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GNSS深度融合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
1、历经十多年的研发,已形成独立建立高精度、工程化的北斗兼容GPS/GLONASS/GALILEO四系统的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方案,形成了以EarthNetV3.0(中心数据处理软件)和S6535b(多星座基准站接收机)为自主核心产品的产学研一体化成果。 2、网络RTK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交叉融合,使未来的地基增强系统将实现大规模NRTK/RTPPP集成处理,从而实现广域动态高精度导航与定位服务。 3、面向手机终端的GNSS高精度动态定位研究将有力促进其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入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3
金刚石导丝模微纳制造技术
本项目将研究CVD金刚石厚膜的制备技术,导丝模的超声微纳加工技术,最终制作出合格的CVD金刚石导丝模,内孔尺寸公差<0.1微米,内孔和外圆的同心度要求小于5mm,内孔表面粗糙度Ra<0.01mm,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涉及金刚石厚膜的制备到CVD金刚石导丝模的关键工艺,项目成功后,将研发成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刚石导丝模,对我国模具产业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应用范围: 该产品应用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使用,可以保证电火花线切割的质量和工件的加工精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涂料塑料橡胶填充用超细粉体加工技术
1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塑料、橡胶、涂料、胶粘剂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作为其填充材料的各类化学合成无机粉体及非矿粉体的需求量已经高达 5000 万吨以上;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对各类粉体填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1)提高粉体填充量,降低制品成本;( 2)填料粉体功能化改善制品产品性能。 本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适应上述市场需求,通过粉体加工来达到改善填料粉体的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形貌以及表面状态。适应的产品有:氧化铝、氮化硅、碳酸钙、白炭黑等无机粉体材料以及方解石、滑石、硅灰石、高岭土等天然矿物粉体材料。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工成本的增加使得相关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营困难的现象。本技术是改进老工艺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服务下游企业的重要途径。2 应用说明该技术结合了 30 年粉体加工与材料应用研发经验,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国家专利 10 余项、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发明博览会金奖。 作为一项综合的加工技术,其特点是:粉磨系统:采用国产高细球磨机、 辊压磨、 冲击磨或湿法搅拌磨,充分发挥粉磨系统效率,提高粉体细度。采用合金耐磨或高技术陶瓷材料做研磨介质,防止对产品的污染。分级系统:采用我们自己研制的超细分级机, 分级精度高,细度调节方便。收集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脉冲布袋收集器。经过特殊处理的过滤材料保证了细微颗粒的回收,收集效率高,排放浓度低。改性系统:根据物料用途和细度的不同,采用干法、湿法或包覆复合等不同形式的改性方法。在保证改性效果的同时,进行系统优化,节省投资。3 效益分析不同产品的市场背景和成本都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系统分析。4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生产系统建设与技术改造。5 所属行业领域新材料。
清华大学 2021-04-13
永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及产品介绍
