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负泊松比针织结构材料开发
项目以开发具有负泊松比效应针织结构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性能研究为目标,通过对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系统研究,攻克负泊松比针织结构材料成形技术难点,拓宽负泊松比效应针织结构产品范围,实现负泊松比效应针织结构材料的设计和生产,扩大负泊松比效应针织结构材料的应用范围并实施产业化。 关键技术 (1) 以针织结构成形技术为核心,对其成形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为负泊松比针织结构装备研制和产品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具有电子梳栉横移、电子针床移动、电子送经和牵拉功能的成形装备集成控制系统,设计负泊松比针织结构成形装备; (3) 系统研究负泊松比针织结构成形产品性能与其应用领域,并以三维经编间隔结构增强曲面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开发形成具有不同性能的负泊松比针织结构材料。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 SCI 论文 2 篇,IE 论文 2 篇,核心期刊论文 1 篇。 项目成熟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负泊松比效应使得材料的剪切模量、抗压痕性、断裂韧性、同向曲率、能量吸收能力、渗透性等性能呈现出很多优越性,是制备军用头盔等复杂曲面结构防弹装甲的理想增强材料; (2)轻质高强的负泊松比经编间隔结构曲面复合材料在抗弹道侵彻方面具有其他纺织结构复合材料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 (3)在日常服用方面,由于其形变的灵活性,在紧身衣、女士文胸、手套等方面都具备产业化的潜力;. 
江南大学 2021-04-13
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开发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经过长期的研发,开发成果显著。以产业化、市场化为主导方向,对针织医用疝修补网片生物相容性原料的选用与编织性能、网片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用修补材料的生产。技术指标、产品性能或创新要点等。 2 关键技术 (1)通过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设计,尽可能减小织物刚性,增加轮廓适应性和表面粗糙度,研究开发刚性材料的柔性编织技术; (2)通过经编网眼原料和组织选择,调整单丝之间的尺寸大小、分布状态以及网孔大小,实现医用修补网片轻量化; (3)通过修补网片定形设备研究,开发修补网片定形及消毒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专利 3 项,学术论文 4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本项目研发的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最佳的弹性指标是与修补组织的弹性接近,在 16N/cm2 压力下,轻量型修补网片的弹性为 20~35%,重量型修补网片的弹性为 4~6%; (2)本项目研发的针织结构医用修补材料水洗尺寸变化率小于 3%,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3)已在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以推广至强生等大型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针织立体编织异形结构材料
本项目以高性能无机纤维、特种纤维或天然纤维作为材料,通过经编、纬编或者横编方法织造的具有三维异形结构的针织材料,包括多通管结构、锥体结构和球体结构等,产品涉及人造血管、多通输油管道、输水管道、导弹整流罩等。 由特种纤维或天然纤维织造而成的针织异形结构的弹性好、韧性佳、可成形性优异和功能性强等特点;而由高性能无机纤维织造而成针织异形结构可作为高性能异形复合材料构件预制体,具有轻质、高强、高模等特点,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同时,针织立体编织异形结构材料预设计性强,可根据材料的最终用途实现立体编织成型,简化后道加工工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该材料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陆路交通、建筑和体育用品等领域。 关键技术 (1) 针织立体编织异形结构材料的设计与织造; (2) 高性能无机纤维和短纤维立体织造技术; (3) 异形预制体复合成型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1) 发表 SCI 论文 7 篇、EI 论文 8 篇、核心论文 16 篇; (2) 授权专利 2 项。 项目成熟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江南大学 2021-04-13
32006碳-60结构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金属晶体结构模型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培养架(铝合金结构)
供应各种实验室培养架(铝合金结构),量身定做,价格从优,质量保证,欢迎来电咨询。 备注:以上是培养架(铝合金结构)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培养架(铝合金结构)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培养架(铝合金结构)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CL建筑保温结构体系施工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大型火电空冷系统多尺度输运机理及过程节能
