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BN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模拟人模型
XM-BN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模拟人   一、功能特点: ■ XM-BN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模拟人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 ■ 模拟人取斜坡卧位,质地柔软、触感真实、外观形象逼真。 ■ 解剖位置准确:胸骨、剑突、肋骨、各肋间隙可明显触知。 ■ 可进行心前区穿刺训练、剑突与第7肋软骨交界处下方穿刺训练,穿刺针进入心包腔(通过负压)有液体引出。 ■ 穿刺正确时有较明显的落空感并能抽出模拟血液。 ■ 可反复进行练习。 ■ 皮肤和模拟心脏囊腔可更换。   二、标准配置: ■ 心包穿刺与心内注射训练模型:1台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24腰椎附脊髓与马尾神经放大模型
XM-624腰椎附脊髓与马尾神经放大模型   XM-624腰椎附脊髓与马尾神经放大模型由腰椎脊髓与马尾局部的冠状剖面两部件组成,显示脊髓腰骶、脊髓圆锥、终丝、马尾以及椎间孔、腰神经和硬脊膜等结构。 尺寸:放大,13.5×16×17.5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基于全要素管理、全过程监控、全方位感知(简称“三全”)的理念,聚集于实验室安全智能化管控,构建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多维监测、安全预警和智能应急等举措,开展实验室智慧安全管理,实现实验室的本质安全,提高实验室安全的技防水平。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11个模块组成,责任体系、安全教育与考试、安全准入、分级管控、安全检查、危险源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档案、综合管理、数据可视化。基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由校级平台和院级平台组成。校级平台可实时监控各院系实验室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各类数据的调用、统计和分析,主要用于实验室安全工作决策和安全工作考核。院级平台可通过各模块开展具体管控工作,能够实时监控各实验室人员、危险源、环境等状况,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智能管控。
江苏忠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2
MXY5007 光纤光缆工程测量与接续实验系统
一、产品简介        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它具有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好、不受电磁干扰和节省铜材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速度快,已被广泛应用到军事通信、民用通信等各种领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光缆是当今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它将取代传统的线路时代,目前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广泛。为此公司研制出本实验系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光纤光缆,是学校金工实习(工程实习)与工程检测的不二之选。 二、教学目的  1、熟悉光纤光缆型号及结构,掌握其装配方法、使用环境及保护措施等; 2、了解光缆的开缆工具及开缆过程; 3、熟悉掌握光纤接续基本过程; 4、了解并掌握OTDR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掌握在手动和自定义模式下,熔接参数对溶解性的影响; 6、了解掌握OTDR及可见光对故障点的定位方法; 7、观测光纤尾端在不同连接头情况下的OTDR曲线; 8、熟悉光缆接续盒的结构,掌握光缆接续的注意事项; 三、实验内容 1、不同种类光纤光缆及光器件的认知和操作实验; 2、剥纤、清洁、切纤及光纤接续实训操作实验; 3、熔接机原理及使用实训操作实验; 4、基于剪断法的熔接损耗测量实验; 5、利用OTDR测量光纤长度实验; 6、利用OTDR测量光纤损耗实验; 7、手动模式下,光纤熔接实训实验; 8、自定义模式下,光纤熔接实训实验;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MXY9002 光电成像基础与应用实训平台
一、产品介绍        光电成像基础与应用实训平台包括CCD和CMOS两大方面,这两方面原理与应用是《光电技术》和《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重要章节,也是教学的难点章节,因此,monxyuan开发了光电成像基础与应用实训平台。该平台采用搭建式、开放式设计,直观展现了线阵CCD、面阵CCD和CMOS的工作原理,并且设置了工程实际检测的实验,是学生理解和认识CCD和CMOS工作原理与实际应用的最理想的教学实验系统。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线/面阵CCD和CMOS的原理; 2、了解线/面阵CCD和CMOS的软件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面阵CCD和CMOS信号处理方法; 4、了解并掌握运用面阵CCD和CMOS进行尺寸测量和图像处理的方法; 5、了解并掌握学生掌握线阵CCD的几种典型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1、面阵CCD 原理与驱动实验; 2、面阵CCD 数据采集与计算机接口实验; 3、面阵CCD 边缘与轮廓检测; 4、面阵CCD物体尺寸测量实验; 5、面阵CCD 图像的点运算; 6、面阵CCD 图像的几何变换; 7、面阵CCD 图像采集与参数设置; 8、面阵CCD 投影与差影图像分析; 9、面阵CCD 图像的滤波与增强; 10、面阵CCD 形态学处理; 11、面阵CCD 旋转与缩放; 12、面阵CCD 颜色识别与变换; 