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益生芽孢杆菌因其独特的优势可用来制成新型、高效、低残留的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科学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益生芽孢杆菌产业化关键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活菌数低、出芽率低、货架期短、生产工艺研究不够深入、产品稳定性差等。 项目组在完成系列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攻克了芽孢杆菌发酵集成技术,主要包括:N+诱变结合荧光探针追踪,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多阶段发酵与高密度培养结合,大幅提高菌体密度、芽孢出芽率及菌体适应环境能力;构建图像采集,发明新型反应器,进一步优化菌体生长条件;将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应用于发酵,解除发酵过程中产物对菌体生长及体内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实现高浓度的发酵、提高芽孢出芽率、降低产物分离能耗、简化产物分离过程。 创新优势: 项目组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研发系列益生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由2亿cfu/g提高到8亿cfu/g,符合市售要求并高于农用微生物菌剂国家标准(GB20287-2006)3倍以上;芽孢形成率达到了89.02%,比国内最高提高33.6%,发酵周期21天,比国内最短时间缩短38.2%;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由0.5亿cfu/g提高到12亿cfu/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由10亿cfu/g提高到13亿cfu/g。筛选出海藻糖、聚乙二醇400、吐温80、谷氨酸钠及甘油5种芽孢保护剂,延长芽孢半衰期45%以上,对菌体活性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在示范区内应用,病害抑制率达89%。项目生产的蜡样芽孢杆菌粉参照标准WS-10001-(HD-0902)-2002,检验为类白色粉末,干燥失重为3.3%,小于7.0%,异常毒性符合规定,霉菌小于10个/克,低于标准规定100个/克,未检出控制菌,活菌数为731亿/克,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检测标准。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授权14项;发表论文59篇,SCI收录43篇;出版专著5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名优茶加工技术升级与配套装备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首先提出了鲜叶的水冷保鲜技术、开发出水冷保鲜摊青机。创新名优茶做形理论及技术,提出“固形”理论,开发出固形设备,实现名茶的机械化做形;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关键的连接以及在制品回潮等设备,集成电子量化进料、温湿度监测与控制、水分在线检测系统,利用PLC控制系统,研建出主要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成套生产线,并制定配套的标准化技术。提出加工过程的清洁化生产技术,通过开发除尘除烟炉和名优茶加工除尘设备,实现了名优茶的清洁化加工。提出名优茶的脱氧保鲜技术,研制出高效脱氧保鲜剂,延长货架期。采用“高校-茶机厂-茶厂-政府”四位一体的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新模式普及新技术与新设备。 1、提出了鲜叶的水冷保鲜技术,保鲜时间由传统的8小时延长至15小时以上。 2、创新名优茶做形理论及技术,开发出固形设备,开发出关键的连接以及在制品回潮等设备,集成电子量化进料、温湿度监测与控制、水分在线检测系统,利用PLC控制系统,研建出主要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成套生产线,并制定配套的标准化技术。 3、首创适宜于名优茶初加工除尘的回风式除尘器,除尘效果显著。 4、研制出一种高效茶叶脱氧保鲜剂配方,能显著提高保鲜剂的脱氧能力,有效延缓名优绿茶贮藏中的氧化过程,保持名优绿茶品质。该技术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监测及运营管理技术研究
(1) 课题组应用研发的便携式空气甲醛现场检测仪、VOCs快速自动检测仪 等在内的样机及相应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方法开展了典型功能房间的建筑室内 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及现场检测校准技术研究,以及工程现场建筑室内空气质量 监测检测关键技术的实验室测试比对研究;结合完成的现场仪器测试实验平台, 进行了成果样机的基础技术参数的测试; (2) 建设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公众平台,平台覆盖全国气候带、经济 带的十个典型城市的测试数据及统计分析,获得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最新现状 及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同时公众平台面向普通大众用户,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为以后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的丰富及相应调控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3)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结合在环境测试舱开展的建筑材料TVOC实验拟 合,得到TVOC释放衰减曲线,分析了办公建筑室内的TVOC浓度累积情况及预 通风后其浓度的衰减情况,得到不同工况下办公建筑最佳预通风时间,构建了室 内空气质量调控策略,开发软件一套; (4) 针对公共建筑能源监管的需求,研发完成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和 可再生能源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应用,建设完成了两个市级监测平台的研发建 设一一重庆市公共建筑能源监管平台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管,出版专著一 部; (5) 集成能源监管平台的内容和特点,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数据库和监测 系统主要设备性能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研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立了室内空 气质量与运行能耗综合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平台,研发产品一项,编写应用手册 —套; (6) 基于系统运营和空气质量监测平台的研发与建立,开展了关于公共建 筑室内空气质量运行控制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新风预警调控技术、建筑 预通风调控策略、污染物扩散与防控策略、通风与节能舒适相关性调控等,形 成了针对降低污染物浓度、降低能耗和满足人体舒适度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 管理策略,申请专利2项,立项编写技术规程一部; (7) 开展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运营管理系统构建研究,包括单 一典型功能房间的室内多参数和建筑能耗综合监测和控制体系,构建建筑室内 空气质量和建筑能耗在线监测数据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和共享系统, 并进行片区示范工程与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总面积达11.05万平方米。.
