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 FPGA 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带宽扩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带宽扩展装置,包括电流采样模块,读取A相和B相电流采样值i<sub>a</sub>、i<sub>b</sub>;Clark 变换模块,将 i<sub>a</sub>、i<sub>b</sub>变换到αβ坐标系中,得到 i<sub>α</sub>、i<sub>β</sub>;Park 变换模块,将 i<sub>α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大功率长行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伺服驱动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长行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驱动装置,主要包括增量式旋转光电编码器、位置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智能功率模块。增量式旋转光电编码器和位置传感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接,用于提供包含导滚轮转角、转速及电机动子基准位置信息的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智能功率模块,用于执行各种操作命令及矢量控制算法的计算,并产生脉宽调制信号传送给智能功率模块以完成电压逆变。本发明不需要光栅尺、磁栅尺等昂贵的直线位置检测设备,具有成本低、动态性能好、启动力矩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实现转矩和效率优化的感应电机全速度域电流分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转矩和效率优化的感应电机全速度域电流分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电压限制、电流限制以及电机自身的物理特性限制,在不同速度域分别推导得到转矩和效率优化的励磁电流矢量给定值和转矩电流矢量给定最大值。应用本发明可以大幅提高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电流利用率和效率,提升全速度域转矩输出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无权重双矢量推力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无权重双矢量推力预测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给定推力Fe*;构建基于磁链参考矢量角和给定推力Fe*的磁链参考值矢量表达式;磁链参考值矢量解耦后构建推力预测控制的无权重价值函数,并在无权重价值函数中引入双电压矢量切换时刻的磁链误差;构建基于双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的约束条件,并在此约束条件下求解引入磁链误差的无权重价值函数,输出最优双矢量组合和其对应作用时间,以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推力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时存在的推力和磁链波动大、权重系数难以整定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基于ESP-NOW协议的直流有刷电机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SP‑NOW协议的直流有刷电机控制系统,包括主节点控制端和至少一个从节点驱动端;所述主节点控制端,用于通过串口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并通过ESP‑NOW协议广播指令;每个所述从节点驱动端均连接有直流有刷电机,用于接收主节点控制端的控制指令并驱动所述直流有刷电机;所述主节点控制端和从节点驱动端均包括主控电路、电源管理电路、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基于ESP‑NOW协议实现主节点与从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支持多节点分布式协同控制。基于ESP‑NOW协议的多节点直流有刷电机控制系统,适用于高实时性、低延迟及多设备协同的工业自动化场景。
兰州大学 2021-01-12
TX-95电力拖动带交直流电机实验室设备
该设备研制成功,解决了广大学校直流电机实验元器件难以购置、难以管理、难以开出实验课的烦恼。该设备把交直流电机实验有机地融于一体,节省实验室,节省管理人员,节省资金。本设备安全可靠,实验操作方便,是较完善的电力拖动实验室设备。该设备是广大学校一步到位、上规模、上档次的理想选择。   结构与功能: 一、学生台桌:配有学生桌12台,尺寸:160×68×80cm,一台2座,桌左右各有一个元件储存柜,中间抽屉放工具。 二、示教控制台:能分别控制12台学生桌的电源,示教屏具有演示讲解功能。其它功能与学生实验桌基本一样。 三、学生实验桌中部装有通用实验底板,实验时把元件盒插入实验板,即可连线实验。 四、通用电力拖动实验台: 1、电源输入指示  2、UFU、VFU、WFU三相电源输入熔断器  3、电源总开关:具有漏电,过载、短路保护功能 4、电压换相开关:用来观察三相线电压,450V电压表指示。 5、电流表2A3只,分别指示U、V、W相电流输出值。  6、急停按钮:按到底切断实验台电源 7、三相四线输出接线座 8、三相电源插座  9、220v市电插座,供外接仪器使用 l0、电源开关:控制"交直流调压电源"  11、 FU:交直流调压电源保险座 12、0~240V交流输出 0~240V交流输出接线座 13、0~220V直流输出 0~220V直流输出接线座 14、电压表250V:指示调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值 15、Ra、Rf调节旋钮   16、Ra、Rf接线座  17、直流电机Ia、If指示表 实验项目  电力拖动带交直流电机实验室设备 1、闸刀开关正转控制线路 2·接触器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3·具有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 4·具有过找保护的正转控制线路 5·倒顺开关控制正反转控制线路 6·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按钮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8·按钮接触器复合联锁控制线路 9·自动往返行程控制线路 10·接触器控制串联电阻降压起动线略 11·时间继电器控制串联电阻降压控制线路 