一、概述永磁电机因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和调速方便等诸多优点,近些年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稀土材料非常丰富,几十千瓦以下的永磁电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已十分成熟。在国民经济各方面被广泛使用,在家用电器及电动车辆和电动工具等许多应用领域都正在取代感应电机、有刷直流电机或燃油动力机械,显示出旺盛的发展趋势。号称是其他一切电机的替代品。 高性能永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及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永磁电机及驱动控制电动机包括永磁同步电机( PMSM,正弦波驱动)和无刷直流电机( BLDC,梯形波驱动) 两大系列。是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新技术产品。现在国内永磁电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已很成熟。必须有合适的驱动器控制才能工作。驱动控制器的技术含量高、控制复杂,但产品的生产过程相对容易。三、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多年来,我们对永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多项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在国内最先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正弦波控制技术开发出了多种驱动控制器产品,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根据用户或产品需要,可采用有/无三相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正弦波或梯形波控制方案。(建议首选无位置传感器正弦控制方案)。独特的控制算法、高性价比的电路结构、优良可靠的控制性能及可为用户专门设计是本变频驱动控制技术的显著特色。四、已有的技术和产品变频家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的变频调速驱动控制技术及系列产品。电动工具和车辆船只等由蓄电池供电的变频调速驱动控制技术及系列产品。由市电供电的专用变频驱动控制器系列产品。机载、车载、船用等特种变频驱动控制器系列产品。能使移动或独立发电机组输出完美正弦电压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控制和电能变换技术及系列产品。特殊用途的变频驱动控制技术及系列产品。五、若干的国内首创六、各种变频驱动控制器产品七、在电动车辆和船只上的应用八、在电动工具上的应用九、数码发电机及应用十、微型压缩机及应用十一、主要技术特点采用最新控制技术,特别是无位置传感器正弦控制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一些产品的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核心控制芯片选用低成本的通用单片机,不受专用芯片的各种限制。具有完全独立的自有知识产权。开发移植方便,周期短,很容易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可为各种电机和压缩机提供最佳的变频驱动控制。成本低,性价比高,通用性强,便于生产。
清华大学 2021-04-13
涂料塑料橡胶填充用超细粉体加工技术
1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塑料、橡胶、涂料、胶粘剂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作为其填充材料的各类化学合成无机粉体及非矿粉体的需求量已经高达 5000 万吨以上;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对各类粉体填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1)提高粉体填充量,降低制品成本;( 2)填料粉体功能化改善制品产品性能。 本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适应上述市场需求,通过粉体加工来达到改善填料粉体的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形貌以及表面状态。适应的产品有:氧化铝、氮化硅、碳酸钙、白炭黑等无机粉体材料以及方解石、滑石、硅灰石、高岭土等天然矿物粉体材料。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工成本的增加使得相关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营困难的现象。本技术是改进老工艺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服务下游企业的重要途径。2 应用说明该技术结合了 30 年粉体加工与材料应用研发经验,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国家专利 10 余项、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发明博览会金奖。 作为一项综合的加工技术,其特点是:粉磨系统:采用国产高细球磨机、 辊压磨、 冲击磨或湿法搅拌磨,充分发挥粉磨系统效率,提高粉体细度。采用合金耐磨或高技术陶瓷材料做研磨介质,防止对产品的污染。分级系统:采用我们自己研制的超细分级机, 分级精度高,细度调节方便。收集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脉冲布袋收集器。经过特殊处理的过滤材料保证了细微颗粒的回收,收集效率高,排放浓度低。改性系统:根据物料用途和细度的不同,采用干法、湿法或包覆复合等不同形式的改性方法。在保证改性效果的同时,进行系统优化,节省投资。3 效益分析不同产品的市场背景和成本都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系统分析。4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生产系统建设与技术改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功能性米线加工及保鲜关键技术
