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功率及电流特性的电吹风非侵入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及电流特性的电吹风非侵入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一定采样频率范围内,对总电源进线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采样;(2)计算实时平均有功功率序列P(i)和实时平均无功功率序列Q(i);(3)提取第j个时间窗口的电流最大值Imax(j)、电流最小值Imin(j),构造新的电流信号序列I(j)=Imax(j)+Imin(j);(4)判定电吹风运行状态,并计算该档位电吹风的额定功率。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家用电器中间断运行的负荷较多,电吹风的稳态特性与其他电器相似,无明显的暂态特性等难题,可准确感知电吹风的运行及所处状态,并提供电吹风的近似额定功率,为实现电吹风的非侵入辨识。
东南大学 2021-04-11
3.1-9.4 GHz高效数字功率放大器
本技术成果为基于动态匹配网络的3.1-9.4 GHz高效数字化功率放大器芯片。该宽频功率放大器提出了两项效率提升的关键技术:1)基于新型阶跃阻抗变压器,提出了3.1-9.4 GHz宽带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电路设计;2)提出了基于前馈控制多模动态匹配的新型数字极化发射机架构,进一步实现了发射机的饱和及回退效率提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航空高功率密度高可靠发电与电驱动技术
发电与电驱动技术是多电/全电飞机电源与作动系统的核心,本项目在高功率密度高可靠电机设计与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形成的系列化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型号飞机,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航空领域高功率密度电机技术的严格封锁,显著提升了飞机电源与作动系统技术性能。研发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 技术特征 1、高速高可靠定子励磁双凸极电机高压直流发电技术; 2、大功率电励磁无刷同步电机变频交流起动发电技术; 3、高功率密度永磁/混合励磁电机驱动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航空高功率密度高可靠发电与电驱动技术
发电与电驱动技术是多电/全电飞机电源与作动系统的核心,本项目在高功率密度高可靠电机设计与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形成的系列化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型号飞机,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航空领域高功率密度电机技术的严格封锁,显著提升了飞机电源与作动系统技术性能。研发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技术特征1、高速高可靠定子励磁双凸极电机高压直流发电技术;2、大功率电励磁无刷同步电机变频交流起动发电技术;3、高功率密度永磁/混合励磁电机驱动技术。应用范围:与航空工业601所、602所、603所、609所、贵阳185厂、北京125厂以及航天803所等长期合作,形成的高功率密度高可靠电机技术成果已在12种型号新研战机、战车电源与电动力系统中获得成功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多天线蜂窝网络的联合预编码与功率控制技术
可以量产/n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小区MISO(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蜂窝网络的联合预编码与功率控制方法,具体为: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其中包括小区簇用户集分类(分为协作用户集和非协作用户集)和功率划分(功率注水算法确定功率分配参数),对协作用户集和非协作用户集分别采用SUS(Semi-orthogonal User Selection)半正交用户组调度算法进行调度,然后由迫零波束成型算法确定波束矢量进行传输,协作区域采用平均功率分配、非协作区域采用功率注水算法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风电功率爬坡事件概率场景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功率爬坡事件概率场景预测方法,通过构建计及累积密度函数和高阶矩自相关 函数的多目标适应度函数实现了分布特征一致性和时序特征一致性。基于多目标适应度函数的遗传算法 对概率生成模型参数进行迭代寻优,得到大量预测场景,并通过场景捕捉带内挖掘出的爬坡事件概率特 征评价该预测方法。选取国外某风场实际数据进行算例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目标函数较单目标 函数的统计结果更为精确,而且该概率场景预测方法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出爬坡事件的特征量,证明了该 方法的正确性,可为概率场景生成方法和爬坡事件预测模型提供指导。 
武汉大学 2021-04-13
用于光纤激光、高功率激光传输的大模场光纤
项目简介 本成果提出大模场光纤的系列解决方案,基于新型环形纤芯、非对称型微结构包层、 以及模式正交耦合及分离技术获得新型大模场光纤,光纤同时具有大模场、低损耗、单 模传输特性,实现高质量光束输出。已申请发明专利 9 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4 项 (ZL201010589053.3、ZL201010590795.8、ZL201110356877.0、ZL201210391185.4)。 性能指标 (1)模场面积可达 1500μm 2 以上。 (2)光纤可在弯曲半径为 20~30cm 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用于光纤激光、高功率激光传输的大模场光纤
本成果提出大模场光纤的系列解决方案,基于新型环形纤芯、非对称型微结构包层、以及模式正交耦合及分离技术获得新型大模场光纤,光纤同时具有大模场、低损耗、单模传输特性,实现高质量光束输出。已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ZL201010589053.3、ZL201010590795.8、ZL201110356877.0、ZL201210391185.4)。性能指标 (1)模场面积可达1500μm2以上。 (2)光纤可在弯曲半径为20~30cm的条件下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节点扰动功率转移分布均衡度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点扰动功率转移分布均衡度分析方法,包 括在电力系统当前运行状态下对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并获得支路 功率对节点注入功率的灵敏度矩阵;根据灵敏度矩阵和支路有功功率 裕度获得潮流转移率矩阵;获得潮流转移率矩阵中对应于每个节点的 列向量中各个元素在潮流转移率统计区间内的概率分布情况;根据概 率分布情况计算改进信息熵,作为反映每个节点扰动功率转移分布均 衡程度的指标;根据转移分布均衡度指标对系统在各节点扰动下进行 安全评估。本发明应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节点注入功率抗扰能力快速 评估,其计算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超声纳米烧结快速实现高功率器件的封装互连
针对汽车电子、5G通讯基站、航空航天及电力电子设备等功率电子元器件难以在高温、大电流/电压、潮湿等恶劣工作环境下服役的难题,并且要求芯片封装互连接头尺寸更小、高温稳定性更好、可靠性更高,本团队首次采用超声辅助纳米烧结的新型互连工艺,利用纳米银包铜颗粒作为焊料,成功获得大功率器件高温高可靠服役要求的互连接头,为高功率芯片贴装高导热界面制造提供了新材料和新工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