空冷技术是富煤缺水地区火力发电的关键技术,但气象、环境条件对空冷机组的性能存在显著的复杂影响;同时,空冷系统本身也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探索空冷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和优化设计方法,实现火力发电的节能节水,是动力工程领域面临的前沿和挑战性课题。 从实验研究条件、多尺度数值计算模拟仿真和现场热力性能试验等不同角度,建立了迄今最为全面和完善的空冷系统性能研究环境,为开展适合我国北方自然环境条件的电站空冷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完整揭示出大型火电空冷系统的性能特征和特性机理。开发了空冷单元空气流场的优化组织、空冷岛环境风场诱导强化技术和装置,提出风机群分区优化运行技术,解决了空冷技术受制于环境风场和极端气温不利影响带来的机组运行热效率偏低的核心难题。开发了空冷凝汽器用系列化新型高性能翅片管传热元件;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北方气象环境条件的新型间接空冷系统;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的空冷凝汽器性能评价准则。显著提高了空冷选型和系统设计关键参数的优化水平,从源头上保障了空冷机组的优化设计和高效运行。 近5年来,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该方向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近50篇,被相关研究引用25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成果的主要技术内容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并先后获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在火电行业近百台大型空冷机组中得到应用,可使机组供电煤耗降低4.5-7g/kWh。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可使火电行业形成年节约标准煤500万吨的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基于流程的大型项目管理与科研管理系统平台
系统面向大型项目管理与科研管理,以先进的项目管理原理与技术为核心,并充分考虑我国项目与科研管理的实际需求。系统以项目管理流程为主线,整合管理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时间、费用、质量、资源、信息与知识。通过流程、角色、权限、资源的动态绑定,实现系统的可视化设计与系统功能配置。系统不仅是一个过程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一个质量检查与管理系统,不仅是一个专家管理系统,也是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系统汇聚了数据分析、文本挖掘、决策支持、自然语言处理等众多先进技术,并支持SOA软件体系结构。 在项目管理方面,系统基于项目流程,通过对信息进行不断地收集、加工,共同完成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 项目信息管理:每个项目记录以下信息: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单位地点、计划开始时间、计划结束时间、优先等级、项目预算。 项目计划制定:可定义项目里程碑(包括交付成果)和计划时间,以明确科研项目所处的阶段,控制项目从某个状态提升到下一状态,并且能够直观地显示项目所处的阶段,实现了项目的流程化管理。 项目流程管理:对项目的各种技术文档的审批流程、变更进行管理,项目的进度管理,建设管理数据库、存储有关管理数据,保存项目相关材料。 在科研管理方面,系统支持完整的科研管理生命周期,包括科研项目征集阶段、评议阶段、立项审批阶段、立项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跟踪阶段,整个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系统支持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支持科研绩效评估也支持科研决策。与此同时,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相关管理功能: 工作任务分解:整个项目活动分级分解至可管理工作单元的层次结构,每一个工作单元具体描述在一个规定单位或个人的具体责任和计划时间。 计划进度跟踪:项目各阶段或交付成果文档的负责人将必须定期地对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进度维护。系统能够自动地综合相关的信息进行项目完成百分比的维护。 成果状态的管理:任务交付成果的管理将根据具体任务中规定的不同交付成果形式进行,例如交付形式可以为文件、设计模型、产品或部件等。 内容发布:面向各项目课题组、科研单位等用户,进行公共的信息发布以及公告。起到宣传、通报、展示等作用,即时地通过因特网向用户发布通知。 资料文档下载:各个项目中存在着大量地公共文档以及各种模板,为了方便所有用户,将此类文档和模板进行合理组织,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公共文档和模板的下载和上传功能。 辅助决策功能:提供相关的分析工具,综合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对各种关联管理信息进行对角度剖析,提供多维图表,实现对知识分析和知识挖掘,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绩效评价:建立了多种大型项目与科研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关键绩效指标对工作完成效果进行测度,可以有效的对工作绩效作出评估。 本系统面向大型项目管理与科研管理,可用于通信、能源、交通、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冶金行业、石油石化等行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变刚度双质体激振器式特大型振动磨
本实用新型变刚度双质体激振器式特大型振动磨涉及一种振动磨,特别是一种具有变刚度、双质体、 激振器式的一般振动磨或特大型振动磨,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质体、下质体、电动机、电 机座、联轴器、联轴器罩、主振弹簧、隔振弹簧和底座,其中上质体包括筒体、进料口、端盖、出料口、 激振器、右联接架、磨介、左联接架和配重体;上、下质体之间通过主振弹簧相联接,主振弹簧内径与上、下质体上的主振弹簧导柱外径相配合;下质体通过减振弹簧支承在底座上。所述筒体通过主振弹簧可能动地支承在下质体上,在筒体的右侧用右联接架刚性固结有激振器。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115 1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