"米线又称米粉、米面条或米粉丝,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米制品消费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主食的消费需求更加趋向于追求方便、营养和健康,同时适用于糖尿病人、肾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食用的功能性(中低 GI、低蛋白、高纤维等)米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针对传统米线行业原料标准缺乏、加工技术落后(粉碎不均一、糊化不充分、老化难控制)、产品品质低(断条率、糊汤率高,质量不稳定等)、保质期短、系列产品匮乏等突出问题,通过原料标准化、精准配米、回生调控、 栅栏保鲜等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开发了品质优良、方便营养的速食米线、适用于糖尿病人、肾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食用的系列功能性(中低 GI、低蛋白、高纤维等)米线产品。该项目对于推进我国米线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技术/产品创新性: (1) 基于米线原料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精准配米技术,实现米线原料的标准化。 (2)革新了传统米线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的半干法柔性粉碎-回流增压自熟-回生精准调控技术,显著提升了米线产品的品质; (3开发了物理-化学栅栏保鲜关键技术可有效抑制鲜湿米粉的微生物增殖、水分流失,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货架期在 6 个月内以上,成本低,绿色安全。 (4) 通过植源性活性成分适度调控内源性消化酶,控制淀粉的消化速率,结合功能性多糖,调控葡萄糖释放速率,使得米线可以在肠道内缓慢消化,保证血糖平稳,避免血糖骤升,适合糖尿病及控制体重人群食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无醇啤酒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
目前国内已有啤酒厂引进国外成套设备,通过蒸馏法生产无醇啤酒,但由于高温造成风味物质的损失,产品有较明显的蒸煮味,设备投资费用也高。反渗透法制备无醇啤酒时,啤酒中的水和酒精在高压下穿过半透膜,而风味物质等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设备投资只有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易被啤酒厂接受。脱醇在 4℃左右进行,能保留啤酒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产品达到GB4927-2008《啤酒》中对无醇啤酒的要求,酒精度小于 0.5%(V/V),原麦汁浓度大于 3.0°P,风味物质保留 90%以上,口味纯正,爽口,酒体协调,柔和,无异香,异味
江南大学 2021-04-13
双系统兼容卫星导航芯片组研制技术
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计划的加速推进,为卫星导航应用系统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技术——导航芯片带来空前的挑战和机遇。 本项目通过对以“北斗二号”与GPS系统兼容接收机总体技术研究,突破双系统兼容接收机芯片组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二号”兼容型接收机射频芯片和数字芯片的研制,填补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空白,奠定“北斗二号”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发展的基础,从而推进“北斗二号”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成功研制开发双系统兼容接收机及OEM主机板和接收机、双系统兼容接收机导航软件、双系统兼容接收机射频芯片、高频A/D、D/A、锁相环等芯片、双系统兼容接收机基带芯片。 “北斗二号”兼容芯片组及OEM可应用于传统GPS应用领域,成为GPS产品替代品。“北斗二号”兼容芯片组具有自主知识,实现导航接收机的集成微小型化,应用领域更加扩展,可广泛应用于铁路、电信以及军事等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等领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生产技术
低聚合度多聚甲醛(PF)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纯度高、水溶性好、解聚完全等特点,便于储存和运输,是工业甲醛理想的替代品。我国低聚合度多聚甲醛主要应用于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熏蒸剂的生产, 约占多聚甲醛总消耗量的70%。PF每年总需求量在5万吨以上,其中80%依赖进口,1999年共进口多聚甲醛2.98万吨,2000年增加到3.5万吨以上。国内该产品的研究和生产起步于70年代,但发展缓慢、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甲醛含量在92%以下,且溶解性能不好,含量95%的PF尚不能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均采用37%的工业甲醛作原料,经多步真空浓缩脱水、再经聚合得到。