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TAR-T和TC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
1.痛点问题 复发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生存期望低,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作为新兴的精准医学治疗手段,以CAR-T细胞治疗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因其治疗费用昂贵、适应症限制和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的核心技术之一STAR(SyntheticTcellreceptorandAntigenReceptor)-T,即“合成T细胞受体和抗原受体”,采用了创新型T细胞受体-抗体复合物结构,具有天然双靶点的结构优势,由于整合了抗原识别区与TCR恒定区及其活化通路,因此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的特性,在细胞治疗血液瘤和实体瘤方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广阔的产品市场空间。此外,另一项成果涉及优化的TCR-T技术,突破了传统TCR-T特定功能性序列的获取难题和针对不同患者HLA型的TCR分型难题,使TCR-T细胞治疗的产业化应用成为可能。 本项成果预期基于STAR-T和TCR-T技术产出针对血液瘤、实体瘤、病毒性感染等疾病相关的细胞治疗产品。
清华大学 2022-07-04
水文传感和物联网技术方向研究成果
研究提出了一种测量环境数据的新思路,即通过“机会感知(opportunistic sensing)”的策略,从原本与环境监测无关的安防摄像头所拍摄到的视频中,提取实时的降雨信息。该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发出了一种降雨视频雨纹提取和分割算法,结合几何光学和雨滴谱特征分析,实现降雨量的高频定点估算。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利用分子技术发掘、创新番茄种质和新品种选育
番茄是世界主要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我国番茄栽培面积1800万亩,国外番茄品种抢占我国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发掘番茄抗性特异种质材料和优异基因资源、创新番茄优异种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改良亲本和创制新品种,创新番茄制种技术以及新品种推广和应用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培育出可抗衡和替代洋品牌的自有品种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需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该技术对目标基因的转移,不仅可在早代进行准确、稳定的选择,而且可克服再度利用隐性基因时识别难的问题,从而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研究成本等,与常规育种相比,该技术可提高育种效率2——3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该技术的关键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的筛选与鉴定以及分子标记应用的简便性。 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番茄抗根结线虫、抗青枯病、病毒病、灰霉病、枯萎病等抗病基因和果实耐贮基因特异分子标记,这些实用性强的分子标记已成功应用于番茄多抗优质自交系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成了含以色列、美、荷等国家番茄种质遗传基础的优良自交系420余份,为番茄品种选育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材料。利用选育出的自交系,聚合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华番2号、华番3号。 项目组在发掘和创制了一批重要的新基因和新种质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分子育种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番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该技术适用于番茄遗传育种研究和番茄制种应用,技术体系和标记也实用于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的育种研究应用,该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项目组所研创的分子标记及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在国内蔬菜育种和科研单位广泛成功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所创制的系列番茄新品种、新组合以及集成高效栽培技术,在湖北各市县以及浙江、江苏、陕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新品种的综合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品种。项目组所研制的番茄高效规模化杂交制种技术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发布于 2020 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阿片肽 Biphalin 和神经肽 FF 的嵌合肽及其合成和应用
疼痛是人类所经受的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疼痛的困扰。据统计全球大约有 1/3 的人忍受着持续或周期性疼痛的折磨,美国在疼痛相关社会问题的花费约为 1 千亿美元/年。在临床上,吗啡类的阿片药物已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和缓解各种疼痛,但由于阿片类的镇痛药物能引起严重的耐受、成瘾、便秘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机体内的阿片肽同样也能通过激活阿片受体而介导镇痛作用。为了获得选择性高、高效、分子较为稳定的阿片类配体分子,在脑啡肽等阿片肽的结构基础上
兰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内吗啡肽 2 和神经肽 FF 的嵌合肽及其合成和应用
在临床上,吗啡类的阿片药物已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和缓解各种疼痛,但是由于阿片类的镇痛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和阿片依赖作用,而大大限制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中枢和外周都广泛存在着阿片受体。1997 年,发现内吗啡肽(endomorphins,EMs),即内吗啡肽 1(EM-1,Tyr-Pro- Trp-Phe-NH2)和 2(EM-2,Tyr-Pro-Phe-Phe-NH2)为 μ 阿片受体(MOR)内源性的高效选择性的激动剂,它们对 μ 阿片受体的 Ki 分别为 360 pM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检测混凝土兼具良好流动性和站立性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混凝土兼具良好流动性和站立性的装置和方法,检测混凝土兼具良好流动性和站立性的装置包括入料口夹板、抹平板、侧夹板、截流板和可移动挡板,实验时将该检测装置置于水平地面或桌面上,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倾倒入入料口,具有良好流动性混凝土经流入由抹平板、侧夹板、截流板和可移动挡板围成的站立空间,同时水平方向缓慢匀速拖动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很方便的检测混凝土是否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同时还可以很直观的检测混凝土的站立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技术需求:用于miRNA检测的技术
一般miRNA长度为22个碱基,当其中一半的序列(即11个碱基)与其对应的核酸探针杂交时, miRNA与探针之间只能产生比较弱的结合,若当中出现错配和部分互补的情况,目标miRNA与探针之间的结合作用减弱,需要一种技术反复冲洗去除核酸探针与目标miRNA之间出现错配和部分互补的结合,提高检测体系的特异性。
南昌瑞奥聚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1-10-29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静悬试验台超导磁体的自由度控制与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原理:结合磁浮列车极端运行工况,充分考虑运行环境的强磁场,深入研究机-电-磁耦合机制,精确调节磁体悬浮姿态,以实现超导磁体在液氮温区(-196℃)自稳定悬浮。 2.创新点: (1)研发国产化低功耗悬浮控制模块,能耗较进口设备降低35%; (2)突破-196℃环境下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填补国内工程化应用空白。 3.应用场景: (1)高速磁浮列车静悬试验台 (2)精密仪器运输平台 (3)航空航天地面测试装备 4.应用案例:前期开发的自由度控制系统,已被合作团队应用且效果较好。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桥线型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桥线型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岸基控制端和数个浮船控制端,岸基控制端设置于河岸,岸基控制端包括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工业计算机,浮船控制端分别设置于各个浮船上且位于同侧,浮船控制端包括位于浮船上的标靶、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和用于驱动浮船移动的驱动单元,摄像头用于监控并捕捉数个浮船上的标靶图像,并由图像采集卡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工业计算机,工业计算机用于分析图像并判断浮桥线型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环境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信息,工业计算机分析后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浮船移动调节。本发明实现了浮桥线型的自动监控与调整,提高调整效率和准确性,增强浮桥稳定性和安全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用于微纳操作的微运动平台设计与控制
主要技术要点(创新点) : 设计一种基于柔顺机构仿生物尺蠖运动规律设计的微动机器人。 设计了一种能夹持不同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物体的新型空间微夹持器。 针对微夹持器在夹持微小物体过程中的粘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振动控制的释放操作方法。项目背景:该成果来源于胡俊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柔顺机构的智能微操作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微操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成果主要研究微操作机器人的力学建模、设计和控制。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4 75 7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