13、面阵CCD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14、线阵CCD 工作原理与驱动波形观测; 15、线阵CCD 模拟输出信号的调整; 16、通过采集卡对线阵CCD的模拟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和数据采集; 17、通过软件浮动阈值对CCD的输出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 18、利用线阵CCD 对物体尺寸进行非接触的实时测量; 19、利用线阵CCD 对物体的角度进行测量; 20、利用线阵CCD 测量物体的振动; 21、利用线阵CCD识别一维条形码; 22、利用线阵CCD扫描物体的二维图像; 23、利用外置相机进行实物尺寸测量 24、用硬件提取边缘信号的二值化 25、CMOS原理与驱动实验; 26、CMOS数据采集实验; 27、CMOS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28、CMOS用于边缘与轮廓检测实验; 29、CMOS用于物体的尺寸测量实验; 30、CMOS用于图像采集与参数设置实验; 31、CMOS用于投影与差影图像分析实验; 32、CMOS用于图像的滤波与增强实验; 33、CMOS用于颜色识别与变换实验; 34、扩展性实验     (1)通过提供的CPLD程序,学生可以了解CPLD对外围器件的控制;     (2)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自己编程来产生方波;     (3)通过提供的SDK和DEMO程序,编写程序来采集扩展相机的数字信号;     (4)利用扩展相机并编写软件进行其他如尺寸测量等实验等; 四、配套文件资料 1、实验指导书1本; 2、实验软件1套; 3、实验录像光盘1套;    客户自行配置电脑及示波器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口腔解剖与气道演示模型JC-E303
为便于医学生直观了解口腔解剖结构,并进一步掌握气管插管技能,快速抢救生命,我公司研发了口腔解剖与气管插管示教模型。模型解剖结构根据真实人体数据制作,还原真实口腔形态,可直观展示气管插管过程,有效提高医学生气管插管技能。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智能机器人与数据驱动应用平台(中职版)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4
智能机器人与数据驱动应用平台(高职版)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4
集输系统结垢机理与防治关键技术
油田生产集输结垢是油田开采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石油、天然气工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由于结垢的影响,油田产能和注水能力降低或不能连续生产,进而导致油气产量降低,同时增加了大量井下作业工作量,因此使一些油田的许多油气井停产或过早报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定边油区属于陕北油区,当地的地质状况和采油现状使得该油区防垢除垢问题更为突出。随着长庆油田大规模的开采和发展,急需缓解和克服原油集输过程的结垢问题,以此为本项目进行研究的背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空间变厚齿轮传动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针对船舶、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装备制造业对齿轮传动精度、效率、功率密度和环境适应性及安装空间的特殊要求,结合传动机械学科前沿,开展空间变厚齿轮传动啮合理论、设计方法和高效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提出了基于公共节圆锥共轭啮合理论和空间变厚齿传动设计方法,实现了啮合区域可控,大大提高了空间变厚齿轮传动承载能力和精度;开发了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空间变厚齿轮传动线接触控制设计分析软件。 (a) 基于公共齿条线啮合模型 (b)平行轴节圆锥 (c)相交轴节圆锥 (d)交错轴节圆锥 图1公共节圆锥共轭啮合理论 2)提出基于误差与承载变形耦合的变厚齿轮传动啮合性能控制、利用普通齿轮加工机床滚铣/磨削变厚齿轮机床参数调整方法,揭示了设计加工参数对啮合特性影响规律。 图2空间变厚齿轮传动啮合特性分析 3)提出了考虑空间变厚齿轮几何运动学、误差和轮齿弹性变形全周期多点啮合时变接触动力分析、变厚齿轮传动与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实现了变工况、变载荷、多误差耦合的空间变厚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预估与振动噪声抑制。   (a)系统振动模态 (b)动态啮合力 (c)动态轴-轴承支撑力 图3空间变齿厚传动动力学特性 4)发明了变厚齿平行定轴和少齿差行星动轴精密传动,通过轴向调隙机构,实现零回差传动;开发了传动精度、效率高的平行轴变厚齿系列精密传动装置,用于伺服驱动、卫星定位机构中,传递精度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 5)提出了任意夹角空间变厚齿轮传动,开发了系列小夹角船用齿轮传动装置,通过平面相交和空间交错变厚齿轮传动实现倒车和顺车功能,满足了机舱狭小安装空间需求,减少船体吃水深度,降低行驶阻力,打破了德国ZF和美国Twin Disc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实现批量出口。 (a) 系统布置 (b) 传动原理 (c)齿面印痕控制 图4小夹角变厚齿船用齿轮传动装置 本研究成果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空间变厚齿传动领域重要装备及关键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满足特定使用工况、特殊空间安装方式及高精度、小体积、长寿命、高可靠性齿轮传动的需求,促进了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高性能传动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8 159 160
  • ...
  • 339 3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