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1/f”波动设备破解舒适度技术
“1/f波动”与人在安静时的α脑波及心拍周期等生物体信号的变化节奏相吻合,并与人的感觉有着密切联系,使人能感到舒适。本研究应用“1/f波动”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开发出使人感到舒适的各种装置,包括:具有“1/f波动”信号的医疗除痛装置、能够产生自然风效果的“1/f波动”风扇或空调、符合“1/f波动”的舒适外形设计以及舒适图案自动生成等。另外利用“1/f波动”理论将和谐图像信息转换为悦耳的音乐信息,将视听结合起来,让听觉感受美术作品的视觉效果。本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图案设计、家电、印刷、纺织、服装、广告、出版以及宣传教育等诸多行业,能极大地提高这些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日本物理学家武者利光首先提出了著名的“1/f波动”理论,对“1/f波动”令人感觉舒适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此后,各国科学家对“1/f波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瑞典、荷兰、德国以及意大利等国家都在热心进行着相关研究。我们在图形、图像、纺织印染、电机以及音乐等领域进行了具体的探索,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国内属于首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装备系统可用性综合仿真技术
装备系统可用性综合仿真技术是综合考虑装备群的持续任务想定、装备的构型与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设计特性以及装备的保障方案,通过描述主装备与保障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抽象其中的随机因素,建立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虚拟实验,模拟装备系统在任务驱动下的使用及维护过程,收集相关实验数据,探索装备系统可用性参数的数理统计规律,为装备系统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设计、分析与综合评估提供依据。 装备系统可用性仿真技术是装备实现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必备关键技术之一。适用于装备论证、研制、验证与使用阶段。可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导弹装备、车辆装备、舰船装备等的战备完好性、任务持续性及保障性评估,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设计参数确定与权衡分析,保障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及保障资源定量要求的分析与确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高回收率甲醇制氢新技术
氢气是化工生产中加氢反应的必要气源,由于原料来源的不同、氢气纯度要求不同,制氢装置的投资规模及氢气生产成本相差很大。工业上制氢方法有烃类蒸汽转化法、电解水法等。烃类蒸汽转化制氢适合用于氢气用量大、规模装置大的场合,其能耗及单位氢气的生产成本较低;电解水则适合用于氢气用量较小的场合,其装置规模小,但能耗及氢气的生产成本较高,对于中等规模氢气用量的场合,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求新的制氢原料。随着甲醇合成技术的改进,目前世界上工业甲醇的产量不断提高,价格也比较低廉,利用甲醇水蒸汽转化制氢,具有装置规模小、氢气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稳定等优点,自八十年代后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现该技术已成为工业成熟技术,国内已有部分精细化工厂陆续采用。南京工业大学吸附技术研究所最近开发出新型节能型工艺,大大降低了甲醇制氢过程的能量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已在多家生产单位采用。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选用的甲醇催化剂单程转化率>99%,使用温度260℃,压力从常压到3.0MPa皆可。该催化剂的性能经实验室评价为国内领先水平,且在工业装置运行三年以上。2.采用本所研究开发的CO高效吸附剂,使得产品氢气中的CO含量小于1ppm,氢气纯度可以达到99.99%以上,同时氢气回收率高(大于90%),比国内同类型的装置提高10个百分点,因此甲醇消耗低,氢气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新一代聚乳酸材料制备技术
聚乳酸(PLA)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生物塑料。构成聚乳酸的碳100%来自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产聚乳酸的现行工艺由两段组成,首先从碳水化合物发酵制得乳酸,接着将乳酸脱水得到丙交酯(乳酸的二聚体)、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聚丙交酯)。乳酸发酵生产和丙交酯生产已经有成熟可靠的工艺。然而,现行聚合工艺通常包含两到三段工序,单体丙交酯采用金属化合物催化间歇聚合得到预聚物(分子量3到5万),预聚物固化、粉碎进入螺杆机与扩链剂反应得到分子量10万左右的聚乳酸树脂。第二步的扩链反应,也可采取固态聚合工艺首先。整个聚合工艺耗时4-8小时,设备多、工艺复杂、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本项目开发了包括聚合方法、催化剂、聚合工艺、和反应加工装置的较完整专利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及其PCT国际专利3件,正在进入美国国家阶段。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国外技术的新一代反应加工生产聚乳酸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泵系统经济运行评价及节能增效技术
