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触控分子通信(touchable molecular communication)”信道模型和体系架
利用纳米机器人为信息载体的“触控分子通信(touchable molecular communication)”信道模型和体系架构,并基于此分析和设计靶向给药和造影成像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分子通信效率和实用性。该文章还入选了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期刊的亮点文章(Featured Article)及高点击量文章(Top Accessed Article),相关成果被收入IEEE 1906.1国际标准。 IEEE 1906.1是IEEE首个以分子通信和纳米通信为主旨的国际标准,被列入IEEE通信学会“纳米通信网络最佳读物”(Best Readings in Nanosca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纳米通信网络指纳米尺度的设备(如纳米生物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而组成的短距离、小尺度通信网络,以协助纳米设备在较大的空间范围上完成较复杂的任务。这些纳米尺度的设备可以通过血液注入或者人体植入的方式,在人体单个器官或者全身分布多个节点,形成一个可存储、计算及传送信息的通信网络,完成生理病理信息监测、药物和造影剂输送等,同时与外部监控设备以及无线通信网络相连接,协助移动医疗和相关大数据处理等。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烧结过程热质传递机理模型及余热利用技术
针对钢铁烧结工序烟气量大、显热利用率低等问题,构建了烧结过程热-质耦合数值模型,开发了烧结工艺质-热耦合仿真软件和质-热平衡分析计算软件,阐明了烧结过程混合料散体多相反应机制及热-质耦合传输机理,分析了烧结过程中 SO 2 、NOx 等污染物的产生规律,开发了烧结过程余热利用技术,优化了烧结工艺,为烧结工序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比传统冷风烧结工艺,高温烟气循环烧结与余热利用技术通过烟气循环回收部分烧结机高温烟气,来替代常温空气,作为烧结助燃气体。该技术既能回收部分高温烧结废气余热,又可减少废气排放量,降低污染物处理成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马蹄形隧道模型试验水压加载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蹄形隧道模型试验水压加载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台架、马蹄形隧道模型、转向立柱、钢绞线张拉装置及四组钢绞线;对所述马蹄形隧道模型采用钢绞线对拱顶、拱腰、拱脚和仰拱分别进行加载,所述钢绞线环箍拱顶、拱腰、拱脚和仰拱的相应圆弧段后相切于其与相邻两圆弧的分界点后引出,保证在该圆弧段产生均布径向接触压力,而对其他圆弧段无施加力;采用钢绞线环箍加载可以确保力与模型的紧密贴合,且对模型试验的其他项目不会产生影响;钢绞线的张拉装置位于模型纵向外侧,既有利于控制力的大小,又不会加载效果产生扰动;每根钢绞线都独立张拉,张拉应力采用振弦测试仪及时反映,做到模拟加载准确灵活。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桥上移动车辆模型三维抗风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上移动车辆模型三维抗风试验装置,支架上固定有桥梁模型,支架上端和桥梁模型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支座,且支座固定在支架上,支座上固定有直线模组;桥梁模型沿车辆模型运动方向设置有桥面开槽,桥面开槽内安装有弹性橡皮;测力支架通过桥面开槽,其一端固定于直线模组上的滑台,另一端固定位于桥面的测力天平,测力天平连接车辆模型;直线模组的传动连接轴连接到伺服电机,驱动滑台移动,实现车辆模型的移动。本发明减小了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的制造安装误差,提高了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基于多智能体的复杂软件演化模型及支撑环境
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软件动态体系结构模型,采用模型驱动的软件构造方法,敏捷构造开放环境下软件系统;研究变化建模、层次感知、智能决策等技术方法,实现软件结构、行为等多方面的动态演化。 主要技术指标 从环境感知、数据分析、通信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升了面向动态环境的复杂软件系统持续性演化能力。 支持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灵活调整、柔性适变。 相关成果 (1)基于多智能体的软件动态演化支撑环境; (2)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工具; (3)基于Agent自适应动态集成演化平台; (4)面向动态演化的集成规则设计工具软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12-12
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影响消除方法
一、技术研究背景 空间位置误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遥感数据应用的范围以及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的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如何消除这种空间位置误差已经成为学术界和遥感产业化过程中一个热点问题。常规的消除方法(例如空间聚合的方法)只能消除部分误差,而且对于中低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并不适用。因此,发展一种适用于多尺度遥感影像中空间位置误差消除方法成为必然。二、技术先进性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位置模型的空间位置误差影响消除方法,该模型有效地利用前
常州大学 2021-04-14
槽式光热发电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及其优化
针对太阳能集热系统扰动多、大滞后和大惯性等控制难点,建立了适合控制器设计的简化分段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预测函数控制策略的集热系统出口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该预测函数控制策略在调节速度、超调量以及稳定性方面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策略;与未简化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相比,简化后的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的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了13%,但计算量大大降低,控制器的实时性也得到增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综合急救护理训练模型(急救、护理二合一)