12·手动Y/△降压起动 13·接触器控制Y/△降压起动 14·时间继电器控制Y/△降压起动 15·QX3-13型Y/△自动起动控制线路 16·半波整流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17·全波整流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18·C62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19·手动降压起动 20·单相运行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21·电动葫芦电气控制线路 22·C6163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23·控制电路联锁控制线路 24·主电路联锁控制线路 25·直流电机启动 26·直流电机的调速 27·直流电机的反转 28、直流电机制动实验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大型沉管隧道水下基槽浚边坡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分析
1.依据海河实际土质条件,提出了基槽水下开挖下部和上部坡率建议值;2.提出了适合滨海软土地层特性的水下开挖法及合理的超挖值;3.提出了适合海河沉管隧道的水下边坡检测要求和减少基底回淤的施工措施;4.通过应力路径试验方法,进行模拟基坑开挖时主动区侧向卸荷试验(DEP)和固结试验,得到主动区卸荷状态下土的强度参数;5.编制了天津市地方标准《内河沉管法隧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T29-219-2013。  在海河下游软土地层环境下,针对内河沉管沉放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形成了对沉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上风电场功率外送问题,研究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从稳态、暂态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特性,揭示系统不稳定性产生机理,提出增强互联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及镇定措施,攻克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直流故障保护难题,并搭建基于MMC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验平台及风电机组模拟平台,对所提理论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大型海上风电场经MMC-MTDC并网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理论指导,为使我国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紧密合作,充分调研大型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实际工程的运行特性及出现的问题,密切结合理论研究,揭示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上风电场功率外送问题,研究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从稳态、暂态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特性,揭示系统不稳定性产生机理,提出增强互联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及镇定措施,攻克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直流故障保护难题,并搭建基于MMC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验平台及风电机组模拟平台,对所提理论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大型海上风电场经MMC-MTDC并网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理论指导,为使我国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紧密合作,充分调研大型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实际工程的运行特性及出现的问题,密切结合理论研究,揭示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大型地下工程强力刚性支架可调节收敛约束装置及方法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软岩和动压巷道岩体呈现强流变特性,围岩的长期稳定性控制极其困难。现阶段,以钢管混凝土为主体的强力刚性支架支护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有U型钢支护强度不足、阻力过小、成本过高及让压受制等问题,钢管混凝土强力刚性支架是由钢管和混凝土组成的组合支护结构。现有的支护体系为U型钢或者单纯的钢性支护体系,无法吸收额外转移的能量,巷道围岩变形能量无法得到释放,而现有强力刚性支架支护系统由于支架与围岩接触面较小,容易导致钢管表面的应力集中,深部巷道刚性支架偏压现象明显,刚性支护让压能力欠缺,过高的强度要求导致支护成本上升。 专利优势: (1) 本发明通过弹性件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钢管混凝土强力刚性支护支护刚度有余而柔性不足的问题,通过装置内置的弹性可调节弹簧,利用较小的恒阻或变阻结构,实现支护体系在一定阻力条件下与围岩协调变形,达到缩小截面面积换取较小支护刚度,从而保证大变形巷道的长期稳定。 (2) 本发明通过无线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对弹性件与让压节点部件之间的力进行检测,便于支架与围岩岩体之间发生协调变形时,对弹性件回弹力的调整。 (3) 本发明整个装置为拆卸式结构,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 (4) 本发明整个结构使得支护体系具有吸收额外转移能量的能力,以保证巷道围岩变形能量得到释放,支护系统所具有的这种让压能力可以释放不可控制的变形,提高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山东科技大学 2024-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4 85 86
  • ...
  • 92 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