(1)泵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依据泵系统经济运行相关的工况调查分析,对机组设备、机组运行、管网、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判别与评价。(2)泵节能增效措施。在泵系统运行经济性评价的基础上,开发非经济运行泵系统的节能增效技术,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泵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改造措施。具体包括:①叶轮切割方法研究。②多级泵抽减或更换叶轮研究。③泵变频调速节能方法研究。④高效叶轮设计研究。(3)汽蚀防治技术。考虑定常和非定常流动以及泵结构参数对汽蚀性能的影响,建立基于泵内部流动分析的汽蚀性能预测方法,提出汽蚀防治措施。  (4)开发“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项目优势: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大大降低泵运行的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或避免非计划停车。开发的设计软件操作简单,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掌握。  此外,本研究成果可提高泵运行的稳定性,减少噪声污染,有利于加速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应用实例:扬子石化公司机泵节能评估与改进;扬子石化水厂泵效率测试。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制造许可技术
1. 项目背景(1)压力容器设计及制造技术:A1级,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包括单层、多层);A2级,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A3级,指球形储罐;A4级,指非金属压力容器;C1级,指铁路罐车;C2级,指汽车罐车、长管拖车;C3级,指罐式集装箱;D1级,指第一类压力容器;D2级,指第二类压力容器;SAD级,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2)压力管道设计及制造技术:GA类(长输管道);GB类(公用管道);GC类(工业管道);GD类(动力管道)。2. 技术优势提供质量体系文件及相关产品图纸,负责人员培训及取证许可咨询;质量体系文件及相关产品图纸均符合现行标准和规范要求。3. 技术水平质量体系文件及相关产品图纸均符合现行标准和规范要求。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非石棉密封复合材料生产技术
1. 项目概述非石棉密封复合材料是一种石棉制品替代材料,广泛应用于过程工业设备和管道中。本项目以材料使用性能为目标,依据力学分析设计原理,对材料组分和配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增强纤维筛选、纤维表面处理、基体和纤维界面结合强度强化、制备工艺优化等研究,开发出高性价比的非石棉密封复合材料,其使用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知名企业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可以替代国外进口产品。2. 技术优势产品技术指标包括压缩回弹率、泄漏率、应力松弛率、外观质量等均符合国标规定的要求。提供性能检测与评价服务,提供相关标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超临界粉体制备成套技术与装备
该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先将溶质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然后使超临界流体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经过特制的喷嘴喷出至低压或常压环境中进行减压膨胀,形成以音速传递的机械搅动,使溶质在瞬间形成大量晶核黄素,并在短时间内形成晶体的生长,从而形成大量粒径及形态均一的亚微米以至纳米级微细颗粒。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从钢瓶中出来的CO2经过冷却后由高压柱塞泵加压到设定的操作压力后进入萃取槽中,使原料能充分溶解于超临界CO2流体中。将溶解了原料的超临界CO2流体加热到合适的膨胀温度,经过喷射装置快速喷射至粒子收集器(喷雾干燥器)中,以获得粒径小且均匀的微细颗粒。根据溶液的膨胀条件和喷嘴的几何条件,可将析出的固体微粒的尺寸控制为微米级或纳米级。与常规的超细粉制备方法相比,本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1)仅通过改变体系的压力和温度而实现,无需添加其他物质,避免了其他杂质对产品的污染。(2)不涉及大量流体溶剂的使用,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和回收溶剂时的能耗。(3)使用的超临界流体一般只需再压缩即可循环使用,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而常规溶液结晶的操作步骤多,晶体收率不高。(4)常规的溶液结晶方法较难获得粒径单一的产品,而本技术可获得粒度分布狭窄的晶体并易于调整。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油田油泥原油清洁回收与残渣焚烧技术
油田油泥、含聚油泥属于危险废物,产量巨大,泄漏后对环境、生态会造成严重污染。本技术开发了油田油泥以及含聚油泥的热化学转化原油回收以及无害化处理技术。该工艺采用清洁热裂解技术耦合残渣焚烧工艺实现对油泥中原油组分的回收利用。热裂解产生高热值可燃热解气可以作为燃气储备。热裂后产生的固体残渣被送至焚烧炉,并辅以热解气进行焚烧处理,从而达到高效燃烧去除残留污染物的目的,热裂解过程以及残渣焚烧过程全部采用高温除尘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气化尾气洁净排放,烟气颗粒物粒径<1.5 nm。热裂解过程可回收高品质柴油类产品,残渣中油分含量<0.1%。整个工艺无任何废水产生。 本技术方案主要具备以下技术优势及创新: 1. 高效热裂解原油回收技术。完全实现含油污泥的深度快速油品回收。 2. 裂解残渣的焚烧技术,实现利用油泥自身热量实现热裂解过程的能量供给。 3. 高温除尘技术可以实现热解焚烧过程的可燃气体以及烟气的热态净化,大大降低后续处理成本。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重要建筑抗爆理论与关键技术
恐怖袭击或生产生活中的意外事故所引发的各种突发性爆炸事件,导致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严重干扰和阻碍了人类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进步。爆炸一旦发生,不仅直接对爆源附近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杀伤和毁坏,而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作用到周边建筑上,会引起建筑结构的局部破坏甚至整体倒塌,加剧灾害程度。因此,如何提高建筑抗爆安全性,降低建筑爆炸灾害,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世界各国的军事工程都有较为完善的抗爆防爆安全措施,甚至可以抵挡核武器的攻击。而近年来国际上日益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5 936 93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