重庆大学 2021-04-11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当年取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技术企业资格认证,并于2003年12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集技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本公司是从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的专业公司。本公司生产制造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分便携式和在线式,有GXH、9000和HY三个系列几十个产品。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全生产监督局、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中心;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石油、化工、煤炭、冶金、电力、环保、农业和军工等各行业,受到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 本公司顾客中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国林科院北京林研所、中国农科院杭州茶叶所、浙江医科院卫生所、辽宁省职防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8所等。 本公司根据广大顾客的实际需要,于2007年下半年推出了可自动调零、可显示mg/m3、具有数据存储功能、配有RS232接口和软件的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和CO2分析仪;在此基础上,针对环境监测部门的最新需要,本公司于2009年下半年推出了可24小时连续测量、可显示日均值、具有断电自动恢复功能的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和CO2分析仪。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具有雄厚的科研和生产能力。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实力证实自己的价值、以质量赢得市场的选择”,给广大顾客提供“优秀的质量、合理的价格、良好的服务”! 
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2021-12-07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促进“芜马合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区”建设,充分发挥安徽工程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和属地高校便利条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芜湖市人民政府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组建安徽工程大学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共同出资注册了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运行实体。 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位于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是专门从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为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公司。现有员工44人,其中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2人、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秀人才2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工程师3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机器人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及机器人集成应用;二是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三是教育装备产品研发及销售;四是利用安徽工程大学资源,开展硕士人才、本科人才培养,以及机器人技能培训。 公司以“踏实做事,勇于创新”为核心价值,致力于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努力提升科技研发水平,以及服务于产业的能力。公司现承接了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项安徽工程大学专项基金项目;建立了省级院士工作站、省新型研发机构、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芜湖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获批了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第一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建成了包括机床上下料生产线、筒子纱包装生产线在内的10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完成了包括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40余所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机器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项目。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05-24
关于开展“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优秀企业推介活动”的通知
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年)定于11月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
云上高博会 2020-08-13
火热报名中!首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将于5月21-23日在青岛举办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以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山东•青岛)的举办为契机,以“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为依托,召开以“激活科技创新 打造齐鲁样板”为主题的首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
云上高博会 2021-04-28
关于开展“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优秀企业推介活动”的通知
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年)定于11月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
云上高博会 2020-08-13
林蕙青副会长出席2022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4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京举办2022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以“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谋划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4-18
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接缝中抗拉不抗剪的连接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接缝中抗拉不抗剪的连接装置,在预制剪力墙片接缝处安装竖缝耗能装置,该竖缝耗能装置可仅提供竖向剪切耗能而不考虑抗拉问题,通过拉杆将预制剪力墙片水平方向拉结,保持剪力墙水平方向的整体性;在拉杆的一端焊接滑动锚垫板,其上预留竖向长圆孔,在装配式剪力墙片接缝边附近预留螺杆;预留竖向长圆螺栓孔使拉杆只传递水平方向应力而释放竖向剪力,使竖缝耗能装置更有效发挥耗能性能。本发明装置抗拉不抗剪,增加了不抗拉耗能装置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的适用范围,增大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耗能能力,将耗能装置与预制剪力墙综合考虑,便于工业化生产,可广泛应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8 229 230
  • ...
  • 301 3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