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高速DSP的多轴运动控制卡
合作的企业类型等。简介请图文并茂,字数1000字以内。) 多轴运动控制卡以32位DSP+FPGA为硬件平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配有先进的多轴联动插补、平稳速度规划和高精度伺服控制等核心控制算法,具有性能先进、功能齐全、接口丰富、性价比高、通用性好等优势。特点: 控制轴数:4-8轴,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控制信号:脉冲,模拟量,高速串行总线; 开关量控制:32输入、24输出;  外部接口:PCI、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全自动多股簧大型数控机床
获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了基于无芯卷原理的全自动多股簧大型数控机床,实现了 多股簧的全自动大批量生产。发明了连续卷簧装置,提高了多股簧的加工效率;首次实现了 钢丝的任意退扭,改善了多股簧的性能。 多股簧机床加工效率提高了 10倍以上,可实现大批量生产。
重庆大学 2021-04-11
全自动多股簧大型数控机床
获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了基于无芯卷原理的全自动多股簧大型数控机床,实现了多股簧的全自动大批量生产。发明了连续卷簧装置,提高了多股簧的加工效率;首次实现了钢丝的任意退扭,改善了多股簧的性能。 多股簧机床加工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可实现大批量生产。
重庆大学 2021-04-14
五轴数控钻床计算机控制及CAD系统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项目是为轻工业机械配套的计算机控制设备。执行部件为交流侍服驱动系统。经运行证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控制精度达到±5?m,钻孔速度达到12孔/秒,属于高速钻床,比香港产同类型产品速度提高了近一倍。本课题解决了两个难题:一是高速数据通信问题;二是工业现场抗干扰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准备开发第三代数控系统,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技术指标:控制精度可达到±0.5μm。在塑料、木质工件上钻速度最高可达到12孔/秒,五轴同动,单轴速度达到1.2米/秒。应用领域:本控制系统适用于五轴同动的各种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全自动柔性双面双轴数控钻镗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柔性双面双轴数控钻镗床,利用 PLC 进行控制,包括安装台、八台伺服 电机、三个气缸、两台钻削头、两台镗削头、四台三相异步电动机、两个斜面夹紧机构、工作台、四台 减速器、两个限位块、四组小号滑台、四组大号滑台、若干组滚珠丝杆和若干组直线导轨副;本发明通 过 PLC 控制各伺服电机、钻削头、镗削头和气缸等的动作实现对排孔类零件有序、高效地
武汉大学 2021-04-14
多轴超精密车削/磨削加工技术与装备
多轴超精密车削/磨削加工装备的研发是实现上述零件的高效率、确定性超精密加工的基本途径。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超精密加工技术作为现代高科技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它所能达到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尺寸范围和几何形状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光学透镜、模芯、反射镜和精密机械件等典型零件的超精密加工面型精度 PV 值小于0.2μm,表面粗糙度小于5nm。多轴超精密车削/磨削加工装备的研发是实现上述零件的高效率、确定性超精密加工的基本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五轴数控机床通用后置处理及加工仿真系统
本成果针对国外对五轴数控机床相关技术的封锁,软件系统成本昂贵、成本高等特点,以及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在国家04专项的支持下,采用自主研制的五轴数控机床基于拓扑理论建立的通用运动学模型、求解算法和仿真方法,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出我国自己的五轴数控机床通用后置处理系统、代码验证仿真系统、几何误差建模/测量/辨识与补偿系统,该项成果已经获得3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目前已经开发出五轴数控机床通用后置处理系统及加工仿真系统,正在进行产业化推进,项目整体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实现产业化。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五轴联动机床旋转轴的几何误差连续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轴联动机床旋转轴的几何误差连续测量方 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五轴联动机床的主轴上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 并在其工作台上安装三个不共线的标定球,设定标定球的齐次坐标表 达式;分别以摆动轴 A 和回转轴 C 为标定轴,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 量摆动轴 A 及回转轴 C 在不同转角时,各标定球圆心在 X、Y、Z 方 向上的位置偏差;根据标定球圆心的位置偏差及标定球的齐次坐标表 达式,计算获得摆动轴 A 和回转轴 C 的几何误差值。本发明利用斜曲 面建立待测刚体 X、Y、Z 三个方向位置偏差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间歇联动码垛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联动码垛装置,属于农作物收获领域;包括机架、传输装置和收集装置,传输装置和收集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传输装置设置在挖掘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可伸缩运输带,可伸缩运输带包括运输带和运输带伸缩机构,运输带伸缩机构包括齿轮Ⅰ、齿轮Ⅱ、短连杆Ⅰ、短连杆Ⅱ和长连杆,齿轮Ⅰ和齿轮Ⅱ均设置在固定在机架后部的固定板上,齿轮Ⅰ和齿轮Ⅱ之间相啮合,齿轮Ⅱ设置在齿轮Ⅰ和短连杆Ⅱ之间,短连杆Ⅱ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长连杆的一端连接,长连杆的另一端与运输带的中部连接,短连杆Ⅰ的一端与齿轮Ⅱ偏心连接,另一端与长连杆的中下部连接。其实现了农作物在收集框内自动均匀的码垛,提高了收获机的收获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实现了一例罕见的高温多轴分子铁电体
合成一例可用于空气分离的三维多孔氢键有机框架(Chem. Commun. 2016, 52, 4991),并发现它可以捕获空气中的水形成具有独特三维水网的水合物。不同于各类气体水合物,该水合物中的三维水网是由一维排列的有机分子作为模板而形成的。基于对该水合物的前期表征数据,张伟雄教授课题组初步判断该化合物存在独特的过冷现象以及介电弛豫现象,可作为一例新颖的类冰结构,拓展人们对类冰结构中水分子动力学行为的理解。因此,他们结合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单晶衍射、原位中子粉末衍射、原位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变温介电分析等多种表征技术,确认该三维水网的氢原子在室温下、缓慢冷冻和快速冷冻的条件下分别处于动态有序、静态有序和静态无序(即其室温相在缓慢冷却过程中发生一级铁弹相变,并可在快速冷却中产生过冷现象)。同时,他们发现该三维水网表现出来的复杂介电弛豫行为可以很好地用偶极玻璃模型进行描述,并认为该现象主要来源于“质子传递”和“取向改变”这两种介电弛豫机制的交叉影响。正是这两种机制的相互阻碍,使得水分子在快速降温中难以迅速形成取向有序的稳定结构,而是出现尺寸不一的短程关联的结构单元和偶极单元,因而产生过冷现象以及类偶极玻璃型介电弛豫。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冰的过冷现象以及水分子的动力学微观机理,而且为寻找更多的类冰模型化合物提供了重要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