XM/ALS880综合急救护理训练模型 (急救、护理二合一/有线版)   执行标准:执行美国心脏学会(AHA)201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XM/ALS880综合急救护理训练模型(有线版)是集综合急救技能、基础护理操作二合一功能的组合,由全身模拟人、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可进行CPR训练考核、基础护理操作等技能培训,在培训时间内可利用现有的资源办公电脑进行软件安装即可进行培训,不影响其他日常操作。   一、产品特点: ■ 本模型为成年男性整体人,采用高分子材质,肤质仿真度高。 ■ 解剖标志明显,具有仿真的头颈部,头部可水平转动,有利于清除异物。 ■ 胸部体表标志明显(胸骨角、乳头、剑突等),便于胸外按压的操作定位。 ■ 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死亡状态下,颈动脉搏动消失,抢救成功后,颈动脉搏动恢复,颈动脉搏动与有效按压相关联。 ■ 心肺复苏术:仰卧位,头可后仰,便于清除呼吸道异物,可进行胸外按压。 ■ 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者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有效人工呼吸可见胸廓起伏。 ■ 瞳孔示教:死亡状态下,模拟人瞳孔散大,抢救成功后,双侧瞳孔由散大变为正常。 ■ 模拟人和计算机之间通信方式:USB通信。 ■ 可进行搬运练习。   二、软件功能: ■ 软件依据《美国心脏学会2015国际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的操作标准对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价。 ■ 软件形象的展示了心肺复苏急救流程,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急救链中的每项操作要点。 ■ 操作模式:训练、考核、实战三种操作模式,每种模式均可自行设置操作时间、按压次数、按压深度、吹气次数、吹气量、CPR循环次数等,老师也可调节和变更按压和通气的考核标准值,建立符合当次考核状态的心肺复苏标准。 ■ 学员管理:可自由编辑学员名称及编号,用于存档。 ■ 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潮气量大小:吹入的潮气量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吹入的潮气量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吹入的潮气量过大由条码红色指示灯动态反馈显示潮气量大小。 · 电子计数显示:详细记录吹气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吹气量过大、吹气力量过小)。 ·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吹气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深度:按压深度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按压深度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按压深度过大由条码红色指示灯动态反馈显示按压深度。 · 电子计数显示:详细记录按压正确和错误的次数(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过小、按压位置错误)。 ·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全程心电图显示: · 抢救前:显示为濒临死亡的心电图, 呼吸图消失。 · 抢救中: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按压心电图,频率与按压频率一致,呼吸监护显示潮气操作图形。 · 抢救成功后:显示为窦性心律,呼吸恢复正常。 ■ 依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操作标准,对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价,操作达标,模拟人复活,操作未达标,模拟人死亡。 ■ 成绩单所有操作结果数据以表格形式清晰显示,并可保存成绩单,可连接通用打印机对成绩单进行打印。 ■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单人或双人)。 ■ 操作周期:先30次按压再2次人工吹气,30: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 操作频率:100-120次/分。 ■ 操作时间:以秒为单位计时。   三、护理功能: ■ 面部清洁 ■ 手臂静脉穿刺、注射、输液(血) ■ 三角肌皮下注射 ■ 股外侧肌注射 ■ 灌肠训练 ■ 女性导尿术 ■ 男性导尿术 ■ 女性膀胱冲洗 ■ 男性膀胱冲洗 ■ 整体护理:擦浴、穿换衣服   四、标准配置: ■ 心肺复苏全身人体模型:1台 ■ 手拉推式硬塑箱:1只 ■ 计算机:用户自配或选配 ■ USB连接线:1条 ■ 电源适配器:1个 ■ CPR安装操作软件:1套 ■ 复苏操作垫:1条 ■ 一次性呼吸面膜(50张/盒):1盒 ■ 可换肺囊装置:4套 ■ 可换面皮:1张 ■ 输液套装:1套 ■ 可更换生殖器:1个 ■ 操作指南光盘:1张 ■ 急救手册:1本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型高级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
XM/CPR150新生儿心肺复苏模拟人 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XM/CPR150高级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又称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型,是根据婴儿/新生儿的解剖特征和生理特点设计,采用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制成,面皮、胸皮肤可自由更换,由模拟人和电子显示器等组成,可进行心肺复苏训练,实现电子监测人工呼吸时吹气量和胸外按压时的深度及位置。 电子显示器 一、功能特点: 1、模拟标准气道开放。 2、胸外按压时: ■ 按压位置正确、错误的指示灯显示及报警; ■ 按压强度正确、错误的指示灯显示及报警。 电子显示器 3、人工口对口吹气时: ■ 吹入的潮气量正常的指示灯显示; ■ 吹入的潮气量过大的指示灯显示及报警; ■ 吹入的潮气量过快或者超大,造成气体进入胃部指示灯显示及报警。 电子显示器控制面板 4、按压与人工呼吸比:新生儿3:1,婴儿30:2单人/15:2双人。 5、操作周期:先按压再吹气,按压与人工吹气比新生儿3:1,婴儿30:2或15: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 6、操作频率:100-120次/分。 7、操作方式:训练操作。 新生儿心肺复苏人体模型 8、检查肱动脉反映:手捏压力皮球,模拟肱动脉搏动. 9、采用220V电源,经过稳压器输出电源6V或者采用4节1号电池的直流电源状态下工作,适应野外无电源地方训练。 新生儿复苏模型 二、标准配置: 1、婴儿/新生儿心肺复苏模拟人:1台 2、电子显示器:1台 3、数据连接线:1根 4、电源适配器:1个 5、复苏操作垫:1条 6、一次性呼吸面膜:1盒 7、可换肺气袋:2个 8、手提箱:1个 9、说明书:1册 10、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头部正中矢状切面附血管神经模型XM-629A
XM-629A头部正中矢状切面附血管神经模型   XM-629A头部正中矢状切面附血管神经模型显示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内、外侧面的局部形态及其血管和神经等结构,共有81个部位指示数字标识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5 246 247
  • ...
  • 283 2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