生产中有大量10%~15%稀甲醛副产无法利用。真空浓缩对设备要求较高,耗蒸汽量大,浓缩中少量甲醛生成甲酸对设备腐蚀严重,每吨产品要耗工业甲醛4吨左右,有的厂家消耗定额高达5吨,原料成本就高达3500~4000元/吨,总成本在6000元/吨左右,而国外产品进口价在6000元/吨以下,生产成本无法与国外产品抗争。本研究是在南京工业大学承担的“八五”攻关课题“甲缩醛氧化制浓甲醛”成果基础上,着重研究由70%左右的浓甲醛经催化聚合、干燥制备低聚合度多聚甲醛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进行模拟放大试验,为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的工业化试验和生产提供设计数据。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筛选了大量的聚合催化剂,优化了聚合和干燥的工艺条件,模拟试验了三种不同的聚合干燥设备,并进行了微波加热制PF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全部模拟试验工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超声波强化原油、污油破乳脱水技术
一、技术原理和应用对象原油中都含有不同数量的氯化物(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钠等)、含硫化合物〔硫醇、硫醚、硫化氢、噻酚等〕、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脂肪酸、酚类等)和杂质(金属、灰分等),为避免原油加工过程催化剂中毒、减少设备腐蚀、避免堵塞管路,提高石油产品质量,必须在原油蒸馏前进行脱酸、脱水与脱盐处理。在原油蒸馏过程中,我国常采用一脱四注工艺防腐,指的是脱盐、注碱、注氨、注水、注缓蚀剂。脱盐是一脱四注工艺防腐的基础。由于原油所含的盐类溶解在原油的水中,原油脱盐实际上和脱、表面活性物质、环烷酸等天然乳化剂,它们使原油极易形成乳化液,给原油除原油中的水分紧密相关。另外原油中含有固体物、胶质、沥青质、某些盐类脱水造成困难,故要使原油脱盐、脱水,首先应使原油乳化液破乳。原油破乳通常可采用物理破乳、化学破乳、电破乳,目前炼油厂较多采用卧式脱盐罐的电脱盐流程。但仅采用这些方法处理原油乳化物,并不总是能够有效地完全破坏乳化物,脱去水分。例如处理水包油乳化原油、污水回收油、老化油、某些进口原油等,由于它们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和乳化结构,难以用化学方法与电法较好地破乳脱水。如将它们混入电脱盐罐会破坏电场,造成跳闸。如采用化学破乳,效果较差且成本很高。随着我国很多油田进入二、三次采油,提供给炼厂的原油品质逐渐变差,化学成分和油水乳状结构变得更为复杂,采用加热、高电压场和破乳剂的常规脱盐脱水方法将愈来愈难以达到炼油厂的脱水脱盐要求。电脱盐设备经常因电流负荷大而跳闸,使未达质量要求的原油流入后续生产工序。对于重质原油,粘度高、密度大,其破乳脱水比轻质原油更困难。粘度在5000mPas以内的稠油仍采用电-化学脱水,即以化学破乳剂为主,电脱为辅的常规破乳脱水工艺;对粘度更大的稠油,采用常规方法已显困难。目前国内各炼油厂经电脱盐处理后原油的含盐含水量控制常有不稳定现象,受原料影响较大;也有为保证原油脱水效果,致使常减压电脱盐切水含油量超标现象。超声波是一种波动形式,同时超声波又是一种能量形式,当其声强超过一定值时,就可以通过它与媒质的相互作用,去影响、改变或破坏后者的状态、性质及结构。超声波破乳是将超声波能量辐射到原油乳状液中,使之产生一系列超声效应,如搅拌、碰撞、聚集、空化、加热、负压等,从而达到破坏油水界面膜,可不加或少加破乳剂仍能起到破乳脱盐脱水的作用。由于超声波在油和水中均具有较好的传导性,故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乳状液,对于三次采油采出的水包油型乳化原油、污水回收油、老化油等,由于其化学成分及乳状结构的复杂性,难以用常规方法破乳脱盐脱水,声化学法可用于此类油的脱盐脱水,且具有较好的结果[40-44]二、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原油乳化液的进行破乳脱盐脱水和对污油进行破乳脱水。目前的石油工业中,破乳技术除了传统的化学破乳脱水法、电脱盐脱水法和热沉降等方法外,超声波作为一种新型的破乳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声波破乳脱水技术是一种共性技术,可用于简单的各类油品破乳脱水,也可作为原油电脱盐过程的强化预处理,以达到原油精细脱水、脱盐目的。超声波破乳脱水主要是利用其位移效应,它可对油和水等介质产生凝聚、破乳、气泡、振动等作用.随着油和水滴的振动位移、使小油珠和小水珠聚集成大的油、水珠。因油和水的重力差异、大水珠迅速下沉,油珠上浮。达到油、水破乳脱水之目的。另外一方面是超声波可使油水界面膜张力降低,提供了破乳的良好条件。主要创新内容为南京工业大学超声化学工程研究所根据前期研究的超声破乳机制,开发国内最大的新型超声驻波场破乳装置,超声换能器也采用国内最新开发的多频(20kHz、40kHz等)、径向振动、大功率超声组合技术,使声波作用距离远、声场颗粒聚并效果好、处理量大;超声振动有利于破乳剂的分散,减少或不用破乳剂。超声频率组合产生频率协同作用,不同超声频率能与不同粒径范围的水滴产生共振,使超声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加大水滴碰撞几率,促进不同粒径水滴凝聚。另外驻波声场可使水粒子不断向波腹和波节移动、碰撞,然后生成直径较大的水滴,可直接沉降分离出部分水,减轻电脱盐负荷,显著提高原油脱水脱盐效果。新设计超声换能器及其放大技术,使得设计大型工业化超声处理器成为可能,提高了处理量与效率,减少设备制造成本。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94 995 99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