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九年级下册科学袋装学具
浙教社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九年级上册科学袋装学具
浙教社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九年级下册科学袋装学具
华师大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九年级上册科学袋装学具
华师大版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人刷新纪录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人,开发出高速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将国际成码率纪录提升一个数量级,对未来量子通信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3-14
药用级黄腐酸的研制技术及应用
年青煤 (泥炭、褐煤、风化煤) 中存在的黄腐酸是天然生物技术和地球物理化学的产物,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泥炭蛋白、萜类、甾类等化合物,结合分子印迹技术研制药用级的黄 腐酸,于抗病毒、抗肿瘤、抗白血病、抗关节炎、提高免疫T、B细胞方面已通过动物应用试 验,由ID、ED等指标显示效果显著。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轧制产线级能源介质在线监控与优化
1、 能源介质系统的集中监测及运行状态分析完善轧制生产线能源介质系统的仪表配置和数据收集,对各类能源介质进行集中监控和在线计量,根据热平衡、水平衡等动态分析方法,对能源介质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异常识别、诊断和预警,并自动生成管理报表等。2、 轧件工序能耗成本的在线核算和挖掘分析利用能耗分析模型,根据轧件跟踪时序,在线统计分析每一轧件在各工序中的能源介质消耗及成本,并与生产过程数据关联分析,为生产工艺的节能优化提供依据。3、 轧件工序能耗的预测仿真及生产优化利用能耗预测模型实现生产工艺节能的仿真优化,并根据生产节奏,通过峰谷电量排产和燃气、冷却水供应优化,以减少能源介质的耗散,同时避免能源介质波动对产品质量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两级式高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该产品功率等级为 3kW~4.6kW,具有双向功率流动特性,拓展产品应用范围,适用于低压输入的户用型及小型并网发电站,适用于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放电等, D2D 为模块化结构,功率易于扩容,高频电气隔离,更加安全可靠,高效、先进的软开关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峰值效率大于 96.5%; CEC 和欧洲效率大于 95%。
扬州大学 2021-04-14
ppb级高精度红外气体检测技术
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基于捕获物质的红外“指纹”来获得物质成分和含量信息,其核心是红外光谱器件和高效紧凑红外光学系统,主要的应用之一是针对气体的传感检测,如有毒有害气体、温室效应气体以及呼吸气体成分和浓度的检测等。相比传统的单气体成分的检测,同时检测多种气体是降低检测成本的有效途径;相比针对未知气体采用实验室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可以现场检测的微小型化红外光谱仪具有更实用且成本更低的优势。另外, 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探测精度达到ppb 或亚ppm 精度的高精度气体检测,如有毒有害痕量气体、呼吸气体肺癌早期诊断、果蔬存储中具有催熟剂作用的微量乙烯气体释放的检测等。 现有红外气体传感技术中,基于激光光源的气体传感器虽然易于达到ppb级的高精度检测,但是激光传感器成本昂贵,而低成本的基于热光源的红外气体传感器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却存在精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精度和成本痛点问题,本成果掌握了高功率热红外光源、可级联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多通道红外探测器和可调谐红外探测器以及多通道微弱信号数字锁相放大检测等技术,开发一系列探测精度到100ppb 以下的多通道红外气体传感器和演示模组,以及基于可调滤波器的小型化红外光谱仪,展示了集成多组分气体检测和现场未知气体成分的光谱仪检测能力,具有高精度和低成本优势,以及小体积和低功耗特点。 (1)高功率热红外光源:MEMS 热光源芯片阵列与微光学准直阵列集成,实现低发散角的高功率红外源。为实现高精度探测所需要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提供足够的红外光能量。 (2)可级联长光程气体吸收池:高精度气体检测需要米级长光程池。现有长光程气体池主要有怀特池、Herriott 型、Chernin 型以及环形吸收池,配合低发散角的激光光源。但是这些吸收池结构复杂,装配难度高,成本高。自主提出的可级联气体池结构简单,光学效率高,且中心对称,加工和装配成本低。 (3)多通道红外探测器:不同敏感波长的红外探测单元集成在同一衬底上,构成多通道器件,可共用一个气体池和光源,节省器件,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省了体积和功耗。 (4)可调谐滤波器:采用电调FP 腔和单探测器可以动态选择透射波长进行探测。具有在一定波段内连续扫描实现红外光谱仪的功能,也可以随机定位某个特定波长探测,灵活性强。除了用于已知气体成分的浓度检测,还可用于对含有未知气体种类的应用场景进行气体检测。另外,大口径的压电驱动可调滤波器可用于电力开关柜SF6气体泄露、天然气管道气体泄露以及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监测等场合的红外光谱成像检测。 (5)微小型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是在一个较宽的红外波段进行扫描以获取物质的光谱信息,借此探知物质的未知成分。传统的红外光谱仪体积大,主要在实验室使用。本技术采用FP 腔可调滤波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稳定的特点,易于实现现场检测。 图1 四通道滤波聚焦单元、光学/探测器集成结构以及红外光谱探测器 图2  长光程气体池(平均光程>1米) 图3 可调光谱探测器-PZT压电陶瓷驱动FP腔可调滤波器及可调光谱 图4 红外气体传感器模组 【技术优势】 (1)基于表面微纳结构的窄带滤光片/微透镜阵列技术:实现覆盖中波和长波红外的宽波段滤光/聚焦结构,具有低成本制造优势。 (2)多通道红外探测器集成芯片技术:多通道滤波/聚焦阵列结构与红外探测单元阵列集成,实现多波长光谱探测芯片,具有低成本和小体积优势。 (3)可级联长光程池技术:适合热光源的米级光程气体吸收,实现低成本ppb 级红外气体探测。相比高精度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具有成本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3-14
系统级预测性维护及质量提升技术
1.痛点问题 预测性维护(PdM)以资产密集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用于确定在役设备状况,预测何时应做维护。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做维护,比日常或定期进行的预防性维护能节省成本。调查数据显示,引入预测性维护的企业,能够大大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带来效益增加、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预测性维护代表着工业服务化和未来商业模式转变的历史选择。而现有运维技术的低可靠性与高复杂度,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孤岛都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效率,企业对预测性维护的需求日益强烈。 目前,预测性维护的主要提供商仍仅局限于某几个领域,行业内和行业间的竞争远未充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解决方案 本项目的技术核心是用于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和预测算法。项目团队深耕机器学习、大数据算法以及运维调度、鲁棒优化算法,取得了机理与算法之间逻辑耦合的关键技术突破,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级智能监测体系及整体性的运维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生产及质量的全面动态优化,其覆盖面广、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经济效益显著。 合作需求 1)市场资源:轨道交通业、无人驾驶行业、先进制造业等,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愿望的、旨在增效减负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市场资源对接; 2)资金:天使轮拟融资500万元,用于完成开发平台的搭建,推出两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测性维护产品。 3)其他资源:办公场地、实验场所及设备、人才支持等。
清华大学 2022-07-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53 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