酸氢锡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另分别采用三种主要成分均为SiO_2的材料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锡,考察了这些固定化材料在模拟海水中的吸附性能。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3000吨/年高新能低成本磷酸铁锂生产线
成果描述:针对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存在的不足和制约磷酸铁锂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本项目通过基于混合溶剂的液相合成方法,利用定向分子组装技术,结合独特的煅烧工艺构建了具有三维(3D)导电网络结构的正极材料,从而制备出具有独特晶体结构、良好导电性、高离子迁移速率和高振实密度的新型改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通过先进的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生产工艺的低成本、无污染。市场前景分析: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源、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以及储能领域中有着极大的市场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了以下技术目标: (1)基于混合溶剂的液相法制备工艺的设计,解决现有工艺存在的材料批次间一致性差的不足,实现批次间材料克容量变化<2%; (2)构建3D导电网络,从而解决制约LiFePO4大规模应用的重大技术难题—材料导电性差的缺陷,将材料的电导率提高到10-2Scm-1; (3)将压烧技术引入LiFePO4制备工艺,结合二次造粒粒径控制技术得到尺寸均一的亚微米颗粒,将材料振实密度提高到1.2gcm-3; (4)以本项目研制的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并采用改进工艺装配的锂离子电池将达到如下性能指标: ⅰ 0.1C比容量≥160mAhg-1,1C比容量≥140mAhg-1; ⅱ 循环充放电3000次,常温放电容量高于80%; ⅲ 支持常温50C以上倍率放电,-20℃环境支持20C以上倍率放电,-20℃环境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80%。 (5)创新反应溶剂和反应副产物的循环回收利用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低排放和原子经济性,与现有同类材料比较,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四川大学 2021-04-11
高聚合度Ⅱ型聚磷酸铵(APP)新工艺
成果描述:四川大学的高聚合度APP采用常压新工艺,聚合度可达1000以上,产品性能与德国科莱恩无卤阻燃剂Exolit AP422APP。市场前景分析:每吨生产成本为10000元。售价为16000元。具有较好的税利空间。可先建设一个年产200吨规模,需投资200万元,进行试生产,再根据市场行情扩大规模。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平均聚合度1208。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40 1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